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婆为什么要成为时间的主人
‘壹’ 印度教湿婆(林加)的来历教徒如何供奉和朝圣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湿婆2007-06-12 04:25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湿婆 (Siva) 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Sh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的象征。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申骷髅璎珞,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头上长着第3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3只眼里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当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他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缓冲后再流到人间。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叫乌玛(Uma,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着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湿婆的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Durza,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i,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建陀(Skanda)则是可怕的战神。 所有印度教圣像中最重要最着名的一种,就是这尊与朱罗铜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湿婆纳塔罗阇(舞王)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这种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的制造延续倒12世纪。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头发随着他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的上边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飞动。这种节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声音,通过创造之舞的善行而产生。宇宙本身被表现为环绕此神的光环,光环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罗的繁殖之口。与这创造的瞬间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毁灭,由那些给光环镶边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单独一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此神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预备赐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进一步证实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势(gaja 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垂下手指模拟象鼻构成,在此指向真从无知的侏儒背上弹跳而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性的手势使信徒有希望解脱摩耶的苦难,同时右脚以舞蹈的全力踏着侏儒的背脊。侏儒握着一条有毒的眼镜蛇,而同样的毒蛇像一件装饰品佩戴在湿婆赐福的右臂之上。 在许多其他的有意味的细节中,可以看到一个骷髅在此神缠结的发髻的宝冠上。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象的小像立于右边的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是阐释这位跳舞的创造和毁灭之神的无限怜悯和宇宙力量的一种形象化的启示。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梵天 (Brahma) 三大主神之——毗湿奴 (Vishnu)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湿婆 (Siva) 印度神话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原始崇拜时期、吠陀时期、婆罗门时期和佛教时期。在原始时期还只有很初级的自然崇拜,这种崇拜的对象比较抽象化,尚未出现具有神格的神的形态,更谈不上神祉系统了。在吠陀时期,后来所谓的印度教“三大神”――梵天(Brahma)、湿婆(shiva)和毗湿奴(Visnu)都尚未出现,其前身都还只是很不起眼的小神而已。这个时候最牛气的是大名鼎鼎的“雷神”因陀罗(indra),又叫做帝释天的那位,以后再讲他吧。 到了婆罗门时期,以三大神为核心的神祉系统才算建立和稳定下来,我们的主角湿婆就要呼之欲出了。湿婆的诞生一说是从“创造神”梵天的额头,一说是从梵天的怒火,他是三大神之中的“毁灭神”(还有一个就是“守护神”毗湿奴)。其实这里的毁灭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因为在印度教的世界观里,整个世界、宇宙都是在创造、运行和毁灭的循环中生生不息的,而三大神则分别完成这三个步骤中的一个。 湿婆在膜拜中有几个很特别的象征,一个是他“林伽”状的发型;一个是第三只眼+月亮,月亮是众神和阿修罗搅动乳海产生的宝物之一,被湿婆放到额头上做了装饰。那么有人会问,月亮放到了湿婆的头上,那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这就和印度的神话观有关的,这里举一个《罗摩衍那》里的小故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主人公罗摩(rama)带着妻子悉多到森林里苦修,正好碰到一位仙人带着众多弟子来访,可是家里的食物只够一个人的分量了。偏巧这位仙人也不是什么善于之辈,是以脾气暴躁而闻名的,稍不如意就会降下很狠毒的诅咒(这种人也能当仙人),所以万万得罪不起。正当悉多头疼的时候,罗摩回来了,罗摩听了之后,二话不说就把那最后一个人的分量给吃掉了。结果仙人和那些徒弟都不饿了,都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罗摩是毗湿奴神的化身(就是前面那位守护神),毗湿奴代表了整个世界。罗摩饱了,就是毗湿奴饱了,所以全世界都饱了。(照这样以后再也不用怕闹饥荒了) 所以,在印度神话里,神的伟力不是人类所能想象的,月亮装饰了湿婆的额头,也就装饰了全人类的夜空。 湿婆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蓝色的脖子上,那时因为搅动乳海时,不仅出现了许多奇珍异宝,也搅出了一个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毒药。这个时候,伟大的湿婆神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把这团毒药一口吞下,结果被这剧烈的毒药把脖子都烧成了青蓝色。 湿婆的强和酷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其性格和毗湿奴刚好相反,后者简直就是样板戏里的男主角,整个一个“高大全”。而湿婆就不同了,极有性格,发起飚来逮谁灭谁,大有“诛仙斩妖”的气势,甚至连创造神都不放过,这件事的原委是这样的:梵天利用“原人”普鲁沙的身体创造了天地宇宙,功劳自不必说了。梵天基本上脾气又好、心眼也不错,但就是有一点不好:好色。梵天创造世界之后,左右无事便造出一个绝世美女来欣赏,而且觉得一个脑袋不够看,索性生出五个脑袋来看。众神看梵天闹得实在是不象话,就让湿婆去劝劝梵天。结果话不投机,湿婆一怒之下,也不管你什么创造神不创造神,一刀劈下梵天一个脑袋来,才让梵天停止了胡闹。后来还有一次,梵天觊觎湿婆的妻子萨蒂的美貌 ,结果又惹来湿婆的雷霆之怒,差点就送了老梵归西。(萨蒂的父亲达刹时梵天之子,(当然梵天的儿子很多的,因为他是创造神嘛。一定意义上湿婆也算一个)那萨蒂也算是梵天广义上的孙女了,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湿婆也有被“人”耍的时候,那也要怪他自己不好:有一个阿修罗王长期向湿婆祷告,湿婆一高兴就许诺答应他任何一个愿望,结果这个阿修罗王的愿望是“我要你给我守大门”!!!....湿婆要后悔都来不及了。更可气的是这个阿修罗惹来了一个不该惹得人――黑天(krishna),这个黑天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还拥有毗湿奴的神盘。黑天杀到城门口撞上守门的湿婆,怎么办呢?开练吧。结果杀的昏天黑地,就好比现在两个世界大国对丢原子弹,世界末日不远了。结果还是梵天出来调停才算止住双方的争斗
‘贰’ 湿婆神有什么样的传说
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Sh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的象征。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申骷髅璎珞,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头上长着第3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3只眼里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当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他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缓冲后再流到人间。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叫乌玛(Uma,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着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湿婆的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Durza,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i,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建陀(Skanda)则是可怕的战神。
所有印度教圣像中最重要最着名的一种,就是这尊与朱罗铜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湿婆纳塔罗阇(舞王)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这种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的制造延续倒12世纪。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头发随着他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的上边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飞动。这种节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声音,通过创造之舞的善行而产生。宇宙本身被表现为环绕此神的光环,光环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罗的繁殖之口。与这创造的瞬间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毁灭,由那些给光环镶边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单独一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此神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预备赐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进一步证实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势(gaja 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垂下手指模拟象鼻构成,在此指向真从无知的侏儒背上弹跳而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性的手势使信徒有希望解脱摩耶的苦难,同时右脚以舞蹈的全力踏着侏儒的背脊。侏儒握着一条有毒的眼镜蛇,而同样的毒蛇像一件装饰品佩戴在湿婆赐福的右臂之上。
在许多其他的有意味的细节中,可以看到一个骷髅在此神缠结的发髻的宝冠上。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象的小像立于右边的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是阐释这位跳舞的创造和毁灭之神的无限怜悯和宇宙力量的一种形象化的启示。
在接踵而来的笈多王朝时代(公元四世纪初至公元六世纪初),以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天(又称韦纽天、那罗延天,为维持之神)、湿婆天(又称大自在天,为破坏之神,但又兼具救护治疗的性格)为三大主神的印度教,又分化为以毗湿奴天为至上神的毗湿奴派和以湿婆天为至上神的湿婆派。前者流行于南印度,后者流行于北印度,以此为契机,婆罗门教出现了全面复兴的景象。
‘叁’ 印度教中的三个最高的神中“毁灭之神”湿婆代表了什么要如何祭祀他
印度教中的三个最高的神中的第二个最高神是“毁灭之神”湿婆,他具有令人恐怖的、不可低估的可怕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在他的舞蹈中显现。湿婆长着五面四臂,是跳舞大神。古印度人对他的祭祀方式有两种:一是用自虐的苦行办法;二是用血祭的办法,他们以此种办法来表达对湿婆的崇拜之情。
‘肆’ 湿婆的相关传说
湿婆又叫鲁德罗,意即愤怒。因为他是梵天愤怒的产物。他性格凶狠孤独,一个人居住在险峻而荒凉的喜马拉雅山上。经常腰系兽皮,手拿黑色弓箭。像猎人一样在喜马拉雅山的崇山峻岭中到处游荡。谁见到都要被他身上透出的威严和毁灭性力量吓得不寒而栗。他的黑色弓箭,发射出去,传播的是可伯的疾病和死亡,一切生灵都要为之颤抖。但是,在他可怕的外表后面,却隐藏着一颗怜悯之心。谁要是真心向他求饶,他都慈悲为怀给予宽恕。湿婆,亦即仁慈的意思。 湿婆的妻子萨蒂,是达刹的女儿。然而,由于湿婆的高傲,使达刹和他结下了无法弥补的裂痕。那是在一次由梵天召开的大会上,当达刹威风凛凛来到会场时,所有天神和神仙慑于他的威名,都恭恭敬敬站起来迎接,但唯独湿婆没有起身。达刹看到这点,怀恨在心。有一次,达刹举行祭典,他以牙还牙,邀请了众天神,却唯独没有邀请湿婆。
然而,萨蒂得知父亲没有邀请自己的丈夫出席祭典,感到是一种无可忍受的耻辱,于是纵身跳到火堆里自焚了。湿婆见爱妻自杀,愤怒至极,带上黑色弓箭。 来到祭典大会上。愤怒使他显得更为可怖,使天神们惊慌失措,一团混乱。湿婆拿起一支黑色利箭,利箭如闪电一般飞向祭品,祭品立刻变成一只羚羊飞向天空,成了星空中猎户星座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可以在夜空中看到这个星座——前面是带箭的羚羊头,后面是追赶的猎人。众神们这时有的吓得趴在地上叩头求饶,有的逃之夭夭,不见踪影。最后,湿婆和达刹对打起来,打得难分难解。还是湿婆武艺高强,一刀砍下达刹的脑袋。达刹的脑袋后来怎么找也找不着,只好给他安上了一只山羊头。
湿婆来到梵天那里,对他说:“你先于这些天神把我创造出来,为什么祭品有他们的而没有我的呢?”于是,梵天下令,所有天神和阿修罗都必须向湿婆献祭。
湿婆如此威严可怕,但他的儿子马鲁特兄弟与其父性格截然相反。他们是湿婆有一次变作一只公牛和以花奶牛面目出现的大地女神交配而生出来的。人们把这二十一个兄弟称为马鲁特兄弟。他们个个英俊勇猛,身披闪闪发光的金色盔甲,手持火焰般的“闪电矛”,乘坐套着斑鹿的天车跟随着天帝因陀罗出征。他们如暴风雨一样在天空中驰骋,成为因陀罗的得力助手。 太阳神苏里耶苏里耶是阿底提的第八个儿子。他生下来时丑陋无比:无手无足,像皮球一样可以滚动。而他的哥哥们一个个都长得英俊潇洒,仪表不凡。正因为此,他没有确认为天神,而成为凡人,也是人类的始祖。不过,后来他成了太阳神,可以和天神们并驾齐驱。
陀湿多把女儿萨拉尼尤嫁给了苏里耶。不过,萨拉尼尤心高气做,决不肯屈身于一个凡人。但由于父亲的坚持.只好做了苏里耶的妻子。不久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叫阎摩,女儿叫阎密。但不久之后,萨拉尼尤终于离家出走,变成一头大嘴母马,消失在北方。在出走前,她按自己的模样造了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人,叫桑吉耶,即影子,以代替她照顾家中的丈夫。
苏里耶发现妻子已出走,家中的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妻子的替代品。但本已成舟,也就作罢。后来,桑吉耶替他生了个儿子,即摩奴。摩奴是人类的始祖,现在繁衍的人类正出自于他。
太阳神在得知萨拉尼龙化作一匹母马逃到北方去了,他也化作一匹公马去寻找妻子。在遥远的北国,苏里耶终于找到妻子,两人重归于好,并且又生了一对双胞胎。 人类称他俩叫阿湿毗尼,意即是马生。兄弟俩成为朝霞、晚霞和星光之神。当黑夜消失,黎明来临时,他们驾着飞车牵引的金车,英姿勃勃地出现在天空之中,顿时霞光万道,令人赞叹不已。
萨维塔尔的女儿苏里娅,长得十分美丽,而且性格开朗活泼,许多天神都慕名前来求婚。最后,萨维塔尔和女儿商定:谁乘车第一个赶到太阳那儿,谁就可以把苏里哑娶到手。于是,天神们驾着各自的车向着太阳奔去,最后,还是阿湿毗尼兄弟俩技高一筹,独占鳖头。于是,苏里哑坐上兄弟俩的金车,成为太阳姑娘,跟随阿湿毗尼驰骋天空。阿湿毗尼和苏里姬对人类充满了同情和关怀,因为人类是他们的亲族。当人类遭受各种灾难和不幸时,他们常常出现,把人类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而太阳神苏里耶的三个大孩子——阎摩,阎密和摩奴刚生下来时却是凡人。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在生下他们之后才成为太阳神的。老大阎摩,是第一个死去的凡人,因此,由他开辟了通往地府的道路,以后死去的人类就是沿着这条道路来到地府的。阎摩死后,也就成了地府的主人,在那里,他维持正义,把一切生前犯有滔天罪行的人类打入地狱。因此,他也被称为正义之神。老二间密,既是阎摩的妹妹,也是他的情人。所以阎摩死后,阎密十分悲伤。许多天神都来安慰她,可她总是说;“我怎能不伤心呢,要知道,他今天刚刚死去的呀!”要让她忘记阎摩还真是不容易。最后,天神们想出了个好主意。他们把时间划分为白昼与黑夜。夜晚一过,清晨到来、阎密就忘记了她心爱的情人。因此,人们常说一句话:“昼夜循环,痛苦易老!”
‘伍’ 印度神话——关于湿婆、梵天、转轮明王的具体信息
梵文Brahmā的意译,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按初禅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辅天和梵众天。
大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他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印度神话认为,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变成天和地。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也有说七个或二十一个),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
大梵天既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又是魔鬼、灾难的制造者。因为它善恶不分,许多恶魔经常得到他的纵容,为害人世。大梵天长着四个头,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头象征四部吠陀、四个种姓和四个时。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和念珠(或钵)。有时拿一个长柄琵琶,坐在莲花宝座上或乘由七只天鹅拉的车子。大梵天还兼管文艺和智慧。 因此又被称为“智慧之神”。
“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据《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所说,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后,有时是释迦的右胁侍,手持白拂尘。他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拂尘。也有三面双臂像。四臂像则有四面,每面各有三目,手持莲花、澡瓶、拂尘(或鉾)等,还有一手作施无畏印。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
梵名Brahma^ 。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 S/iva)、毗湿奴(梵Vis!n!u )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 -pa^ris!adya )、梵辅天(梵Brahma -purohita )与大梵天(梵Maha^ -brahman ),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又通常所称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梵S/ikhin )或世主(梵Praja^pati )。印度古传说中,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则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宫殿,称为梵王宫。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大智度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日经疏卷五、中论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记卷四]
印度教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来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时期却曾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一起屈尊为佛陀的胁侍,而在印度教盛行时期梵天也经常降格为毗湿奴或湿婆的附唐。
‘陆’ 湿婆创世的神话是怎样的
作者:何赟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8481177/answer/126844272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印度神话里,湿婆是三大神中所代表的“创造-维持-毁灭”轮回链条中掌管毁灭的一位。但实际上,在湿婆教派的神话里,湿婆作为宇宙的唯一神,他独自一人就可以完成这一切。所以,“湿婆的创世”并非一个错误说法,而恰恰是湿婆教派哲学逻辑的体现。
为了避免这篇回答太过艰涩,先来做图片展示好了,下面是常见的湿婆画像,对印度教神话的人多多少少能看出些门道来。
这几幅图可以聊的神话不少:湿婆头上的月亮、头发中流出的恒河、青色的喉咙、白牛南迪、灵迦、虎皮等等,湿婆的姿势或者湿婆的家人。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索一番,故事很好玩。
<img src="https://pic2.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052" data-rawheight="26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52"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v2-_r.jpg"><img src="https://pic1.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1816" data-rawheight="2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16"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v2-_r.jpg"><img src="https://pic4.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v2-_r.jpg"><img src="https://pic3.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1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v2-_r.jpg">
看完了么?
请大家回过头去看看四副图里湿婆大神的眼睛。
发现了么?
前两幅图里湿婆半闭双眼,一副冷漠;而后两幅图里他睁圆了好看的大眼睛,面露慈祥。
湿婆的眼睛里隐藏了他创世的秘密。不过,在聊“创造”之前,先看看“毁灭”。
湿婆是毁灭之神,可相对于萨克蒂女神的面目狰狞、凶狠嗜血的性格,在各类湿婆的造像中却很少看到“毁灭”所暗示的恐怖。这是因为,湿婆所毁灭的,并不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世界,而是所有的存在本身。
在其他的一些末日神话里,毁灭往往就是山崩地裂、海枯石烂、吞云蔽日,人类的文明和自然世界一同陷入灾难——在印度神话里,这么做的只有恶魔——他们不过是破坏者,远达不到毁灭者的程度。
这点体现在湿婆派的信徒身上:他们经常往身上抹灰烬,火能消灭躯体的形态,但火能做的也不过是让躯体变成灰。所以灰烬既是毁灭,也是永恒。湿婆前额的三道灰痕便有此意。
真正的毁灭是只有湿婆才能做到的事情:Kamataka、Yamantaka、Tripurantaka
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欲的终结、死亡的终结、三界的终结
湿婆杀死了欲神(Kama),欲望被抽离,从此消除了世界运行的一切动力;
湿婆杀死了阎摩(Yama),轮回被消除,因而一切业报力量都化为虚无;
没有了欲、业和轮回,三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方式。
这是湿婆的毁灭逻辑:让世界陷入虚无,消灭精神存在,所以物质世界也会消亡。
那,湿婆如何实现这一切呢?
闭眼
人们说世界不过是梵天老爷的一个梦,他醒了,我们也就不存在了。
在湿婆系统里,他的注视和观察赋予了世界存在的意义。当湿婆注视着我们时,他是观察的主体,而世界是客体,观察这个行为确认了世界的独立性。
所以,当湿婆闭眼,三界众生便不是“被观察”的客体,最终与湿婆融为一体,变成了他的自我。湿婆的自我是极端的安宁和静止,活力、能量、意义,全部消失。
恐慌发生在湿婆闭眼之后。所以有了下面这个流传广泛的图:
(可能会造成不适,心理准备一下)
<img src="https://pic3.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385" data-rawheight="5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5">
<img src="https://pic3.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395" data-rawheight="5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
暂时忽略掉这幅图背后的传说,只看一点——湿婆是闭眼的。
基本上,但凡湿婆以闭眼的方式呈现在画面中时,宇宙一定是混沌一片。
那血腥的加利女神(Kali)在做什么呢?
她在踩着湿婆,试图唤醒他,让他睁眼。
她就是被毁灭世界的代表。一般来说[1],印度神话中的女神代表着动态的、物质的、现象的力量与存在,而男神则是静态的、精神的、抽象的力量和存在,只有这两种状态融合世界才能复苏。
[注:在以女神提毗为最高神的萨克蒂教派(Shaktism)并不是这样,此不赘述]
闭眼的湿婆让世界陷入了无意识和无意义,加利就是物质世界,她需要被湿婆注视,需要通过被注视来获得存在的意义。否则,人们不渴望生、不恐惧死、无欲无力,最终变成湿婆冥想中的灰烬。
现在大家都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湿婆究竟如何创世呢?
睁眼
他从封闭的自我中释放自己的关注,他看着世界——死去的欲神和死神复活。所以,世界有欲望与贪婪,有意识与理智,一切才有意义。
现在再回头看最初的四副照片,后两张亮堂的眼睛是创造而守护着世界的湿婆大神。他不再是那个孤僻高傲的灵魂,成为了人间的一部分——陪伴着他的女神,也从可怖的加利形态变成了慈祥的帕尔瓦蒂(Parvati)。
那副湿婆全家的图片还有另外一处可爱的细节——湿婆盘着的二郎腿里,有一只脚踩在地上,这也是他融入世界的标志,一位接地气的湿婆。
‘柒’ 不动明王和湿婆
湿婆
湿婆是毁灭和再生之神,他的名字意思是“幸福”或者“吉祥”。他同时又是苦行和舞蹈之神,生殖力和时间的主宰。他成为大神的时间比较晚,大概在公元前两世纪,但是早在印度河文明的遗迹中,就发现过和湿婆似有相同属性的神灵造像,因此有人把湿婆称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神祗。宗教文献中有这样关于湿婆的记载:“None gave him birth, He knows no Lord. None rules Him in the world, nor yet controls. No features mark Him out, yet cause He is. Prime cause of that which steers, the senses five, the soul within.(并没有谁降生了他,他不认可任何主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统摄他,也没有什么能控制他。他没有特征可循,尽管他本身就是所有特征的造因。他是驾驭一切的首要原因,是五种感觉,是内在的灵魂。)”(出自Shvetashvattara)
湿婆是最能体现印度教诸神复杂性和双面性的神祗。他既善良又可怕,既冷漠又热情,既是智慧的象征也是愚昧者的偶像,既是破坏者也是创造者,既是愤怒的复仇者也是慈悲的庇护者,既是理想的精力旺盛的家庭男子(family man,也许应该叫做“家庭夫男”??)又是清心寡欲的苦行者。湿婆同时也是时间(迦罗)本身,因为时间就是世界万物的征服者。
湿婆被称做舞王(Nataraja),他的舞蹈象征着宇宙的运动;当湿婆跳起可怕的坦达罗(tandava)舞时,世界就在他的狂舞中毁灭。他的舞蹈同时又是智慧和美的象征,毗湿奴的忠实伙伴龙王舍沙甚至为了观看湿婆的舞蹈而离开了毗湿奴。在古代印度美术中一个着名的代表作就是湿婆的舞王像(如果你现在到印度去,可以在大街小巷都买到这尊雕像各式各样的版本,本人家里也有一尊,呵呵)。湿婆还有一种舞,是放浪而轻佻的阿南达舞(Ananda),他曾用这种舞蹈轻易地勾引了森林中众苦修者的妻子们。
湿婆的象征是林迦,即男性生殖器,经常以石头或者铜雕刻成的圆柱形象出现,一般都放置在象征女性生殖器的“约尼”上。早期西方人见印度人对林迦顶礼膜拜,便认定印度教是色情的宗教。实际上,在印度人心目中,林迦已经抽象为湿婆创造力量的象征,他们压根就想不到色情的方面去。
湿婆被称为伟大的苦行者,终年在雪山上禁绝自己的欲望,进行长达万年的冥思。他也喜欢在墓地和焚尸场出没,以可怖的形象思考生命和死亡的问题。也许正是在他身上,马克思看到了印度教既放纵又禁欲的面貌。
湿婆通常被描绘为杀魔者,在众神中拥有最强的战斗能力,曾经诛杀过众多魔鬼,摧毁过阿修罗的三连城。而实际上,湿婆本人更像是妖魔的统帅,他所有的侍从和军队全部由形体骇人的魔鬼、死灵、食尸鬼(统称为GANAS)构成。同时,湿婆与罗刹和阿修罗们的渊源也颇深;他是许多着名的魔王的庇护者,比如波那(Bana)和《罗摩衍那》中的罗刹王罗波那。
湿婆的妻子是雪山神女(音译帕尔瓦蒂,许地山先生则译为“婆婆蒂”),这是一个和湿婆本人一样有着诸多复杂属性的女神。湿婆的坐骑和侍者则是大白牛南迪。南迪的原型来自于印度野牛,肩高可以达到两米左右,背上有一肉脊;它象征着湿婆的丰饶之力。
湿婆的形象是一个三眼四臂五首(每一首象征他的不同职能)的男子,身上涂灰,留着苦行者纷乱的蓝黑色长发,有时候把头发在头顶上盘成高髻。他以毒蛇、新月和恒河作为装饰,身披兽皮,手持用太阳碎片制造的武器三叉戟和黑色的弓箭(“毗那迦”,蛇之弓)。湿婆的第三只眼睛长在前额上,能发射出致命的火焰,就连神祗都不免被这火焰烧成灰烬。湿婆的脖子是蓝色的,传说是他咽下乳海中浮出的毒液的后遗症。
湿婆有众多(传说有1008)名,其中着名者有“征服者”、“主宰者”、“大天”、“荒神”、“仁慈者”“黄金的有翼狮子”(汗,莱茵哈特)等等。
从神话的描述来看,湿婆性格非常激烈,放浪不羁,也非常容易发怒,因此和许多其他神只有争执。他不但曾经砍掉过梵天的一个头,和毗湿奴几次大打出手,殴打过诸多仙人,而且还烧死过爱神。一个传说是某个仙人在出席众神的集会的时候,看到湿婆和其妻子大庭广众下过于亲昵,便出言嘲笑;湿婆立即出拳打掉了这个仙人的牙齿。另外一个传说是说一个虔诚的湿婆崇拜者死期将至,死神阎摩亲自带着绳索前来准备将其带走;那个崇拜者看到死神吓得要命,死死抱住林迦石柱乞求保护。死神为了把他带走,就用绳索把他带林迦一起绑起来。湿婆立即察觉并且勃然大怒,他从林迦上现身,杀死了阎摩。世界上从此没有了死亡,造成了严重的人口爆炸(……)。
湿婆一旦狂怒起来,整个宇宙都会颤抖,正如佛经中所说,“此天嗔时,魔众皆现,国土荒乱。”是件相当恐怖的事情。据说,有的时候他的妻子才可以平息他的怒气。但有一次,就连雪山神女也成了湿婆怒气的牺牲品,当时湿婆正在发自己那个倔强的儿子战神鸠摩罗(又称为室建陀,这个帅哥在中国到处可见——就是那个守着所有山门的英俊小生韦陀天)的脾气;雪山神女站到了自己儿子一边,一同向湿婆开火。湿婆大怒之下,诅咒雪山神女变成凡人,雪山神女立即就消失转生了。但诅咒一实现,湿婆随即就开始后悔,开始想念妻子;于是他下到人间去四处寻找雪山神女,发现她降生在了一个叫做PARAYAKADAVU的海边村庄中。湿婆叫南迪变成一头凶猛的恶鲸,骚扰渔民,撕破渔网,渔民们为此苦恼不堪;于是村长宣布,谁能捕获这头恶鲸,他就把自己的女儿、村中最美丽的姑娘——也就是雪山神女的转生——嫁给他。湿婆知道后,化装成一个来自马德拉斯的英俊的年轻渔民,轻易地捕获了鲸鱼,把雪山神女再度迎娶回家。
在有可怕愤怒一面的同时,湿婆也是心地单纯的(simple-hearted),容易生气同时也容易心软,只要真心实意向他恳求,他就会立即被感动。传说他永远被自己的崇拜者所支配,对于用苦行来向他奉献的人,湿婆不论青红皂白一律给以慷慨的恩惠。他自己声称,他是他崇拜者的奴仆。而且与对求恩惠者要求很严格的梵天不同,对于自己中意的人,哪怕对方不过才苦行了一天,湿婆就会立即出现给予恩宠(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成为许多魔王的庇护者;连他的崇拜者都把他称为“愚蠢的神”-_-||||||)。
不动明王资料
Aryaacalanatha藏名;卓沃来伏瓦,梵名阿遮罗曩他。不动明王,梵音为Acalanatha意为不动尊或无动尊,教界称为‘不动明王’,亦谓之不动使者。”不动〃,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依密教三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不动明王为一切诸佛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刚胎藏两部而分别其德,五方佛(阿门比佛、宝生佛、毗如遮那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各有三轮身。中央毗如遮那佛为自性轮身,金刚般若蜜多菩萨为正**身,不动明王为教令轮身。所以不动明王是奉大日如来(大日如来的梵音是摩诃毗如遮那佛,摩诃译为大,毗如遮那译为光明遍照,故中文别称大日如来)教令,示现忿怒形降伏一切恶魔之大威势明王。表面看来,大日如来,金刚般若蜜多菩萨,不动明王,是三尊不同的个体。而实际上,却是诸佛总体的身、口、意三密,次等显现,即身密是大日如来,语密是金刚般若蜜多菩萨,意密是不动明王。即使是大日如来与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法身佛与应身佛之不同示现罢了。密教诸尊,依三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为一切诸尊之总体,为自性轮身,而此尊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此尊于大日华台虽久已成佛,而以其本誓之故,现初发心之形,为如来之童仆而给使诸务,且给使于真言行者,故称使者。使者即使役于人之义也。不动使者,不动即使者而非不动者,不动之使者如二童子,八大童子等(是约于胎藏界)。不动明王是大日如来的教令轮身,降魔时示现的忿怒身,也是诸佛意的化身。他的身相是对那些顽固不化、执迷不误、受魔障遮蔽的众生而变化的,以喝醒众生和吓退魔障。在五方佛示现的五大明王中,不动明王居首位。其誓愿为“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法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论汉地佛教或藏传佛教,都重视修习本尊法门,又被称作大威力不动明王或常住金刚。不动明王,为一脸二臂,发垂披肩,愁眉瞠目,嘴角两侧露出两虎牙,现大忿怒相,上衣斜帔,下着摆裙,右手持剑,左手提索,以童子相站姿安立周身智慧烈焰中,造型特殊,显示此不动明王更具积极性与行动力。不动明王久以证得大光明遍照,已登大日华台,因其三昧耶本誓愿,而示现初发心时诸相不备之形,为如来之童仆,而执行诸务。不动明王身相亦有二臂,四臂或六臂的,藏密崇奉的多为二臂像。全身青蓝色,表法性不变。腰围虎皮裙,三眼红圆。右眼仰视,表示能捆住天子魔;左眼俯视,表示烧毁龙魔和非天;额眼平视,表示降伏夜叉和罗刹。脖子上挂着一条蛇,表示除根本烦恼之‘瞠心”以五骷髅及不动佛为饰,表消除一切恶障。全身以八大龙王为饰。右手高举着龙剑,左手拿系杵的金刚索以勾缚魔。右腿弓,左屈膝着地,于莲花月轮宝座上。修习此尊法,可断除烦恼所生的一切障碍,施一切欲求如愿,顺利修成佛果之道。而其忿怒相,是大慈悲的显现,就如同父母对其顽劣不化的子女,以忿怒方法予以调教,其动机是“慈爱”而非毁灭,因此可以说比祥和寂静之示现,更具慈悲力。右手持的剑,非一般的刀剑,乃是智慧之剑,能断烦恼之根,左手所提绢索,是用来捆绑一切恶魔,而最大的恶魔,是我执魔也,所以其内在的密意,不在降伏外在的恶魔,而是以智慧力为武器,来降伏自己内在的“魔”。而魔之真实意思应为“磨”,并非一般人口中的魔。“魔”之所以为“磨”,完全是因为执着这个“自我”在作祟,所以一切外在的障碍、痛苦是来自于内在的障碍与执着,只要降伏了内心,则外在的一切将得到净化。
‘捌’ 湿婆是印度的什么神
【湿婆】是印度的【毁灭之神】。
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湿婆地位】
湿婆(Shiva)与梵天(Brahma)和毗湿奴(Vishnu)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
神的十个状态
神作为生发者,维持者与融化者。在此状态,神发挥其生发、维持和融化三个主要属性(sifat)。这个“三合一”状态相应于吠檀多的三位一体:梵天(Brahma,创造者),毗湿奴(Vishnu,维护者)和湿婆(玛亥希Mahesh,毁灭者)。苏非教的同义词是阿法伽(Afridgar),帕瓦蒂伽(Parvardigar)和法那卡(Fanakar)。
【湿婆形像特征】
在印度教现存的圣像中,最重要、最着名的,就是铸造于朱罗时代的湿婆铜像,称为纳塔罗阇,意为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这种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一直延续到12世纪。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发结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前一串骷髅,腰围一张虎皮,四手分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上长着第三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三只眼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天舞。他的头发随着舞蹈而纷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右侧上手所持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飘荡。与这创造的瞬间产生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之毁灭,由那轮环四周的火焰和湿婆左手中的独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他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以赐福。进一步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gaja 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手指下垂抚摸象鼻构成,在此指向从无知的侏儒背上翘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手势能使信徒解脱摩耶的苦难。
在其他许多有意思的细节中,有一颗饰在此神宝冠上的骷髅,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微像立于他右侧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在阐释这位跳着舞创造和毁灭宇宙的怜悯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