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作一段时间后热情会退
① 50岁了,对工作一点热情都没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态有问题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关于50岁了,对工作一点热情都没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态有问题了?的相关问题。我认为不是心态的问题。我现在和你年纪差不多,也快要奔50岁了,或许是已经到了事业的收尾期了,也是天天扳着手指头算退休的日子。工作上也是得过且过,没有一点热情,只要我的工作范围内找不出任何毛病就行,根本不想着要上进啊,升官的一些事情。现在好像每天都在混日子,只盼着退休以后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能去做的事情。和我同龄的一些同事也都是这样的心态。或许是年轻时没好好的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只盼着退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以前每天都是和锅碗瓢盆打交道,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如今孩子也长大成人了,我们应该换个活法了。我们这个年纪能做的就是每天开开心心的活着,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时不时的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家人。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我感觉这个问题主要在心态上,心态老了,那么做什么都没有劲头,心态年轻那么感觉浑身有力气。我们领导今年59岁了,女强人一个,今天刚从青岛学习回来,下周准备给我们讲课了。她老公癌症晚期,整整耗了2年多时间,她就这样在床前照顾着,白天晚上的熬着,饮食起居特别周到细致,感动了所有员工。今年年初老公走后,她心情低落,过了100天时间了才开始出差,学习。她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但是她总有一股子拼劲,我真的很佩服她。
我感觉咱们只要过得充实些就好,对老人都要关心,多体贴,多照顾,对孩子要多沟通,做好后勤工作,对自己和伴侣要大度,要有大格局,这样不生没用的气,身体自然就好。五十,人过半百,半身入土,见识了人世间各种人情冷暖,经历沧桑,乐也好,苦也罢,慢慢放下吧!
最难受的是自己一起长大的兄锋槐弟在前面走了,他是发小又是同校毕业的学长,是我人生最亲的人,亦师亦友,艰难困苦时他帮助安慰我,陪我渡过艰难岁月,我到现在不能接受他的离去,见最后一面时,兄弟淡淡的对我说“好好的生活。”,离开前跪谢兄弟,多年来对我的关照,今后天人永别,哭的伤心裂肺。
明白生死的意义,看淡钱财,鄙视丑陋,老婆说我越来越没人样,不合群,可能受兄弟离开的刺激。现在世道人多坏的很,在遭遇各式各样的欺骗,欺负,同事倾轧,最后的最珍贵的感情兄弟的离开就是我后半身永远的痛,再也听不到他豁达的宽慰,心思无处述,好像灵魂无处安放!
月至中秋光阴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心境是这样想,可是生活推着走不让你停下脚步,那就慢慢迈开腿继续走,退也是生活,进也要生活,那就试试,再恶心的职称也要面对,对自己说看够恶心就不恶心了!想起兄弟对我说的话“好好生活”!
对于你们城里人,退休以后是非常幸福的事。而对于我们农村人是最痛苦的事。
我今年也50岁了,那里还敢不积极,为了能多攒一点养老钱,还在努力拼搏。如果到了60岁没攒够足够的养老钱,那是很不幸的事,农村养老现在全靠国家,还有点不太现实,你们城里人退休一个月有几千上万的退休工资,打打牌、跳跳广场舞,是你们退休以后的美好时光。
还在工作的50岁城里人,知足吧!人生能一生平安,身体健康就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安享晚年就好了。
只要不是领导,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心态,工作30来年了,总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盼望着能够早点退休。50岁在单位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在单位里,你做的太多,年轻人就没有机会,你什么也不做,领导就会有意见,领导都比自己年轻很多,相处起来也不自然了。这个时候肯定会向往退休的生活,拿着退休金自由自在的,可以做点自己想干的事,比起现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一定会轻松的很多。其实五十岁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正式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工作黄金年龄,但是却提不起精神来,我觉得还是应该调整一下心态,站好最后一班站岗,再造辉煌。
前几天,某国企搞后备推荐,几名50岁以上的老中层,一看参考人员拦基游名册里,已经没有名字了。当时就问人事,参考名册里怎么没有我们名字。人事回答,现在搞年轻化,50岁以上的不再列入后备范围。
50岁一过,单位都嫌弃了,别说“前途”,连竞聘的资格都取消了。你要是说让他们有热情,打死我们也是不信的,让他们寒心的是机制、环境和歧视。鸡汤文又要喷了,谁让你50岁不努力的,活该你不上名单。老百姓为什么反感鸡汤文,有几个人是因为喝了鸡汤能逆袭的?有。但,能成为普通规律吗?
五十知天命,知道天命之后,还保持“职业(事业)”热情,那是“精神亢奋”,热情衰退,那是自然规律。
你看那些有钱有势的人,50岁还在换血,还想再活五百年呢,那是因为欲望的荷尔蒙继续燃烧。
普通人呢,被生活已经蹂躏几十年,早就想卸下包袱,为自己活几年啦。心态有什么问题呢?不就是芸芸众生的心态吗?不服?给你一个有钱有势的职位,你看你是不是马上鸡血澎湃?国内职场,欺负一老一小,年龄小没经验的不招,年龄大负担重的不招, 哪家公司都想“吃甘蔗最甜的中间段”。 你会说,这是私营企业,人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呀,但是,体制内会不会好一点呢?
体制内,对年龄的划分更加残酷。34岁提不上副科,基本就被压住了。39岁提不上副处,职业空间就封顶了。44岁提不上正处,职业生涯就到头了。尤其是现在提倡用90后的了,年龄偏大的人,连单位都劝你别折腾了,清闲点不好嘛?保留待遇,给年轻人腾位置,你也是发挥余热、做出贡献啊。
你即使自己有热情,单位也不让你有热情啊。 很多体制内的单位,45岁就开始退二线,50岁基本一刀切了。50岁退二线了,有的单位甚至连办公室、办公桌都不留了,让你回家去了,执行调研工资。
社会上普遍都是这样心态啊。高薪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就不说了,35岁就面临了“老化”被踢出局的风险。其他行业呢,是不是越老越吃香呢?除了医生、教师等“经验职业”,中老年技术人员越老越吃香,其他的各行各业实际上都期望中老年人为年轻人腾位置。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国人太多了,年轻等得嗷嗷叫,中老年再有本事,能低成本取代你的人,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是不是老年人不努力?不是的。这是劳动力和人才供应严重失衡啊,供大于求的矛盾太突出了。 只能让中老年让出职位,那么,没有“事业欲望”的刺激,谁能保持热情?
第一种是,自动“出让”职位的。 比如,人到中年,财富自由,儿女家庭幸福,甚至添了儿孙辈,自己劳碌一生,想卸甲归田,享受天伦之乐。这是看得开的,主动“退休”。这种人,已经超脱了,自己早早调适了心态,属于最幸福的一类人。
第二种是,被动“让出”职位的。 比如,体制内的单位,50岁退二线,50岁向后勤转岗,等等。这是单位一刀切的机制,对事不对人,谁到了“点”谁就要退后,让给年轻人干,否则,一茬一茬地压住了年轻人。
第三种是,被动“逼出”职位的。 比如,体制外的企业,50岁的职场人,基本属于中高层或者是业务、技术骨干,年薪是年轻人的一两倍。他们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几年后就可以取代他们。年轻人又听话、又上进、工资低、好利用,作为管理者,傻子才不想新陈代谢呢。
第四种是,佛性对待这一切。 比如,许多中年人,经历风雨,饱经挫折,看透人世间的悲凉,看破是是非非的本质,还有的人被上司坑过、被朋友骗过、被同事落井下石过,等等。总之是看透职场真相,主动让你解脱,对工作对人际保持佛性态度,随遇而安,适可而止,没有必要再“热情”了。
第五种是,悲观失望的。 50岁之前也奋斗过,也想干好,由于能力有限,没有成功,还是一个小工人、小职员、小办事员,彻底放弃追求,无欲则刚,混混日子
② 50岁了,对工作一点热情都没了,盼望退休,是不是心态有问题了
近期,某国企进行后备干部推荐,几位50岁以上的中层干部发现自己的名字不在参考名单上。询问人事部门后得知,单位现在实行年轻化政策,50岁以上的人员不再列入后备干部范围。50岁过后,职场对他们的需求似乎减少,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被取消。让他们重新燃起热情似乎不太可能,这主要是由于职场机制、环境和歧视造成的。有人可能会批评他们没有努力,但事实上,有多少人能通过喝鸡汤实现逆袭呢?热情的产生与年龄无关,而是与“欲望”有关。对于普通人来说,50岁后对事业的热情衰退是自然规律。而社会对年龄的歧视也是无法避免的。在职场中,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体制内,对年龄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在体制内,34岁未提为副科基本就意味着职业发展的停滞,39岁未提为副处,44岁未提为正处,职业生涯就基本到头了。现在提倡使用年轻干部,很多单位甚至会直接劝退年龄偏大的人员,让他们保留待遇,给年轻人腾位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即使自己有工作热情,单位也可能不支持。很多单位在45岁就开始让员工退居二线,50岁基本上就被边缘化了。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非常普遍。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通常在35岁就开始面临“老化”的风险。其他行业也普遍期望中老年人为年轻人腾位置。这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过于突出,只能让中老年人让出职位。因此,没有“事业欲望”的刺激,谁能保持热情呢?
对于50岁以上的人,如何调整心态?有些人会主动“出让”职位,比如已经财富自由、儿女家庭幸福的中年人,他们选择主动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有些人是被动“让出”职位,如体制内的单位在50岁退居二线或转岗。有些人是被动“逼出”职位,如体制外的企业,50岁的职场人可能成为中高层或业务、技术骨干,但他们的年薪是年轻人的几倍,年轻人几年后可以取代他们。有些人则采取佛性态度,对工作和对人际保持淡然,随遇而安。还有些人则因为种种原因,如身体原因、家庭需要、自由追求等,选择退休。总的来说,50岁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50岁的人应该保持平常心和从容心,持有豁达的心态,重视身心健康。50岁的身体状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需要保养。家庭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尤其是照顾老人和关心子女的工作与生活。50岁的人也需要更多的自由,退休后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爱好。因此,50岁对工作没有热情,期待退休是很正常的心态。50岁的人应该接受自己的年龄和职场地位,给年轻人让位,保持佛性态度,享受退休生活。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50岁对工作没有热情,可能是由于缺乏上升空间和机会,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有些人即使在50-60岁,也愿意继续工作,如一些国外的老师或退休后返聘的员工。有些人担心将来会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所以希望早点退休。总的来说,50岁想退休,心态上可能没有问题,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