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为什么现在叫小米
㈠ 什么是小米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吃的这个小米。
小米,学名粟,又称粟米。粟又称“谷子”,古代又作“禾”,也叫“粱”。现在,一般称没有去壳的为谷子或粟,去壳之后称作小米。为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谷子原产于我国,是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在山西夏县西荫村古代的遗存中,发现了一种原始的谷粒化石,据今约有5万多年,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谷粒化石。此外,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斗鸡台、华县泉护村,甘肃永清大何庄, 河南淅川县黄楝树村,河北磁山,青海东都及长城内外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都曾发现过大量碳化的粟粒或粟壳。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距今7000~8000年前已经培育出粟品种,并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普遍种植。同时,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已有大量的关于粟的记载,可以说是我国关于粟的最早文字记载。 根据历史记载,从商代开始,一直到秦、汉时期,谷子都是我国广大人民的主要粮食。在公元5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编撰的《齐民要术》中,已经记录了86个谷子的品种。近些年来,从全国各地收集到谷子的农家品种约有16000多份,类型极为丰富。这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遗产,是历代劳动人民辛劳汗水的结晶。 谷子的祖先(或称原始种、野生种)称作“莠”,或叫“绿毛莠”、“狐尾草”,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常可以见到。莠就是狗尾草,至今仍生于原野,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杂草。它秆矮、叶短、穗小,和当今的谷子相比,相差甚远。后来,经古代劳动人民驯化选育而成为可食用的谷子。谷子的适应能力极强。它既耐旱、耐贫瘠的土壤,又耐酸、耐碱。尤以耐旱能力最强。农谚说得好:“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所以谷子除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之外,在我国南方某些干旱、贫瘠的山区,也有种植,比种其它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自然较好
小米也叫粟米,是一种旱地作物,是黄色的,做出的小米饭很香,金灿灿的,其价格一般是大米的2-3倍,是一种杂粮。
㈡ 粟米是什么米
就是小米,原意泛指粮食,也指小米、稞子、黏米。
粟米是谷类作物“粟”脱壳制成的,因其粒小,故得名小米。粟米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煮粟米粥时,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会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米脂,称为“米油”,具有保护胃黏膜、补益脾胃的功效,所以粟米最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
(2)粟为什么现在叫小米扩展阅读
1、最滋补的“白米”
大家都熟悉的白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白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不宜多食,若想减肥的患者也该斟酌食用。
2、最养胃的“小米”
小米又称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由于小米非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被营养专家称为“保健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营养康复良品,但因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3、最排毒的“糯米”
糯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如肉粽、米糕、油饭、麻糬、年糕等都是大家熟悉的糯米小吃。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钙、磷、铁、维生素b2、多量淀粉等营养成分,但因不好消化,所以最好不要一次吃太多,免得造成胀气以及消化不良。
4、最助消化的“糙米”
糙米是稻米脱壳后的米,保留了粗糙的外层(包含皮层、糊粉层和胚芽),颜色较精制白米深,日本称为玄米。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精致白米多,所以是比白米更健康的食物,但口感较硬,味道不如白米,烹调也需要更久。
糙米有助于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有效,也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机率。
5、最养颜的“薏米”
薏米又称薏仁米、苡米。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营养丰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成分和维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的功效。
6、最受欢迎的新宠儿“黑米”
黑米的营养价值高,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钙、磷、铁、锌等物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且所含的花青素等成分能明显提高人体血色素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保健以及儿童骨骼和大脑的发育,并可促进产妇、病后体虚者的康复,属于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