为什么微信能打破固话思维
1. 微信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在其他同类产品上加以创新而成功
一、微信成功的几点启示
第一,有效利用既有优势资源,是微信迅速打开市场局面的基础。腾讯自马化腾创立起,已在网络即时通讯这一领域深耕十余年,拥有广为人知的以企鹅形象为标志的QQ品牌,其用户规模、用户黏性、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品牌认知度等都处于行业领先,特别是QQ的数亿用户数,使腾讯拥有了极为可观的市场资源和品牌号召力,形成了它业务拓展的重要平台,微信快速发展也是充分利用这一既有优势的结果。微信个人用户中,很大一部分是QQ原有用户,由于微信与QQ互补性很强,很多用户都是同时使用两种产品,QQ用户可以平滑过渡到微信,二者的结合使微信用户增长很快;同时,微信用户通过导入QQ好友和手机联系人,熟人间互相推介和影响,用人际传播的方式使很多原本不了解微信的人也成为用户,这种“病毒营销”手段快速扩大了用户群。庞大的QQ用户对微信快速打开市场功不可没,这也是它能够超越米聊、易信、来往等同类产品的重要基础,当然,在利用原有用户资源的同时,微信并不是QQ用户的简单平移,而是重建新的关系网,建立了一个更加稳定、更加活跃、更适用于移动应用的关系网络。
第二,灵活的内部创新机制,是微信这一新业务孵化成功的内生动力。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物联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将是人联网、物联网乃至交互联网,而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领域。腾讯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准确把握了这一趋势,顺势推出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人际交互的重要载体。在各种APP应用中,微信成了装机必备,微信用户数几乎可以等同于智能手机的出货量(2013年底国内智能手机用户约5亿,据IDC统计)。能及时抓住机遇,是腾讯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新业务孵化能力的体现。“微信之父”张小龙受到小米手机推出的“米聊”的启发,致信马化腾要求开发一款类似产品,马化腾给予了充分授权以及人、财、物资源的足够支持,最终使微信从一个初步构想发展为成功的产品。与张小龙领衔的微信开发团队并行的,其实还有一个手机QQ团队,最终在竞争中处于下风。马化腾意在通过内部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把结果交由市场裁决,能者胜出,适者生存。可以说,腾讯构建的创新机制,包括组织的灵活性、用人机制、创新文化、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等,是微信成功的重要内生动力。还有一点,微信完全是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技术基础,开发团队更能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这跟运营商曾经推出的完全交给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同质业务大为不同。
第三,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是微信俘获用户青睐的关键。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以更快捷、更方便、更个性为特征的产品品质与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产品成败攸关的核心因素。好的产品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和艺术修养,也需要哲学思维为基础,真正成功的工程师绝不只是技术匠人,而更像是乔布斯那样的“哲学家”和“艺术家”。用过微信的人都能感受到,微信在产品品质上下了很大功夫,无论是功能还是细节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些特色也成了吸引用户的基础。在不断推出的新版本中,每次都有功能的扩充或者效果的改进。在用户体验上,微信明显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尽可能满足应用移动化和快捷化的要求,在美学理念上充分考虑设备条件和使用环境的特点,采取简约主义“少即是美”的风格。比如微信创造性地使用了二维码这一工具,省去了用户登录帐号时手动输入的麻烦,也为账号推广带来了不少便利,对微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切都凝聚着微信团队的敬业精神、专业主义和职业态度,为了开发出好的产品,他们常常为一个按钮的颜色、为像素的细微差别反复测试、讨论多日,秉承着“极客精神”,在产品开发上精益求精,专注细致,执着乃至偏执。产品品质与用户体验决定着互联网产品的生存期限,纵观腾讯的每一款产品,基本上都能稳定在既定水准上,在稳定性上做得很好,产品落地和迭代速度比较快,这与其对产品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而其他很多模仿国外应用的公司,产品常常大起大落,缺乏足够的技术磨合,自然难以招徕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卖产品”。高谈阔论之下,似乎卖产品成了不入流的事。岂不知,产品是一切的基础,不管是有形的实物还是无形的服务,如果连产品都做不好,在竞争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时尚可唬弄顾客,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怎么可能占据顾客的心智空间和有限的注意力,赢得生存发展?还要盲目追求品牌和标准,岂不是舍本逐末?
第四,对市场变动的快速反应与及时调整,是微信节节胜利的有力推手。腾讯为人称道也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它的模仿能力,它的很多产品都是在借鉴、模仿、改造其他产品的基础上推出的。在知识产权保护极不完善的商业环境中,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本太高,甚至谁创新谁死,出现所谓的“降维竞争”和“逆淘汰”现象。如果摒除简单的道德谴责,客观来讲,在某种意义上,腾讯这样的公司实际上在为中国企业找寻创新的可能性,从“试对”“试错”正反两面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的边界。不难看到,尽管腾讯的一些产品在思路上借鉴了别人,但产品本身已经做了很大改进,虽然是模仿,但总能抓住产品的精髓,往往比初创公司做得更好。微信的模仿对象包括米聊、kik以及Color等,从每个产品上借鉴一些优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通过一系列的“微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其成功之道在于组织扁平化和信息传递无障碍,敏捷的市场反应,应对有方以及很强的执行力。最近十分火爆的“新年红包”就是一例,此前一些竞争对手已经推出了同类产品,微信团队在此基础上改良创新,仅用了十几天就推出“新年红包”,利用春节这一有利时间窗口,以小博大,以快打快,取得奇效。腾讯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由于使用“新年红包”需要与银行卡绑定,其剑指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巨大市场,腾讯为此曾拿出5亿元发展“滴滴打车”,收效并不明显,而“新年红包”用极小的成本就获得了千万级的用户数,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了重要一席,不得不佩服腾讯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中国社会人情世故的洞察,背后则是一整套成熟的商业逻辑体系的支撑。在电商平台这一领域也是如此,腾讯通过微信偶然闯入,但一旦发现机会,反应极为迅速。尽管与阿里巴巴的系列产品相比,微信账号的消费应用情境有限,与移动支付间还存在着“情境隔离”,但腾讯依其“破坏性创新”能力,完全有可能打破固有格局,重塑业界生态,值得期待。
第五,资源配置的系统性与协同性,是微信形成良好业务生态的重要保障。微信的成长得益于腾讯的发展基础、宽松环境和资源倾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内部合理的资源配置、业务组合带来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在QQ、微信两大主力产品以及邮箱、游戏、财付通、微博、浏览器、新闻等众多功能之间生成了有机的业务生态链和价值链,形成了相互增值、协同促进的产品集群。在这过程中,腾讯注意利用自己强大的用户资源来整合业务和强化新业务,这一点与湖南卫视各个节目互相营销、资源互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2. 为什么微信会火起来——读《引爆点
最近在阅读《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该书里面陈述了,一样东西流行起来,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个别人物法则。包括联系员、内行及推销者。联系员是那些人脉很广泛,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人物,他们会帮我们把准备流行起来的事情传播开来。而内行则是那种对流行的物体很了解及熟悉的人物,他们对事情或者物品的推荐或介绍很是让人信服。而要制造流行,则是要说服人们为流行付出一些努力:使用某产品或者去做某件事。这时候,就是需要推销员的人物了。他们会帮我们游说人们。个别人物法则中还提及到了一个理论:神奇的六步分离法。这与六度人脉理论是类似的。六步分离法,则是强调,大千世界,我们就是通过那么几个个别人物来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世界的很多信息、事情都是途径这几个人的口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正是这么几个人,把世界与我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附着力法则。这是指流行物体或者事件本身就具备了让人过目不忘的因素。在个别人物法则中,强调更多的是,如何把需要流行的信息传达到大众的耳朵里。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常常会花很多时间很多力量去做一些事情,希望把我们的产品信息传达到用户那里。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如何让用户在接受到信息那一刻,让信息就深深留在他的脑海里,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而观察市面上很多流行的事物,会发现,附着力是产生流行,特别是持久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下面谈微信为什么会火起来会重点谈下这些点。环境威力法则。流行对于环境的改变是很敏感的。纽约地铁上涂鸦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犯罪率、温度的微弱变化会引发一场病毒的流行,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对于流行事物是有影响的。再如,跟风、随大流这就是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环境影响流行的例子。互联网产品的流行,环境对流行本身事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用户心理而起到效果的。环境对用户会有微暗示的作用,这种心理作用会影响用户的选择及判断。 微信,一个神奇的产品,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1亿仅用了433天,究竟是什么引爆了微信,让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流行起来,用户数呈直线上涨?来,设想一个很普通的场景: 在公车、地铁上,当一个非微信的用户看见很多人在对着手机傻乎乎地说话时,会有什么发生呢?此时,环境会给这个用户一些微暗示:"大家都这样,他们是傻的么?还是他们在用什么软件呢?这个软件会是怎样的呢?"回头他会去跟别人说起地铁公交上这个让他疑惑的现象,此时,他周围的个别人物,会给他解释介绍甚至推荐微信时,他就会尝试性地去使用下微信,这是重要的一步!当他愿意去尝试后,此时,微信的附着力法则起作用了。微信的附着力会让用户对这个软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于是,这位用户成为了一位活跃的用户。他发现微信的确不错,于是把它继续推荐出去,此时,他也成为了一位推销员的角色。慢慢地,个别人物法则起到的口碑作用越来越大,微信的用户群也会越来越多,最后,引爆流行。 下面来看下微信的发展史: 由微信的发展史来看,微信的引爆点无非以下几点:语音功能、LBS查找附近人、摇一摇、二维码。这些都是微信的附着力。 学以致用,尝试下用引爆点中的三个流行因素来阐述下微信火起来的原因:1、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好几点:技术环境:微信的附着力,语音及LBS查找附近人,二维码,这些功能背后所隐藏的技术都是近几年稳定并流行起来。这些技术的成熟,让这些功能能够更稳定更成熟地展现在用户面前。让用户用起来的时候更爽。而智能机的爆发,push机制,后台运行,让这些功能可以更稳定更人性化地应用在移动终端上。这也是为什么微信出现后,会挤压运营商的短信生存空间。社会环境:Kik,what's app这些产品的出现,让语音功能逐渐为社会所知,大家对其有一定的心理接受程度。而陌陌,line,bump的出现,让LBS逐渐应用到互联网产品上。这些产品对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同时为微信的出生创造了一个温室,让微信不会摸着石头过河。有着这些产品做先锋,社会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不会抗拒这些产品的出现。用户环境:近年来,思想的开放,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用户不再惧怕与陌生人进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中。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也让用户产生找陌生人吐露心声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微信LBS功能会成为用户数增长的一个引爆点。2、个别人物法则。先谈谈微信中的个别人物具体由哪些人。其中肯定少不了所谓的行业人士。当微信出来时,有很多行业人士发表了很多长篇大论对它进行了点评,并分析了微信对腾讯的战略方面的影响。这些人可以说是内行,他们的言论会在圈内掀起一阵流行,很多行业从业者都会追寻他们的言论,开始尝试去使用和关注微信。中坚力量是谁呢?是那些毫不起眼的用户。他们很多人在微信流行潮中担任着联系员及推销员的角色。他们是很庞大的力量。在很多时候,我们在做推广时,我们希望借用明星效应,来影响群众的选择。这是一种方式。不过,最有效最有力量的方式还是,通过用户身边周围亲密的朋友,也就是“六步分离法”中提及的那几个别人物来影响用户,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微信的真正流行,最好的推广方式就是口碑相传,靠着联系员及推销员的自愿介绍及推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微信周围。3、产品附着力。微信的附着力,不言而喻。在最初的时候,米聊与其不分上下,当出了LBS查找附近联系人后,快速远远地将米聊抛远了。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引爆点。当微信推出了该功能后,微信的用户数急剧上涨,很多用户就是冲着这点泡妞来了。为什么查找附近联系人上了之后,微信火起来了?微信本来就是一款社交类产品,社交类产品,什么最重要?人!只有有了人,才能聊起来,才能社交起来。要知道,很多社交类产品活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人气。而微信引进陌生人关系链进来后,大大拓展了其关系链。而这种独特的找好友方式,也让很多用户尝鲜而来到微信。当用户愿意去用了产品之后,用户在微信里面又发现了微信的另一大附着力:语音!之前都是靠文字,打字进行异步沟通,早就有人抱怨打字累了。而现在语音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成本。这进一步将用户留在了产品里面。不难发现,微信的几个附着力都是分了好几个版本出来,这是导致微信持续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个附着力引起了一阵小流行,而当小流行叠加起来后,就会引爆更大的流行。 正如前面设想的场景一样,微信的引爆流行,在这几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大变强。于是,历时433天,用户突破了1亿! 以上仅是一介草民的小小见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分析。各位看客看看也就散了吧。
3. 微信对人际交流的利弊
有利则有弊,虽然微信对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网络成瘾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一些人因为使用微信朋友圈,而冷落了现实中的亲人,朋友。甚至发生家庭矛盾。微信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比如部分微信用户使用虚假信息与他人交往,使得微信交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微信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微信确实是方便了人与人间的联系,这点不可否认。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疏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是事实。人世间的情感与沟通,我们还需要在现实中表达与抒发,面对着冰冷的屏幕,我们永远也无法完全感受人世间一切感情。
大部分微信用户不乐意使用微信与陌生人交流,原因是微信所提供的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对于现实环境来说,微信虽然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交友方式,但是虚拟网络环境容易存在信息虚假的问题。因此导致了众多微信用户对微信交友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令无数的微信用户深陷其中,但有不少人因为上网造成自己与周围的人关系淡化,甚至造成紧张气氛。总的来说,网络现已和我们形影不离了。但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微信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未必能使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因此利用微信扩大我们的人际关系时,也不要忘了和自己身边的人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这样才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才可以更加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俄媒:手机成瘾让人思维固化,怎样才能克服手机成瘾问题
对于手机成瘾导致的思维固化,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想要克服 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的克制力,毕竟手机只是一个电子产品,它不具有思维,不会像人一样思考,它依赖的就是大数据,你使用手机时间越久大数据对你的分析就越详细,所有所谓的远离手机的方法其实就是让我们自己主动摆脱手机的依赖性,扩展自己的兴趣范围,不要真的现网上所说的,要让人控制手机,而不是让手机控制人。
我个人正在实施的一个方法就是,给自己找点别的事,我安排了运动时间,有空整理自己的房间,养了几盆花,和朋友约定经常一起去室外散步,大块时间就去旅行,反正就是尽量让自己少用手机,关闭所有推送,有事打电话,尽量不闲聊,慢慢的把玩手机的时间和频率降低,逐渐养成不看手机的习惯。
5. 微信传播的六大特点
一、圈子化传播
所谓朋友圈就是由微信通讯录上的朋友组成的私密小群体,封闭式的朋友关系使得微信朋友圈的好友的关系也十分稳定,这也是微信不同于微博等新媒体的关键之处。每个人的朋友圈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错纵横的,形成一种由点到面的传播。“小世界”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六个,只要通过六个以内的人你就能够认识这个陌生人。在微信传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而朋友圈之间是有交集的,通过这些交集的部分可以一定范围内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此时,作为传播者已不是专业的媒体,而是每个操作微信的个体。
微信朋友圈中,传播者既是编码者也是译码者,个人朋友圈的分享可以是自己生活的记录,也可以是转载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看到的人可以评论和点赞,但是这种互动只有整个圈子内都是好友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评论,这种“圈子化”传播将每个人的圈子相连结成网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
二、精准化传播
立足于社交、通信、平台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微信,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社交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随着微信功能的健全,尤其是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更是改变了微信的传播属性,使微信成为了信息的发布平台。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体纷纷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使得微信具有了新闻传播的功能。
微信公众号推送模式为强制性推送,并且后台可以将不同的用户分组推送和按地域推送,从微信公众平台发出的信息到达的都是主动关注了此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信息实现了更加精准的传播。微信信息传播的到达率高,几乎接近100%。如“央视新闻”公众号对“雅安5.9地震”的信息传播效果显着。在早上8点16分发布了地震的文字新闻消息;紧接着在上午9点9分发布了图文信息,内容丰富,涵盖了地震方方面面的消息;其后,在10点22分发布微信征集地震现场情况的内容;随后在12点47分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前往灾区现场和最新的灾区情况。经过以上信息的推送之后,用户已经知晓了灾区的大概情况。“央视新闻”公众号精准化地向用户推送信息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优势。不管是媒体、企业还是个人来说,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这样一是方便了用户,二是避免了资源浪费,信息传播的效果明显。
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私密性和有选择性
由于微信属于腾讯公司,微信可以借助腾讯之前推出的QQ社交平台,与QQ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微信可以利用QQ用户群体,而它又借助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使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优势。微信主打语音聊天 ,操作简单,它的用户群体更加多元化,下至小学初中的学生,上至中老年人,都可以利用语音功能实现聊天,迎合了大部分人对于信息交流的要求。
微信与腾讯QQ、微博相比较可以看出,信息交流的双方关系更为亲密,也就是大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微信是“强关系链接网”。在微信中分享的信息,需要相互关注后才能看到。在微博中,关注同一事件的个人是可以互相看到评论的,而在微信中须互为好友才可以看到互相的评论,这使得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信息隐私化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媒介接触的行为是有着某种特定需求和动机的人使用媒介并得到满足的过程。”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内容既是分享日常生活的过程,也是分享思想、看法的过程。约哈里窗户理论认为:“对个人而言,其认识世界的知识基本上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公开、盲点、隐私、隐藏潜能。”这四部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变化的。通过搜索附近加好友的人,一般较少地或有选择地分享隐私,而对密友则是无话不谈,相较就可以发现传播内容是根据关系的亲疏选择分享不同的内容,体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
四、信息窄化、片面化传播
在信息大爆炸时期,信息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机构和媒体记者,各种新型社交平台和普通人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信息传播越来越去中心化,信息茧房有了形成的基础。“信息茧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从而将自己束缚在一定的领域,而躲避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长此以往会形成个人茧房。信息茧房效应在微信中比其他新媒介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微信的功能设置和信息传播的私密性。一方面,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户有了更大的选择权的自由度,当用户在自由选择信息的时候,信息传播的窄化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对微信传播来说,每个人的密友也就几个,大多数属于不常联系的人,这就使得信息茧房映射到交际领域形成定向化的人际交往,从而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同时,微信传播固有的私密性又会加深这种定向化,使得个人越来越习惯于蜷缩在自己的小圈子,不利于信息的平衡和真实。虽然现代人身处信息全面、多元化的时代,但是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呈现出窄化趋向。
微信用户呈现的信息多是个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感受,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出现,这些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由于受个人心情、习惯的影响,发表的内容往往不够客观,呈现一定的片面性。
五、偏人际化传播
微信好友是经过双方同意后进行交流的,具有圈子性传播特点。同样属于微传播的微博和微信是不同的,当发送一条信息时,不管是否是好友,微博用户都能看到并进行评论和转发。微博用户可以不互相认识,它构建的是一个弱关系网络,只要关注就可以看到对方发送的信息。
6. 为什么说微信朋友圈会拉低中国人的整体智商
互联网是一个入口。以前人们上网,年轻人上腾讯,看新闻的人要上新浪,玩游戏的人喜欢上网易,新上网的人则喜欢玩搜狐。但是从2011年腾讯的微信的出现到现在,人们越来越偏爱于微信,导致入口变得越来越窄,使得人们每天接触的新闻(甚至不是新闻只是鸡汤),长期保持在那几个微信公众号小编的水平上。你甚至没有时间去买一份当地的晚报看看,甚至再没有兴趣打开电视坐在电视机前看看各个领域的新闻,每天接收到的“新闻”都是微信公众号小编给你推送的、在朋友圈传来传奇的那四、五条,大家关心的、谈论的话题都一样,导致信息趋同。
传统时代,人们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但是微信出现之后,谣言并没有止于“智者”,朋友圈里反而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很多的谣言在传;在微信时代,三个臭皮匠凑成之后,不仅没有出现“诸葛亮”,整体的智商反而比一个臭皮匠的智商还低。
微信是一个强关系应用,就是说微信上互相加为朋友的人、互相认识的人,至少都是你通信录上的人。你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群?是因为有人把你拉进来,你们有共同的朋友,有交集才能成一个群。中国人历来讲朋友的朋友是朋友。而中国人是一个面子社会,敢于当面指出别人错误的,是我们的童年时代,我们称之为“国王的新衣”,只有在安徒生童话里的小孩才有这种勇敢。微信就像一个秀场一样,当领导在上面引了首唐诗秀他的才艺的时候,其实他引的是宋词,但是你不仅点赞,还会转。这就是娱乐化社会,大家抱着好玩的态度去面对,好玩的态度就消解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熟人社会会进一步强化威权的力量,让人们不敢也不愿去质疑有社交优势的人。在微信朋友圈收获点赞数量最多的往往是拥有一定资源的甲方,这也会造成新的社交不平等。在微信时代,人们会发现很多的信息,比方说走失的小孩,一百个信息里头可能有99%是假的,只要打个电话就能核实,但是人们为什么不去核实,因为人们的思维变得简单了,尤其是看到好友转了的时候。
互联网时代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你把你的大脑思考让渡给别人。中国人每天摸手机的次数达到一百五十次。睡醒时第一个摸的和临睡前最后一个摸的都是手机,这也源于手机的及时反溃由于微信的出现,使人们平均的睡眠时间减少了40分钟,现在谁能保证在卧室里不放手机。因为有海量的信息,而且及时反馈,你可以进入到所有朋友的卧室,现在男朋友女朋友甚至你的女神,你心仪的女同学,虽然她老公就在旁边,因为有微信的出现,她老公睡在她旁边不妨碍你跟她对话。
微博时代,是一种广场效应。当你在广场上传了个似是而非的东西的时候,会有谣言粉碎机出现。当你在广场上发这样一首诸如“XXX吸毒被抓”的时事藏头诗的时候,很快有专家学者会告诉你说,没有这回事儿。因为微博是一个广场人的社会,是陌生人的世界,任何人都出来喊那么一嗓子,这个时候谣言很快就被粉碎了。
微信时代,因为全都是熟人,或者半生不熟的人,它进入了一个强关系社会。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谣言也反而“不胫而走”,谣言不是变少了,反而是变多了。按理说在强关系社会,出于互相的信任,人们不会传播谣言,因为这有损于自己的信用。事实上却截然相反,谣言反而更厉害了。
趋同就是大家的信息来源单一,单一来源之后就会造成这种谣言的流行。很多人每天用的时长和频率最多的就是微信,有的人甚至每天只看微信一个应用,甚至也只关注了有限的几个公众号,这就导致了趋同现象——大家智商的水平会等同于微信公众号小编的水平,因为大家每天看的都是微信与朋友圈里那几篇类似的文章。所以说微信会拉低中国人整体的智商。信息趋同了之后,当大家都面对同样的信息,有时候就会做出同样的判断,从而放大一些事件的影响力,最终造成恐慌。
要想根治这个低智商或者说破解谣言,只有一个工具,两个字:“透明”。当你把所有的东西全都透明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可能日本海啸的时候,核污染不会蔓延到中国的近海来。我们国家的盐因为大多数的是井盐,这个时候可能消费者就会觉得中国的盐和日本的核污染没有关系。
当然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还有好的一面,就是想粉碎谣言也变得非常容易,而不会像传统社会那样一个谣言会流传很久,所以就变成了一个“瞬间谣言”,但是瞬间谣言的杀伤力也会非常的强大。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呼吁大家要提防这种低智商社会的来临,我们还是要提倡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哪怕是熟人说的事,哪怕是权威说的事,哪怕你的领导你的老板说的事。我们以前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要多打几个问号,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智商,明辨是非。
互联网推动了进步,但是当你过于沉溺微信、沉溺与朋友圈的时候,就导致了一种社交变窄。当你的朋友圈里面,天天都在传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都在传似是而非的谣言,动不动今天救狗,明天找孩子,后天又说哪的水不能喝了,你就会陷入到一种精神焦虑,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焦虑。所以到一定的时候,你是不是该清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了?
当然,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微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APP,拒绝使用微信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当互联网的入口越来越窄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微信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互联网浩如烟海,但是人人都需要导航。读万卷书时间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师傅引路,我们知道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同样的,我们要找到指路明灯。
其实微信最可怕的是带来一个人云亦云的社会,微信建立起了一个强关系社会,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反而会加剧谣言的流行。这时,我们应该做到“吾爱吾友,吾更爱真理”,不要再盲目的点赞。点赞没有问题,但是点赞的同时需要给予善意的提醒,当然这需要技巧。
总之,我们不能靠微信来了解社会,也不能靠它来管理,更不能靠它来学习,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口,而非这个世界的全部。
7. 微信为什么能如此成功
1、微信操作简单
和QQ相比,微信要更加简单快捷,虽然两者都是聊天工具,但是和微信相比,QQ显得更加复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QQ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微信因为操作简单,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很容易上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微信的用户才会快速增长,最后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2、腾讯的引流
腾讯的引流也非常关键,如果当初不是腾讯把用户输送到微信上,或许现在微信也不一定有这样成功,当初为了让微信成长起来,腾讯把QQ的流量放在了微信上面。
3、微信强大功能
微信强大功能也是微信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如果微信没有微信红包、小程序等功能,或许微信的用户数量会少很多,而在这些功能出现之后,微信的用户也变得更加稳定。
8. 怎么打破固化思维
转摘: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有积极的一面,它能够让人们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后,在条件不变时,可迅速地感知对象,产生联想。在遇到同类问题时,思维定势将使人们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惰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因此,积极寻找消极思维定势的原因和对策,才能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本文就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势现象谈谈教学时处理的一些思考及对策。一、生活概念的干扰日常生活与数学是两个既相互交叉又各自的系统。学生因其思维特点往往易受词的生活意义的影响,如果词的生活意义与几何概念的科学意义一致,将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反之则起负迁移作用。如《角的认识》,孩子们往往将角理解为墙角、桌角、羊角等物体的形状,甚至有时仅仅理解为一个点。问题对策: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与生活的共通之处,促进学生经验的扩充;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深入数学与生活的差异之处,实现学生经验的改造与重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深刻的概念。如《角的认识》,我们不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应首先出示三角尺、剪刀、扇面等实物或图片,问学生这些物体上有没有角,但不要求学生指出来。因为学生有可能只指出剪刀、三角尺的尖,容易以讹传讹。教师这时示范正确指角的方法,并在电脑中强化演示指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指法,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并指名学生上台指角,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断强化学生对角的认识。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放开手脚找一找、指一指生活中的角,进而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中的角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角是不一样的。二、已有经验的干扰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来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即前次的思维活动对后次的思维活动有指引性的影响。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其相似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对数学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容易被非本质属性所迷惑。受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对新知识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如在三年级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后一般会研究:“用24米长的篱笆围长方形或正方形菜地,怎样围菜地最大?”通过列举、计算学生不难发现,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围成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距越小,就越大。如果把问题改成:“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围最大?”学生因为有了上一题的经验,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围成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最大。再如,六年级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一块地3公顷,种白菜用去,还剩下几公顷?”学生的答案中常常会出现“3-”的算式,这是受整数应用题中求“剩余的=总共的-用去的”解题思路的影响。问题对策: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其思维的片断性、具体性更容易使其产生思维定势。在上述两个问题中,思维定势使学生难以摆脱前摄抑制的干扰,使之不能顺利地按照正确思路和方法去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思维定势使旧思路畅通,保留在大脑皮层中的旧痕迹十分深刻,如若没有强烈的持续的新来加以切断,新思路就难以形成和发展,使必须用新思路加以解决的问题无法顺利得到解决。鉴于以上,我认为要避免学生产生以上错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题组比较和正误比较法,帮助学生觉察到错误所在。通过反面例子的对比,不仅可以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如在讲解“一块地3公顷,种白菜用去,还剩下几公顷”此类问题时,可以出示下面两题组织学生讨论,找出两题的异同点,避免不该发生的错误。“(1)一块地3公顷,种白菜用去,还剩下几公顷?(2)一块地3公顷,种白菜用去公顷,还剩下几公顷?”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两题虽都有,但第一个表示的是白菜地和这块地之间的关系,而第二个带有单位名称“公顷”表示的是具体的大小,很容易就把原来容易混淆的知识分辨得一清二楚。用篱笆围长、正方形的问题,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逐一列举长和宽,进而在比较中发现当长是12米、宽是6米时最大;其次,可以将墙看成一面镜子,这样镜外与镜内的长方形就“围”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是48米,只有当它围成正方形时,镜外长方形的才最大。在这里,我们一方面通过列举,让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另一方面通过构造封闭图形,对下面两图进行观察,使学生对“当周长相等时,围成的正方形最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三、思维惰性的干扰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普遍存在思维惰性。小学生思维惰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沿用一种习惯、常见的方法去解答不同的题目。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完梯形的计算后一般都会练习如下思考题:已知梯形上底是6,下底是10,高是8,求阴影部分的。大部分学生的列式都是:(6+10)×8÷2-10×8÷2,只有少数学生会想到只要用:6×8÷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沿用阴影部分=整体-空白部分这一思维方法,形成了思维惰性,从而想不到阴影部分是个三角形,只需用三角形计算公式就可以求阴影部分。问题对策: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善思、会想。如教学上题时,可在学生思考出第一种方法后加以启发:“有没有不同的方法?”“为什么可以这么做?”让学生转变思维方向,从而寻求出更为简便的方法。平时也要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可以通分比较、化成小数比较、画图比较、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找标准比较等。教师只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就肯定可以克服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呆板性、懒惰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四、解题程式化的干扰面对概念、法则、公式等所谓的一些“死知识”,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只有把它们训练扎实,学生才会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其实不然,过于频繁的训练往往会使解题过于程式化,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了五年级“圆的计算公式”后一般会练习如下思考题:已知圆内最大正方形的是10平方厘米,求这个圆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对这道题进行思考以后,纷纷表示此题好像不好解答,原因就是受常规计算圆的影响,已经初步形成要求圆就要知道它的半径,所以当无法求出半径的长度时,学生就束手无策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扩展。问题对策:要避免这样的现象,首先要注意别让程式化的解题思路固化学生的思维。教学时,不要过分单纯地训练学生用“要求什么,必须知道什么,什么已知,什么未知,所以我们要先求出什么……”表述解题思路。虽说这样的训练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思考过程之外,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遇到问题用常规方法无法解答时,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养成从多方面寻求解法的良好思维习惯,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以上题为例,我们可以先从教学圆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先让学生猜测圆的与半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右图:如果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如何表示?(半径的平方)那么,这个圆的大约是这个正方形的多少倍呢?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初步发现是3倍多一些的关系,再通过将圆剪拼成长方形得出公式,从而发现圆的是r2的π倍。如果新授时注意强调了这两者间的,那么在教学上题时就可以抓住时机问学生:“不用半径,能不能求出圆的?”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正方形的和圆的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程序,从旧思路、旧方法中省悟过来,转移到新的思维中。总之,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新授和复习教学中注意“活”,强调“变”,注重“新”,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会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9. 在众多的社交软件中,为什么微信能脱颖而出微信的优势都有哪些
微信简便,易懂易学,缩短了与人交流的距离,不受时间拖延,随时随地信手拈来就可与之交流,传递信息,无时差之误,更方便还可组建不同感知群共同诉说,图,像,声同步,可谓随心所欲的搭讪,而且文,像,声,可保留可删除,极大方便了人与人的接触,老少咸宜,深受社会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