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飞越海峡中线
❶ 为什么我国会选择在2021年3月31号飞跃所谓的“海峡中线”
因为我方不承认所谓“海峡中线”,当它不存在。所以日常训练时不会太顾及“海峡中线”的存在。所以经常越过中线。
❷ 我国战舰为什么不走台湾海峡进入南海
不能!!
非领海海峡
非领海海峡中的非领海部分实现自由通行制度。自由通行制度是指船舶和飞机在海峡内的非领海部分享有航行和飞跃的自由。必须指出的是,海峡宽度虽然超过领海宽度但不足400海里的海峡,其水域一般是沿岸国的专属经济区,其海底也是沿岸国的大陆架。因此,海峡沿岸国有权制定并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适用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和规章。通过该海峡的船舶和飞机应在遵守国际法和海峡沿岸国有关法律和规章的前提下,行使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位于我国福建省东部海岸和台湾省西海岸之间的台湾海峡,长约200海里、宽为70>221海里。在该海峡的东南部有一组由大小64个岛屿组成的澎湖列岛:它将台湾海峡分为东西两个水道,其中西水道是通过台湾海峡的主航道,而东水道被称为澎湖水道。台湾海峡的宽度远远超过24海里,在属于我国两岸的领海以外有相当宽的公海水域,其地理位置和多国船舶长期航行的事实表明,这部分水域属于非领海海峡。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国船舶包括军用舰艇和飞机在台湾海峡内的非领海部分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而澎湖水道的宽度不足24海里,因此是我国的领海海峡,具有领海海峡的法律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1975年,我国与日本政府缔结中日渔业协定时,将作战海区的界限从北纬290以南移到北纬270以南,并再次重申了外国船舶进入这一海域所发生的后果将由该船自己负责的立场。现在军事作战区仍然继续有效。
❸ 中国目前在对台湾有何优势
经济优势 大陆很明显 资源优势 科技优势 军事优势 经济优势 我国经济10年来的平均增长 均在10%左右 即使经济发展持平一年两年对国内也不会造成 过大的影响 而现在的台湾经济开始越来越依赖大陆了 这样发展下去 用不了20年 我们就能力对台湾的经济实行制裁 迫使他坐到谈判桌上来 资源优势 大陆战略资源非常丰富 这个就不用一一列举了 而台湾的战略资源全部依赖进口 战时对台湾施行 航运封锁 使台湾岛内资源枯竭 逼迫他不得不谈判 ---------不过航运封锁 现阶段不可行 现阶段海军还没有内力 控制 马六甲 和巴士海峡 只能控制 台湾海峡 如果战时划定禁航区 使用潜艇封锁台湾岛港口 需要很大的人力 物力 和经济的支持 而且封锁时间至少要6个月 (台湾岛内的粮食 以及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的储备量 均可使用半年以上) 这样反而给了台湾战备时间 他可以期待外部势力的介入 .如果封锁不行在实施进攻会很麻烦 科技优势 我国 在航空 航天 船舶制造 激光 电子科技 能源 医疗救援 对台湾都有绝对的优势 其中也不乏世界先进水平 军事优势 大陆现有正规军230万 武警80万 而台湾兵力不到40万 当然 台海我们不能把全部的军队都压上. 空中优势 台湾目前现有F-16战斗机 140多架 DIF 160架左右 幻影2000-5 有56架 共有360架左右的三代战斗机 我国大陆在东南沿海的第三代战斗机有200多架 占国三代以上战斗机的一半 看上去台湾 数量占优 但是都是轻型战斗机 而我军在东南沿海部署的三代战斗机 均为重型战斗机 我军占有一定的空中优势 况且战时将迅速集结更多是战斗机 在2015年我国空军的三代 三代半战斗机数量将达到1000架 将掌握绝对的空中优势. 防空优势 我国在东南沿海集中了我国最精锐的防空部队 组成完善的 高中低 超低空的 4层防空网 我国的远程防空探测雷达 可探测到台湾岛 内20-30公里 防空导弹可在敌机到达台湾海峡中线时进行攻击 台湾岛内有同样完善的防空体系 主体是美制的 "爱国者"II 负责中高空目标的拦截 中低空 为老式的美制"霍克" 和台湾自产的"天剑"系列 低空超低空 为 美制 "复仇者"机动防空系统 单兵的毒刺 以及高炮 . 其"爱国者"系统多集中在岛西岸 很容易遭到我二炮 和远程火箭兵的攻击 .而且数量少发射架不到 10部 导弹不到200枚 我空军防区外攻击武器 虽然赶不上美国先进但数量多 (我军称为飞航式导弹)射程多在200公里以上可有轰-6携带 在战斗机护航下 在到台湾海峡中线前 发射 而台湾的战斗机 无防区外发射武器 现在台湾搞出的所谓"万剑弹"(台湾称是防区外攻击弹药)射程400公里 但重量只有数百公斤 一架F16可携带4枚IDF可携带两枚 一枚"万剑弹"所携带的子弹药 可覆盖两个标准足球场 如果真是能覆盖两个足球场 其子弹药的携带量将占用弹重的一半 在加上导航定位系统和 火箭发动机 真不知道"万剑弹"能飞多远!! 海军水面舰艇优势 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攻击半径已经达到了260公里 基本为台湾水面舰只的2倍 而且捆饶我海军的防空问题 基本得到了解决 已经形成了 远中近末端 高中低超低空 4层防空网 况且台海战争是近海作战对海军的要求就 是海上封锁 登陆时的舰炮火力支援 不会出现有规模的海战 台湾的海军舰艇 在空袭中将是重点的打击目标 两轮空袭后 没几艘能出来作战了.水下优势 这个我军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我军现役常规舰艇 有30多艘攻击核潜艇有5艘 而且我国封存了大批的老式R级 和未经过现代化改装的 033和035型常规潜艇 而台湾只有4艘 而且只有两艘80年代中期的 旗鱼级具备战斗能力 另外两艘已经服役快50年了 已经快散架了 只能是作为训练艇使用 不过旗鱼级仍然不可忽视 在90年代中期的北约联合军事演习中 旗鱼级曾成功的摆脱了 罗衫基 级的追踪将靶舰击沉.导弹优势 台湾自称已经试射成功了射程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 外型类似于战斧 可能得到了美国的技术支援 即使等到美国是技术支援 也只能是达到战斧 初期型号的性能 (美国人不回傻到把先进的新战斧 的技术给台湾的 他知道在台湾的 大陆情报人员是很牛B的.)在飞过海峡中心线后 我空军战斗机即可对其实施空中拦截 虽然巡航导弹飞行高度低 很容易躲开防空雷达的眼睛 但亚音速的飞行目标 可很容易被中空巡逻的预警机发现 况且在空袭时导弹发射阵地是否会幸免遇难 还很难说 导弹发射阵地 可是在第一拨空袭中重点打击目标之一.中国被西方人称为导弹王国 第二炮兵 列装的导弹 型号多 数量庞大 切精度高 我国已经将弹道导弹的弹头变轨飞行 技术应用到了战术导弹上完全可以躲避台湾防空网 具报道国产的红鸟III型巡航导弹的射程 有2000多公里 完全可以在内陆深处发射攻击全岛. 地面优势 在 我军在登陆前 肯定会掌握完全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首批抢滩部队我军可以组织3个海军陆战师 5万人的登陆部队 登陆6-8小时前我军会向登陆滩头 后方投放大量的空降兵 来牵制增援部队 我军空降部队 装备有大量的 空降步兵战车 突击车 而且新型空降107MM火箭炮已经开始服役 所以说空降部队有很强的攻击火力 抢滩部队 有强大的海军和远程火箭兵的 炮火支援 登陆时 有空军攻击机配合 陆航武装直升机的近距离火力支援 抢滩部队也装备有大量的两栖坦克 和 装甲车 不会出现像诺曼底登陆的那样 伤亡1万多人的惨剧 台独只有死路一条 没其他的路可以走 我国政府已经表示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争中 任何企图干涉的外部军事势力都将被视为侵略!!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 一目☆了然)
❹ 上海自贸区临海新片区今日揭牌,我国政府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结点公布此消息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8月20日就揭牌了,并不是今天(9月2日)。
选择在这个时间结点公布此消息
,好像也不是计算好的,那只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❺ 厦门飞台北为什么不直飞要飞到潮州在经台湾海峡飞到台北呢
民航客机不是按两点之间最近的直线飞行的,民航客机有专门的航路。而且因为两岸历史原因,台湾不愿意开放直飞航路,在台海中线设立了4个禁飞区,禁止两岸直飞客机飞越。
❻ 台湾海峡到底是不是中国内海为什么
是。
原因如下: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徐博东日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的专访,谈及所谓“海峡中线”问题。徐博东指出,大陆方面从来不承认所谓的“海峡中线”。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方面一般不轻易越过海峡中线,但决不会承认这条线。徐博东说,“海峡中线”的说法是美国和台湾方面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概念,如果大陆方面承认这个概念,等于是承认“海峡两岸,一边一国”、“划峡而治”。
(6)为什么我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飞越海峡中线扩展阅读:
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是福建和台湾之间连接东海和南海的海峡。北起台北县富贵角到平潭岛连线,南至漳州东山岛到鹅銮鼻连线,面积约有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0米。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大陆架浅海,在中生代还是华夏大陆的一部分,第四纪冰期经过多次海陆变迁形成如今的海峡地形。
台湾海峡处于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水交换畅通,鱼虾种类丰富,尤其盛产鲯鱼、鲔鱼和鲨鱼。而且底部富集油气资源,面积有两万平方公里,钛铁、磁铁和金红石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
❼ 谁承认分裂中国的海峡中线
所谓“海峡中线”,是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和美国签订的一个协议。它的存在是台湾与美国两方默契,与大陆没有任何关系,大陆根本就不承认民进党当局当局单方面宣示的所谓“海峡中线”。
当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及美军执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协防台湾期间,基于台海防卫作战之需要,衡量台湾海峡甚为狭窄,作战纵深不足,而在其主导下所推出的一条“假想界线”。
美军基于控制冲突规模等考虑,要求台军战机、舰艇必须在“海峡中线”以东运行,否则就得不到美军安全保障。
由于对该“海峡中线”进行图上作业的是美军太平洋总部一位名为戴维斯的低级幕僚军官,故台湾“海峡中线”又称“戴维斯线”。然而,从海洋法的观点而论,“海峡中线”的位置是在中国的专属经济海域,海峡中仅剩狭窄的专属经济海域。
故即使“海峡中线”是一条均分台湾海峡水域的界线,也绝非所谓的“等距中线”。因为“等距中线”是两个国家的专属经济海域重叠时,所采取的一种划界模式,并不适用于属于中国内海的台湾海峡。
(7)为什么我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飞越海峡中线扩展阅读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两国建交,而建交的三个条件是“断交”、“废约”及“撤军”。既然《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已经废除,美国军队也已经从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中国领土——台湾地区撤走。
由《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美军驻台而衍生的所谓“海峡中线”,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继续存在的依据及意义。
而在大陆方面,即使是在中美建交之前,也从来没有承认过此一所谓的“海峡中线”,大陆方面一再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而台湾海峡属于“中国内水”,并无国际法所称的“画界问题”,所谓“海峡中线”完全没有法律约束力。
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方面一般不轻易越过海峡中线,但绝不会承认这条线。如果大陆方面承认这个概念,等于是承认“海峡两岸,一边一国”、“划峡而治”。如今《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已经废除,就更是根本不存在所谓“海峡中线”。
既然所谓“海峡中线”是美国佬“生安白做”出来的,因而解放军“无视”它的动作,针对美国佬的成分更多与台湾当局。实际上,就连老美自己,也经常打着所谓“国际航行权”的旗号,在台湾海峡穿行。
并在驶近我国南海诸岛,因而解放军军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也不过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且,也是对美国在《台湾旅行法》基础上,还要制定《台湾保护法》,以及大搞超逾三个《中美联合公报》的活动,并违背《八七一公报》,向台湾当局进行军售,对台海和平构成威胁的警告。
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说,中国外交部否认“海峡中线”的存在,等同摧毁台海现状。不要说,北京本来就不承认所谓的“海峡中线”,即使是站在台湾当局的立场,反而是自己“摧毁台海现状”。
包括要推动“修宪”,大搞“法理台独”,也包括纵容“独派”团体发起“台湾正名公投”等改变台湾现状的行为。当然,更包括吴钊燮的直接下属萧美琴自称为“驻美大使”。
可以想见,民进党当局倘若是继续沿着“摧毁台海现状”的邪路滑下去,上演“蔡英文访美”甚至是“寻求台美建交”等闹剧,解放军的反应那就不止是突破所谓的“海峡中线”,而是直接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用非和平方式实行国家的完全统一了。
❽ 中国空军68年来首次飞越对马海峡释放出哪些信息
中国空军继上周首次提出“绕岛巡航”概念后,今天下午再度公布重磅消息:中国空军成立68年来首次飞越对马海峡,赴日本海国际空域训练。
这则消息,释放了哪些重要信息点?
事实上,日本海是公海,并非“日本的海”,中国古代称之为“鲸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除日本海外,其他亚洲海域的便称(即不是主权名称)系列还有朝鲜海峡、新加坡海峡(周围三国所有的)、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等。
而据察时局了解,中国空军在练兵备战中,此前曾警巡东海、战巡南海、飞向远海。此次在实战化军事训练上,则堪称是“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在常态中常备”。
防空识别区≠领空:
系一国应防空需要单方面划设
察时局也关注到,今日稍早,韩联社突然发布消息称,5架中国军机今天一度飞入韩国“防空识别区”,韩国紧急出动F-15K和KF-16战机编队应对。
但据察时局了解,“防空识别区”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领空,只是所在国家为了防 空需要单方面划设的空域,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在本国领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划定防空识别区,是扩大预警空间、保证拦截时间的通行做法。
公开消息显示,18日当天赴日本海远洋训练的空军航空兵部队,师长、旅长、团长飞在第一梯队。空军轰-6K机长田宁大校和空军轰-6K机长陈亮上校都参与了此次远洋训练。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田宁还曾和“王牌飞行员”刘锐带领轰-6K飞行员多次飞赴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在远海远洋训练中检验提升飞行员海上实战能力。
而对今天的首次飞越对马海峡,空军轰-6K机长陈亮上校表示,从2015年首次飞到西太平洋,到现在每月多次远洋训练,越飞越远,越飞越深,越飞越有底气。无论训练环境多么复杂,训练区域多么陌生,飞行员们都勇往直前,一直保持临战的思想、迎战的姿态、实战的标准,提升了备战打仗、能打胜仗的本领。
❾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为什么辽宁号不敢穿越海峡中线
两岸为防止擦枪走火,对于军用舰船、航空器无害通过台湾海峡,是有协议和默契的。
❿ 为什么飞机从我国到美国,不直接往东飞
首先需要了解下国际航线规划的考虑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航线规划需要符合国际航空管制。其次,航线规划要考虑经济性。即航空公司应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成本,进而获取利润。基于这点,航线在规划的时候也应该遵循就近原则,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燃油的消耗并节约时间。最后,航线的规划要考虑安全性。即考虑到全球每个地区的气候环境不一样,航线在规划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气候稳定、可视度高的空域范围。
综上所述,飞往美国向北飞和向东飞都是一样的,但从经济、时间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当然选择向北飞更合适,即省油又省时间,何况能在旅行过程中欣赏下北极的美景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