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晚上就体温高
Ⅰ 晚上体温高是怎么回事
晚上体温升高,既可见于生理性原因,也可见于病理性原因,其中生理性原因最常见的就是人在剧烈活动之后,或者吃了饭之后所引起的食物热效应,女性出现晚上体温升高多见生理期。病理性原因导致晚上体温升高则更为常见,比如最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可以引起晚上体温升高,肺结核同样可以引起晚上体温升高,一些肿瘤性疾病,比如淋巴瘤、支气管肺癌同样可以引起晚上体温升高。
因此,出现晚上体温升高,如果时间较长,多考虑是病理性,应当及时完善检查来进行明确,比如可以做血液分析、胸片或肺部CT等相关检查来进行明确。
Ⅱ 为什么一到晚上体温就会升高
体温并非固定不变,通常人体上午体温较低,下午和晚上体温稍高,属于正常生理规律。波动范围一般在0.5-1℃,腋温平均在36-37℃,而且根据以下因素变化有所波动。
主要如下:
1、性别:一般女性体温高于男性,女性在月经前期、妊娠早期体温轻度升高,排卵期时体温较低,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2、年龄:新生儿体温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原因在于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全,导致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儿童代谢率较高,所以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代谢率较低,所以体温偏低;
3、昼夜:一般清晨2:00-5:00时体温较低,下午5:00-7:00时体温较高,变动范围一般也是在0.5-1℃;
4、情绪、运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或者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均可导致体温波动;
5、其它因素:外界气温变化以及进食等因素,均可使体温波动。
Ⅲ 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体温高于37.1是为什么
人体体温在一天中会有自然波动,白天体温通常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到了晚上,体温可能会略微升高。当晚上体温达到或超过37.1摄氏度时,这在医学上是低热的表现,但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较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活动量、饮食以及个体差异等。如果仅仅是体温轻微升高,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然而,如果晚上体温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乏力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体温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晚上体温升高有时也可能是身体对抗感染或炎症的反应。例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时,体温上升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常见表现。因此,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总体来说,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体温略高于37.1摄氏度的情况,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与健康状况有关。保持警惕,关注自身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应对这类情况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