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要去扁平化
‘壹’ 小米公司的组织架构有什么好处
小米的变化,其实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必然。
在管理学上,有两个概念是大家需要清楚的,一个是管理幅度,一个是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又叫做管理跨度,管理宽度等,指的是一名管理者有效管理,控制下属的人数。任何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他能够管理的直接下属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是一定的。在管理学中,一个管理者最多管理多少人由管理者所在管理层决定,一般中高层管理者一个人管理5—8人最好,基层管理者一个人管理10—15个人最好。当超过了这个幅度时,他的管理效率就会下降。这时,如果维持或者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组织就要增加管理层次。
所以,这里又提出一个概念就是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与管理幅度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它也称作组织层次。一般来说,管理层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从组织最高管理组织到最低管理组织的层次,称为组织层次。另一方面,指的是从组织最高职务到最低职务的层次,称为职务层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基本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都反映组织结构纵向分工的概念,表明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设计方式。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互为反比例的管理幅度包含了横向的数量关系,管理层次,包含了纵向的数量关系,当组织的规模达到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就反应了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越多。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一家公司100个人,如果一个老板直接管100人,那它就只有一个管理层次;如果老板觉得累,想叫多2个经理来管理,那两个经理各管50人,老板直接管2个经理,这时,老板轻松了,此时,有2个管理层次。
在组织设计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相互制约的,有效管理幅度是一项重要原则,管理幅度是决定管理层次的首要因素,由于每位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就必须遵循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不能随意减少管理的层次。
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可以引出两种组织结构,即高耸式组织结构和扁平式组织结构。
所谓高耸式结构,就是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的组织结构形式。所谓扁平式结构,就是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形式。
‘贰’ 小米创业团队有什么启示
小米:给创业者的4个启示
管理知乎
2015-01-01 ·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鉴于小米与爱奇艺、美的集团的两场联姻,小米近日来的曝光率着实不低。我也再次聚焦小米,为此虔心阅读了好友王斌的《解密小米》一书。本书由互联网IT资深预言家王斌(笔名磐石之心)所着,详细解析了小米公司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小米如何创造了4年160倍惊人估值;深刻剖析了小米如何将粉丝营销、饥饿营销、互联网思维当作战略执行;预测了小米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能面对的竞争。读后感慨颇深,也略有一点拙见。我认为,小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赢在了管理和渠道。
1、摒弃金字塔,力推扁平化
相比其它互联网企业,小米可以称之为“管理怪才”。一般来说,刚刚诞生的企业为了安全起见,多数会遵从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毕竟金字塔型的人事组织在职责明确、逐级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可是,小米从诞生之日起就摒弃了这种传统观点,力推了扁平化管理。
所谓扁平化管理,即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以便使企业快速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生产、营销的最前线,从而为提高企业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
换句话说,当一个企业扩大规模时,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增加管理层次,而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型的组织形式也就被压缩为“扁平”形状了。小米现有的组织架构就是“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最好诠释。为何这样说,大家可从小米的人事体系看出端倪。
小米的人事体系主要包含7个核心创始人、部门领导、员工三个层级。在三个层级中,只有7个创始人有职位,其余人全部为工程师。每一位创始人专职负责一个业务版块。在小米独有的管理模式中,产品、营销、硬件、电商这些业务版块互不干涉,各自发力。一旦某个团队稍微大一点,小米就会着手拆分行动,力求维护原有平衡。
从人事晋升来看,小米务实接地气,不给头衔,只是将涨薪作为晋升的唯一奖励。在本人来看,小米这点尤为可贵。这种人事晋升制度,可以让员工减少顾虑和杂念,尽情发挥个人才华,一心扑在工作上。如此一来,双赢效应自然立竿见影。
此外,小米扁平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层级之间相互汇报浪费的时间,这点突出表现在开会时间。在小米的运营进程中,除了每周一的1小时公司级例会外,没有季度总结会、半年总结会。
在小米成立近5年的时间里,7个合伙人只开过三次集体会议。小米追求的不是森严的等级架构,更注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2012年815电商大战,小米从策划、设计、开发、供应链仅仅用了不到24小时,却创造了奇迹----小米上线后微博转发量近10万次,销售量近20万台。由此可见,小米深谙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秘诀----做事的效率和效果远比做事的规矩和程序重要的多!
2、跳出KPI圈限,践行责任感
试问哪家企业的运营不设KPI,恐怕只有小米一家了。KPI作为衡量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对优化组织、规划企业愿意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小米成立近5年来,就没有实行过KPI考核制度,甚至员工上班也无需打卡监督。小米公司认为,责任感是一切工作的动力源泉。如果一家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源于监督制度,恐怕这家企业已经成为风中残烛。
在小米,任何一名工程师都必须肩负两大职责:一是编写代码;二是替别人检查代码。尤其是第二项,即使再忙也要帮他人检查代码,之后才能做自己的事情。除此之外,所有工程必须定期通过论坛、微博、QQ等渠道和用户直接联系,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像帮助朋友一样去解决小米产品使用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小米强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用户负责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3、全员持股,雨露均沾
关于利益分享,小米执行透明机制。全员持股,全员投资,这样小米的生死大权就与员工的身家紧紧捆绑在一起。小米兴则个人兴,小米亡则个人亡。试问,谁会拿自己的身家不当回事呢?全员持股,雨露均沾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为小米发展保驾护航。
4、营销渠道,贵在网络
小米的成功,得益于网络营销渠道。现在,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小米的成名。2011年7月,当很多人正在为智能手机居高不下的价格纠结时,小米就先声夺人,打出了1999元全球首款双核智能手机的广告。尽管产品尚未面世,可小米的低价位、高配置在当时确实抚慰了众多手机发烧友的伤痛。抚慰固然重要,但是小米的独到之处是让手机发烧友心甘情愿接收这种抚慰。
为此,小米分析了手机发烧友这一群体的特点----年轻、追求时尚、畅游网络。于是乎,小米有计划、有步骤的发起进攻,通过官方网站、微博、以及论坛等网络平台铺天盖地的宣传小米。当宣传达到一定火候后,小米就在其官方网站开通预定渠道,网络电商销售模式顺势而生。这看似简单的局面,小米却是下了苦功夫。
在刚刚起步的那段时间,小米公司高管常常通过微博、论坛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与其说消费者为小米产品而买单,倒不如说是为了享受这份尊重和重视。不得不说,小米的宣传和销售是如此相得益彰,电商销售模式也发挥到了极致。
目前,小米除了自有的官网销售渠道外,还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如落户淘宝、天猫、苏宁电器,以及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运营商合作定制机。但是,无论怎样拓展销售渠道,小米还是以自有官网线上销售为主线,有主有次地进行分销渠道的谋划。小米懂得,电商销售模式会避免渠道商的层层加价,将渠道铺设成本反哺消费者,才能永保小米高性价比的绝对优势。
‘叁’ 小米科技一年增加 2000 人,只有三个层级,扁平化管理,是怎么做到的
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减少管理层次。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
‘肆’ 现在小米手机那个系统扁平化是什么意思
追本溯源,去掉那些华而不实、过度设计的部分,回归内容本事,简单说,就是简化优化
‘伍’ 既然渠道扁平化是一种必然,为何小米还要建小米之家呢
渠道扁平化是一种必然,小米间小米之家也是为了大众的需求。
‘陆’ 小米宣布启用新Logo,这个新logo有何寓意
30日晚,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启用全新的logo,这个logo筹备了三年。小米logo的话题的热度连续几天不减,新logo发布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雷军上当了,建议当场报警。
3.200万的设计费用换来远超这个价值的流量
”小米新logo“随即登上中国热搜榜,一天浏览量突破1亿次。 这个年代是一个流量至上的年代,这次的全网爆炸式传播,也给小米的新项目“造车”,带来不小关注。所以之后雷军的直播,引起了爆炸式的关注。小米这一波标志的更换,没有投入任何广告费就达到了宣传效果。大家也都知道小米为什么换LOGO,就是因为他要发展新的行业,雷军在个人微博连发3个关于汽车的投票,后来在直播中也提到了小米汽车。所以这两百万的设计费真是太值了。
‘柒’ 越来越多公司放弃扁平化管理,管理模式有什么缺点
扁平化管理究竟有哪些缺点或者弊端呢?
1、扁平化管理的管理关系更加复杂
扁平化管理,横向的管理幅度加大,纵向的管理难度也没有减少,所以就要求管理层关心每一级执行员工的工作进度,碰到有些对细节管理要求高的领导层,往往会扭曲发展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高层管理层更应该去专注于战略决策,而不应该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捌’ 小米公司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摘要 缺点
‘玖’ 小米扁平化属于什么人力资源问题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小米人力资源建设的文章。我们在专注自己眼前工作的同时,也要向远处看看,看那些成功企业是如何运用好人力资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1
团队第一,产品第二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团队,其次才是产品,有好的团队才有可能做出好产品。面对我们这家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有些面试候选人还会犹豫,这时候怎么办?
雷总和我们创始人团队,轮番上阵面谈,有很多都是一聊就近10小时。小米手机硬件结构工程负责人第一次面试是在雷总办公室,从中午1点开始,聊了4个小时后憋不住出来上了个洗手间,回来后雷总说我把饭定好了,咱们继续聊聊。后来聊到晚上11点多,他终于答应加盟小米。
过后他自己半开玩笑说:赶紧答应下来,不是那时多激动,而是体力不支了。
2
创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人
在小米成立第一年,雷总花了绝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找人!
其中搭建硬件团队花了最多时间。因为我们刚开始的几个创始人都互联网行业,不懂硬件也没有硬件方面足够的人脉。
在第一次见到现在负责硬件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博士之前,我们已经和几个候选人谈了两个多月,进展很慢,有的人还找了“经纪人”来和我们谈条件,不仅要高期权而且还要比现在的大公司还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谈至凌晨,雷总、林斌(联合创始人、总裁)和我都觉得快崩溃了。
3
合伙人制:8个各挡一面的合伙人
创业其实是个高危选择,大家看到成功的创业公司背后都倒了一大片。不少今天很成功的企业,当初都经过九死一生。
比如说阿里巴巴,马云带领团队1995年做中国黄页,失败!接着1997年做网上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算是阿里巴巴雏形,还是失败了!阿里巴巴今天的商业帝国,大家看到淘宝、支付宝和天猫等明星产品,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背后的团队,尤其是马云和他的18个联合创始人。
做老板的要负责把整个班子团队搭好,小米今天的合伙人班子在今天是各管一块,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基本上都不知道彼此在干吗,也不会管彼此。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这样保证整个决策非常非常快。
4
用最好的人:一个靠谱的工程师顶100个
员工招聘上,我们的做法是,要用最好的人。我一直都认为研发本身是很有创造性的,如果人不放松,或不够聪明,都很难做得好。你要找到最好的人,一个好的工程师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
所以,在核心工程师上面,大家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千万不要想偷懒只用培养大学生的方法去做。
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强的驱动力,你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欢的事情上,让他自己有玩的心态,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动他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你今天看到我们很多的工程师,他自己在边玩边创新。
我看到乔布斯的一句话,非常震撼:“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据说乔布斯一生大约参与过5000多人的招聘,组建由一流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A级小组”,一直是乔布斯最核心的工作。
5
寻找最合适的人:要有创业心态
在小米创办四年后,我们市场估值100亿美元,业界把我们看作创业的明星公司。但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找人依然花费巨大的精力。主要因为我们想找的人才要最专业,也要最合适。
最合适,则是他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情要极度喜欢。员工有创业心态就会自我燃烧,就会有更高主动性,这样就不需要设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KPI考核什么的。
创业心态有时更通俗地说就是热爱,如何持续激发团队的热爱?首先,让员工成为粉丝。其次“去KPI化”。小米内部确实是没有KPI的。但是没有KPI,不意味着我们公司没有目标。
小米对于这个目标怎么分解呢?我们是不把KPI压给员工,我们是合伙人在负责KPI的。但我们定KPI来讲,都是定一个数量级,比如说今年要卖4000万台,不会去约定如果你完成A档、B档、C档,我就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奖励。
我们销售团队今年定了4000万,突然间干到了5000万,然后立刻拿出一笔钱给大家发了去马尔代夫度假?我们不会干这样的事情。在定KPI的时候,其实更多是来判断一个公司增长规模的阶梯,我到底到了哪个阶梯上,因为我们把这个信息测算清楚以后,要分配调度资源。相比结果,小米更关注过程。员工只要把过程做好,结果是自然的。
6
‘拾’ 海尔,腾讯,小米,华为正面临怎样的环境演变,组织变革的趋势是什么
摘要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处于高速发展和变化之中,企业更是如此。企业若想要在这种时代洪流中战略成长,内在驱动力还是离不开组织和人。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应如何发展?云算盘带大家一起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明星企业的实践中窥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