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为什么要追小米
① 雷军捐出6.16亿股小米股份,雷军为何这么做
雷军这么做其实在很久之前他就有这种行为。雷军在20年前就已经有过相似的慈善行为,那个时候他捐的钱并没有现在这么多。但是同样也有着另外的一种说法,很多人嘲讽雷军,说他和比尔盖茨学坏了,学会做慈善了,当然这个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上来看。雷军在普通人的这种心目中,都还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是非常有道德的企业家,不会像资本家一样通过做慈善的这个借口来合理的去避税。
② 雷军向慈善机构捐出6.16亿股小米公司B类股份,雷军为何这么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很多朋友在网络上会去看一些新闻,来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的同时,也会去了解到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很多朋友对于一些信息都是非常了解的,比如这段时间在网络上就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那就是雷军直接向慈善机构捐出了6.16亿的小米公司的b类股份,这让很多人对此表示非常的意外,为什么雷军要这样做,实际上雷军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提供自己一份帮助,让社会更加的稳定。
雷军能够向慈善机构捐出145亿元人民币,我们都是非常佩服的,也非常赞美这位小米集团的董事长,能去做出这样的行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境界雷军已经能够做到,并且已经向我们很好的诠释了,社会是需要我们的帮助的。
③ 看到雷军就想到小米,看到华为想不到谁!为什么
这是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上看到的问题,闲来无事就顺便结合自己的实践回答了下,准备形成一系列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
首先,我不知道提问者的感受,我自己的感受是想到雷军想到小米,想到华为想到任正非也很正常,这是任何公众型企业(被广泛熟知的品牌型大企业,或者做面向大众消费品的企业)所通常具备基本特征,但是雷军之于小米,任正非之于华为有所不同。
先说任正非,在那个时代,在中国信息行业兴起的早期,其实根本不具备太多的独立原创能力,也不具备可以拿得出手的更多的核心竞争力,无非就是一个勤劳的加工制造能力,因此在那个时候,与国外先进公司进行合作,发挥自己的制造能力,进行生产领域的服务提供,是那个时代的显着特征。
随着学习中的自我进步,自身实力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掌握后能够实现独立品牌,形成华为品牌以及相关的产品,这个时候,作为创始人的任正非,会随着企业自身品牌的冒出而被广泛知晓,任正非成就了华为,华为也成就了任正非。
任正非之于华为的代言人特征,更多是在当下的环境正被广泛提及,在还在进行产品和业务积累的过程中,任正非的品牌名称要让位于华为的品牌和自身的业务。
而雷军,在中国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手机生产已经在世界上处于供应链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其创业当初,社会基础设施的满足程度要好过当初的华为创业时期,这也导致了雷军要选择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型创新。
而此时,最好的聚合资源的方法就是树立独立的个人IP品牌形象,形成带有温度的个人形象,进行更多资源的整合,这里的创始人个人品牌形象本身就是小米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雷军所代表的已经不简单是一个企业创始人的代表性,更是在事实上成为聚合关注和资源的“工具和手段”。
小米从开始创业那天,就和雷军的个人品牌形象直接相关匹配,成为一个有机体,因此,小米品牌的成功与雷军个人IP的成功几乎都是同步的,想起其中的任何一个名字,联想到另外一个都是这种所谓战略成功的自然结果,两个品牌是并行成长的过程。
雷军代表小米,小米是雷军创立成为自然说法。
华为总体上说,其产品和业务品牌要大于创始人任正非个人品牌形象,毕竟华为先有业务,后有品牌,再有创始人的形象,呈线性成长的过程。
并行成长,线性成长最终在事实上造就了不同的外界感觉,雷军之于小米与任正非之于华为都很重要,但是在细节层面还是有所差异的,雷军与小米的捆绑更加彻底和一体,而任正非与华为的捆绑稍显逊色,或许这就是这种感觉出现的根本原因。
其实,在宏观层次上,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华为任正非,小米雷军,也不会差异那么大。
以上纯属道哥个人观点。
告别2017,喜迎2018,继续陪伴每一个关注道哥的你我,结伴在迭代变革的时代中,找到那些不变的根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与道哥私聊
请加:dog20150813
④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公司,雷军为何这么做
或许存在着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雷军将逐渐转移到幕后,并且致力于汽车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二是雷军将更多的机会留给有实力的年轻人,从而保证小米公司的发展呈现出年轻化状态。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的多家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多家手机制造厂商。反观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小米公司和华为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雷军作为小米公司的最大股东以及创始人,自然会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小米公司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雷军更有时间将精力集中在其他领域。
总的来说,小米公司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公司决策人员的变动引起了网友的重视。雷军作为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自然会得到更高的曝光机会,科技公司的职位变动非常正常。
⑤ 雷军为什么投资小米
2010年4月,雷军的师弟李华兵给雷军发了一封邮件,推荐一个从德信无线出走的无线业务团队,他们希望做一款独立的手机硬件,得到了雷军的支持,随后这个团队被更名为“小米工作室”,也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而他们的计划目标就是制作一个完全的手机体系—“小米手机”。
“做手机”的计划目标,与小米科技的创业完全同步。这个计划早于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更早于2010年底才形成完整蓝图的类Kik通讯工具—“米聊”。也就是说,雷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高难度动作。
难度越高,别人就越难以复制—腾讯、阿里巴巴和都没有直接做手机的经验,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一下,雷军和小米科技就占领了商业形态的制高点。
按照雷军自己的说法,他花了这么多年测试了50多款智能手机,没一款是真正无可挑剔的,这是他决定自己做一款手机的理由。如果这真的算个理由的话,口气也足够大了。
⑥ 小米股价再创新低,市值蒸发50多个科技园,雷军为什么还回购
8月2日,小米股价再创下历史新低。当日收盘, 报收8.80港元/股,刷新了此前保持的8.91港元/股历史记录,市值缩水至2108亿港元的新低,约合人民币1870亿。
如果按照22.2港元/股的最高点计算,小米当时市值为5291.7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663.5亿元。而目前,小米的市值只有21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70亿元,相比当时最高点下跌了60.16%,市值蒸发了2793.5亿元,约合52个小米科技园的造价。
⑦ 学习OV小米强势布局线下,雷军推小米5X真实目的有两个
2016年开始,小米手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问题:中国线上市场饱和,小米主打的互联网模式不再像昔日那样奏效,小米手机销量下跌,甚至差点从国内智能手机第一阵营出局,以致于被号称“线下之王”的OPPO超越。时至今日,小米手机第二季度出货量回升,一举拿下了2316万台,不禁让关注的网友激动不已。
当然,小米5X依旧会遵守初心将性价比坚持到底。届时,小米若是在线下渠道大范围内拓展开来,加上小米之家的高坪效比,OPPO、VIVO断然面临重重危机。如何解决?答案不得而知,但个人猜测雷军的梦想或不止于此。
⑧ 雷军十年演讲,为什么不喜欢小米的人,却偏偏喜欢上了雷军
雷军十年演讲,为什么不喜欢小米的人,却偏偏喜欢上了雷军?因为雷军的自黑,让消费者看到原来小米的总裁这么有意思,那么他们开发的产品也一定很有看点了。
小米的成功事迹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进行创业,走向一条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小米的成功案例之下,激发了年轻人的创造激情。最后还是希望小米能够继续创新和发展,带给社会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社会,才能走的更加顺利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