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米叶子到了晚上为什么会熟
⑴ 一种树 叶子白天张开 晚上合拢 我们重庆人叫它夜关门 学名叫什么
夜关门夜关门
【英 文 名】Crneate Lespedeza
【拉 丁 名】Herba Lespedezae Cuneatae
【夜关门的功效介绍】:
夜关门 (《分类草药性》)
【异名】茾、马帚(《尔雅》),三叶草(《滇南本草》),封草(《质问本草》),菌串子(《分类草药性》),野鸡草、白马鞭、赵公鞭、野辟汗草、铁线八草(《国产牧草植物》),蛇倒退、蛇退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千里光、胡蝇翼、半天雷、狐狸咀、蝗虫串、闭门草、暗草(《福建民间草药》),公母草、铁马鞭(《江西民间草药》),退烧草、小种夜关门、蛇脱壳、一枝箭、一炷香(《贵州民间药物》),胡流串,千里及(《闽南民间草药》),蛇垮皮(《四川中药志》),风交尾、化食草(《湖南药物志》),白关门草、光门竹、夜合草(《闽东本草》),三叶公母草、铁扫把、阴阳草、小叶米筛柴、大力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关门草、马尾草、夜闭草(《浙扛民间常用草药》),火鱼草、石青蓬(《上海常用中草药》),苍蝇翼(《福建中草药》),穿鱼串、串鱼草(《云南中草药》),黄鳝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老糠菜(《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截叶铁扫帚,又名:绢毛胡枝子、小叶胡枝子。
直立小灌木,高达1米。
枝细长,薄被微柔毛。
3出复叶互生,密集,叶柄极短,长不及2毫米;小叶极小,线状楔形,长4~10毫米,先端钝或截形,有小锐尖,在中部以下渐狭,上面通常近秃净,下面被灰色丝毛。
花1~4朵生于叶腋,具极短的柄;小苞片卵形;萼长3~4毫米,深5裂,裂片线状锥尖,被柔毛;花冠蝶形,黄白色,有紫斑,生于下部花束的,常无花瓣;旗瓣椭圆形,有爪,龙骨瓣不甚弯曲;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内曲,柱头小,顶生。
荚果细小,无柄,长约3毫米,薄被丝毛。
花期6~9月。
果期10月。
生于山坡、荒地或路边。
分布东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采集】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化学成分】含蒎立醇、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以及β-谷甾醇。
【药理作用】①止咳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及从夜关门中分离出的咳宁醇0.5克生药、707(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5毫克或607(主要是酚性物质,也有少量黄酮类和酸性物质)10毫克,均有显着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作用强度约与每鼠服可待因2毫克相当。
但用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并不能证明咳宁醇及707有止咳作用,因之其止咳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小鼠口服β-谷甾醇500毫克/公斤,有显着的镇咳作用。
②祛痰作用小鼠口服咳宁醇、707或60775毫克时均无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但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的消痰或祛痰作用。
③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707100~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咳宁醇200毫克/公斤时效果不明显。
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表明707有抗组织胺作用;有明显的氨茶碱样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时间与氨茶碱相比则较缓慢而持久。
④对子宫的作用根的乙醇提取物对各种有孕动物和经已烯雌酚敏化的离体子宫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对各种未孕动物的离体子宫无明显作用。
⑤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全草煎剂在6.25~25%以上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均有抑菌作用,707每毫升含5毫克以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含10毫克以上对甲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咳宁醇及607对上述各种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性味】苦辛,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微苦。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辛,微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④《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辛微苦,平。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夜关门的功效】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
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
①《滇南本草》:治疮疡肿毒,散疮痈。
②《质问本草》:治跌打损伤,煎之而蒸,能散瘀血。
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白带,痢症。
。
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
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
⑥《四川中药志》:治虚弱遗尿,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阴虚气弱,通乳汁,疗疳疾。
⑦《湖南药物志》:清热,收敛,祛风,杀虫。
治疝气。
⑧《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
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炖肉。
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遗精:退烧草一两。
炖猪肉服,早晚各服一次。
(《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老人肾虚遗尿:夜关门、竹笋子、黑豆、糯米、胡椒。
共炖猪小肚子服。
(《四川中药志》) ③治糖尿病:截叶铁扫帚鲜全草四两,酌加鸡肉,水炖服;另用铁苋菜干全草一至二两,水煎代茶饮。
(《福建中草药》) ④治大小人流尿:夜关门,煮绿壳鸭蛋食。
(《四川中药志》) ⑤治慢性白浊:夜关门、梦花根、白藓皮。
炖五花肉服。
(《四川中药志》) ⑥治溃疡病:乌药三钱,截叶铁扫帚三钱,仙鹤草一两。
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眼。
忌辛辣刺激食物。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⑦治胃痛,肾炎水肿:铁扫帚三至五钱(大剂可用一两)。
水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⑧治劳伤脱力:铁扫帚根一至二两。
水煎,蜂蜜冲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神经衰弱,白带过多:铁扫帚全草或根一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小儿面目发黄:射干一钱,鱼鳅串根三钱,退烧草三钱。
以上各药,均用干的,淘米水煨服。
每天三次,一次服药水一至二两。
(《贵州民间药物》) ⑾治疳泻:铁扫帚全草,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⑿治小儿疳积:鲜夜关门三至五钱。
和未沾水的鸡肝炖服,连服三至五次。
⒀治小儿疝气:千里光干的全草五至九钱,瘦猪肉四两。
水煎服。
⒁治痢疾:鲜夜关门根三至四两。
水煎服。
(⑿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⒂治脱肛:干退烧草三两。
炖猪脏头半斤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二两,连汤服。
(《贵州民间药物》) ⒃治产后关节痛风:鲜夜关门根四两,猪蹄八两。
酒四两,酌加水煎服。
(《福建民间草药》) ⒄治视力减退:夜关门全草八两,车前草一两五钱,青葙子、天竺子、当归各五钱,枸杞根、菟丝子、女贞子各一两。
煎服。
(苏医《中草药手册》) ⒅治肝热迫眼,赤肿疼痛:鲜夜关门八钱至一两。
酌加冰糖,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⒆治打伤致小便不通,小腹胀痛:夜关门一两,积雪草五钱。
酌加水煎,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⒇治刀伤:退烧草,口嚼,敷刀伤处。
(《贵州民间药物》) (21)治乳肿痛:夜关门冲烂,酒炒,包肿痛处。
(《四川中药圭)) (22)治犬咬、蛇虫伤,风热,湿毒:铁扫帚五钱至一两。
水煎,内服并外洗。
(《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用夜关门全草2两(鲜草3两),加水煎1~2小时,浓缩至100毫升,加白糖适量。
每次50毫升,日服2次。
10天为一疗程。
可视病情连服3~4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5天。
治疗427例,总有效率(包括临床痊愈或近期控制,以及显效和好转)在80%以上,不论对单纯型残喘息型均有效,病情轻的疗效略优于重的。
夜关门对于止咳、化痰的效果较显着,平喘次之;40%左右的病人在治疗3~5天后出现疗效,部分病例在10天后显效。
副作用不常见,少数病例出现头晕、胃不适,或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口腔粘膜溃烂、多尿等现象,一般不需停药,3~5天可自行消失。
也可以采用夜关门复方,但其疗效与夜关门单方似无明显差异。
复方有两个:1号方是夜关门2两,天门冬、百部各6钱;2号方是夜关门2两,棉花根、岗梅各1两。
煎法、服法、疗程与单方同。
据临床观察,夜关门单方多疗程长期用药,特别是通过发病季节的预防性用药,可使一部分病例获得远期治愈。
此外,从夜关门中提出两个有效单体-咳宁醇和β-谷甾醇,及两个有效部分-707、607,均曾分别在临床试用,发现对止咳、祛痰、平喘都具有速效,多数在服药4天内显效。
咳宁醇以镇咳,祛痰效果较明显,副作用有口干、喉干,唇干等,对心、肾及血液系统无损害作用,但对肝功能是否有一定影响,尚待继续观察;目前己制成片剂,每片60毫克,每次服1片,每日3次。
β-谷甾醇亦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较差,副作用轻微;每片80毫克,每次1片,日服3次。
'~707对咳、痰、喘均有较好作用,以镇咳、平喘的效果较好,副作用不明显;每片含量80毫克,每次1片,日服3次。
607装入胶囊,每粒300毫克,日服3次,每次1粒,均以10天为一疗程。
②治疗毒蛇咬伤取夜关门及假花生各等量,晒干研粉,加少量淀粉压片,每片含生药0.3克。
用温开水送服或研碎后灌服,每次15~20片,每天2~3次。
亦可在患者囟门部剃去铜钱大小一块头发,局部消毒后用针沿皮下挑刺,使微出血,然后取药片15~20片压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囟门,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2次,保持湿润。
如有发热、恶心、呕吐,可加独活3钱,水煎分2次服。
用上法共治疗竹叶青蛇咬伤34例,眼镜蛇咬伤12例,金钱豹咬伤3例,海蛇咬伤1例,蝰蛇咬伤1例,不明蛇种咬伤5例,共56例,无1例死亡,全部治愈。
③治疗急性胃炎、痢疾取夜关门的根、茎、叶(干品)100克,洗净切碎,加水1200毫升,文火煎煮浓缩至200毫升过滤;成人每服50毫升,3~4小时1次,必要时日夜连续服用。
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可酌情减量。
疗程1~7日,必要时可延长至2~4周。
系统观察50例,结果21例在治疗1~3日内、25例在4~6日内症状消失或显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