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年时间
⑴ 为什么每年春节的时间不同
新年过后,乐乐天天盼着过春节。可是去年春节的日子已经过了,今年春节还没到呢。乐乐问奶奶:“奶奶,怎么还不到过春节的时候呀。”奶奶回答说:“急什么?早着呢!今年的春节要等到2月份呢。”乐乐急得扭着身子说:“不对!不对!奶奶骗我!去年可是1月份过的春节。”奶奶笑了:“傻孩子,奶奶骗你干什么?每年春节的时间都不一样。”乐乐奇怪地问:“我们小朋友每年都是6月1日过儿童节,干嘛春节每年都不一样?”奶奶领着乐乐来到日历前,指着日历对乐乐说:“乐乐你看,日历上写着日子的数字下面还有几个小字,这小字写的是农历的日子,跟现在用的日历时间不同。春节是按农历计算的。”乐乐又问:“农历是怎么回事?”奶奶告诉乐乐:“农历是很早以前,古代的人们按照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和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制订出来的。农历的每年一月初一就是春节。按农历计算每年的春节是与现在日历上不同的时间。”奶奶还告诉乐乐,许多节日都是按农历算的。比如:端午节呀、重阳节呀、清明节呀、中秋节呀,都是农历节日。乐乐看着日历点着头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⑵ 为什么每一年的春节的日期都不一样
春节,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每年的春节在公历的日期都不是固定的。最早可在元月21日,最晚可在2月22日。公历是以回归年为准的,每年总是十二个月,365-366天,各月的大小(除2月份外)也很有规则,而且年年相同。但农历却不如此,平年十二月,353-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3- 384天,而且每月的天数也不固定,有的连续几个大月30天,有的连续几个小月29天。因此,春节多在公历的2月上中旬,或元月下旬。
⑶ 中国农历一年多少天为什么每年过年都不在同一天
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其因为计算方法不同,所以每年过年时间都不一样。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农历以阴历(夏历)为基础,由于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夏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转换;但夏历可以反映潮汐现象,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的指南。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
(3)为什么过年时间扩展阅读
农历的优点
1、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是兼顾了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
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较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⑷ 为什么中国每年过春节的时间不一样
春节的日期是根据每年的冬至计算的。农历规定,冬至必须在农历11月。所以,冬至最早可能是农历11月初一,最晚可能是11月三十。由于在公历中,冬至一般是12月21日或12月22日,而冬至与春节之间最短相差30天,最长相差60天。所以,春节最早是1月20日,最晚是2月20日。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⑸ 为什么每年过年是日期都不一样呢
农历是根据朔望月(二十九点五三天)制定的,它能反映月亮的圆缺盈亏变化。农历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三百五十四天),比阳历少十一天。照此下去,十多年后,农历和阳历的季节就会“阴差阳错”。
为使农历季节与阳历协调一致,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采用了“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即在十九年中安插七个闰月。这样,农历闰年就有十三个朔望月(三百八十四天),比阳历多十九天。因此,凡是农历闰年,都有二十五个节气,其中两个是“立春”,而农历平年,大部分只有二十三个节气,“立春”就“名落孙山”了。
广州专家同时指出,农历“双春”、“单春”、“无春”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十九年一个周期,凡农历闰年都包含二十五个节气,都是“双春”年。如今年是农历闰四月,属“双春”年;农历的“双春”年和“无春”年是紧密相连的。如农历二00四年闰二月是“双春”年,二00五年就是“无春”年;此外,在每个周期中,“双春”年和“无春”年各有七年,而“单春”年仅有五年。
在每个周期中,“无春”年比“单春”还多两年。“无春”属于普遍的、常见的历法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它的出现是天文与数学在历法编排上的客观反映,是人为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因此它不会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它与人类的凶吉祸福也没有必然联系。所谓的农历“无春”年不吉利,尤其对花果生长不利,以及“无春”就是盲年,盲年不宜嫁娶,盲年结婚会生盲仔等等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迷信。
农历是我国的一种历法,又称夏历、中历、旧历,俗称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则是闰月。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