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间加速
① 为什么我们年纪越大,就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呢
为什么我们年纪越大,就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呢?
英国科普作家、剑桥大学临床兽医解剖学家大卫班布里基,在《中年的意义》一书中介绍并评价了6种解释这种现象的观点。
![](http://www.sports-direct-international.com/images/loading.jpg)
为什么中年时人们会觉得人生呼啸而过?这种惶惶不安的感觉进化究竟有什么进化优势?当人类还是儿童或青少年时,他们的时间由自身发育和挣扎求生的努力组合而成,为人父母后,时间被僵化、没弹性的育儿责任占满。进入中年时,照顾后代的责任不再大量占据他们的人生,他们可以做出新选择。他认为,主观上感觉时间加速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这些新选择,产生急迫的感觉,让我们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生命。
② 为什么时间过的那么快
其实,这是由于我们对各种刺激的阈限值不断提高造成的。所谓阈限值,就是指刚刚能够引发我们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笑点,就是刚好能够引起我们发笑的事件的好笑程度。大家的笑点都不同,并且每个人的笑点也会随着刺激事件的增多而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外界事物越来越不容易把你逗笑了。所以,大家都会觉得春晚越来越不好看、小品越来越没意思……
同样的道理,大家儿时对一切事物的感觉都是新鲜又有趣的,任何东西都很容易吸引你。按照时间知觉的规律,新鲜感会让人主观上感觉时间延长。当我们初次做某件事时,感觉要比以后再做同一件事花费的时间长很多。甚至在新公司的第一天、假期第一天,时间似乎都过得很漫长。
时间会随着我们的长大而加速,就是因为我们体验到的新鲜刺激不断减少。当我们不断长大,为人父母后,所体验的事件就逐渐被僵化,没弹性的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工作育儿占满了全部的生活。尤其是人到中年时,生活更是变得复制性很强。
③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是时间加速了吗
2012年是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虽然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是这一年还是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比如说就有人指出,从2012年开始,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我们的时间好像加速了。实际情况看上去好像也是这样,在我们的印象中,时间似乎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溜走”,感觉在不久前才刚刚过完新年,但转眼间又惊讶地发现,这一年快要过完了。
总而言之,客观时间并没有加速,而我们所感觉到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其实是因为我们大脑对客观时间的感知出现了偏差,当然了,这跟这种现象跟玛雅预言中的2012年是没多大关系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那就是2012年时的我们比现在要年轻很多。
④ 为什么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眼前的日历赤裸裸地告诉我,准备掀起第三页吧!天哪!2022年马上要过去两天了。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呢?感觉从17年开始,这日子就像长了腿似的,不停地不停地往前跑。
早上醒来,还没做多少事就开始午餐了。吃完午餐,工作还没完成天就开始黑了。日子到底去了哪里了?为什么四年前的事恍若昨天,如今只能空留喟叹。
打开记忆的门来到小时候,那时候的一天好长,一年好长。每天盼着放假盼着过年,然而年就像耄耋老人步履蹒跚,好久也不来到身边。
如今倒好,你越想让时间慢一点,时间越溜得飞快。
就拿今天来说,早上送过孩子上学,回到家洗衣服拖地。不知不觉时间就到十一点多了。赶紧骑车去孩子学校,趁着午学功夫带她去弄牙。马不停蹄地往牙所赶,到那没多会医生就给弄好了。回学校没饭吃,带她简单吃了点饭就送去学校。
回到家,打开电脑准备冷永名师工作室的相关总结。这一坐没多久天就黑了。其实也不是一直在电脑上写小结,中间到网上冲了会浪。微博走走,抖音刷刷,赏赏绿洲,看看美篇,这一出走天空由亮到暗是瞬间的事。
等到天彻底黑下来,这才惊觉——这一天要过去了!还有一天就开学了。想到这心里好不舒服。
冲浪过程中在“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心中顿时豁然。时间里的秘密原来是这么回事。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对于刚刚结束的2021,有多少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对于时间的流逝,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一天很长,放学后还能和小伙伴玩很长时间才到睡觉的点;可现在一天简直太快了,下班回家吃顿饭就不早了,躺下刷刷手机就过零点了。
明明一天24小时从来没变过,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却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时光飞逝”了呢?
神经生物学家指出,童年时间过得很悠闲,成年后时间却过得飞快,这对人来说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体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跟时间本身的流逝速度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跟我们感知时间的能力有关。
不过为什么偏偏是年龄越大时间似乎越快,而不是颠倒过来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哲学家保罗·珍妮特(Paul Janet)提出了年龄比重论理论,认为人对时间的感知是相对的,其中年龄的影响非常重要,随着年龄增加,单位时间在我们生命中所占的百分比减少,所以这段时间就相对变快了。
怎么理解这个理论呢?
举个例子: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一年的时间就相当于他们生命的10%,对一个2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比例迅速降到了5%,而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一年还不到他们生命的2%。如果按百分比计算,孩子的一年自然更漫长。
年龄的增长并不是影响我们感知时间的唯一因素,记忆同样会左右我们对时间长短的判断。
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大脑常常会根据经历事件的多少来衡量时间的长短。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脑每天都会接收大量新鲜的事物和想法,这些新鲜事物对大脑的刺激较为深刻,每天的记忆点很多,就会显得一天的时间很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熟悉,生活越来越规律,一天中的记忆点越来越少,大脑缺乏新鲜的刺激,自然会觉得时间变快了。
与这个理论类似的还有“假日悖论(Holiday Paradox)”,所谓“假日悖论”指的是当你在度假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度假结束回忆这段假期时,反而觉得假期挺长。
之所以要强调“假日悖论”,是因为这个理论提到,我们对时间快慢的判断往往不是基于当时的体验,而是在回忆过去时做出的回顾性判断(也就是说我们谈论的是记忆中的时间)。
我们对时间的回顾性判断与在那段时间内创造了多少记忆有关,大脑总是倾向于把不熟悉的经历编码为记忆储存起来,而我们从童年到成年初期接触的新鲜事物往往最多,所以成年之后回顾过去,就会觉得童年时间漫长。
那如果换一个角度,不用回顾性的视角去看过去的某段时间,而是审视当下的一段时间,年轻人和老年人对客观时间的感知是否存在差别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段的受试者,让他们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计时一分钟,再睁开眼睛,看和实际的一分钟是否一致。
结果发现,年轻组的受试者对时间的判断相对准确,而老年组认为的一分钟多在80-90秒区间。
这种不同年龄阶段对客观时间认识的不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年龄增长后时间变快了。
想想看,你感觉自己只是休息了1分钟,可一看手表时间已经过去一分半了,是不是觉得时间过得更快了?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有种假设认为这和大脑中神经信号的传递发生变化有关。
这种观点认为,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网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增加,于是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需要走更远的距离、花费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衰老会导致神经受到的损伤不断积累,这些损伤会使神经元之间电信号的传递受到一定的阻滞,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大脑处理信息所需的时间。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大脑感知具体事物的实际时间变长,但是大脑不认为这是自己减速了,而是感觉时间加速了。
除了上述几种主流观点,关于为什么时间越来越快的问题还有不少其他解释,但多数都和人的记忆、年龄、神经传导、主观情绪等因素有关。
所以,如果你尽可能“延长”自己的时间(这里指的是在感觉上延长时间哦),也要从这几个因素着手。
既然时间越来越快实际上只是一种心理错觉,那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广泛阅读、结交新朋友等方式,让大脑不断体验新鲜的东西,变得活跃起来。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你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还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哦。
⑤ 为什么很多的人们会觉得时间变得越来越快科学家提出两个猜想
天文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经常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时间过得很快。相信很多的小伙伴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感受时间过得非常慢,总是期盼着自己能够快快长大,成为一个成年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成年了,反而会感觉时间变得越来越快,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一辈子过去了。我们在回忆童年的时候,同样会感觉那个时候的时光的确非常慢,可为什么成年了之后,反而时间变得越来越快?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种错觉,童年的时间跟现在的时间流速是一样的,并没有快慢的差别,我们之所以感觉现在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快,主要是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的压力而忙碌,所以才感觉时间变得非常快。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可能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童年的时间跟现在的时间流速是一样的,没有谁快谁慢的区别。可是在科学家的眼里,这个问题却并没有那么简单,有人认为这可能跟宇宙的加速膨胀有关,那么在科学家的世界里,对此又是如何解释的?关于这个时间的疑惑,科学家提出了两个猜想。
一、宇宙膨胀带来的时间变化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大爆炸理论,这是我们对宇宙起源的一个解释,而且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那个时候一个炽热的奇点发生了大爆炸,从此有了宇宙万物和各种规律。
宇宙诞生之后就停止不动了吗?当然不是,早在1928年,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发现河外星系具有红移现象,并且推导出哈勃定律,人们才对宇宙膨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到了上世纪末,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让我们对宇宙深处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观测到了遥远星系在不断远离我们,从而证实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宇宙的膨胀让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远离,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那么速度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速度越快,时间越慢。也就是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越慢,如果一个人乘坐光速飞船离开地球一分钟,那么回到地球之后,地球有可能已经过去了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是数万年。
那么飞船上的人跟地球上的人对于这个时间的认知相同吗?可能有人会说不同,其实它们都是一样的,时间并没有改变。对于光速飞船内的人来说,它不会感到时间的长时间流逝,也不会感觉到时间变慢了。
而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同样不会感觉到时间长时间流逝以及时间的变快变慢,所以二者的时间是一样的。有朋友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电影以正常速度播放,花费了90分钟,这个时候观看者想要看得更多的细节,于是将电影的播放速度高速为原来的10%,在这样的速度下,这部电影花费了900分钟才播放完。
电影的播放时间从原来的90分钟变成了900分钟,那么电影的时间变了吗?其实没变,电影的内容还是原来那些,没有任何的变化。宇宙的膨胀也是如此,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那么遥远星系的时间变慢了吗?当然没有,变得只是空间的体积。
所以,时间上的快与慢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和其他物理现象以及理论,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二、时间快慢可能与人的年龄有关系
第一个说法我们是从宇宙的膨胀等物理因素方面来解释时间的变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时间的快慢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和其他东西没有任何的关系。
可是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早在1890年的时候,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年轻人和老人,分别对时间做出一个比喻。而年轻人大多数都给出了类似于“岁月静好”这样的形容。可是老年人给出的答案却与年轻人不同,大部分都是岁月如梭这样的形容。
年轻人认为时间正好,没有变快,可是老年人则认为时间过得太快了,一转眼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而类似这样的实验在后来的100多年岁月里被反复多次做过,得到的结果是惊人相似,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时候做这个实验,年轻人和老年人都会得到高度相似的答案。
由此可见,年轻人眼里时间的快慢与老年人眼里时间的快慢有着很大的不同。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法国哲学家保罗·珍妮特在1897年提出了一个特别的理论-时间流速与人的年龄有关。
这个理论认为,当你一岁的时候,一年的时间是100%,到了50岁的时间,一年的时间仅占全部生命的2%,年龄越大,一年时间所占的比重就会越小。这样的理论提出之后,并没有得到很多科学家的认同,原因就是该理论无法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模型来证明,无法得到精确的实验结果。
尽管这个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多科学家的支持,但是随着人类 科技 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理论所描述的事物有可能是真的,大多数的人们的一生都能够有上面的感觉,那就是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这一点相信朋友们不会反对。
那么这种时间快慢与年龄的关系是否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目前还没有答案,这更像是一种哲学上的思想理论。现实的实验很难给出答案,当然,年龄越大的人们感觉时间过得越快,有可能也是一种心理作用。当然,事实真相如何,还需要科学家在未来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
⑥ 地球上的时间正在加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根据有关渠道报道,地球的自转速度比以往更快。因此,现在一天的时间比标准24小时有所缩短。目前,不少计时人员都在议论,是否要删除一秒钟,让时钟的走速和地球自传保持一致。而至于地球时间加快的原因,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一异常。不少人开始变得担忧起来,地球上的时间正在加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起初人类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大家的时间之所以变得更快,是因为环境影响,生活节奏加快。但事到如今,科技已经证实了时间真的在加快,难道说玛雅预言的并非全都是错误的。结合过去,恐龙时代的灭亡,人类的兴起,大家开始惊慌,难道人类会和恐龙生物一样,最终也会迎来末日毁灭吗?虽然说科学领域一直都在辟谣,称这只是谣言,但很多人都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其实这样的观点被大众接受也并非坏事,因为人类只有意识到总有一天会离开,才会更加珍惜眼下的时光。其实,在过去,异常的天文现象经常会发生,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
如果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地球自传速度依然在持续加快,相信国际计时人员会采取减少时间来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未来很有可能,一天的时间会不足24小时,到时候看样子全球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会逐渐加快,人类面临的压力也会继续增加。但如果说后期趋于正常,那这个环节就跳过了,当然,科学领域肯定会就此继续展开研究,直到找到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