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为什么能看时间
1. 古代人们所用的日晷是怎么指示时间的
由于钟表和手机上的今日对比,古人掌握时间的方法,实际上 也很多,古时候的计时器,除开滴漏,和水运仪象台,铜壶滴漏,水运仪象台,这一物品,您也一定不生疏,日晷,作为一种计时仪器设备,日晷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时间,也曾在全球多地被大家所应用。
不知道仔细的您发觉了没有,不但在北京故宫,一些高等院校中也不缺日晷的影子,在其中,最有寓意的,就是清华的日晷,它是1920级的学员们,赠给母校的礼品,鼓励莘莘学子,高度重视时间。
您还在哪儿见过日晷
2. 日晷的作用是什么
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3. 日晷作为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它又是怎么来测定时刻的
不得不说,古代人的智慧在某些方面是要比现代人强很多的,比如说四大发明,秦始皇陵墓的搭建,很多东西现在的科技都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不知道大家对日晷了解多少,它被发明出来已经有6000多年的时间了,在中国的历史也有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可见其历史有多么悠久。
根据可靠的消息,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是可以用来计时的,但是很明显,用影子的长度计时的话会很麻烦,而且也没有人愿意一天都晒在太阳底下供人实验,所以日晷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影子的方位来计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方位会逐渐变化,这时候影子的变化就好像钟表上的指针,而晷面则是钟表的面,人们以此来记录时间,可见古人的智慧还是很高的,能够根据影子做出来类似于钟表的东西。
在这种基础人,古人又研究出来天干地支,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年。好了,今天的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
4. 日晷计时的原理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
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
日晷的工作原理
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日晷的分类
地平式日晷
亦称水平式日晷(The Horizontal SundialE),地平日晷的晷面必须严格水平,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晷面刻度需要利用三角函数计算才能确定。适合低纬度的使用。
赤道式日晷
赤道式日晷(The ERquatorial Sundial)的晷面为赤道面,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赤道式日晷的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轴投影在晷盘上的影子会分在晷盘的北面和南面。适合中低纬度地区使用。若将晷盘改为圆环则称为赤道式罗盘日晷。
赤道式日晷亦称斜晷。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
5. 日晷是如何显示时间,月份,季节的
日晷的晷面上有许多刻度线,观看晷针的影子落在晷面刻度的具体位置,就能读出季节、月份和时间。从“表”到日晷,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表”如果配上地面适当的刻度划分,就可以成为一个地平式日晷。然而地平式日晷的刻度需要用到投影几何知识——这恰恰是中国古代所欠缺的。而赤道式日晷尽管安装比较复杂,但在刻度上则相对简单。故中国古代流行赤道式日晷,是很自然的。
材料与工具:
瓦楞纸箱、圆盘、直尺、剪刀、笔。
制作方法:
1、将一个瓦楞纸箱铺展开,沿着圆盘画出轮廓,将其剪下。
(5)日晷为什么能看时间扩展阅读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6. 日晷的工作原理
日晷也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圆盘,晷面上有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太阳照到针上,在盘面上产生投影。用日晷测时间不是根据日影的长度,而是根据日影的方向。按照晷盘面放置位置的不同,日晷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和斜晷。赤道日晷的晷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南北极;地平日晷的晷盘面平放于当地的地平面上;立晷的晷盘面垂直于地平面;斜晷的晷平面指向任一方向。
置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前的清朝赤道日晷。晷盘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由于太阳照射的角度变化,在“春分”以后看晷盘的上面;秋分以后看晷盘的下面。由于晷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又垂直于晷盘面,所以晷针是指向地球南、北极的方向,而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正是当地的纬度。太阳照射时,晷针的影子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这样针影的位置不同,就能反映太阳的位置不同,也就反映出当天的时刻不同,正中午时,影子正好在针的正下方。
7. 古人用来看时间的日晷,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有科学依据,主要是太阳在不同时间点所形成的物体倒影位置、长度不同,通过观察日晷上面的影子,就可以大致的判断出当时的时间段。
所以除了日晷,古人其实还有其他的计时工具。比如上面的“水钟”,把水装在最上面的桶中,水从小孔不断下落,桶内的水的水位刻度就会不断变化,通过时间、水位的变化关系,只要看看刻度,就可以判断出时间。
这种计时方法,跟我们数学入门学习的排水、进水用时其实是相同道理。不过古人的“数学”能力也不差,通过两者的相结合,最后掌握时间。
当然,古人判断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甚至日月星辰都是他们判断时间的依据。虽然是古代朴素的计时方法,不过里面其实都有自然规律及科学依据。
8. 日晷的原理是什么
日晷计时的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首先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然后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8)日晷为什么能看时间扩展阅读:
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古巴比伦人在远古时代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方阴天和晚上。
中国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式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