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解释时间飞逝
❶ 为什么越来越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呢
2012年是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虽然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是这一年还是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比如说就有人指出,从2012年开始,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我们的时间好像加速了。实际情况看上去好像也是这样,在我们的印象中,时间似乎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溜走”,感觉在不久前才刚刚过完新年,但转眼间又惊讶地发现,这一年快要过完了。
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如果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记忆片断越多,那么这个单位时间就在他记忆中就显得越长。
❷ 大脑是如何感觉时间流逝的
我毕业论文正好是这个,给你讲一讲心理学上比较流行的一个时间知觉理论,叫做起搏器-累加器模型。(pacemaker-accumulator)。
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内部有一个时钟,叫做起搏器,会稳定地发出脉冲。这就想我们的时钟,滴答、滴答地不断走针。
随后,我们的大脑会收集起搏器发出的脉冲,进入累加器,然后把脉冲的数量和我们大脑中的的时间信息比较。比如,时间过去两分钟,我们的大脑如果产生了100次脉冲,然后我们的记忆里100次脉冲也许等于2分钟,那么我们就知道,时间过了两分钟。这个过程就像查字典一样。
这个模型同时还认为,我们的时间知觉受到注意力、记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当我们在约会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约会的对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起搏器就可能因为分配到的认知资源有限,记录的脉冲比实际要少,于是,当大脑把累加器里的脉冲和记忆相比较时,我们感觉到的时间就比实际要短,于是我们就会发出“时间过得真快的感慨。”如果不理解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比如有一个钟,因为电量不够,正常的一分钟,秒针应该走60下,而它却只走了30下。那么当我们看这个钟的时候,这个钟的时间就比其他钟要慢一般。这个钟可能是我们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而走慢了的大脑“时钟“。
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觉,还可能来自于外部信息。比如,太阳从东走到西,逐渐下落,光线变暗,我们就知道一天快要过去了。还有我们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的感觉,都可以通过对外部的观察来获得。
总的来说,我们对时间知觉的了解还太少。就现在来说,有许多能够解释时间知觉的理论。我上面提到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未必准确。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那就是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觉,既以内在的生理变化为基础,又以外部信息为反馈。同时,时间知觉还和记忆、情感、注意力等等因素有关。
❸ 为什么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不要做时间的追逐者,而是活在时间里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因一过年就有各种好玩的好吃的,生活处处是惊喜。于是,每天总是数着指头盼望着过年,那时候的日子真的过得好慢,慢得用分秒计算,慢得在梦中过了好几个年,醒来却只睡了十分钟。
长大后,时间仿佛装了加速器,时间开始以年为单位,甚至“三年”或“十年”为单位,刷刷一个十年没了,再刷刷又过了十年,毕业了,工作了,每天为生活奔波,还没来得及细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一年又过完了。
大家都明白,时间还是一天24小时,并没有加速或变慢,变化的是我们的时间感知。心理学家哈蒙德研究发现,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跟我们吸收、处理、储存的信息量紧密相关。
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满未知的,值得全身心的投入,不断的往记忆中存储新的事物。因为大脑的高频运转,事后回想便有一种心理上的错觉,仿佛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这些新奇有趣的事物。
长大后,生活似乎进入了一种可预测的状态,工作、社交、日常琐事,生活开始过得浑浑噩噩,懒得再去关注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所发生的事情都是自己熟悉的。大脑存储的新记忆越来越少,常处于低频运转甚至待机状态,回顾起来便感觉时间飞逝,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一天又过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想掌控大脑在专注和走神之间自由切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练习。以下是卡罗琳分享的一些控制注意力的技巧:
1、定期休息:我们的大脑可以保持90分钟的警觉,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每天最好休息五到六次。休息的时间不一定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一定要完全的分心。
2、正念冥想或瑜伽:一开始,卡罗琳对于冥想有所怀疑,但是经过冥想训练后,不得不承认,冥想是有用的。每天坚持冥想,哪怕只有10分钟。哈佛医学院神经科学家萨拉.拉扎尔(Sara.Lazar)在研究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中发现,长期冥想者的大脑中后扣带皮层区域的活动相对较少,而后扣带皮层主要控制分心和走神。瑜伽和冥想具有相同的作用,不喜欢冥想的人也可用瑜伽代替。
3、观察自然景观的照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自然景观而不是城市景观。大自然的魅力能够对我们的注意力产生神奇的效果,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顿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里面也提到过这一点。
4、保持体温:我们的体温在低于37摄氏度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按照这一标准,早晨刚起床的这段时间最不适合集中注意力,而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则是最容易专注的时间段。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便的方法来改变这一需求,如:通过运动或热水澡要增加体温,在短时间内获得专注。
5、找到一件你喜欢并且需要有一定的专注又轻松愉快的事情,比如:运动、手工、烹饪、下棋等,它能让你的大脑进入正确的状态。正确的状态需要不断的练习,在你需要的时候才会足够强大。
想要抓住时间,获得对时间的掌控感,并不需要让生活时刻充满新奇和乐趣,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学会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每一个细枝末节,让自己活在时间里。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么做绝对值得。
❹ 为什么我们年纪越大,就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呢
为什么我们年纪越大,就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呢?
英国科普作家、剑桥大学临床兽医解剖学家大卫班布里基,在《中年的意义》一书中介绍并评价了6种解释这种现象的观点。

为什么中年时人们会觉得人生呼啸而过?这种惶惶不安的感觉进化究竟有什么进化优势?当人类还是儿童或青少年时,他们的时间由自身发育和挣扎求生的努力组合而成,为人父母后,时间被僵化、没弹性的育儿责任占满。进入中年时,照顾后代的责任不再大量占据他们的人生,他们可以做出新选择。他认为,主观上感觉时间加速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这些新选择,产生急迫的感觉,让我们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生命。
❺ 为什么我们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呢
在我们的感受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变得越来越快。这种感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时间感受会发生变化。相对于儿童时期,成年后我们经历的事情更多、更复杂,对时间的感知也会更细致和丰富,因此时间感觉更快。
2. 日常生活的相似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极其规律和重复,这使得我们的生活节奏相对于过去更加快速,时间感觉更快。
3. 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我帆盯搏们大脑态祥会将新的、有趣的信息存储为记忆,但对于重复、无趣的信息则不会像新信息一样被记忆。因此,我们会感觉重复的日常活动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我们对这些事情并没有深刻的记忆。
4. 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有限。我们的感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感知时间的流逝。当我们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时,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并且我们往往无法感知时间的变化速度。
总的来说,时间感觉变快与我们的经历、生活方式和生理认知有关。虽然时间感觉变快,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丰富则岩生活经历,减少过于单调的生活方式,提高感知能力等方式来认识时间的价值,更好地利用每一份时光,让生活更加充实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