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长大觉得时间走得越快
1. 为什么年龄越大,越感觉时间过得快呢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叹,25岁之前,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希望快点长大,而到了25岁之后,时间仿佛上了马达一般,过得飞快。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呢?
当我们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时,会感到每天都是新的挑战,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会促进事情的进程。在这种状态下,普遍会感到时间过得比较慢,每一天都没有虚度,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有意义。而当你的生活基本定型,缺乏新的人生目标时,你就会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内容与生活节奏,缺乏意义感,便会感到时间飞逝,仿佛回忆过去,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没有值得留念的事情。
2. 为什么人长大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我在搜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最频繁看到的就是这段回答:
然而我根据检索后发现,最早的答案竟是出自武汉大学的教育期刊《独生子女》2003年第10期中的某篇孩童教育文章,标题为《为何孩提时代时间过得慢》。当然我也有在日本学术论文库中寻找有关大脑;海马体;记忆;童年等关键词来检索03年以前的相关内容时,最终找到了部分原文是出自山口大学时间学研究所的井上慎一书写的论文,同时也拓宽了我的思路。
我们平常可以通过看手表,或者看电子设备,很容易就能知道现在是几分几秒;或者更简单地“抬头望望天”来判断现在的大约时间。但一般来讲我们肯定是有目的性的去计算,比如离吃中饭时间还有多久,离下班时间还有多长这样。
其实我们的人生除去睡觉至多就只有一两万天,实际上真的是很短暂。时间贯穿了我们每分每秒的人生,所做的很多事也会根据时间为基础,但在这段过程中我们的人体到底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呢?我通过检索归纳,汇总了以下几个理论方便大家更直观的理解。
理论一:生物钟导致认知错误
总体来讲,有数套理论解释年龄与时间错觉的关联。其中一个理论主要就涉及到了人体生物钟,实际上把生物钟作为时间感受的参考标准再正常不过了。因为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身体机能逐渐成熟,心脏也逐渐成熟,心跳速度也会慢下来。儿童的心跳和呼吸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在同一段时间内的次数肯定是更多的,“体感”上主观感受到的时间流逝速度也就越慢。
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就是多巴胺,它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物钟。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期刊中,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其研究发现在大脑中可以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可以直接控制生物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多巴胺分泌的水平也会越来越低,所以对于成年人或者老年人来讲,多巴胺分泌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时间流逝的加速。
理论二:“新信息”影响大脑感官
这套理论表示,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和我们所接受的新感官信息有直接联系。对于包含更多新信息的刺激,我们的大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从而使感受到经历的时间更长。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有些人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会有种“电影慢动作回放”的感觉。这是因为意外发生时我们的大脑可能会特别专注处理这些“新信息”来自救。而我们对于时间的体验是通常是对于过去经历的回顾,这样,对于包含更复杂信息经历时间的估计高于实际,那么当回头看时,自然就感受时间过得更慢。
理论三:从时间错觉看待人生
时间错觉是对时间的不正确认知。形成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由于神经生理上的某种局限,几何图形错觉大多如此;有的是因为经验主义的错误运用,如在形重错觉中,手提一斤棉花会觉得比一斤铁更重,因为按我们的第一直观感受体积大的物体往往重量就大。
所以在感知时间的错觉上,我们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20岁的人来讲,1岁只占他人生的5%,而对于一个2岁的孩童来讲,1岁就直接相当于“大半辈子”。所以换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时间变得越来越慢好像也并不是太奇怪了。
除了以上的理论外,我觉得如果直接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对时间的观念肯定是弱于成年人的,但他们却没有那么多琐事来分散注意力,也不会刻意感慨回忆过去,所以很多事物的关注度明显是高于成年人的。而成年人的年龄越大,各种枯燥重复的工作生活琐事也就越多,每当事情做完或者一段事件结束后,记忆中的“过去”在我们大脑中仅需片刻就能回忆完毕,导致我们总会有种时间流逝得特别快的感慨。然而不管到底原因是什么,长大后时间越过越快,这是很多人总结出的知觉经验。
3. 为什么人长大后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在人小时候,没有时间观念,童年过得比较自由自在,那时候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觉得自己很无力,看到别人能做那么多的事情,自己却不可以,只想快点长大,但会发现时间流失得很慢,自己生长的很慢,几乎没有发现什么成长的地方,但其实,长大之后,就会发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很容易做到,但好像又失去了好多东西,心中也说不明白失去了什么,上学时时间都用在与知识搏斗了,在出社会的时候,时间又全部忙在自己的事业中,所以每天过得很充实,就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快到失去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在生活中,时间越来越宝贵,但大部分人的时间都是用来奋斗工作,为了每天的生活奋斗,能在自己工作的这个大城市有一地居住的空间,能够活着越来越美好,不管是家人还是周围朋友,时间都在流逝,所以珍惜现在的时间,有空多陪陪周边的人,或许还可以留住一些“时间”。
4. 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相信你,我觉得你说这个事大伙都是觉得
这是一般的年岁,比较大人都知道的,但是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人确实觉得越大时间过得越快
比如说儿童时期,我们觉得过年过的很长
而现在觉得春节一转眼就过来了
但是却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
5. 感觉越长大时间走的越快,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生活越来越忙碌,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才会觉得时间走的越来越快。
生活在每一个人生阶段的人,都有着独属于这个阶段的生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会愈发感觉到时间的缺乏,时间仿佛如白驹过隙一般,飞快的在我们生活里消失。
其实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从来没有亏欠过谁,也没有优待过谁。当你觉得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快时,或许你该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更重要的人或事上,我们或许才不会因错过什么而遗憾。
6. 为何小时候觉得时间走得慢,长大后却觉得时间走得快这其中有何科学道理
确实是,我想我们很多人都能感觉到的一件事就是发现在我们还比较小的时候,时间走的是特别的慢的,但是等长大之后却发现时间走的特别快。这个是什么原因呢?这个是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但是我认为大体上可能是因为孩子们和成年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对于世界,对于时间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会有那样的错觉。
7. 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
不要做时间的追逐者,而是活在时间里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因一过年就有各种好玩的好吃的,生活处处是惊喜。于是,每天总是数着指头盼望着过年,那时候的日子真的过得好慢,慢得用分秒计算,慢得在梦中过了好几个年,醒来却只睡了十分钟。
长大后,时间仿佛装了加速器,时间开始以年为单位,甚至“三年”或“十年”为单位,刷刷一个十年没了,再刷刷又过了十年,毕业了,工作了,每天为生活奔波,还没来得及细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一年又过完了。
大家都明白,时间还是一天24小时,并没有加速或变慢,变化的是我们的时间感知。心理学家哈蒙德研究发现,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跟我们吸收、处理、储存的信息量紧密相关。
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满未知的,值得全身心的投入,不断的往记忆中存储新的事物。因为大脑的高频运转,事后回想便有一种心理上的错觉,仿佛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这些新奇有趣的事物。
长大后,生活似乎进入了一种可预测的状态,工作、社交、日常琐事,生活开始过得浑浑噩噩,懒得再去关注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所发生的事情都是自己熟悉的。大脑存储的新记忆越来越少,常处于低频运转甚至待机状态,回顾起来便感觉时间飞逝,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一天又过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想掌控大脑在专注和走神之间自由切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练习。以下是卡罗琳分享的一些控制注意力的技巧:
1、定期休息:我们的大脑可以保持90分钟的警觉,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每天最好休息五到六次。休息的时间不一定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一定要完全的分心。
2、正念冥想或瑜伽:一开始,卡罗琳对于冥想有所怀疑,但是经过冥想训练后,不得不承认,冥想是有用的。每天坚持冥想,哪怕只有10分钟。哈佛医学院神经科学家萨拉.拉扎尔(Sara.Lazar)在研究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中发现,长期冥想者的大脑中后扣带皮层区域的活动相对较少,而后扣带皮层主要控制分心和走神。瑜伽和冥想具有相同的作用,不喜欢冥想的人也可用瑜伽代替。
3、观察自然景观的照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自然景观而不是城市景观。大自然的魅力能够对我们的注意力产生神奇的效果,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顿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里面也提到过这一点。
4、保持体温:我们的体温在低于37摄氏度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按照这一标准,早晨刚起床的这段时间最不适合集中注意力,而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则是最容易专注的时间段。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便的方法来改变这一需求,如:通过运动或热水澡要增加体温,在短时间内获得专注。
5、找到一件你喜欢并且需要有一定的专注又轻松愉快的事情,比如:运动、手工、烹饪、下棋等,它能让你的大脑进入正确的状态。正确的状态需要不断的练习,在你需要的时候才会足够强大。
想要抓住时间,获得对时间的掌控感,并不需要让生活时刻充满新奇和乐趣,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学会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每一个细枝末节,让自己活在时间里。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么做绝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