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双盘一段时间后人疲惫
A. 为什么我最近锻炼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觉得很累,没有传说中的运动使人精神起来啊
1.晨练5分钟 起床后锻炼5分钟,不仅为身体充电,而且能加倍燃烧卡路里。很多人误认为晨练必须5点钟爬起来跑上几公里,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太现实的。你只消花5分钟,做做俯卧撑和跳跃运动,使心率加快,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对着镜子冲拳100下,感受那种能量积蓄的过程。 2.养成喝水习惯 处于缺水状态的你,会时常感觉衰惫。清早起来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内清洁,也为五脏六腑加些“润滑剂”;每天至少喝进去一升水,不过也不是多多益善。 3.讲究吃早餐 美国有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身高体重比(BMI)偏高,也就是体重超标,还爱犯困,做事无精打采;讲究吃早餐的人则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对匀称。最营养健康的西式早餐是:两片全麦面包.一块熏三文鱼和一个西红柿。全麦面包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西红柿的番茄红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保健,并且对前列腺疾病的预防很有好处;三文鱼中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质对身体更加有益。 4.十点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前一天储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没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时间仍像刚充完电,这时就必须加加餐。一块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几块饼干,补充能量以外,还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饮暴食。 5.午后喝咖啡 午餐后,身体的睡眠因子(一种能引发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此时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当然喝茶也行,随你喜欢!别忘了睡前4小时内不要喝咖啡,免得过于兴奋睡不着。 6.多倾诉多纾解 性格也能调节疲惫。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内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这是因为爱跟人交谈的人善于发现乐趣,把自己的烦恼.压力及倒霉事一股脑说出来,就不会觉得累和无聊,相反地,喜欢安静.独处.不爱社交的人缺乏这种纾解压力的渠道,时间长了,必然感觉不堪重负。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耸肩腆肚,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干的表现。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反而会觉得更疲劳。不管是站还是坐着,应当收腹立腰,放松双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觉。 8.张驰结合 工作中碰到难题,一时半会儿又没法解决,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换换脑筋,然后接着干。累得快透不过气来时,深吸一口气(数3下),然后呼出来(数6下);或者翻翻体育杂志,上网浏览娱乐八卦,找谁聊几句,说不定灵感在不经意间就来了。 9.站起来接电话 站着打电话借机舒展舒展筋骨,一边深呼吸,使富含氧气的血液流进大脑。这个简单的变化能让你几个小时都精两倍旺。 10.边沐浴边唱歌 淋浴时大声唱歌促进身体释放内啡呔,从而产生一种快乐与幸福的感觉,减轻压力。你越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越要唱出来,至于好不好听,跑没跑调,你管它呢! 11.交乐观的朋友 乐观.精力旺的朋友或同事人见人爱,他们积极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不仅要和聪明有才华的人交往,更要和那些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人交朋友;跟一个悲观.喜欢抱怨的人一起呆上30分钟,你的能量就会被间接耗尽 12.大事化小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不要总想着把某项大工程一气做完,结果自己累得趴下了。不妨把大工程拆成若干个小工程,一样一样地做,时不时休息一下,这样,既保持体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还能加快工作进度。 13.锻炼背部 你有没发现“背多分”型的男人往往受到殊遇,不仅如此,强壮的背部能让你工作起来比别人更轻松,不觉得太累。锻炼背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划桨器,注意姿势要正确;脚放平,膝盖微曲,双桨恰到好处地停在胸部。 14.打坐 早晨睡眼惺松,先不忙爬起来,舒舒服服地坐在床上坐着,挺直后背,闭上双眼,快速地用鼻子呼气和吸气,嘴巴微闭。(这个胸部练习应当像拉风箱一样,快速而机械地进行) 15.每天运动 哪怕你再忙,也要坚持锻炼,或跑步或键步走或游泳。你要是对自己体力过于自信,以为年轻就是本钱,不会那么轻易倒下,有人也许会跟你急。 16.午睡20分钟 20分钟左右的小憩是最理想的,它其实跟午睡一小时的作用没什么两样。一个小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长了,睡得太沉,晚上可能睡不好。 17.补铁 如果你体内铁的储存太低,身体就不能制造血液中运载氧气的血红蛋白,人就容易觉得累。最好的补铁办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食物疗法:含铁质丰富发热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和豆类。 18.开车多吃纤维食物 男人很少吃零食,你可以在车里放些花生和葡萄干,这些东西含有大量的钾,你的身体需要钾将血液中的糖转化为能量;坚果也不错,它富含碳酸镁,缺乏碳酸镁会使身体产生大量乳酸,而乳酸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19.芳香疗法 放些香料在家里,尤其是迷迭香.薄荷和姜,可以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并且能治疗头痛偏头痛。 20.多看喜剧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锻炼面部肌肉,改变你的面部循环,从而提高注意力。英国科学家近日公布的研究表明,尽管快乐不像俗语形容的那样能挽留青春,但每天保持愉悦心情的人确实更健康,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风险更低。 21.提前1小时上床 多睡60分钟的提神功效等于喝两杯咖啡。这是指你每天早睡一小时,而不是周末拼命睡懒觉。否则生物钟被打乱,总感觉晕乎乎的。 22.和阳光玩游戏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表明,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在冬天比较多,而夏天比较少。晒太阳能提高大脑血清素的含量,改善心情,为身体充电。不妨争取一切能晒太阳的出差或旅行机会。 23.控制酒量 酒精让你产生蒙蒙睡意,但是睡前喝酒反而会因兴奋影响睡眠,虽然闭着眼,眼球却在不停地转。你得牢记睡前两小时不喝酒,晚餐啤酒最多只喝一两杯。 24.调整健身时间 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健身族下班后去健身,浑身酸酸地,回家洗个澡睡个好觉,起来后犹如获得新生,无独有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认为,晚上锻炼能增加XX素的水平,这对能量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25.睡沙发 假如你和爱人吵架,你不得不睡沙发,你不用内疚或怎么样。知道吗,偶尔睡睡沙发对治疗失眠有奇效!很多人都说失眠跟自家的卧室有关,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72%的男人在沙发上睡得不错,只有27%的人说在老婆或女友身边睡的还可以。
满意请采纳
B. 盘腿打坐的好处和坏处
一、双盘腿打坐的好处
1.双盘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2.双盘练得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
3.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双盘坐20分钟,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双盘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5.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这位中医大夫22岁开始练的双盘,自称腰疼达半年之久。
6.具体的练法是每天先散盘打坐一会,然后试着双盘,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7.练双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8.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9.双盘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10.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盘腿打坐坏处:
1,容易引起静脉曲张
由于打坐时,腿是弯曲的,长期保持这样的姿势,会使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妨碍下肢的血液循环,进而可能发生静脉曲张的现象。
5,可能会导致臀部变大
臀部变大的主要原因是久坐再加上没有运动,脂肪就容易往下堆积造成臀部变大,或者是压迫骨盆腔所导致。虽然说打坐跟臀部变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打坐也是需要久坐的,如果只有打坐,没有其他的运动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臀部变大。
(2)为什么双盘一段时间后人疲惫扩展阅读: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
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
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C. 几个月的双盘突然白练了咋回事
最近双盘才十分钟,是不是这阵子没有时间好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每天都在坚持,或者最近心事比较多,心烦气躁坐不下去也会影响时间的。在一个就是身体问题,有没有受伤什么的,也会导致双盘持续不了多久。自己可以好好想想,打坐重在炼心,心空了就无所住,忘记身体就座下去了。
D. 打坐深呼吸的好处。
如今的社会中随处可见电子产品,人们的生活由电子科技紧密相连着,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大家都忽略了修养身体。在诸多的养生健身的方法中,打坐就是其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舒适与健康,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1、修身,舒缓身心,减缓压力。
2、增加心脏向上半身的血液供输,使头脑清醒,精神力更佳。
3、长期坚持打坐可以帮助疏通下半身堵塞和不通畅的经络及穴位。
4、可以帮助改善循环上半身的气血,提高抗寒的能力。
5、矫正背部姿态,减缓脊椎压力。
6、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增强免疫系统。
7、提高自我调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加耐心和意志力。
8、增强练习者的柔韧性,拉开经络。
9、提高心理抵抗力,抗挫能力增强。
10、加强注意力和生活中的任务参与度,提高个人情商。
11、一定程度上增强记忆力。
打坐的坏处
1.可能会阻碍腿部的血液流通,造成下半身血液循环不便,以至于出现静脉曲张的情况。
2.长时间的曲起双腿打坐,将会拉伤下肢的尤其是腿的韧带,以至于出现韧带拉伤的现象。
3.长时间的打坐需要关节的曲起,关节所受的压力增大,少数人会出现有关节炎的隐患。
4.打坐时需要挺直腰背,夹紧腹部肌肉,长时间后会有肌肉疲惫和磨损现象,造成腰肌劳损。
5.如果在打坐时低头睡着,会有含胸驼背,此时会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状况出现,日积月累会有胸腔和呼吸道出现疾病的隐患。
6.打坐是一定会久坐的,期间假如不加以辅助其他运动,会导致臀部脂肪堆积以至于臀部变得扁平并且变大。
7.年纪较小的人群如果长时间进行曲腿打坐,会造成发育不良和发育迟缓的现象,甚至造成脊柱等处弯曲。
打坐的禁忌
首先,吃饭后一小时之内一定不能打坐,不然会损坏胃部消化功能,并且非常容易对心脏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同时也是同样的道理,也要避开空腹,最好在吃饭的前后两个小时之内进行打坐。其次,打坐的时候如果出现心情低落,情绪压抑,非常烦躁心事很多的情况,不能打坐,如果打坐的话压迫将郁结的肝气挤压在身体里,甚至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在不愉快的心情消化之后才能进行打坐。第三,如果在打坐的过程中抑或是是打坐之前就已经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立即停止,特别是较为严重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好好休息,舒缓一下身体。最后,如果在打坐之前您已经进行了大量运动,这个时候打坐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需要注意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自己身体的影响等等。
打坐的正确姿势
首先在打坐之前要先换上宽松的衣服,之后把准备好合适的垫子。
接着就是要进行入座,初学者可以选择单盘或双盘,但是最好是选用双盘,原因是双盘能够迅速的让身心宁静,更加快速的进行打坐。接着呢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将拉直自己的脊椎,就像往上吊起自己的头顶,让身体的中间有通畅舒缓的状态,空直中正,不偏不倚。
最后一步,就是内心了,身体处于中正状态的时候,当你盘坐稳固之后,紧接着就是关键的一步了,要让自己的思绪清空,从心智之中观察自己身体,平静的观察,不进行思考,避免紧张以及好奇,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最开始可能会有失败的情况出现,但是这是不需要担心的。只要从头再来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之后,状态就会越来越稳定。
打坐对心脏有好处吗
打坐大多使用的姿势为双盘,当我们双盘的时候,实际上小腿以下及脚踝的部位对于大腿的内部的大动脉会有较大的挤压压迫作用,紧接着我们的血液为了疏通下半身腿部的动脉等经络,我们的心脏将会使用更大的力量进行输出血液,因此腿部的动脉经络会很容易被疏通。然而在腿部的动脉经络被疏通之前,因为腿部的经脉得不到血液运输,所以上半身几乎集中了我们全身的血液,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的心脏又需要再加大供血压力,所以我们的五脏六腑会得到更多的供血,脏腑的机能就会迅速提高改善了,同时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的大脑供血也增强增多了。
打坐多长时间为宜
初学打坐的朋友们适宜由5分钟开始挑战,接着可以渐渐的增长时间到30分钟,或者还有一种方法,首先进行一次打坐时间为5分钟,接着停下来,轻轻左右摇摆身体,将身心调整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打坐,再休息5分钟,接着进行打坐第三次5分钟,第三次打坐结束之后,如果觉得仍然能继续打坐时,就能够再增加一些时间。
进阶的朋友们可以渐渐的从30分钟的打坐,加长到50分钟,每天最好能进行两次打坐,可以先进行30分钟的打坐之后休息出定,调整身体状态,再进行打坐,时间不限。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下去,就能渐渐的让自己打坐的时间加长。
专修的朋友们可以渐渐的从50分钟增长到2小时,其余步骤同进阶的朋友们相同,长期下来,就能渐渐的增长禅定的时间。
最后,如果你是用生命力投入修行的人,那么每天坐到8小时是最好的,可以先进行2小时的打坐后出定,休息发送身体上的肌肉10分钟至15分钟后,再入坐,时间不受限制。
打坐用什么坐垫好
挑选打坐的坐垫时应该注意:首先要有合适的弹性,并且比较柔软,过软过弹都是不适合进行打坐的。其次要有适宜的高度,坐垫过低或者过高可能会对背部造成压力压迫,导致背痛。最后,坐垫使用的材料要透气健康,并且防潮,如海绵棕丝等等。
打坐的注意事项
1.要静心平静,不可浮躁忧神。
2.身体不适时要立刻停止。
3.时间长短要循序渐进。
以上就是我们对打坐的简要介绍了,相信大家阅读之后都能对打坐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只要按照以上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打坐,一定可以打到修身养性,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效果。
E.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双盘腿的好处,于是试了一下竟然一下子就盘上去了,现在每天都会双盘打坐半个钟头。
大汗淋漓:这样非常好的,这是在排体内湿气,也表示您打坐,静心有一定的功力,才能够启动身体修复的机智哦。加油!!
建议看南怀瑾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这本书,或看视频《南禅七日》。
如果打坐后有具体的问题,欢迎来网络打坐贴吧跟大伙们一起打坐讨论
F. 双盘打坐脚麻是怎么回事
双盘打坐脚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双腿盘坐导致血液的循环受阻,细胞供氧不足,一旦血液回流,就会出现腿部发麻的症状。 解决的办法:
1、打坐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腿脚,再去打坐,不宜打坐太久。
2、要多吃些含有维生素C和含铁的食物, 如菠菜(蔬菜中含铁最多)、鸡肝、猪肝、瘦肉(含锌)、海带(含碘)、黑芝麻、黑木耳、红糖(补血)、芹菜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很多。
G. 盘腿坐的好处和坏处
一、好处
是能改善腿部、踝部、髋部的柔韧性,使两腿、两髋变得柔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痛。盘腿这一动作在瑜伽中是最基本的动作,对健康人来说,多练练盘腿这一简单的动作对身体多有益处。
每天睡前或者早上起床时,人们不妨在床上盘腿打坐10分钟,这样可以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上半身,尤其是胸腔和脑部的血液循环。
刚开始盘腿的人们可以在尾骨下方垫个大约10厘米高的垫子,把骨盆垫得高一点后,可稍减轻髋关节大腿肌肉的压力。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感觉到双脚肿胀发麻,最好站起来活动一下。
二、坏处
曲膝盘坐时,上下身之间就像竖起了一道无形的闸,只有少量的气血可以下行。腿足本身有疾患,或者气血循环较弱的人,会很容易出现酸痛的感觉。
如果一味追求盘坐的时间和姿势,不顾自身耐受程度和个体差异,反而会伤及筋骨,造成下肢局部供氧不足,甚至损伤机体组织。
这时不要强练,而要适时松开双腿,辅以按摩或者走动。下肢的气血会像开闸的水流一样,奔涌而出,自身的感觉是腿脚处似有热流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才有利于健康。
(7)为什么双盘一段时间后人疲惫扩展阅读:
有的人盘腿坐时坚持不了几分种,就会感觉腰酸背痛,这说明腿部、脚踝、髋部缺乏柔韧性,需要增强柔韧性练习,在这方面,男性往往逊于同年龄的女性。另外,这也可能提示腹部脂肪太多,大肚腩影响了盘腿坐的动作,这时候就需要给身体“减腹”了。
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时,可进行身体自测,将右腿的踝关节放在左腿的膝盖上,同时用手按着右腿膝盖往下压,健康人的右腿完全可以放平,并且大腿根部不会疼痛或者只有很轻微的痛感,接着左右腿互换。
如果左右脚根本放不到另外腿的膝盖上,或者放上去往下压时有剧烈的疼痛感,就提示髋关节或者腰部出现炎症,需要去医院检查。
H. 打坐后感觉很疲劳,咋回事
打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初练时会感觉疲惫,坚持循序渐进,慢慢就好了。
打坐建议你采用七支坐法,主要有七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盘脚。
从梵文翻译过来叫做“跏趺”,趺是脚背、后跟,把你的背后跟叠起来,叫跏趺,中国话叫“盘脚”。盘脚分三种姿势,双盘是正跏趺,正坐,有人会问,右脚在外面还是左脚在外面呢?这就要先量自己的腿,一般人的两条腿都不一样长短,或者差一分,或者差半寸、一寸,在双跏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长的那只脚在外面就舒服。有的人不懂,这条腿长,却拼命搬另外一只腿,那是不对的。另外身体柔软功夫到家的人,两只脚掌都可以向上反过来,就向画的佛像一样。西洋人学双跏趺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腿长,就算脚掌没有翻过来,也容易做到双跏趺。
另外学跏趺坐一定要加坐垫,双跏趺更要加高一点,尤其是腿部练习得不够熟悉的人。为什么要垫坐垫呢?尾椎骨也就是最后一块坐骨下面,两边是凹进去的,空的,如果不加坐垫,平着坐着,身体整个力量就会支撑到后面去了,否则就会前倾后仰,或者左倒右斜,这样的姿势身体不平衡,为了身体平衡,尾闾中正,督脉气通,不管双盘怎么纯熟,最好还是加一点坐垫,贴近身体正规地摆着,就会下意识去支持身体,姿势也比较自然,就中了。
另外单跏趺右脚在下,左脚在上,叫做“如意坐”;左脚在下,右脚在上,叫做“金刚坐”,名称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呢?这两条腿一交换,气脉就变了,左边属阳,右边属阴,右边在下,左边在上,负阴而抱阳;左边在下右边在上,负阳而抱阴,作用自然有所不同,这是根据易经的解释。实际上左右两边的神经是交叉的,金刚坐和如意坐身体的气脉会有不同的作用,单盘最好的标准是足底心抵到膝弯,你做不到,下面一只脚的后跟盖不要踮起来。如果如意坐的话,右面膝盖头放这里,左面的膝盖头刚好踮在后跟上面,身体就不正了,后跟刚好压住腿弯,也就是下面一只的腿弯,上面一只也正好在腿弯,身体就比较正。
万一初学静坐的人,双盘盘不起来,不妨将腿拉开,左右的幅度放宽,腿就盘起来了。如果再不行,就夹马而坐,不过后跟千万不要贴到大腿里头,否则身体姿势不正,后跟足心抵到大腿内缘,这样就平正了。
单盘盘不起来,或者盘腿盘得酥麻,而还想静坐的人,也可以采取其他姿势,像狮子坐、六灶坐、仙人坐、菩萨坐和跨鹤坐等等辅助姿势,跨鹤坐又分跪坐和交腿而坐两种姿势,完全看自己的需要和舒适而定。
静坐的时候盘两条腿有什么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人和动物不同,人的顶天立地就靠这两条腿支柱,所以这两条腿是气脉、气血和神经总汇聚的地方,尤其是臀部,关系很大,拿血脉来讲,是血库的支柱。“精从足底生”,人的生命力由生到死,从两条腿就可以看出来。胎儿在母体里,腿是交叉盘着的,胎儿就是靠两条腿盘曲,才成长得快,因而生下来,还在玩两条腿,躺在床上净蹬脚,越长大了腿就慢慢少动了。我们看小孩子,手还不大拿得动东西,可是一天到晚跑,到了十几岁,到处玩、运动,青年人也喜欢东跑西跑。中年人就不不行了,坐的时候,腿要翘起来才舒服。再老一点,翘起来还不够,一定要跷起来才舒服,这时候两条腿差不多已经死亡了,可见人的一生,两条腿是重要,如此也可看到盘腿护腿下行神经的重要。
第二个要点在背脊。
人老了背就驮了,一般人两肩都是不平的,背脊骨也很容易弯,背脊骨一个一个骨节必须使它兜紧,但并不需要挺腰,而且我们的背脊骨有个弧形的线条,并不是直竖的,在腰部这里弯进去,到了臀部翘起来,背上也有点弧度,所以真要端正得像古人讲的“背脊竖立如铜钱”,尤其现在有一帮学密宗,或者日本学禅的,坐起来要勉强挺胸,把背也勉强挺直,这就犯了最大的错误,不但身体保养不好,还会出毛病。要顺其自然,等功夫到了,自然会挺直,自然就调理正直才好。
此外有些人从小习惯养成背脊骨比一般人都弯,身体是弯曲的,勉强完全正坐,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还会出毛病,最好顺其自然,稍加注意,比较端正就可以了。如果长期的自己慢慢体会纠正,静坐坐好,体型会慢慢校正过来。大家要注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体型是否正直都没有丝毫感觉,注意力等于死了一半。
总之,初学静坐要记住一个原则,背脊骨保持生理自然姿势的直,不一定要像筷子、笔杆那样的直,背脊并不是筷子、笔杆,所以体型不好的人,在初学静坐的时候,要先学自然坐正,不要硬挺直而挺坏了,那将来姿势坐对了,气机发动了时候,自然会突然挺起来,比塑起来的菩萨还要正,这是自然的,而不是有意的。
背脊骨竖立这个姿势,尤其同坐垫的姿势关系很大,所以必须要把背脊骨端正,但是不要硬把它挺直,要合乎自然法则,尤其是腰鼓这里,我们身体的骨架子,从后面胸腔的肋骨,一直下来到骨盘这里,只有一个背脊骨,这个支柱是空的,假如故意挺胸,这个支柱可没有力量,而且这两边的内脏包括肠子、肾脏等,故意挺直反而伤了腰,等到腰的气满了,背脊骨自然会挺得很好,所以要求身体坐直,只要从尾椎骨上来到一半,也就是夹肌这里,这些骨节一个一个地都对得很正,这就算直,不要故意挺直。有些人学佛打坐,胸腔张开,两个肩膀拉开,把背脊骨和腰拉得直直的,这是气功运动,和静坐没有关系,而且背脊骨往往因此受伤,尤其是腰椎骨这里,一定受伤,所以背脊骨坐直,是要先把骨架子坐好,等于练拳打桩一样,所讲的部位到颈椎骨为止,也就是到后颈这里,比较鼓出来的骨头为止,和督脉的观念是联系的,道家的术语,背上的气脉叫做督脉,督脉是沿着背脊骨里面的气脉,气脉和骨节是两回事,在佛法里,骨头属于地大,气脉即不是地大,也不是火大、水大、风大,在唯识学叫做净色根,那是脉的作用。
第三个要点是肩膀。
一般人打坐,肩膀往往都不对,有些图画所画的佛像,肩膀部位也不对,尤其东方人喜欢把两个肩膀向前方挝下来,这样一挝,肺部两边的肋骨就闭拢了,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有些中国画最喜欢这样画,看起来叫做老僧入定,其实在生理上是违反自然的,因为这样一来,沿背脊骨的五脏六腑统统被压迫,这就不对了,所以肩膀一定要拉得平,两边肩膀同背脊骨要平整得要像个十字架一样,就像这样,轻轻拉平了两只手能放拢来结成一个圆圈,换句话说,肩膀不能向前面挝,也不能向后面拉,只要平整,然后把它松开,这些都要自己注意调整。
第四个要点是手结定印。
七支坐法的定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肚脐下面,丹田这里,也就是耻骨这里,有些学密宗的人,还特别端高,那是练武功架势,对静坐有妨碍的,要把手收好,刚好放在胯骨中间,甚至在丹田下一点,两个大拇指相对,轻轻抵到就行了,如果手指拄得很用力,那就变成练气功了,违反静坐原则。有人右手在下面,左手在上面,叫做弥陀印,这个是差别名称,同两脚的原理一样,左阳右阴,属于气脉问题,手印的姿势很多,不止这两个手印,暂时不加以讨论。
但是法身佛的成就,毗卢遮那佛的手印就是这个大三昧印。结手印要注意,有些人上身很短,两只手长,叫他接这个手印很苦,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才好。有些人左右手长短不一样,手印也就有偏差了,像这种情形就要注意了,可以找东西或毛巾垫在手下,至于手长的人,宜结金刚拳印,放在膝盖头上,或者用道家所谓的五心朝天方式,也就是手心、脚心、头顶心向上,仰着也可以,但是效果就不如大三昧印了,但是各有各的作用,比如夏天天气热,不妨把拳放开,这样结的印叫做“说法印”,冬天的时候就可以把手合龙,气也比较容易归元,有的时候静坐会碰到一些境界,心中感到畏惧就可以结金刚印了。
手印有很多种,比如道家有一种手印叫做掐子午,五指相错,掐在子午的位置,一贯道也用这种手印,同时这也是佛家的手印,北方不空如来的另一种手印,道理是阴阳交齐。介绍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跏趺坐法一定要两腿夹足交盘,手结定印呢?因为人体以背脊骨为中心,背脊骨上来有中枢神经,督脉系统,全身的血管神经,是左右交叉,我们的生命能量天天都放射出去,向外走。现在科学仪器已经可以照出人体的光,这个光能也是左右一叉向外辐射出去,所以打坐的姿势是两边合拢起来,像一朵花一样,自己本身的电能、光能循环交流,所以坐着和站着的光绝对两样,七支坐法的姿势一摆,所有的电能、光能自己收回,而自己本身左阳右阴,阴阳交媾,自己交,所以我们对七支坐法的姿势一定要研究好。
第五个要点是头要正。
头太低,变成这样,就不对了,头太仰变成这样也不对了,所以头一定要摆正。现在教大家一种调整姿势的方法,就是坐下去把身体趴着,完全趴平,这样背脊骨就拉平了,然后以背脊骨为中心,慢慢地起来,背脊骨就摆正了。姿势坐好了松下去,然后把脑袋勾下去,对准颌骨,勾得很紧,然后沿着颈骨立正起来,这样头就摆正了。尽管调正了,到了坐得不舒服的时候,又会慢慢歪过来,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人体多半都不是完全正的,所以身体要坐得标准,就看头。头摆的正对颈部,尤其颈部这两根静脉管最重要,心脏把血液送到脑部,就是通过这两根动脉管,血压高或者思想多,生气的时候,这两根动脉管会暴出来,所以打坐一定要把颈部摆好,轻轻压住两根动脉管,怎么样才叫压住呢?用刚才我介绍的方法,把头摆正,它自然就压住了,这样血液输送到脑部的力量,就缓慢下来,心脏负担也减轻了,打坐姿势对了,轻松了,自然就慈悲喜舍,面带喜气,那是自然的,不是装的。
第六个要点是舌抵上颚。
现代医学主张有胃病的人,多咽口水,道家则吃自己的口水叫做“玉液还丹”,更高明的是打坐坐好了,头顶会感到清凉,咽喉就有甜的口水,甘露水出来,细细咽下去走咽喉到胃,通丹田,这叫做“津液还丹”,不但可以治胃病,还可以调和荷尔蒙。按照中国古代医学的划分,人体背上是督脉,督脉上来由舌头抵到上颚,也就是嘴巴张开,上颚有个穴道,从这里通到前脑,叫上颚阕穴道,如果打坐坐到入定的时候,气住脉停,舌头就会立起来,接住两个鼻孔里面的上咽喉,这时候,呼吸就不靠鼻子,而靠脑呼吸,缓慢出入,这样身体是个完整的生命,比婴儿还要完整。人老了舌头会向外伸,白痴也是这样,这是自律神经失调。修道人口水都是向内吸的,因为口水是很好的液体,也是荷尔蒙,如果打坐坐得好,自己会闻到身体里的液体都是香的,这是功夫做得好,真正究竟了,身体整个都转变过来。所以大家试试看,舌头用力缩回,身体会感到特别充实。将来静坐坐好了,舌头自己向上顶,这里的气脉就圆满了,这是正入定的大圆满。所以我们看气脉通的人下颚必定圆满,舌顶上颚就有这个作用,接到脑下体荷尔蒙的下降,再接到甲状腺的荷尔蒙。
第七个要点是眼神半开半闭。
按照古代规定,眼睛要像初生婴儿的眼睛,只有一条缝,在道家叫做“含光涡漠”,含光包括外光及内光,乃至自己的神光,不外露,打坐到某一个境界,自然就充满了,眼睛闭也闭不住,就会含光涡漠,可是也不是张开。你看画的菩萨像,就是含光涡漠,可以看到一点眼珠子,这是正像。不过现代人的眼睛用得多,初学静坐最好还是闭上眼睛,可是眼珠子还是要正,不要掉下来,你试试看,把眼睛闭上,眼珠向下挂,就变成昏沉境界了。眼睛张开,就容易变成散乱境界,所以最好是眼睛闭着,眼珠子还是正的,静静地定住。关于眼珠的道理很多,不要左右分开,也不要斗鸡眼,更不要凝视,要很静。
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要点,最重要的是脚、背、肩,手、头、舌、眼这几个重点部位的姿势都坐好了,脸上肌肉放松,怎么放松呢?要面带微笑,但是不是笑,而是由嘴角开始,让脸上的肌肉松开,尤其中国人始终脸上肌肉不松,容易绷紧面孔,这种神经和细胞都很紧张,脸部神经松开,前后脑神经跟着松开,才宁静得下来,希望大家都能养成习惯,使每一位学习静坐的人,都有一张慈悲喜乐的面孔。
在静坐下坐以后,让我们掌心相对,两只手掌互相揉搓,使掌心发热,在脸上由下往上,按摩几下,从太阳穴绕过耳后,重复的做。同时由中指沿着眼窝按摩,接着揉搓鼻翼,按摩到舒服为止。
接着是放松双腿,适当地按摩、敲击大腿和小腿,接着两脚伸直,脚尖内拗,两脚转圆圈,两脚脚跟靠打,疏松两脚关节之后,人稍微向外靠,并以手肘的另一支撑,双脚弯曲,两脚脚跟轮流拉直,往外蹬出,这些动作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使我们打坐之后不至于受到风寒。
愿你早日成就!祝你好运!
I. 为什么越练习双盘柔韧越差 练习双盘之后反而觉得两腿柔韧性变得超差。压腿都压不下去。
两个没有必然的关系的。双盘关键是腿前侧韧带和髋部韧带。
一字马、横劈主要是腿后侧韧带,如果你不是本身韧带就非常好的,只要一段时间没练,都会变差的,长时间不练,就会下不去了。
J. 为什么双盘打坐长时间后双腿的筋脉很酸痛呢
那是你的气脉尚未畅通的缘故,“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打坐前多开胯,慢慢坚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