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为什么跌得快
❶ 为何小米手机股价暴跌,这说明有人在抛售吗
小米手机价格在暴跌,
并不是因为人们在抛弃小米手机,
只不过小米降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
吸引更多的市场投入。
❷ 小米股票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一、因为小米上市后的首份业绩答卷,尽管乍看上去十分优秀,但细究之余,底子成色难以服众。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因为小米财报摘除各项调整之后,真实的经营业绩差强人意,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主要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市场,还是以业务快速增长来支撑想象力空间的IoT业务,都无法为高估值提供直接而强有力的支持。
二、无论是从财报、从股价还是公司披露的业绩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小米正处于“柳暗花未明”的关键时刻:手机业务需要通过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贡献更多利润;IoT业务需要在还未兴起的智能家居市场,不断尝试并提供全新和具有说服力的方案;互联网服务业务,需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荐绝非长久之计。
小米上市后首份财报公布后,市场从一开始的惊喜迅速转为冷静,从上市到现在,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大幅冲高回落,持续走低。
【拓展资料】
股价涨跌的原理就是:一般情况下,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票市场上,当股票供不应求时,其股票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一个股票的上涨,是需要资金来进行推动的,当很多资金都去买一只股票,就会造成股票供不应求,跟商品一样,一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有所上涨,股票也是这样,很多人买就会推动股价的上涨,买的力度越大,股价上涨的也就越厉害,股票涨停就是由于买盘力量过于强大所导致的。
一个股票的下跌,也是由资金推动的,当购买这只股票的机构和散户觉得买这只股票已经赚了不少,想要落袋为安,就会卖出股票,而卖出股票多了就会造成股票供大于求,买的人少卖的人多,股价就会下跌,以达到买家的心理价位最终实现成交。股票跌停的原因就是卖盘太多而买盘太少的缘故。
影响股价涨跌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资金,大量资金主动性买入会造成股价上涨,大量股票主动性卖出会造成股价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放量上涨和缩量下跌是正常情况,因为上涨的时候大家都在买,成交量势必会放大,而下跌的时候很少人买,成交量势必会萎缩。
❸ 从3999跌至2099,顶配小米旗舰加速离场,为何不值得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技水平逐渐上升,现在国产的智能手机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快了,许多时候,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厂商直接就推出了新手机,也有将销售不好的手机降价的,甚至某些手机降价的周期缩短到了三个月,
还有64G/128G/256G三个版本的闪存,都是UFS2.1的闪存颗粒;电池部分稍有吝啬,内置3400mAh的电池,还有彩蛋支持7.5w的无线充电。一度拍照体验不好的小米,在小米MIX2S的发布会上滔滔不绝的开始“吹相机”,或许这是小米手机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小米也是MIX2S之后走向了DXOMark100分好成绩;小米MIX2S采用了当时行业领先的Sony
IMX363传感器,单个像素面积1.4微米;主摄像头1200万,副摄像也是1200万的人像摄像头,光圈F/2.2
❹ 小米口碑为什么崩了
创立7年多的小米,花了1.8亿拿下《奇葩说》第四季首席冠名权。
而在本季《奇葩说》第15、16期节目中,雷军作为小米科技董事长参与节目录制,这在所有网络综艺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在节目播出的一个月前,也就是2017年4月6日当天,雷军发微博表达了小米成立7周年的感想,并提及7年前,十来个人一起喝碗小米粥,成立小米公司。
小米的时代与口碑营销的胜利
《我们的时代》
小米2014年春晚黄金30秒品牌广告
时间回到2010年小米创立时候。
”为发烧而生“、“跑分”等营销口号和概念的提出,小米对智能手机产品的极致打磨和追求,让小米站在了年青一代用户的角度,以互联网手机模式开始抢夺“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传统手机制造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
2011年12月18日,小米手机开放购买,3小时10万台库存销售一空,缔造了奇迹。
随着小米模式的继续一路高歌猛进,小米关于营销和运营所提出的概念被广为人知,如
小米,为发烧而生
跑分
性价比
专注极致口碑快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而这些营销概念的最高峰当属一本书的问世—《参与感》。
自2014年上架以来,这本书常年居于”营销、管理“类图书的TOP5,当年更是缔造了12秒卖一本,连续拿到15个畅销书榜单的冠军。
“专注、极致、口碑、快”7字决
雷军关于“互联网思维”思考的手稿
在书中,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将小米营销的胜利归结为”口碑营销“。
互联网唯口碑者生存!大家说小米的营销好,其实是口碑好,本质上小米的营销是口碑营销。
坚信”口碑为王“的小米在早期营销上花钱很少,甚至不花一分钱。黎万强在《参与感》前言中写道:
我们做了一个3000万的营销计划,想借用凡客已有的媒介资源计划做一个月的全国核心路牌推广,结果当面被雷军“拍死了”。
他说:“阿黎,你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做手机是不是也能这样?我们能不能继续不花一分钱去打开市场?”
于是就有了《参与感》这本现象级图书的诞生。
小米融资历程
小米在2014年估值450亿美金,成为当时全球未上市公司估值最高
在2010年创立之初的小米,选择用操作系统MIUI切入国产智能手机领域,在2014年小米售出6112万台手机,占据整个国产手机12.5%的市场份额,成为国产智能手机的第一名。
同年,雷军当选《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
2014年,无疑是小米的巅峰之年。
看似属于小米的时代来临。
天平开始倾斜
但是从2015年开始,天平开始倾斜。
2015年小米手机市场份额虽然仍是第一,但是并没有完成小米年初定下的8000万目标。
紧接着,2016年OPPO和VIVO双双击败小米,跻身国产手机TOP5,小米出货量同比下跌36%,市场份额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
❺ 小米手机降价快吗
6.15日最新消息,由于小米集团旗下的红米K30 Pro手机在一个月内降价太快而且降价幅度太大,引起了不少老用户的反感,因为小米副总裁卢伟冰曾公开说过:“红米手机没有太大的降价空间,大家放心购买,不会像友商那样跌跌不休。”而红米K30 Pro却在一个月内降价了800元。
红米K30 Pro在618期间最高直降了800元,目前6+64G版仅售2197元,北京当地的小伙伴还可以通过使用9折电子消费者进一步降低入手价格,对于那些2999元首发入手的用户来说,2197元的新低价他们无法接受,社交平台上的老米粉和老用户都表示非常受伤,因为他们就是相信小米手机利润空间小不容易降价,才会买的首发K30 Pro,没想到价格降起来还可以这么狠,有64名K30 Pro用户甚至在投诉平台发起了集体投诉,希望小米官方退补差价。 .
据新浪手机报道,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出现了64个集中投诉案例,全都是围绕着红米K30 Pro手机降价太快的事情进行投诉,这64位用户表示这是小米官方的恶意降价行为,他们要求官方退补差价或者退货退款,类似的事情其实去年也有遇到过,魅族16s手机就是刚上市第一个月降了足足500元,后来魅族官方给首批魅族16s用户补偿了500元消费券,今年魅族17系列在618期间都拒绝降价,没想到现在居然轮到小米摊上了这样的事情。
红米K30 Pro降价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举措,今年的手机实在是太不值钱了,厂商发布时给出的官方定价包含着一定的毛利率,但由于厂商之间和销售渠道之间竞争激烈,今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和购买力都有所下降,普遍涨价的5G手机自然很难卖得动,厂商和渠道不降价让利很难卖货,红米K30 Pro降到2197元的那一天就卖出了二十几万台,单日销量甚至反超了华为P40 Pro等热门国产手机。
电子消费产品容易贬值是共识,尤其是今年环境情况特殊,电子产品保值率直线下降,买首批原价手机就要做好随时突然降价的心理准备,目前小米官方尚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
❻ 小米股价怎么跌得这么厉害
一年多前,独角兽的概念被投资界热炒,与资本距离最近的科技互联网企业近水楼台。而小米作为互联网公司的独角兽之一,呼声颇高,其公司配售额度甚至遭遇疯抢,就连互联网巨头马云、马化腾和李嘉诚都先后斥巨资进行大笔认购。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上市之后,股价虽然短暂出现了破发,但随后股价也开始一路上涨,最高上涨到了22港元。但涨势并未持续太久,小米股价就开始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
小米股价一蹶不振,最核心的难关是,小米手机国内销量增长近乎停滞。根据IDC数据显示,小米二季度国内出货量同比微涨2%,比去年二季度多卖了30万台,达到1450万台。但是对比华为出货2850万台,涨幅21.3%;OPPO出货2120万台,涨幅5.5%、vivo出货1990万台,涨幅24.3%,小米的涨幅是最小的。
其次是小米解禁,原始股东疯狂抛售,小米集团在1月9日限售股解禁后,各方频频出手。小米上市前投资者晨兴集团及小米3名联合创办人刘德、洪锋、黎万强所持有的股份,合计有43.87亿股可于市场流通,占B类股份25.34%,相当于整体股份(A类及B类股份)的18.25%。按7月8日收盘价9.61港元计,该批解禁股份市值达421.6亿港元。其中就包括了小米第四大股东、俄罗斯富豪YuriMilner掌舵的ApolettoManagers基金,其在7月9日减持5.94亿股,股份价值达60亿元。
市场分析认为,小米属于科技互联网公司,而科技公司都有周期性,在达到一定程度巅峰后,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智能物联网是小米的梦想,这个梦想基于手机和所有能够联网进来的硬件终端,链条过长,也意味着收获期很远,不可能短期内改善小米的财务状况。随着5G时代的到来,很多标准甚至没有最终敲定,未来的商业生态存在的变数很大,小米苦心孤诣基于4G打造的物联网生态,在5G时代是否能够延续犹未可知。
❼ 小米手机的销量为什么会暴跌
小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它成立于2010年,从一个完全不知名的品牌手机一度发展到现今市值约45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2012-2013年是小米是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可是风光无限,和朋友们讨论买那款手机号,首选小米。
小米作为中国式创新,曾经的辉煌值得肯定,但是,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也值得深思。小米手机不是小米的全部,但它是小米发展的风向标,小米手机下滑的势能不会马上终结,小米需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伴随糟糕战绩小米手机Q2季度的销量,Q2出货总量为1050万部,较上年同期的1710万部暴跌38%。业界普遍认为小米手机销量会持续下探,但是这种暴跌还是意料之外。
2015年,虽然小米的口号由为发烧而生升级为再造新国货。由于其中期业绩、期末成绩的不及业界预期,增幅放缓,同比下降严重(反观同期的荣耀、OPPO、vivo等厂商,在2015年他们在销量上都几乎取得了近50%的增长率,已隐现超越之势;
而在售价方面,消费者也更愿意为这些品牌支付更高的产品溢价)。甚至由此引发了业界对其资本估值和其硬件生态多元化战略的质疑。而由于国产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线下渠道作用凸显,小米此前的线上轻资本运作方式也备受诟病。
2015年,小米已经没有了众星捧月。小米的发展遭遇一时间似乎已经成为了业界的负面案例,小米这只风口上飞起来的猪,似乎已经摇摇欲坠。不禁让人联想雷军在小米年会上的演讲,“2015年,我不OK,2016年,开心就好”。那么现在雷军还能开心的起来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综合因素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很多手机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同样的配置加上同样的外观设计,缺乏新意,让人审美疲劳。小米能拿出手的也就剩下miui了,现今很多原生系统流畅度甚至超过了MIUI。小米的对手华为开始忙着研发自己的处理器和系统,大家肯定会喷,麒麟跑的过高通吗?当然。做了比没做强,不像小米,不务正业。同时也提醒小米,公司壮大同时也别忘了提示自己的内在竞争力,任何一个科技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很难走远的。
第二,倒戈的米粉。“因为米粉,所以小米”,这是雷军定的小米发展的基调,这种用户为中心的思维着实令人称赞,笔者也曾经被打动过。但是,小米手机销量巨幅下滑,一方面说明新进的米粉对小米已经不在狂热。另一方面,老米粉儿对小米已经心生倦怠,智能手机的换新并没有首选小米。风总归会有停下来的一天。现在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基本上已经见顶了,不光是小米,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也慢慢在饱和了。去年的出货量是3.89亿台,同比下降8.2%。蛋糕是越来越小了,但是抢蛋糕的企业有增无减,不光是华为、联想,包括VIVO、OPPO甚至是格力也来凑热闹。所以2016年一季度,小米手机的增长率直接简单粗暴的变成了负数,同时小米手机也从国产手机老大的位置上跌落下来,更被华为手机甩的越来越远。
第三,飘忽不定的战略定位水能载舟,也覆浮舟。小米从一个小众品牌变成一个国内知名手机制造商,没有背后的消费者支持,很难走到今天。开始的雷军,有几分乔布斯的执着,坚信一定能造出物美价廉的手机,短短几年,推出了很多经典的机型,也获得了米粉们的支持。现今,公司做大了,雷军也不是当年的雷军了,开始的只做好手机到了现在要布局整个手机生态链,一会做电视一会做平衡车,还不忘了试水PC领域。一度被大众戏谑称为“小米百货公司”。这几年关于小米手机的负面新闻可谓不少,例如红米note断流门、红米换屏事件、饥饿营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伤透了粉丝们的心,导致了很多粉丝对小米手机望而却步,这也是小米手机出货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第四,外在的敌人太多。现今的中国手机市场,品牌林立,群雄纷争。很难出现当年一家独大的景象了,2016年,华为一举跃为国内最大手机制造商,其手机出货量稳据国内第一;OPPO vivo也紧随其后。魅族、一加、乐视也在拼命抢断市场;苹果三星等国际大咖也对中国市场发起猛攻。就在这内外夹攻,小米拿出的作品也不尽人意。苹果三星布局了一二线城市,到处可见的专卖店;oppo vivo也玩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网上魅族、乐视、一加也开始掠夺小米的一亩三分地,小米的专卖店小米之家也没能尽快布局。线上实体处处遭打压,这让小米很受伤。
第五,供应链之殇供应链管理是制造业的命脉,一旦被遏制,将会很麻烦,手机的元器件上百件,这对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当年改写电视格局的三星,正是凭借对供应链的管理,一举击溃日企巨头索尼。今年雷军重新掌控供应链,走访三星便是积极改变的信号。可见,之前的供应链管理确实制约了小米的爆发,屡次跳票,让米粉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