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上课时间变长

为什么上课时间变长

发布时间: 2024-08-27 19:42:59

❶ 开学季多所高校因高温延迟返校,这对学生来说有何影响

对学生来说就是在校读书的时间会变长一些,这就意味着未来暑期或者寒假会稍微短一点,或者课程会更加紧凑一点,另外需要更改去学校的航班。

一、高温延迟返校

今年高温频发四川,这个地方的平均温度更是达到了40℃以上,最近成都大学发布通知让学生在暑假结束之后,9月3日到9月4日分批报道新生则是在9月13号的时候来报道。这个和以往的时间相比的话是延后了一周,进行这个措施的目的是考虑到学生的人数比较多,但同时返校,每天的耗电量就会剧增,延迟开校错峰入学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❷ 人们的工作时间为什么会越来越长

最近在得到APP上听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过劳时代》。这本书主要说的过劳现象,具体一点,这本书除了探讨这个现象之外,集中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劳动时间为什么越来越长?听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无非好像就两种原因,第一个就是个人工作太拼了,我求上进,我愿意加班。第二就是企业用人太狠,比如有的企业推出了996,从早9点晚9点,每周6点,还有724,7天×24小时。劳带伏动时间越来越多,或者劳动越来越累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个人太拼,企业太狠。假如我们建立一个更大的观测视角,你会发现过劳这个事很奇怪。

日本的《劳动基准法》规定,每个人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个小时,假如你超过了一半,也就是说你每周超过了6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就定义为过劳。假如这个社会普遍过劳,我们就说社会迈入了过劳社会。这是这本书给出的定义。

但是我们建立一个更宏大的视角观察过劳这件事,你发现它是一个很奇怪的事。

首先,它非常反常,有人曾经统计过,从20世纪40—80年代,全世界的发达国家有一个趋势,就是劳动时间在持续缩短。没错,是越来越短,因为生产技术提高了,各种管理的小也提高了。所以,1967年的时候,美国还有几个议员曾经计划过,说等到几十年之后,就是大概我们这代人上班之后,可能每周只工作20小时,或者我们依然每周工作8小时,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们这代人会因为无事工作而感到烦恼。但是事实证明,劳动时间越来越长。而且更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你发现这个劳动时间的延长这件事,它是同时发生的。

当时这些人作出这个预测,认为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人们会越来越闲的时候,这件事有一个背景。因为当时的劳动时间确实是在持续缩短,大家越来越闲,这是真的。但是很奇怪,突然有一天,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开始劳动时间变长了。这个劳动时间突然出现了一个拐点,原本它应该是一路下降的,突然开始走高了。而且更奇怪的是这个拐点出现的时间特别一致。我这里有一份数据,在英国的劳动时间拐点出现在1982年,美国和加拿大的拐点出现在1983年,意大利是1985年,瑞典跟挪威都是1988年。换句话说,在1980—1990这十年间,全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员工的劳动时间突然都出现了拐点,本来一路缩短,突然开始一路延长。

说到这儿,我是感觉很奇怪,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劳动时间突然变长,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本书《过劳时代》集中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作者认为,其实过劳时代背后有一个更强烈的原因,并不是说个人太拼或者企业太狠,总不能说所有企业商量好开始压榨员工,背后一定有一个更深层宏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里给了一个名称,叫做高度资本主义。什么叫高度资本主义呢?

这个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本人发明的,他从另外一本书叫做《白头翁和催债人》书里得到的,写的是日本一个人从小城市到东京开始,他觉得虽然无事可做,还是觉得特别累。很奇怪,他就找不到这种根源。后来他发现累是一个原因,就是东京的字太多了,宽态不管走在哪里,四处都是字,无处不在的信息让他觉得很累。所以,他就把这种人们压榨时间、压榨空间的情况叫做高度资本主义。具体来说,这个高度资本主义体现出了三个特点,你会发现高度资本主义的这三个特点恰恰是造成劳动时间延长、造成过劳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三件事往往是我们不可抗拒的。

第一个就蠢巧携是叫全球化,也就是说我们构建了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协作网络。 比如说义乌,全世界80%的圣诞树都是在这儿生产的。但是你发现不对,因为我们在构建全球化贸易网络的同时,我们也构建了一个全球化协作网络。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一个人只需要面对周围的竞争,面对一个城市的竞争。但是全球化的协作网络构成后,我不光要面对身边的竞争,我竞争的对象可能是远在另一个国家的某一个人。比如说我原来可能是一百块钱愿意工作,另外一个国家低收入地区,50块钱他就愿意做,我能接受8小时,他能接受12小时的一天工作时间。这种情况就导致我们原来的空间秩序瓦解了,这就等于说把原来工资水平不一样的人,我们大家拉到了同一个竞争界面,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就是不得不去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劳动力竞争。比如说有人做过统计,西门子有40万员工,其中只有17万是德国人,剩下的人全是其他不同国家的人。再比如说瑞典宜家公司,我们都知道它是瑞典国民品牌,其实宜家大部分家具还有公司的注册地都不是在瑞典本国,都是在其他国家的,当然也是为了节省成本。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每个人要面对全世界不同地区人的竞争,也就是说你原来的空间界限被瓦解了,这个空间的秩序被改写了,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全球化。

第二个原因叫做信息化。 正如第一个原因里说的,全球化瓦解的是你工作的空间秩序,那个空间的壁垒不存在了。信息化瓦解的是什么呢?它瓦解的其实是时间秩序,为什么说它瓦解的时间秩序呢?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过去我正在休息,单位突然告诉我要加班,我可能要赶回单位。整个中间有一个反应机制和流程,从我接到要加班的指令,到我执行这件事,中间有一个漫长的链条。但是你发现信息技术成熟之后,这个链条也被瓦解了。我工作跟生产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不存在了,可能我只需要借助一个微信、一个短信,马上就把我从休息的状态拉回工作状态。这是劳动时间延长的原因之一。还有第二个信息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在信息状态下,对于时间的流逝的感知非常不明显。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你在打字的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我一直低头打字,但是我突然抬头,天已经黑了,站起来的一瞬间,我才感觉到腰酸背疼,我已经很累了。这个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在打字时,你会感觉到工作并没有那么疲劳,那个疲劳度是不那么容易感知的。

而且同时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做熟路效应,意思是说你走过一段路的次数越多,你会对这段路越熟悉,越熟悉你就会觉得这段路的距离越短。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上学的时候,第一天报到,你可能会觉得学校很远,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一个学期之后,你会觉得从家到学校好像没那么远。这就是熟路效应。作用到信息化,你用电脑打字时会感觉到特别驾轻就熟。比如说过去分析股票,我要大量的人工运算,现在用电脑就会帮助我分析。这种感觉会让你觉得驾轻就熟,它会让你对时间的感知缩短,原本很长的时间你会觉得过得很短。就像刚才我说的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会因为你走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会觉得变短是一样的。这就是信息化对这件事的影响,一个是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时间秩序,模糊了我们的工作时间跟生活时间的界限。同时唤醒了我们心里所谓的熟路效应,让你觉得驾轻就熟,所以工作的时候就感觉不到时间过得那么快。这是第二个原因,叫做信息化。

第三个原因叫做消费主义盛行。 这个事大家肯定不陌生,现在的消费品越来越丰富。比如很多人可能会加班加点就为了买一个包,有的人为了买一个手机。说白了,我在不停地消费,同时我又是这个消费链条中的一环,我也是生产者,我在创造更多消费品的同时,我本身也有消费需求。这构成了一个循环,让你甘愿付出更多劳动。但其实我们更细一步想,这个事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呢?在《延展》另外一本书里面曾经介绍过,人有一种本能,叫做定位本能。你注意这个定位本能,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这些炫耀性消费,在我们买这些奢侈品跟人攀比时,其实并不是因为虚荣心,而是因为我们心里的定位本能在起作用。什么叫定位本能呢?我们经常问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这三个问题有两个跟位置有关,意思就是说人有一种本能,我们天生特别关心一件事,就是我到底在哪,我的位置到底在哪。这个是人的一种本能。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呢?

因为过去的人,比如说在我们还是猿人的时候,我必须要知道自己在哪,才能开展下一步的行动。这个位置不光指空间位置,因为我首先要感知到空间,我才知道哪块有猎物,要往哪走。也包括我们自己在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地位的确定,我也特别想知道我在这个族群里是什么位置,因为只有确定这个位置之后,我才知道应该怎样制定生存策略。比如我知道自己是族群里的弱者,我就要依附强者,我确定自己是强者,我就要统治这个族群。也就是说你特别希望知道自己在哪。好比说过去考试,家长会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考多少分,第二个问题是你在班里是第几名,可能第二个问题家长更关心,因为他认为这个位置是最重要的。到了今天这个本能依然存在,只不过我们释放本能的方式不是靠征服和探索,而是通过对比。比如说过去我对比说谁吃了几碗饭,谁的力气大能举起多少斤的石头。这是一个对比,到今天这种也被淘汰了,剩下的对比就是我的消费能力,就是我可以量化指标去对比。最容易量化的当然就是我们在自己身上投资,花了多少钱,可能这是一个最容易量化的指标。所以说现在炫耀性的消费成为我们释放所谓定位本能的一种途径。说到这儿,我们大概说了这本书里面作者对于我们过劳时代成因的一个分析,他认为高度资本主义是过劳的根本成因。

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启发。做影视的人,他的职业曲线的感知跟其他职业不一样。比如,做研究,虽然研究成果的积累,我的行业曲线是慢慢积累的。但是影视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从20—80岁,一夜爆红,一部作品一炮打响的概率基本相同,他对曲线的感知就不是一个稳定的,而是一个随机分布的点状图,爆发随时出现。换句话说他们对工作的感知不是每天8小时,而是围绕一部作品展开,比如说我这段时间专注这个作品,这就有点像章我今年说的一个词长期主义。所以怎么摆脱正反馈循环,不让自己榨干自己的最后一份精力,去做那些只有短期收益的事,就是我建立一个更长期的价值尺度,用更长远的价值衡量我当下的工作到底值得不值得。就像很多时候,大导演十年磨一剑,这部片子就变得很伟大,影史留名,这就是长期主义的结果。回到这本书,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启发有两点:

第一,过劳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代价。

第二,在这种状态下,假如我们能建立一个长期主义的价值观,我们个人是不会受到这件事特别强烈的大趋势的干扰的。

❸ 为什么每一课上课时间会设置为45分钟时长

根据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注意力是可以持续十到三十分钟左右,

而成年人的注意力则可以持续三十到五十分钟,而一旦超过了45分钟,

学生们就难以继续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进行学习,效率也会下降。

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休息,使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放松下来,以便再次进行集中注意力学习。一节课45分钟其实是最好的时间,这样老师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也不用因为上课太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一般老师都会在课堂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候把重点讲完,然后讲一些比较轻松的东西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让紧绷的大脑放松一下,接下来再去讲后续的重点知识。

这个45分钟的上课时间规定,最早于普鲁士教育体系,普鲁士是一个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德意志联邦国家”,当然如今这个国家早就不复存在,如今那些德意志联邦统称为德国。

❹ 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该延长吗延长分别有怎样的优缺点

让我来说的话,我是建议幼儿园和小学延长放学时间的,主要原因就是方便接孩子,大多数爸爸妈妈日常都是上班的,上班通常都是下午五六点下班,而幼儿园和小学基本上都是三四点就放学了,这样就没法接孩子,所以现在延时班都很泛滥,方便接孩子这是延长放学时间的优点,缺点就是孩子们上课时间会变长,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延长放学时间这个也是,现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对于小孩子也是在减负,如果延长上学时间,那么小孩子的负担肯定就比之前要重,上课时间长也面临着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学东西,这对于小孩子都不是很好,我是觉得延长的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干点感兴趣的事情,这样也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

❺ 老师如何让上课时间变长,给学生讲出多的内容

一、接受教师才可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也是可以学习知识的,但这样的学习状态比较缓慢,我们希望通过教师来加速这个过程。但是,当有了教师之后,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清澈透明的,那学生自然可以透过教师来学习知识;当有了教师之后,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捉摸不透的,这时候教师很可能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障碍。对教师来说,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在知识掌握上学生和教师的目标是统一的;但对学生来说,虽然他们也想掌握知识,但当教师成为知识的化身或者代言人的时候,学生首先看到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作为知识化身或者代言人的教师。虽然学生对知识是没有选择性的,接受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但当教师成为知识化身或者代言人时,学生对教师就有了选择性。当学生接受这位教师时,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位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学生无法认清这位教师,或者认清了这位教师却无法接受这位教师时,他也就很难接受这位教师传授的知识了。
因此,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起来,首先需要老师做的事,并不是考虑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让学生能够认清自己,也就是如何把最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学生,并进而赢得学生的喜欢与接受,从而为后期知识的传授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我们是否掌握了需要传授的知识,也不是我们是不是掌握了传授这些知识的方法与技巧,而是老师是否愿意把最真实的自我、把最完整的自我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这个选择,并不是一个技巧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多么富有智慧的事情,它需要的是勇气。要把真实的、完整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这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事呀;而且,需要老师呈现自我的对象,居然是那些自己看起来并不成熟的学生,这更是加大了老师做这件事情的难度。可是,相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讲,让学生了解老师,可能比让老师了解学生更加重要。因为让老师了解学生,只会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这是一个工具功能;但让学生了解老师,却决定着学生是否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把真实性用在传授的知识上,也就是知识讲解中的准确性。可是,对学生学习来讲,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知识的准确性,而是老师的真实性。老师总是觉得在知识上讲得越真实、越透彻越好;但在生活上并不认为有真实而又透彻地呈现给学生的必要;殊不知,尽管老师可以很容易地把知识传授和日常生活区分开来,但学生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学生总是通过对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判断他传授知识的真实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教学生活中,老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老师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老师也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老师对学生也有喜欢和不喜欢,学生并不需要老师讲那些“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之类的话,他们喜欢那些真诚地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好表达出来的老师。那怕老师是在批评自己,但只要觉得这位老师批评的态度是真诚的,学生也能够理解老师的真心;那怕老师是在表扬自己,但如果觉得这位老师表扬的态度是虚假的,学生只能更反感和更远离这位老师。
二、需要清晰而非高深的教学目标
只有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可能清晰地知道,一堂课究竟有效还是无效。在教学目标都没有得到明晰的情况下,我们就无从判断一堂课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我们只能判断这堂课是好玩的还是不好玩的,是现场感觉好的还是感觉不好。因此,如何选择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条件。为了追求高效课堂,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既然要让课堂变得高效,就应该让课堂教学目标定得更高一点,用古人的话来说只有取乎其上才能而得其中,如果取乎其中就只能而得其下了;另一种思路认为,高效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加重课堂教学的任务,而是更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那么高效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尽可能让课堂教学目标变得清晰起来。要让课堂教学目标变得清晰起来,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明确哪些教学目标是无法实现或者不需要实现的,哪些教学目标是可以实现而且是必须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要坚持“有所不为才有所为”的原则;另一是在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中,哪些教学目标是需要重点实现的,哪些教学目标是可以一带而过的。
我很喜欢参加同课异构的活动,每一位上课的教师,在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前,用着风格各异的方式,来传授教学内容,来表现自己。当听课的人都被他们的教学形式和教学风格所感染时,我却在偷偷的琢磨另外一个问题:虽然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每位教师在相同教学内容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却是不一样的;虽然课与课之间的差异,表现为每位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风格,但导致课与课之间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却是每位教师在相同教学内容上形成的有差异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并没有加工教学内容,于是他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用学生的语言把教学内容重述一遍,看到了教师在重述中的精彩,但却看不出来这样的精彩有什么目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上课有意义,但在面对用两种语言(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呈现的教学内容时,反而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掌握了。事实上,这样的课堂,既让上课的教师觉得教学内容太多,所以课堂负载太重,上起课来也觉得放不开;这样的课堂,让学生觉得自己应该认真听课,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认真听课。
那些高明的老师,他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设计课堂,而是为课堂教学腾出空间来。看着那么多的教学内容,他首先想到的是把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把教学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挑出来,把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挑出来。于是,这样的教师就把自己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解放出来了,他就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展示和解读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他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的一堂课,既不缺乏教师的精彩讲解,也不缺乏教师对重点知识与重点任务的强调;当学生听完这样一堂课,既能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现场情趣,又能够捕捉到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完成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因此,真正高明的老师,并不是如何一字不漏地把每个知识点都当重点教给学生;而是在众多知识点中能够明确教学重点,在众多教学任务中能够明晰任务重点的人。
三、要真知学生而不是熟知学生
判断一节课有效还是无效、高效还是低效,并不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表演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是否在课堂上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培养了应该培养的兴趣与能力,是否完成了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很可惜的是,我们眼中容易看到知识,容易想到兴趣与能力,也容易感受到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压力,但却容易忽视主体的作用,那就是学生。象这样讲话,很多教师都会反对我,对教师来讲每天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学生,如果仔细计算下来,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时间可能比和自己家人的时间还要长,而且是长很多。说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了解,那实在是冤枉了教师。可是,是不是我们和学生打交道多了,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就多了,对学生的了解就深了呢?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三种途径,一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了解,二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三是基于自己学生生涯来推演今天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途径不一样,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用自己的学生生涯来推演今天学生的生活,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也是误差和误解最大的;但由于这种了解学生的方式深嵌在自己的学生经验之中,这种了解学生的方式最简单易行,所以最容易被老师们采纳。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来了解学生,这也是比较容易采纳的途径,因为这并不需要教师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走近学生,这本来就是教师教学工作所需要做的事情。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是他的真实生活,学生的学习生活深深的扎根于他的日常生活,但并不是日常生活的简单反映,因为学生在学校中,在学习过程中过滤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然,那些对学习生活分外投入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致性更大;那些对学习生活不怎么投入的学生,就更要担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离他们真实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多远。
当老师们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认识学生,通过自己学生生涯来推演学生生活时,会觉得自己对学生的生活是熟知的,既观察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用自己的学生生涯来解释学生的学习生活。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学生是如何对待学习的,学生究竟喜欢听什么样的课,学生是如何掌握知识的。而且,如果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预设(这样的预设往往就是自己学生生涯时的表现)保持一致,这样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如果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预设不一致,那这样的学生就是有问题的学生,要么是懒惰的,要么是无能的。可是,在脱离了对学生日常生活真实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对学生的熟知离对学生的真知究竟有多远呢?我们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难道就是学生的真实态度,我们喜欢听的课难道也是学生喜欢的,我们掌握知识的方式难道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吗?
要真知学生,还需要我们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最真实的,也是学生自己都无法过滤的。只有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上,这样的课堂才最真实,也是最高效的。但是,要让教师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克服两大困难,一是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接触学生,而且这些时间往往是教师的非工作时间,你要了解他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得占用教师自己日常生活的时间,这对于已经忙碌得不得了的教师来讲,实在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另一是教师要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意味着教师自己也要让学生走近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师只能用“将心比心”的方式,才能够换来学生日常生活对自己的开放。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工作的方式,比如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甚至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来谈话,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所有的工作方式都会被学生排斥在外,而且越是用工作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要么拒绝这种方式,要么用改变过的或者过滤过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与其说今天的课堂低效,是由于教师不会上课所致,还不如说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生活的理解有偏差所致。
四、知识的“前因后果”胜过“形式多样”
不管怎么说,要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肯定离不开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可是,老师究竟要怎样讲解教学内容,才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呢?对老师来说,要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解读,要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前因后果式的联系或者还原,从而让学生能够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老师们更关注的是前者,一提到课堂教学,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语言来重新解读教学内容,尤其是如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重新讲解或者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甚至用学生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似乎这样的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在目前的公开课中,课堂教学形式越发的多样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也分外热烈,但总觉得这样的课堂少了一点什么,可能就是缺少对教学内容在内容上的深化吧。
要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形式上的解读和重组,可以让学生暂时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但不管老师用多少种方式来重新解读和重组教学内容,学生都只能把教学内容理解到教材的层次,很难把教学内容理解到更深的层次,很难把教学内容应用到更自如的程度。在永威考察时,一位老师在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管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朗读这首诗,也不管老师把这首诗的内容讲解得多么的到位,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都跳不出这首诗的内容;但如果老师能够把徐志摩写这首诗的个人背景和时代背景讲清楚,还会把与徐志摩同时代的诗人和他们的诗作都拿出来比较比较,这种方式不但会加深学生对《再别康桥》的理解,还会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同时代的诗人和诗作的特征。相信这样的教学,一定比让学生背诵《再别康桥》,然后逐字逐句地订正更高效。
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限定在一节一节的课堂之中,很自然这样的课堂就只能对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进行形式上的讲解与重组,然后通过对学生练习给予对与错的评点,来达到讲授知识和传授知识的目的。可是,要真正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最重要的并不是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是要把当前学习的教学内容还原到产生他的过程之中去,通过对这个知识点前因后果的探索和追问,来让这些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也由此和此前的知识点和此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所以,高效课堂并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高效掌握和高效学习,而是能够系统性和全面性地掌握某个单元知识或者某个知识群。举个例子,当我们教学生匀速运动时,并不一定非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这个知识点;当我们在教学生加速运动时,也不一定学生就非得掌握这个知识点,因为在后面的知识中还会出现匀加速运动。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知识点分开来学习,自然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当我们把这三个知识点放在一起来学习时,自然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把三个知识点分开来学习,那怕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高效的,但就整个知识群的掌握来说,就显得过于低效了;把三个知识点作为一个集群来学习,虽然学生可能对匀速运动学不好,也可能对加速运动学不好,这都不重要,因为在匀加速运动中,我们还有机会重新讲解和使用这两个运动,还有触类旁通的可能性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在每个知识点上都并不是高效的,但却让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整个集群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还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差别搞清楚了。

热点内容
为什么我买的电脑系统老是重启 发布:2024-11-24 19:40:15 浏览:828
为什么有人晚上买屎和尿 发布:2024-11-24 19:38:38 浏览:746
小米十热点为什么别的设备查不到 发布:2024-11-24 19:35:26 浏览:725
腾讯视频剪辑保存本地为什么找不到 发布:2024-11-24 19:31:53 浏览:304
为什么男生对女生的腿这么感兴趣 发布:2024-11-24 19:03:17 浏览:583
为什么打死钱串子不好 发布:2024-11-24 19:01:41 浏览:582
为什么微信视频摄像头自动切换 发布:2024-11-24 18:43:17 浏览:831
为什么2020嘉定安亭新房不好卖 发布:2024-11-24 18:37:32 浏览:136
为什么点过的痣颜色加深了 发布:2024-11-24 18:33:09 浏览:242
苹果信息灯打开了为什么不行 发布:2024-11-24 18:22:29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