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蹲长时间手臂会有小红点
⑴ 只要蹲着站起来就头晕的厉害,头部非常不舒服,身上手抓过的地方会有一片片小红点 这是身体出了什么症状
头晕: 该现象称作体位性低血压,这是由于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转变为坐位或立位,引起血压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可出现头晕、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和站立不稳等。 以蹲在地上为例,因人在蹲下时,血液由于重心引力,大都积聚在双下肢,当人体突然站立时,积聚在双下肢的血液不能很快的供给到脑部,所以会出现头晕,心悸等短暂性脑缺氧的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多能自行缓解。 如果是年老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将患者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取头低足高位),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 红点: 根据你的描述分析,这种情况属于血热毒盛,五脏蕴热,注入血脉,溢于肌肤,跟你的身体素质和你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建议你口服同仁堂的皮肤病血毒丸,效果相当的不错,价格也不贵,可以去试试,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注意休息,洗热水澡,喝凉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觉得上火就加用 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或口服双黄连。不用担心,都是很常见的上火症状。祝早日康复!
⑵ 生孩子直接衰老11岁产后衰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应对
女人产后会加速衰老?那又是哪些地方老得快呢?有什么应对办法吗?
6300字长文,有辟谣,有方法,值得收藏!
网上传言说“ 生孩子会直接衰老11岁 ”,这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还真的有!
在生物学上,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年轻还是衰老的因素是“ 端粒 ”, 但它直接关系到的是人的寿命长短,跟皮肤保养无关 。
专家研究发现:
ZEM科学网也曾发布过类似的科研新闻,称 22-44岁的女性中,生孩子能明显让人的端粒变短,加速衰老,时间大约是11年 (并不是说女性从外貌上老了11岁)!
把上述的内容结合一下不难看出,生孩子、心理压力都会加速人衰老,而女性生完孩子后本就会因为养娃 育儿 的种种问题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这不就是雪上加霜,“double kill”吗?
看到这儿先别急!又有其他研究数据来打脸了! 有研究表明生育或许可以让人更年轻!
研究一:
国外一项研究数据表明 生2-4胎的妈妈们老得最慢 (身为二胎妈妈的我眼睛一亮)!而生5个及以上或者生1个及不生的女性都会老得更快!
具体原因尚未可知,只能推测说生的过多的女性更容易肥胖,而肥胖会引起一系列 健康 问题;只生一个或不生的女性除了个人选择外大多是身体原因,也就是说本身就是身体不好。
但这是国外的研究,我们国内大多只生一个的都是个人的自主选择,所以,emm......这个结论貌似对我们参考意义不大。
研究二:
瑞典一项包含140万人口样本的研究证明生育可以 使女性寿命平均增加1年 ,特别是对于60岁以上研究对象, 生育过子女的女性可以再活24.6年,而无子女的只有18.4年 ,这个差距就比较大了。
至于原因嘛,研究人员推测大概是因为有子女的老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还有则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也变得更加 健康 了。
研究三: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家的人口数据分析以及2009年荷兰的一项人口数据研究都得出相似的结论: 生育力越强的女性越长寿 !
研究四: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一项研究表明: 生育更多孩子的妈妈有更长的染色体终端,所以不容易衰老 (此前有研究发现染色体终端缩短和人体衰老有关)。
已经生育的女性朋友看完这些是不是突然又觉得宽慰了许多呢?
但是不管各种科学的或 社会 的研究怎么说,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生孩子,会让女性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些部位真的会更容易衰老!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一道来,并且为大家支招,帮大家实现产后逆转、保持身体年轻!
生完宝宝后,妈妈们身材方面受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仍然想怀孕4个月的肚子!通常剖腹产会比顺产小腹凸出更明显。我刚生完大宝和二宝的时候,出门不是穿得宽松点就是围上束腹带,也曾一度着急这肚子什么时候能恢复如常呢?
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 腹直肌分离 ”。
仅仅只是肚子大的妈妈其实是幸运的,因为严重的腹直肌分离会导致女性产后起不来床,甚至内脏器官也有可能移位,下垂、压迫膀胱,从而导致尿失禁。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存在腹直肌分离?
其实通过简单的自测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腹直肌分离是否严重。根据 《产妇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 自测方法如下:
正常:2 指以内(含2 指)
需改善:2 3 指
需就医:3 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于3 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改善腹直肌分离的状况?
首先强调一点,【切勿】做卷腹、仰卧起坐等剧烈运动,这样只会加重腹直肌分离!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 腹式呼吸法! 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
这是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的第一步,建议每个妈妈都先从这个动作练起!
等修复到1指至1指半以内后,我们再进行以下腹部动作训练: 睡前3动作 !很简单,照着图做就可以!
动作一:腰背肌肉拉伸
功效:拉伸双侧腰和背部肌肉,锻炼腹部肌肉,减少腰腹赘肉。
动作要领:
动作二:抬臀收紧腹部
功效:收紧臀部和腰腹肌肉,防止臀部下垂,紧致小腹。
动作要领:
动作三:放松
做完以上两个动作,妈妈会感觉腹部有点酸、背部有点紧,因此需要做以下这个放松动作,让运动后的肌肉舒展开,放松身心,还促进更好地睡眠!
动作要领:
以上这三个有助于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招式来自于安徽卫视的《拜托了妈妈》 育儿 节目,由专业医生讲解 。虽然动作很简单,但坚持每天做也不容易,妈妈们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要刻苦些哦!
产后如果出现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性冷淡、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粪失禁、便秘等症状,都是“盆底肌松弛”惹的祸!
我在生完一胎后就有过短暂的尿失禁症状,其实连明星们也不例外。之前Ella(SHE成员)就勇敢地分享过她的尴尬经历:
什么是盆底肌松弛?
骨盆的骨头像是一个水盆,但底部是镂空的,是由肌肉包裹住的,这些肌肉群就是盆底肌。换言之,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 ,它像一个网兜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都紧紧网住,从而维持这些脏器在它们正常位置上发挥各自的功能。如果这张网的弹性变差变松,也就是盆底肌松弛、肌力不足,这些被网住的脏器就会脱离它们原本的位置并且出现功能性障碍、无法正常工作。
妊娠期,子宫的重量逐渐增加,子宫在盆、腹腔的位置也逐渐变得垂直,因此使更大的力量直接压向盆底。 经过孕期子宫的压迫和巨大的分娩力量, 盆底的神经、肌肉和韧带等组织被压迫、拉伸或撕裂,就会造成盆底肌肉松弛,肌力降低,进而引起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现象。
因此,受损的盆底肌在产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就会出现各种后遗症。但是,如果及时科学地进行了系统训练,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恢复盆底肌功能,避免做手术治疗,减少对生活大的影响。
产后如何改善盆底肌?
想要改善盆底肌就要对盆底肌肉进行锻炼,从而增强肌力,恢复肌群的紧缩。 医学上,这个对盆底肌肉的锻炼被称为凯格尔(Kegel)运动 。
凯格尔运动在家里就可以做,操作不难,这里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只要掌握要领, 凯格尔运动不仅仅局限于平躺练习,在喂奶、平日站立、睡前都是可以轻易进行的,重在坚持 。另外这里介绍的只是基础版训练,还有高阶版——凯格尔肌肉牵拉运动,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教程和详细图解。
生完娃腰疼相信是很多妈妈的体验了!我在生完二宝后腰疼就很明显,晚上睡觉只能平躺,如果侧躺一会儿,腰部就撑不住,会很疼。
首先来辟个谣!很多人误以为打麻醉针(比如打无痛或剖腹产)会导致腰疼,其实并不会的!
因为是在腰部打麻醉针,使得很多人很容易将“产后腰痛”和“腰上打针”联系起来。腰部穿刺确实会导致产后穿刺点部位暂时的钝痛,但这种疼痛在产后 2 周内就会慢慢消失。 而产后数月甚至数年的腰部酸痛,与孕期腰椎受压及生产时损伤有关。
2012 年英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比较有选择无痛分娩和选择普通顺产的产妇发生腰痛的概率,结果显示腰痛与分娩镇痛无关。即使是没有采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也有 40% 的可能会发生产后慢性腰痛。
产后注意保护腰部的话,一般来讲腰痛会在产后半年左右逐渐消失,但是如果还会持续腰痛,需要妈妈们医院骨科做个检查。
产后哪些行为会加重腰痛?
1. 挺肚抱娃 :妈妈们抱孩子时往往会无意识地挺起肚子,这样会更省力。我也是在一次拍照时才发现自己抱娃时是挺着肚子的,之后我都尽量留意抱娃时的姿势。
2. 单手抱娃 :一手干活、一手抱娃,或者一手拎东西、一手抱娃,这样的场景妈妈们也没少遇到吧!
3. 弯腰扶娃走路 :到了宝宝学步的时候,很多妈妈会弯着腰一路护着宝宝,这样的动作可想而知非常伤腰。
以上这些动作会使腰椎长时间受到压迫,受损,还会导致骨盆歪斜、变形!
如何拯救自己的陈年老腰?
首先要学会借助工具 !对于0~3个月的小宝宝,骨骼还很软,脊椎呈“C”型。这个阶段,妈妈使用 背巾 抱宝宝,不仅适合的宝宝脊椎发育,还能解放双手!对于5个月以上会坐的宝宝来说,妈妈合理使用腰凳可以减轻腰部所受的压力。 但是注意一定要选择肩带、腰带够宽且凳子部位上翘30度左右的腰凳,才能真正分散重量、减轻妈妈负担 。
其次宝宝学走路时,妈妈不要弯腰拎着宝宝走路 !其实宝宝学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家长的“帮扶”训练。妈妈拎着宝宝走不仅损伤妈妈自己的腰部,对宝宝也不好,孩子容易习惯踮着脚尖走路,影响腿部、足部发育,还可能在造成孩子的手臂脱臼。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妈妈在宝宝前方四五步的地方蹲下,鼓励宝宝自己主动向妈妈走来 ;宝宝刚学会走路踉踉跄跄的时候,妈妈也应该蹲在一边守护宝宝,避免时常弯腰。
抱娃用错力还会导致妈妈手疼、手肿,手部逐渐用不上力,并可能患上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长时间抱着、托着宝宝、使用手动吸奶器吸奶等,都容易导致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红肿。不仅不能抱孩子了,甚至连基本的拉、握等动作都做不了,影响到正常生活。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腱鞘炎?
将大拇指握在手心中,四指包住大拇指握拳,手腕最大程度向下压。如果肌腱,就是图中红点的位置,出现明显疼痛,就要小心是腱鞘炎;越向下压,疼痛越明显,就说明情况越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缓解腱鞘炎?
1. 热敷 :通过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等方式促进伤处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消肿并缓解疼痛。
2. 使用电动吸奶器 :不要再继续使用效率低还费力的手动吸奶器了!
3. 正确抱娃、少干活 :像前文讲到的那样,使用背巾或腰凳抱娃,并尽量让其他家人抱娃,在患病期间妈妈少做家务、少拎重物,多多休息。
4. 服用止疼药 :在感觉非常疼痛难以忍受时,应服用布洛芬镇痛, 哺乳期妈妈服用布洛芬也是安全的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夜里醒来好几遍照顾宝宝,导致妈妈们黑眼圈严重、面色差、皮肤不好,甚至会导致妈妈们出现各种情绪问题:抑郁、烦躁、焦虑、易怒等。
妈妈们能做的其实就是两点:
关于产后如何做情绪的调理、如何缓解疲劳,我做过这个视频,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戳链接观看:
暴躁?焦虑?想哭?感觉不爱孩子了?当妈的你也许真的病了!
妈妈们都有产后脱发的苦恼,看着大把大把掉下的头发、看着额头两侧后移的发际线,感觉很心疼寄几......
为什么产后容易脱发?
1.激素水平下降
其实正常来说我们每天都会掉头发,也会长头发,它们之间是个平衡的关系。但是孕期雌激素增多使头发生长期延长、脱落减少,而生完宝宝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孕前水平,这批头发出现脱落,而新生头发还没马上长出来,因此“青黄不接”,造成产后脱发。
2. 营养没跟上
头发的生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铁、维生素、钙、锌等营养物质。妈妈们经过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严重,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加上哺乳也会带来消耗,因此容易营养供给不足,造成脱发。
3. 作息混乱、情绪紧张
生完孩子后,妈妈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良好的休息,经常昼夜颠倒、夜醒频繁、过于操劳,情绪上也会焦虑、紧张,这些都会影响到身体的 健康 和头发的生长代谢。
4. 不注意头皮清洁
一些地方仍然有“月子里不能洗头”的陋习,不洗头肯定不利于头皮的保养,进而影响头发的生长。有了孩子后,妈妈们时间不够用,没空洗头、护理头皮,这都不利于头发再生。
一般来说, 产后脱发只是暂时的 ,并不是病理性脱发。过几个月后,新头发就会长出来的!平时一定要注意勤洗头,每次彻底清洁头皮、洗净泡沫,做好头皮的护理哦!
最后再说一点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哺乳带来的问题:胸下垂!这里一定要辟谣一下: 胸下垂的元兇不是哺乳!不是哺乳!不是哺乳!
造成胸下垂的三大因素是:体重变化,重力作用和怀孕,与哺乳无关。
如何改善胸下垂?
根据丁香医生建议,想要改善胸型,我们应该去 训练我们胸部的肌肉。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健身内衣。
一件好的运动内衣,首先要做到的是能够锁住胸部,保证胸部在运动时既不晃动也不受到压迫。一般在运动内衣的商品标签上会标注其支撑性,如果是做比较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跳操、打球等,需要买支撑性更强的运动内衣。
第二步,加强中胸部和下胸部肌肉的锻炼。
中胸部和下胸部的肌肉靠近乳头线,适当锻炼会让胸部变得挺翘。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就是做 俯卧撑 。如果做不到标准俯卧撑的姿势,可以降低难度,做 膝关节俯卧撑 和 上斜式俯卧撑 。
此外,妈妈们产后还应该合理控制体重,因为 体重的过快增加或者下降也会引起乳房韧带松弛 ,所以保持体重的稳定也很重要。
虽然产后女性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有些地方的确会加速衰老,甚至出现病变,但是只要积极地应对,我们总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的!妈妈们需要的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世界上做任何一件伟大的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生孩子,成为母亲”这本就是一件伟大的事,必定是要做出牺牲,希望妈妈们勇敢地直面现实。生孩子不是让我们衰老,而是让我们脱胎换骨。
生儿育女后,我们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时间来让自己变得更好,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所以不要惧怕生孩子,不要惧怕衰老!当了妈妈后,我们自带“母爱”光环,我们还拥有了孩子对妈妈最纯洁的爱,我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