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只有微量增长
① 雷军回应小米股价大涨,之前两年为何一直低于发行价
因为小米上市前两年,刚好处于小米低谷期,其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导致投资者一致的不看好,而股价也长期低于发行价。近日,小米公司雷军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小米刚刚上市的两年,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导致自己也觉得比较丢脸,经常感到很郁闷。但是终于从今年七月份开始,小米股价回升到了发行价,并且一路上涨,雷军也表示,现在自己总算是对得起发行价购买小米股票的股东们了,同时也非常感谢对小米的支持,自己对于股价上涨这件事情也感到很开心。
而且更关键的是,小米的高端价位也获得了突破,小米10作为小米对高端手机的冲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也为小米11打下了一个好成绩。
② 如何看待小米 2022 年实现总收入 280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85 亿元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小米2022财年业绩值得关注的几点:
1. 总收入同比增长8.6%,达到2800亿元,这表现出小米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但是增速有所放缓。受疫情影响,小首返米海外市场收入增长放缓是主要原因。
2.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2%至85亿元。虽然利润率没有大幅提高,但在行业整体利润率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小米利润率保持稳定也是值得关注的。这显示小米仍在致力于创新和成本控制。
3. 小米旗下多个业务板块都有不俗表现,例如IoT和生态链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8.6%至230亿元,米家品类收入同比增长31.2%至140亿元。这表明小米在推动全场景智能生态的布局上取得了进展。
4. 5G手机销量占比达到66%,这表现出小米在推动5G产品迅速渗透上也做出了努力。随着5G网络覆盖越来越广泛者乱饥,这有望继续推动小米手机业务的增长。
5. 小米还步入了高端市场,发布小米12 Ultra系列旗舰手机。小陪芦米进军高端市场,有望带来更高的毛利和收入增长点。但同时也面临更多竞争,这也是值得关注的点。
想买小米股票,可以参考BIYAPAY,一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港股、美股交易服务平台,已取得美国证监会(SEC)旗下的RIA牌照,能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便捷程度,无需专门申请一个海外银行,可以通过充值USDT方式,既可实时参与美港股和数字货币交易。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③ 小米公司2021年所得税为何徒增
原因是小米投资的企业,大多数为港股和中概股。“近年来市值大幅回调,严重影响了公允价值,进而降低小米的利润。”截至2021年底,小米共投资超过39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人民币高达603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时,投资税后净收益达到人民币33亿元。3月22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了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小米总收入达到3283亿元,同比增长33.5%;年度利润同比下滑5.1%,为192.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69.5%。在投资方面,截至2021年底,小米共投资超过39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人民币高达603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时,投资税后净收益达到人民币33亿元。2021年对外投资企业增80家,公允价值仍下滑,尽管小米2021年经调整的净利润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69.5%,但《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报告期内,小米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为81.3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0年的132亿元减少了38.3%,即50亿元。财经博主、金融领域教师罗攀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少的5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其实影响了小米的利润。“这反映在财报上,经调整的净利润,代表的是主营业务,为增长状态;但包含公允价值变动的年度利润,则被拖累,进而下滑。”在罗攀看来,所得税费用的上升,也影响了小米的利润。数据显示,2020年小米所得税费用为13亿元,而2021年这一数据上升为51.3亿元。此外,从小米对外投资家数上看,近三年小米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小米对外投资390家,而2020年和2019年分别是310家和290家。2021年,同比增长了80家。
④ 市值观察丨小米:沦为华为苹果大战的看客 388亿存货压力难解
凤凰网 财经 《市值观察》栏目出品 NO.5
作者:醉漓 季雅欣
曾几何时,国产手机的标签就是山寨功能机,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高亢的铃声和超长的待机。
年轻人以使用苹果、三星、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作为炫耀的资本,而对国产手机羞于拿出手。
直到一家公司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它就是小米。
国产智能手机崛起
说小米是中国智能手机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并不为过,即便后来崛起的华为、OPPO、vivo,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多少带着它的影子,格外追求用户体验和硬件配置。
小米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热潮,很多局外人也受其感染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位喜欢说段子的英语老师,研发了锤子手机;还有一位喜欢为梦想窒息的互联网大佬,研发了乐视手机,而且还模仿小米开发了一个大生态;还有做空调、做杀毒软件也都曾窥探这一市场。
在IDC发布的Q3全球智能手机季度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三星(8040万部)、华为(5190万部)、小米(4650万部)、苹果(4160万部)、vivo(3150万部),小米、华为、vivo三家中国厂商合计占据近40%市场份额。
《市值观察》还注意到,华为、小米、OPPO、vivo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能够挤压小众品牌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够不断蚕食苹果和三星“地盘”。短短八年,在小米的带领下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能够与三星和苹果分庭抗礼。
小米的“铁人三项”初见雏形
雷军在小米成立之初提出了着名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即做具有顶级配置、极致性能的智能手机,搭载高度定制、体验绝佳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按成本定价,然后以最高效的电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最后持续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实现商业变现。
2017年,雷军根据小米的发展又提出全新的“铁人三项”,即由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新零售替换少了此前的软件。其中硬件业务是小米自身三大硬件体系:手机、电视、路由器和外部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互联网业务包括MIUI、互娱、云服务、金融、影业;而全新出现的新零售版块则包含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米家有品四项。
从收入来看小米的“铁人三项”已经基本成型,尤其是新零售和互联网业务近些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虽然营业收入规模与智能手机有所差距,但是凭借高毛利率已经成为小米主要的支柱业务。
据wind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智能手机、IoT 及生活消费品和互联网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9.52亿元、282.37亿元和118.08亿元,毛利润分别为 47.43亿元、34.79亿元和69.32亿元。
在“铁人三项”的催化下,小米构筑了自己独有的三条护城河。
首先,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小米生态开启的第一步,在其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小米智能手机贯穿整个低、中、高端手机市场,凭借超高性价比俘获了众多用户,而且粉丝忠诚度较高并形成了独特群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米粉”。
其次,IoT 及生活消费品。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小米已投资300 多家物联网设备初创企业,涉及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两千多种产品 SKU,覆盖用户多元化的生活场景,精准触达客户。IoT 在帮助小米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时,与手机一同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另外, 探索 产业投资。在过去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打法让小米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已经超过300家,这些公司总账面价值达到了人民币368亿元。
近期,小米生态链又迎来了一家新的上市公司,继华米 科技 、云米 科技 、石头 科技 之后,九号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小米集团不仅是九号公司的股东,还是九号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文称:“九号公司的成功上市,是对小米生态模式的又一次印证。未来,小米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生态模式,帮助更多的优秀企业,共同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进军高端市场失利 388亿元存货待解
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小米在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也积攒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小米在多重压力下有些力不从心。另一个是近些年积攒下来高达388亿元的存货。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期已经成为共识,各大手机厂商已经进入“贴身肉搏”状态,小米的营业收入放缓因此也就顺理成章。2017-2020年6月末,小米营业收入分别为1146.25亿元、1749.15亿元、2058.39亿元和1032.40亿元,同比增速67.50%、52.60%、17.68%和7.87%。
不过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小米出现结构性增长失衡,智能手机业务增速下滑,国内业务增速下滑。
小米智能手机2017-2020年6月末,营业收入分别为805.64亿元、1138亿元、1220.95亿元和619.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21%、41.26%、7.29%和4.95%,即便是没有疫情影响的2019年,智能手机增速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小米在国内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4.7%,但是在国外却有26.43%增长,因此将国内市场的负增长不能简单归结于疫情影响。
而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约2.4亿台,而中国市场的贡献将超过1.6亿台,占比约67.7%,在未来5年内,中国也将持续占据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是小米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守的市场。
小米营收放缓一项重要因素是小米手机在高端市场表现乏力,而低端市场却出现萎缩。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低端手机的市场份额正在缩小,中、高端机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放大,而中、高端市场却是小米较为薄弱的地方。过去小米手机一直以来主推性价比高,但是也并非没有想往高端市场挺进的野心,只不过尝试下推出多款机型表现不如人意。
据IDC公布的上半年关于中国手机市场600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销量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600美元以上的手机总销量为2350万台,其中华为以44.1%的份额排名第一,苹果以44%的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仅以4%的份额排名第三,OPPO以2.6%的份额排名第四,三星以2.5%的份额排名第五,其它品牌的份额为2.9%。
另外,在IDC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5G手机市场份额,华为、OPPO、vivo、小米、Realme排%名前五。其中华为份额达56.6%超过半边天,小米排在第四位份额仅9.2%。
小米面临着另一个严峻问题是存货压力。据wind数据显示,小米近些年存货大幅攀升,2017年-2020年6月末分别为163.42亿元、294.8亿元、325.85亿元和388.56亿元。
从结构上来看,小米目前近400亿存货中包括133.6亿元原材料、193.54亿元制成品、39.11亿元在制品、备品备件19.73亿元和其他14.34亿元,另外扣除11.77亿元的减值准备。
小米集团发布一季报时,小米集团总裁王翔针对存货出现跌价预期表示“绝大部分存货问题源于2、3月份受疫情影响,生产情况远低于预期,原材料运输也有一定延缓,所以公司产生一些原材料存货。现在随着产能恢复,存货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从二季度数据来看,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好解决。
雷军曾多次跟媒体提及小米误打误撞通过国际化消化库存“2015年初刚组建小米印度团队,因为经验不足产生了高达10亿库存。死磕了一年多,这要命的10亿库存,基本消化了。这次救火行动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回报,开拓出来的渠道成了国际业务的先遣队,大大提速了我们国际化的进度。”
根据Canalys的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2020年第二季度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但是,目前小米的存货已经提升至388亿,而全球还有多少市场来让小米来消化,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小米的尴尬
最尴尬的可能不是输掉比赛,而是没有资格上场。
几天之前,华为发布新机华为mate40,当时曾有媒体做了“谁才是心中最理想的旗舰手机?”调查,其中选项为仅华为mate40和iPone12,小米手机并没有出现在选项中。《市值观察》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媒体普遍将华为对标苹果,而小米对标的却是华为荣耀。
显然,在华为与苹果的大战中,无论小米想不想,都已经沦为看客。
不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于 科技 企业来讲,过去的问题从来不是问题。
小米创造了很多 历史 ,其中一项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之后还能重新恢复增长”,但是小米打破了这个“魔咒”,他们在经历了2016年的“寒冬”之后,2017年手机重新杀回舞台的中央,销量恢复正增长。
而据第3季度IDC最新数据,小米表现出较为不错的复苏势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强势复苏,出货4650万台占全球第三的位置,首次以13.1%的份额和42.0%的增长率击败苹果。尤其是一系列新产品成为小米在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帮助小米获得了本季度国内前五大厂商中唯一的正增长。
⑤ 小米公布2020年财报,逆势增长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去年因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各大厂商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一定因素,全年的表现都是并不怎么亮眼。然而,却有那么一件公司不仅没有受到外在因素影响,反而还是实现了逆势增长,在智能手机市场以及智能生态产品等领域,都是接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相信应该有不少人已经猜测出这家公司究竟是谁了,没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小米集团。从昨天小米集团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去年小米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各项业务都是实现了逆势增长,第四季度收入705亿,全年收入高达2459亿,相比于去年来说各项业务都是增长了不少。
至于说,被大众所熟知的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所取得的成绩更是颇为亮眼。2020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达到1.46亿台,真正意义上实现逆势增长,尤其是第四季度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不仅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同时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位列五大厂商第一。而这一切也多亏了,小米10系列以及红米K30系列的发力,让小米在多个价位段都是收获了大批用户支持与喜爱。
而且,小米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业务表现出色,就连智能生态产品方面同样也是极为优秀,作为全球范围内知名厂商,小米在智能生态产品打造方面,也是如同智能手机业务一样,受到了大批用户喜爱。就拿大家熟知的小爱同学来说,去年12月份的活跃用户数达8670万,看到这样的数字是不是觉得很吓人,要知道小爱同学可是全球最活跃的语音助手之一,拥有这样的用户基数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小米集团能够在2020年实现逆势增长,靠的还是自己过硬实力,也正是因为这一过硬的实力,才让其能够不受外在因素因素。而且,小米即将在月底发布小米11系列大杯和超大杯,不知道又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