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为什么白天平稳晚上就高呢
㈠ 高血压患者早上吃了药,到晚上又高了,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患者早上吃了药,到晚上又高了,是怎么回事?好多我的患者也打电话问我这个问题,根据自身临床高血压患者用药经验,来解释一下早晨吃了药,到晚上又高的原因,我认为共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降压药物持续时间短首先,正在服降压药的患者或家属,请拿出你们吃的降压药的药盒,一定要注意看药盒里的药品说明书,因为里面有很多很重要却不知道的内容。拿到药盒里面有说明书,可以看到,最下面有一项“药代动力学”,这一项说的是啥?这一项说的就是您服用的降压药的药效,也就是药物在血液中发挥作用持续的时间。
各类降压药的起效特点不同,就会导致服用药物的效果峰值不同。例如,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晨服用降压药后,不会立即达到降压的目的,而是坚持服用三天后,血液中的血药维持在一定浓度后才能达到降血压的目标,所以,如果是这类问题,就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来降血压了。
第三个原因——人为因素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晨服用了长效的降压药,能持续24小时的,但是在服药后,酗酒、重盐、吸烟等不良习惯,影响了药物的药效,使得服用的药物无法达到降血压的效果,导致晚上血压又高起来了。所以说,患有高血压正在服药的患者,戒烟戒酒、少盐少油是必须要改善的。
总结:不管是哪种原因,只要是血压高上去了,就要立刻关注,询问主管大夫是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增加降压药剂量或者换药等等问题,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不要在乎我得没得病,控制好血压才是您应该最关心的问题!
分享知识,分享健康,从心开始,欢迎关注!
我是@心血管内科刘医生skr,一个专注分享知识,分享健康的内科大夫,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吧,谢谢了!
㈡ 为什么夜间血糖经常高
此问题与儿童生理发育有关,特别是夜间分泌量较大的生长激素。
基础胰岛素分泌在体内主要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都具有拮抗胰岛素降血糖、促进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作用。
儿童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从半夜开始分泌并逐渐增加,至凌晨时分泌达最高峰,而在下午又有第2个分泌高峰。正常人的机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随着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与下午各有1个胰岛素基础分泌的高峰,而在半夜与上午就分泌较少,这样非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血糖水平总是能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3.6-5.9mm01/L)。
而一型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消失,会在凌晨与下午有两个很难控制的高血糖期,这分别称为“黎明现象”与“黄昏现象”。即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出现的高血糖称“黎明现象”,在傍晚时出现的高血糖称“黄昏现象”。
解决方案:
1、 夜间精准胰岛素注射较难,采用胰岛素泵即刻。
2、 中奇三多易平口服补充胰岛素,保护被人体免疫细胞特异性伤害的胰腺B细胞,抑制病情发展。
3、 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午餐前用赛庚定4-12毫克,该药为一种抗组织胺药,有抑制生长激素作用,3-7天见效。必舒胃(哌仓西平)是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50-100毫克早餐前服用。(第三种显然不适合儿童生长发育。)
㈢ 血糖忽高忽低怎么办
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动和正常人不同,存在危害: 其实每个人的血糖可以说时刻都在波动。血糖和许多生理指标一样,譬如血压,每天不同时间都会有波动。正常人体存在很精细的血糖调节机制,因此血糖波动范围比较小,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分泌功能较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情况。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而这些因素对正常人来讲是影响不大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发烧、感冒等微小病变,甚至是睡眠的好坏、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血糖较大的波动,这种波动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对患者的症状、血糖的控制、将来并发症的发生,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总体而言,相对于正常个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更大,而且更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人身体的各个脏器影响: 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短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症状方面,比如头晕、视力模糊、口干、多尿。长期来说,会对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造成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本身就比较差,如果血糖波动过大的话,β细胞功能衰退的程度就会加快,那么他将来的血糖控制就会更加的困难;第二个更长期的影响就是对他的并发症的影响,血糖的波动和血压的波动很类似,血压的波动能引起心、脑、肾等血管的硬化,甚至直接引起中风。血糖波动也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长时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功能下降,最后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慢性血管并发症。在很多的临床研究里面也得到证实,血糖波动大的话,患者的心血管和脑血管患病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血糖应保持的状态: 剧烈的血糖波动确实比长时间的高血糖带来的血管危害要大,但是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总是一个高水平的相对平稳的高血糖,其实对患者的并发症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既希望减少血糖的波动,也希望降低基础的血糖水平,否则,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 体内很多激素都可以影响到血糖的水平,在这么多激素里面,可以降低血糖的,只有一个激素,就是胰岛素。但是升高血糖的激素就有很多,比如说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情绪的变化,会对人体的激素产生很多影响,肾上腺素是一个最典型的激素,一个人在发怒、激动、哭泣、悲伤的时候,肾上腺素就会分泌很多,可以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功能不是特别好,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升高血糖的激素一旦波动,血糖就会跟着波动。所以情绪的波动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甚至睡觉睡得好不好,也对血糖波动影响很大。如果这个人失眠,那他第二天血糖可能就很高。糖尿病人本身抵抗力就比较弱,同时细菌在病人的血液、皮肤表面特别容易生长。如果皮肤破了,很容易出现感染,而且感染很难较快得到控制,感染后,患者分泌比较多的应激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还有进食,进食本身也是血糖波动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正常进餐后,血糖就会有较大波动。除饮食外,还有就是运动,糖尿病人需要强调运动,如果不运动的话,血糖水平就会升高,但是如果运动的太剧烈,血糖也会因为应激、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血糖升高,所以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会影响我们的血糖。归纳起来,饮食、运动、情绪的变化、休息睡觉的状况、疾病的状态,都能影响血糖波动,所以糖尿病人要改善血糖波动,就需要从各方面去调节,如果调节不了,就需要用药物来治疗。 避免血糖波动采取办法: 要避免患者的血糖大幅度波动,首先要找到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第一要多检测血糖,第二要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血糖大幅波动。我们就针对这个原因来进行处理。如果是进餐饮食的影响,可以调整食物的种类、数量;有疾病状况的话,把原发病治疗好;情绪或者休息的变化,就需要自我调整或寻求医生帮助,这样血糖波动自然就会得到改善。这些因素都避免了,血糖波动还是大的话,那就需要药物治疗。现在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来进行处理,比如口服药物,胰岛素,都可以选择。 关于血糖波动问题: 控制血糖波动相当困难,因为每天测血糖一般最多也是一天测8次,不可能一天测几十次,除非是有特殊仪器的帮助(动态血糖监测仪),才有可能看到患者整天血糖的波动,所以要让它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比较难。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指标来判断,就是检测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这样比较可行,这种控制要达到刚才讲的理想的水平的话,也会比较困难。单纯的通过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调节,基本上很难达到这个理想的水平,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药物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