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晚上干旱
‘壹’ 为什么北京空气很干燥
摘要 北京属于温带干燥气候,远离海洋,得不到洋流的照顾,再加上西北的干旱气候,所以北京气候干燥,春季风多,注意补水。
‘贰’ 北京地区干旱与缺水的原因是什么
本身就收自然环境地域限制,加上人们不自觉的破坏生态,所以造成了现在风沙大,降水少,土地沙漠化的局面
‘叁’ 为什么北京五月份的昼夜温差这么大
在北京东南沿海的暖湿气流很弱,所以北京干旱缺水。春夏之交正是高气压和低气压争夺的时间所以地表温度上升稍慢,而阳光充足气温回升快,高气压南下北京很近,北京气温变化稍大,现阶段“凉风加高阳”昼夜温度明显。
‘肆’ 北京气候特点
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
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
(4)北京为什么晚上干旱扩展阅读
北京北部和西部有小雪:
北京市气象台2021年2月23日6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早晨到白天北京阴天间多云(北部和西部有小雪或零星小雪),东转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3℃;夜间阴天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零下3℃。
受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最高气温降至3℃左右,且早晨到白天北部和西部有小雪或零星小雪,体感阴冷,外出注意添衣保暖。
‘伍’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音因素两方面分析北京严重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北京所处自然带为温带,全年降雨量不足四百毫米;所处地理位置为华北平原,西部为黄土高原,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以上三地气候均为干旱少雨;人为因素:北京为历史古都,地下水使用严重过度,加上常驻人口过多,对水的需求过多;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干旱加剧,北京频遭沙尘来袭等都造成了北京严重缺水的原因。
‘陆’ 北京为何会小半年都干旱
3月7日午后,北京市部分地区飘雪。13时至17时降水量显示,西北0.2毫米,西南0.2毫米,最大降水量在门头沟灵山,为1.2毫米,城区部分站点(石景山站、海淀四季青镇)观测到零星小雪。气象部门称,这不能算作“有效降水”,截至7日,北京“无有效降水日”纪录为136天。
北京市气象台17时预报,7日傍晚,北部山区和西部地区有零星小雪或雨夹雪,夜间多云转晴,8-9日天气晴好。
专家指出,北京是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出现在7-8月的夏季,占全年降水量八成左右,其他月份则降水较少。
‘柒’ 北京气候特点
我在北京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我描述北京的气候就是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没有春秋。
北京的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地表温度可以到40多摄氏度,人都要烤干了,紫外线还特别强,一到夏天就晒得巨黑,任何防晒霜都对我无效;到了伏天就变成一个大蒸笼,闷热潮湿,经常中暑,晚上热到无法入眠。
北京的冬天特别寒冷,伴随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生疼,而且感觉不戴帽子风能吹进脑袋里,脑子都疼;风带走了湿气,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唇裂蜕皮,反正不好受。
北京的春秋天气特别短暂,相对也是为数不多的最舒服的几天,带着温度的清风徐来吹到脸上令人精神焕发,天高云淡令人眼界开阔,艳阳高照令人心情舒畅。
‘捌’ 北京干旱的主要季节和原因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的概念: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的类型:
1、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份的吸附力,植物的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便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至发生旱害。
(2)大气干旱
虽然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极度干燥、光照强、气温高,植株蒸腾加剧,终使水分入不敷出,植株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遭致旱害。
2、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1)春旱
春旱主要发生在3-5月份,这时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春季温度回升很快,空气干燥,太阳辐射较强,风力大,蒸发力强,在这些地区冬季降水稀少,一量春季长时间无雨或雨量明显偏少,就易发生春旱。
(2)夏旱
日射强烈,气温很高,空气温度低,因而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如长期少雨或无雨极易造成干旱。
(3)秋旱
秋旱的特点与夏旱相类似,但强度稍弱。秋夏主要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越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
(4)冬旱
由于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我国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且多西北大风,气温低,湿度小,就易发生冬旱。
干旱的成因:干旱主要是在高气压长期控制下形成的。高气压常占据很大的空间,故干旱往往波及广大地区,即所谓“干旱一大片”。季风反常,是造成我国干旱的主要原因。
干旱的指标:表征某一地区干旱程度的标准称为干旱的指标。
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
1、干旱的地区分布特征
干旱大致分布于下述四片地区
(1)东北干旱区
该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较短,因常受低气压影响,降水较稳定,干旱发生频率相对低些,多数年份干旱属于一般性干旱。
(2)黄淮海干旱区
本区降水较少,变率大,是我国最大的干旱区,干旱发生次数也居全国之首。
(3)长江流域及华南干旱区
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大部地区干旱次数多,广东东部沿海和福建南部沿海最多。
(4)西南南部干旱区
云南省的中部和北部、四川的西昌以南地区干旱次数较少。
2、干旱的时间分布特点
(1)东北地区的春、夏旱(2)黄淮海地区的春夏秋旱
(3)长江流域的夏秋旱(4)华南的秋冬春旱(5)西南南部地区的冬春旱
干旱的抗、避、防措施
1、抗旱措施
(1)开源节流,合理灌溉
(2)选用耐旱品种,抗旱播种
(3)耕作和覆盖保墒抑制农田蒸发
(4)耕云播雨,缓解旱情
2、避旱措施
(1)改革种植制度,避旱夺丰收
(2)调整播种,躲过干旱
(3)水路不通走旱路
(4)育苗移栽躲过春旱
3、防旱措施
(1)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2)深耕改土,增强土壤蓄水能力
(3)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
(4)绿化荒坡隙地,改善生态环境
‘玖’ 北京持续干旱的地理因素
西伯利亚寒流倾袭,人为是地下水过度开采,节约用水,南水北调
‘拾’ 为什么北京缺水
北京缺水主要有以下原因:
1、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
1999年以来北京连续多年干旱,年均降雨量480毫米,密云水库年均来水2.7亿方,为多年平均的28%;官厅水库年均来水1.3亿方,为多年平均的14%,年均形成水资源量约21亿立方米。
2、人口剧增和城市发展迅速
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过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3、环境恶化与节水意识的匮乏
北京人口增长过速、用水浪费,人均生活用水量210升/日,远高于全球每日人均约170升的用水量。节水工作虽然陆续在展开,但实际效果与以色列、新加坡等节水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节水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还未真正渗入市民日常行为中。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10)北京为什么晚上干旱扩展阅读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国2014年用水总量6094.9亿立方米,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00m³左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另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