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为什么是统一的
㈠ 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怎么统一的
统一直接表现在公式里,亦即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种直接的量的相互关系就是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空间的向度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而速度此时不再用空间与时间的比率来计算,而是一个常量,即光速,这是光蕴含的深刻的时空性质。
㈡ 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玩魔兽吗?就是WARIII
可以把魔兽理解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它的空间(地图),有它的时间(游戏时间)。
它的空间存在于电脑硬盘和内存里,这就是空间的绝对性,而在它那个世界的空间,在我们看来,是相对的。
时间的相对性就更好理解了,在我们这个世界,时间似乎一直平稳不断地流逝着,可以看成是绝对的,而在游戏里的时间,因为可以存档,所以可以理解为相对的。特别是,有时候显卡不行,单位太多的话,还会“卡”,说明在我们看来,它的时间不够平稳。可是,假如那里面的游戏角色拥有意识的话,它会意识到它存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吗?它会想到我们这个世界吗?我想它的感觉也是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平稳的。
即使有人意识到,在他们之外,还有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他们也没有办法证明,这就是所谓的不可知论。同样,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是否还有更绝对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因为不可知,这就给宗教留下了存在的理由,虽然它们(宗教)也不过是独断论。
㈢ 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句话什么意思,我是理工男,从没有学过这些东西,谢谢了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1、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它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任何物质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无一例外。这就表明,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的条件性和可变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其次,时间和空间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批判唯心主义时空观和形而上学时空观。它们都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运动着的物质而存在:
▲唯心主义时空观(相对主义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精神的产物、意识的表现。如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们利用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使事物具有时间和空间。因此,他提出一个着名的格言:“人为自然界立法”。(评论:这个论断在认识论领域所造成的震撼就如哥白尼在天文学领域造成的革命一样大。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认识应该与认识对象相一致,但康德反其道而行之,提出认识对象与认识相一致,从而在认识论上造成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形而上学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独立存在,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牛顿(n)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不依赖于物质及其运动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概念。牛顿说: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㈣ 时间和空间的同一性
只要达到光速时间就会停止,只要时间一停止,那么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就不难理解了!
世界万物“莫不相同”,它们有相同的本原,相互一致,相互依存,构成统一的整体;世界万物又“莫不相异”,它们各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的运动和变化,使世界异彩纷呈、斑斓多姿。同与异是对立面的统一,“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同一论”既考察事物(系统)相同的一面,又考察事物(系统)不同的一面,“是描述、阐发事物(系统)同异关系的哲学理论”。同异关系是事物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建立逻辑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4)时间和空间为什么是统一的扩展阅读:
所谓“指称”,弗雷格定义为“就是这个名称所命名的对象本身。”以“对象本身”来解释“指称”,显然也有含混性,它可以指思维中的对象本身,也可以指客观世界的对象本身。既然弗雷格排斥思维中的对象,那就只能指客观世界的对象。
唯物主义哲学承认有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但是也承认这个物质世界只有通过人的感觉才能被认识,“不通过人的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
㈤ 时间和空间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
你理解错了:时空并不是时间加空间
时空
时空是四维的空间,上面的点是事件。
近代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绝对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可变的,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包含着对方的变化。因此把时间和空间统称为时空,在概念上更加科学而完整。
P.S.上面提到的“空间”一词其实不够确切,时空(四维)与空间(三维)有着相差一个维度的区别,它们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希尔伯特空间。把宇宙看作四维时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恰好可以全面地描述发生在我们能够认知的三维空间中发生的一切事件。
时间
1.时间是对物体之间相对运动快慢的一种描述。
时间是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和万物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和万物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
时间是世界和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
运动和变化只有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才能发生,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世界和万物就不会发生任何运动和变化。我们观察世界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的条件,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的条件,就不能发现任何运动和变化的特征。
例如,飞矢不动。说的是用弓射出去的飞箭如果在一个时间点上它是固定不动的,只有在一个时间段里,箭矢才会从一个地点运动的另外一个地点。
例如,我们用照相机拍摄运动的物体。拍摄时照相机镜头快门开启的时间越短,所得到的图像越清晰,镜头快门开启的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图像越模糊。
时间是世界和万物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
世界和万物是由时间作为内在规定的世界和万物,没有时间规定的世界和万物是不存在的,离开一定的时间,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存在。
例如,一个人有生卒年月;一棵树有生存年限;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也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段里的物体。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段,人就不是现实的人,树就不是现实的树,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也就不是现实的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了。
时间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和万物的其他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
时间不同于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是时间的本质,时间是运动和变化的表现形式;时间也不同于数量,时间是数量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数量是时间的表现形式;人类发明和广泛使用的钟表是纪录时间数量的工具,人们通过观察记录时间数量的钟表指针的变化,就可以知道某一特定时间段的长短,知道某一时间的具体数量规定。
时间同运动和数量、同世界和万物的其它组成部分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时间同运动和数量、同其他组成世界和万物的“物”或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共同本质,是统一世界里的家庭成员。时间同运动和数量同组成世界和万物的其他成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
空间
空间可分为哲学的空间概念和数学的空间概念:
(1)哲学空间:三维的,具有容纳物质存在与运动的属性;
(2)数学空间:多维的,从点的零维到面的多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体是三维的,曲面是多维的)。
以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可感知的三维物理存在,其定义必须依靠一个或多个参照体系或参照物。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
例如数学上的原点与X、Y、Z三轴之间共同构成的关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
人们把存放已制作好的网站的地方叫做“空间”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图书馆学界基础理论建树,曾有过重要的影响,而九十年代初托夫勒的《大趋势》对整个信息界的撞击,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而今,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企盼着新的更高层次的信息理论的出现。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理论研究显示了一定的成熟度,其中三个空间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三个空间是指网络空间(Cyberspace)、信息空间(Infosphere)和思想空间(Noosphere)。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约翰·阿奎那(John Arquilla)与其合作者们自1991年开始进行了关于未来军事事件、社会矛盾及犯罪、信息策略等研究,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与着作,如1996年的《网络战争的来临》、1999年的《历数新的边界》、1999年的《思想政治的出现》、即将出版的《战争中信息作用的转换》等。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出现》一书中,阿奎那等全面地概述其理论基础:三个空间的理论,为这一研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1 网络空间(cyberspace)
这是三个概念中最常用的一个,指全球范围的因特网系统、通讯基础设施、在线会议体系、数据库等一般称作网络的信息系统。该术语最多的是指因特网,但也可用来指具体的有范围的电子信息环境,如一个公司、某武装部队、某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等的信息系统。
该术语可用于解释信息的电子存贮和信息流、该信息系统的服务商和用户、及其与之相连为一个领域和系统使之成为如同政治学、经济学那样明确的特征的技术。理想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应该能够通过硬件软件进入并运作这一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发展最快、是世界上势力与所有权范围最新的领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当前最大的项目之一,网络空间这一术语也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之一。
该术语比信息空间和思想空间具有更趋向于技术的一面。但在这个术语里,人们看到网络似乎比看到技术更多些,从William Gibson 1984年用Cyber-punk来说明交感幻觉(Gibson,1984),直到如今人们用Cyberspace用于说明建设创造思想的全球模型,加强人们精神上的联合,这种观点实际上预示着网络空间与思想空间的部份重合。
网络空间比信息空间或思想空间更受限制些,表现在其主要表示网络(这一似虚而实的事物)。但有些定义也跨出了因特网的范畴,如那些与网络空间有关的,影响重要基础设施的公共电话网、电力网、石油天然气管道、远程通讯系统、金融票据交换、航空控制系统、铁路编组系统、公交调度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军事和其他政府安全系统等。策略性的信息战争大部份在于保证国内的网络安全,并发展对系统里其他势力弱小的国家的剥削能力(Arquilla,1999)。
2 信息空间(infosphere)
明确了网络空间概念在空间和技术上的局限性后,一些分析家提出信息空间的概念。这两个术语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常被交替使用。如最近有人定义:信息空间是将世界通讯以网络、数据库、信息源连接到广大的、内联的、参差不齐的电子交流系统的捷径,信息空间有着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知识集中到一起(Vlahos,1998)的潜力。然而这从某种角度上看不正是网络空间的定义吗?
实际上,信息空间比网络空间要大得多,它可以包括后者的全部内容再加上可能没有被包括进网络信息系统的内容。在民用范围内这经常包括广播、印刷等媒体以及一些机构,如公共图书馆等,其中还有相当部份信息内容还没有被电子化。在军事范围内,信息空间还可能包括命令、控制、通讯、谍报、监视、侦察系统——这些战场之外、但与战争相关的军事信息环境(Aquilla,1999)。
像网络空间一样,信息空间正作为真正的全球信息基础和环境在显现出来,传统的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在这里已不能说明问题。该术语因其聚焦于信息环境广义地定义,而不是仅考虑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设施,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同时又因其是人物空间的中介,即信息空间是基于信息的一个明确的领域,但又与我们同时所居住的地球的其他部份密切相关,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法国哲学家Paul Virilio也曾提及信息空间这一概念:信息空间,信息所处的领域,将会将其强加于地理空间。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缩小了的世界上,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能力将把我们的世界挤压到所剩无几。事实上,已经出现了速度污染,使我们的世界减小到零。在最近的将来,人们将会感到被圈在一个小环境内,他们会觉得被快速传播的信息的力量关在这个已到忍受到极限的世界上。如果让我来提供一个结论性的想法,那么内联互动对真实世界就像放射性对大气层一样(Der Derian,1996)。
3 思想空间(Noosphere)
到目前为止,最抽象而又最不受青睐的就数思想空间了。该词源自于希腊语noos,意为思想,由法国神学家和科学家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在1925年首创,并通过50和60年代他去世后出版的着作而传播开来。依据他的观点,世界首先进化出地理空间,然后生物空间。由于人们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联系交流,于是世界开始出现思想空间,他将此描述成许多形式,如跨全球的思想领地、思想线路、巨大的思想机器、充满纤维与网络的思想外壳、流浪(游移不定)的意识等。
根据Taihhard的说法,思想的力量多年来已经创造和发展了部份思想空间,最后终将取得其全球的存在,其各种各样的部件正在融合。不久以后,一个合成体系将呈现出来。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意识与精神活动将无需确定的范围,但又不丧失个人的特征。再认识充分些,思想空间将把人类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进化阶段,人们由集体的心理和精神的合成力量所驱动,由一种对道德和法律的虔诚所驱动。当然,这种过渡也许不那么简单顺利,或许要依靠某种全球的震动或者是某种启示以成为思想空间最终的融合特征。
尽管这一概念基本上是精神的,远不如网络空间或信息空间的技术性强,但Teilhard已经把不断加强的通讯交流归结为一个因素。在他的时代还没有类似因特网的媒体存在。然而,50年代的广播和电视媒体促使了这种全球意识思想的产生。他期待惊人的电子计算机给人类以新的思想工具。他的预测与如今的因特网竟不谋而合。
很少有政府或商界人士有兴趣促进全球思想空间的构筑,除了在有限的范围,如国际法、政治或经济理论界的研究人员。促进全球思想空间实现的动力更可能是来自那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家,或其他民间社会的成员,如教学、学校等,或那些献身于信息交流自由和伦理价值规范传播的个人。我们相信,现在是到了政府与商界开始往这一方向转移注意力的时候了,尤其是因为在信息时代强权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家政府和商业市场人员与民间社会活动家的合作力量。
4 三个空间之间的关系
所有三个领域都还在发展中且继续维持着这一状态。三者都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地扩展,但都还分裂成更小的组成空间,其中有的空间在世界某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些。尽管三个空间都在均衡发展,但仍继续其间的交叉覆盖。网络空间将维持最小的部份;居于其他两个空间之内的信息空间次之;而思想空间则将三个空间全部包括在内。见下图。其中某一空间发展时,其他也都在发展,尽管不必要平衡进行。
三个空间示意图
附图
本图录自Arquilla,John and Ronfeldt,David.The emergence of noopolitik:Toward an American information strategy.Santa Monica:RAND,1999,p16
三个理论一个都不能忽视,但人们对它们各自的倾向性的认识是不同的。三个空间都有技术、组织和思想层次,但这些层次及其作用却不尽相同。更进一步说,每个空间都有其内在的特性。在三个空间中,网络空间最具技术性,而思想空间则最具观念性。当人们考虑网络空间时,跳入其脑海的首先是连接了因特网的计算机屏幕,而其内容无关紧要。当人们考虑信息空间时其图像可能是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节目。当人们考虑思想空间时,其脑海中形成的图像不会是什么技术,却可能是涉及文化伦理的什么观点,其内容应该是文化的。
当我们讨论网络空间的延伸趋向于技术性时,讨论信息空间则经常强调通讯交流的动力以及对其的思考,相比而言,讨论到思想空间的未来时,似乎一定是哲学方面的,尽管两者之间少有联系,或相距甚远。
虽然每一个领域的运用都是独立的,但讨论时都很可能岔到另一个空间的方向上去。因此,许多对网络空间的讨论可能很大程度上转移到思想空间去。如通过网络空间和信息空间讨论分析信息战争的军事分析家们争辩说,信息战争实际上是关于人们智力、精神的战争,是侵犯到人们的观念、认知领域的战争。一方面有相当多的关于网络黑客的讨论,而同时在美国又有观念被黑客入侵的个案,如对手、操纵者通过广播媒体或因特网传播其声明或公告。同时,拥护思想空间理论的哲人们亦注意到该理论的发展,还得依靠这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可了的、联网了的信息和通讯系统的传播。
但无论如何,思想空间仍然是最具思想性的空间,因此具有相对的优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三个空间都基于信息而存在,从最小的数据单元到知识、智慧的高级形式,而这些都属于信息处理系统。然而,由于思想空间比其他两个空间更具思想性,而不是技术性,又被认为更具信息结构处理的特征。思想空间,如同脑袋,是信息处理和信息结构系统,这是一个重要的定义。处理的观点聚焦于系统中信息的输入输出的传输,而结构的观点则注重于一个组织、一个系统本身的目标、价值、实践,是从所处地位、身份、意义、目的等方面对一个组织成员们的影响,而不是考虑在某时某信息是否处理了。处理的观点趋向于以技术作为评价的因素,而结构的观点则更包容了人的因素和思想的投入。人们应该如同关注信息处理一样开始关注信息结构的动态。思想空间概念的引进将能帮助信息决策者们聚集于信息结构的作用。
总的来说,信息革命对当今世界的整合和分散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都通过三个空间进行,尽管最后的也许是最适合用来解释的。思想空间是一个知识与智慧的领域,这是范围最大的一个空间,最大的空间意味着可以更好地进行策略性思考和计划。思想空间代表着扩大了的信息领域,那里更强调理念与组织,当然也不忽视技术。分析家和策略家倾向于思想的作用、价值和认知而不是因特网的设计,或者说他们更注重信息结构,而不是信息处理,或者用本文的语言来说是更乐意接受思想空间概念。果真到了这时,这个新的概念就到了成熟的时候了。
编辑者:tonny_2006
生存的范围,交流的平台.
空间可分为绝对的与相对的,真实的与表象的,以及数学的与普通的。
绝对空间: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相对空间是一些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或是对绝对空间的量度,我们通过它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它一般被当做不可移动空间,如地表以下、大气中或天空中的空间,都是以其与地球的相互关系确定的。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在形状大小上相同,但在数值上并不总是相同。
㈥ 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时间,空间 物质及其运动的统一性
狭义相对论】
光速是一个恒定的常量(3*10^8m/s),所有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
1、一个物体的时间不是恒定的,速度越快,它的时间越慢。之所以我们平时感觉不出来,是因为速度不够快,这个时间变慢的效应很不明显。一个实际的应用是,我们全球用的GPS卫星给我们提供了精准的时间,这些卫星在高速的绕地球飞行,飞得快,时间就变慢了,它需要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断的矫正自己的时间。前几年很火的一部电影《星际穿越》,里面的老爹飞跃星际,在黑洞里面寻找奥秘,最后回来的时候,老爹还是那个老爹,她的女儿却已经变成一个老太太。
2、一个物体的空间不是恒定的,速度越快,它的长度就越短(延运动的方向)。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里面画了一张图,假设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路上骑着,这个人在沿着骑行道路的方向上,空间就变短,也就是说这个人看起来变得更瘦了。
3、相对论把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二为一,经典的公式E=mc^2,。以前一直纳闷这个公式怎么来的,甚至怀疑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其实不然,这个公式是在前人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之上逐步推导出来的,甚是美妙,让人叹服。
【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讨论的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下的情况;广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加速运动下的情况。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广义相对论,简单理解就是,宇宙空间中的物体在它周围会造成一个空间的扭曲,质量越大,空间扭曲越厉害。地球之所以绕着太阳转,并不是由于万有引力,而是太阳把周围的空间扭曲了,地球是沿着扭曲的空间做运动。好比一个弹簧床,一个很重的东西压在中间,床上东西都会朝中间滚动,这个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空间扭曲的结果,往中间滚动的运动还是遵守基本的力和运动规律。
相对来讲,广义相对论比牛顿的万有引力,更能解释一些事情。如果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如果一个行星受到一点外力,距离拉近了一点,那么万有引力就更强了,这样会打破平衡更有力的把双方拉近,距离越近力越强,力越强距离越拉近,直到行星坠入到恒星,反之亦然,有一个向外的力,会最终导致行星飞离恒星。而广义相对论认为没有万有引力,只是一个空间的扭曲,无论怎样受力,它都在这个扭曲的空间里面按照现有的规律运动。
通过推导,光线在加速运动参照系或者“引力场”中是延曲线传播的,并且计算出光线在经过太阳的曲率是1.7角秒,后来英国科学家在一次日全食中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这个推论。
㈦ 为什么说相对论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和相对统一
因为根据相对论,可以知道大质量(要很大很大才行,地球?不行,太阳?也不是很理想,那么只好用黑洞了)的物体会对周围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会将周围的空间结构扭曲,三维空间如何扭曲呢?只好在四维空间里面扭曲.那么四维空间是什么?长,宽,高,时间.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目前所理解的三维空间,其实还有在时间这个维度的位移,根据方程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所有物体具有的能量都是mC².
㈧ 为什么时间和空间是连在一起的,不可分开的
1、时间和空间同属于抽象事物,它们具有共同的来源,都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之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有关规定组成的认识对象。
2、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3、一般时间和一般空间是名称不同,内涵和外延完全相同的同一个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
4、具体时间和具体空间都具有数量的规定性。具体时间和具体空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一个具体事物不仅同一定数量规定的具体时间段相联系,而且也同一定数量规定的具体空间体相联系。一定的具体时间段必定同一定的空间体相统一。具体时间离不开具体空间,具体空间也离不开具体时间。个别具体事物具有的时间和空间规定,可以用平面几何学坐标系上的一个坐标点来表示,时间和空间就是横竖坐标轴,每个具体事物具有的时空规定坐标点同时空横竖坐标轴具有垂直对应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也具有不同的规定和特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不同认识对象。
1、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同的数量单位。时间的单位是年、月、日、时、分、秒等,空间的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公里、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同的维数特征。时间的特征是一维的,空间的特征是三维的。
㈨ 时间是统一么
或许你会觉得,你现在看到的事物都是真实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宏观的宇宙来看,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例如,一个天体距离地球4光年,这就意味着从地球发出的光需要经过4年的时间才能够到达这个天体。那么从天体看来,它所捕获的来自地球的光线是4年前从地球发出的,因而在这个天体上看到的地球景象是4年前的地球景象。如果以地球时间作为基准,这个天体其实只生活在地球时间的“4年前”。距离造成了时间坐标的差异,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你现在看到的事物,其实是这个事物在1/N秒前发出的光线,也就是1/N秒前的事物,只不过这个N的取值很大罢了。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例子是理想状态下所作的假设;事实上,时空还受到引力场的影响,引力场的时空会膨胀,并由此产生红移现象。
在计算机系统中,时间和空间也是统一的。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构架的时候,构架师需要认真地分析当前系统的使命关键性,并且要对系统的运行环境有深刻的了解。在硬件资源紧张的年代,软件开发者需要仔细地分析程序的具体实现,以便能够节约每一个字节的内存空间;然而在如今硬件资源和技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年代,硬件资源的紧张程度就不那么明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系统是一个使命关键的系统,客户对系统的响应能力和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偏向于“牺牲”一部分存储空间去“赢得”时间效率,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顾一切地去滥用系统硬件资源,而是应该正当有效地利用,而且在使用了系统资源后,还是要记得“归还”。毕竟好的系统还是应该既节约硬件资源的成本,又能够高效地工作。
事实上,客观世界的很多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不仅仅是这里例举的时间与空间,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与软件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的界面是程序员所能够看到的界面,然而从系统分析师和构架师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其实硬件和软件是没有分别的,分析师和构架师应该更加去关心系统的哪些部分能够由硬件去完成,而哪些部分可以用软件去完成。
㈩ 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是一体的
没有空间的物质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物质在空间运动,即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里经过了一定空间,也意味着运动着的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距离存在。同时,物质在空间的运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时空,也是物质、空间和时间组成的统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