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拜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⑴ "摩拜单车"风头正盛,你是否看好其前景
摩拜单车,如果继续以当前产品做服务的话,大概过不了多久就会淡出市场吧。
当前日常较常见三种类型的自行车,摩拜单车(红色),ofo(黄色),永安自行车(蓝色绿色)
为何说摩拜当前的业务并不足够好,或者说要改变产品呢,原因有四。
第一,用户不会主动参与推广。3000的自行车的确高端,但是用户却不会因其原价而觉得自己逼格有多高,更不会拍个照片发朋友圈,说什么“我一元钱租了一辆3000的自行车”,如果说是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汽车(凯迪拉克之类),用户才会产生炫耀的心理,从而自愿的帮助商家做“推广”。
第二,易用性差。在核心产品方面(也就是自行车),有三点设计不足。首先是重量,摩拜单车的自行车,重量将近其他普通自行车的两倍,在搬动时很费力气,更重要的是,骑车时由于车体太重,车速会变慢,骑车的人体力耗费会变大,我男朋友骑过一次,觉得都有些费力气,更不必说女孩子了。第二处不足在于挡泥板,不知为何,自行车并没有设置挡泥板,后面车轮暴露在外,只要地面上有水,泥,雪等物,就会飞溅到骑车人的背部,试问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去用?另一处不足在于车筐,产品设计没有车筐,那么有时候一些手提的东西就没有了可放置的位置,给骑行人带来不便。
如上的几处不足,一旦用户找到更合适的产品,就会立即抛弃摩拜。
第三,收费,并且押金太贵,面向人群比较窄。收费?你可能会说哪个自行车不收费,当然有,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提。由于自行车费用较高,必须要考虑防止盗窃方面的问题,因此押金也成为了摩拜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也成为了未来竞争中的一大隐患。说摩拜面向人群少,也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需要押金,需要钱,需要用手机功能才能使用,这也就流失了年龄较大的人群。
第四,需要到处找,这个应该说是最致命的,找一辆车,耗时可能会很久,也不排除有路盲的人(即便开着手机导航,也未必找得到),更多的人喜欢“习惯性”,而非变化。
对比一下永安自行车就能够大致看到摩拜的未来。
永安自行车,应该是与政府有关(具体不详),资金方面要优于摩拜;前1小时免费,之后每小时一元;直接扫支付宝就可以使用,也可以下载APP,还可以买卡(可以扫码开锁,也可以刷卡开锁);车有挡泥板和车筐,车体较轻;在各个地点有基站,每个基站有三十辆左右的车;APP中可以查看到每个基站的位置以及剩余车辆。除此之外,该产品会根据骑行距离和时间记录“碳积分”,积分可以换币(100积分=1炭币),换来的币可以兑换商品。
摩拜可能是比较早做公共骑行的,但是,未来不容乐观。
⑵ 摩拜自行车为什么会火
摩拜单车在上海遭遇了很多不文明现象,不仅被损坏还被偷。用户的不道德行为被媒体曝光后,让这款良心产品成为人们心中的弱势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拿王宝强事件来讲,一夜间刷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还持续了一周时间,而大部分人又有一个八卦的心,又激起了广大网友”一颗同情弱者的心。而网红单车摩拜单车火起来是因为,它是一场社会事件问题中的弱者。
也会让很多人思考为什么这么有良心的企业为社会提供这么好的福利产品,为何还有这么多素质低下的人呢?其实任何抱怨都没有用,就像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课,让一个社会性企业来普及,基本没门!这也应证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谚语!
一款产品正常的火爆应当属于产品好,体验好,口碑好,满足了人的产品和情感需求形成用户自发传播。比如之前的小咖秀,脸萌,柏拉图星座等产品。靠广大网友“同情”火起来这并不能支撑商业的发展。其实膜拜单车有几个创新的地方并不被广大网友熟知,比如它的防爆胎的实心胎,传动轴代替链条,大部分零件是自己开模生产制造,颜值来看属于中上等,产品上的优势和升级能让口碑传播持续发酵。
摩拜单车主要是针对除了地铁、公交、打车之外的,都市人的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即时需求。“最后一公里”是很多都市人都感受强烈的需求痛点,打车太贵,走路太远,又不可能随身带着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这样打破车桩式传统公共自行车共享方式的全新出行即时需求解决方案,一经推出就广受市民欢迎,不要以为这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在街头骑行摩拜单车的人里,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大爷大妈的身影。上班人群,社会人群也是网络传播的主力人群。让用户直接成为传播的主力军,这让摩拜单车可以在初期不用太担心口碑传播的信息源。
⑶ 如何看待摩拜单车的创新
谢邀。
共享经济的创业潮从一开始的虚拟体到现在渐渐趋近于实业经济,发展之迅猛,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的大体量互联网化。
而中国的很多创业模式也确实是从国外到国内,往往水土很适宜。
比如典型的“滴滴快车”就是从国外的“UBER”模式几乎是照搬过来,制造了多少篇创业热文,短短不到五年时间,估值过千亿。
从去年年底开始,摩拜单车又兴起了新的一轮共享经济创业潮。
但是,抱歉,这一次,我也不看好摩拜单车。
读过不少相关文章,凡是唱衰摩拜的,大都是从供求关系不稳定方面、怀疑它是想做融资等方面来考虑。
而我认为,问题更严重!
摩拜单车本身的商业逻辑就是有问题的。
在很多城市,摩拜单车出现以前,就已经有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身影。
和摩拜最大的不同,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借还系统更像是公交车系统,固定的地点取还,在取车还车点一般还会有摄像头监控。
不要小看这一点!
因为还车和借车都必须在一个固定的点,并且这个点上还有监控摄像头,这就告诉了租车人:
自行车最起码的状态,是被观察到的。
不还车,罚!
恶意损坏车,追责!
发现了吗?
这,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闲置资源在商业动作中,尽可能受到最小的伤害。
除此以外,固定的取车还车点还能够:
大幅度降低后期维护费用——最起码不用钻巷子的找车吧;
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度——就好像公共汽车系统的固定站台其实为了更高效率地保障城市交通;
更清晰地制订资源配置系统——哪里缺车,一目了然,立即追加车辆。
有规矩才能更好地成方圆!
基于以上,摩拜和ofo在我看来,更像是资本界的一场接盘游戏,就看最后谁倒霉,砸谁手上了。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比摩拜和ofo系统,更符合共享经济的商业逻辑。
⑷ 为什么美团和摩拜都能在短时间快速发展起来
美团点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类互联网公司。公司成立于2010年,起家于团购券业务,目前业务涵盖到店及酒旅、外卖、出行和餐饮供应链,几乎嵌入了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公司2010年涉足团购业务,2013年开始外卖业务,13-15开展酒旅预订,16年设立快驴专注供应链解决方案,17年进军网约车与小象生鲜,18年收购摩拜并开展"非餐饮外卖业务"。
聚焦Food+Platform战略,深挖核心产业链价值
美团成立初期以团购业务为主,在阿里、红杉、腾讯等多轮巨头融资支持下,成功在"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5,000余家团购网站中仅存的硕果。充足的融资不仅为美团度过了初创期,还促成了团购类市场两大主流玩家的合并(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使美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最近三年来,美团加速业务矩阵扩展,在餐饮和酒旅业务基础上,试点餐饮供应链、生鲜到家以及出行等新业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生活服务需求,扩大美团点评平台的市场空间。
规模和高增长是美团高市值的基础。截至2019年9月9日,美团市值为4,201亿港元,在中国零售电商企业中位列前茅。快速增长的销售规模和高频用户群体是支撑美团高市值的基础。2019上半年美团平台交易金额达2,976亿元,同比保持稳健增长;交易用户达4.23亿人,用户粘性也在持续提升。
美团以外卖业务作为引流核心,需要持续投入骑手成本和用户激励开支,仍未实现全年正盈利。另一方面,2018年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带来较高的资产折旧和重组成本,加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18年亏损显着扩大。2018年美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1.8亿元,同比显着恶化。
针对新业务带来的亏损问题,美团2019年开始转变发展思路,重新审视平台竞争优势,战略收缩与主业协同效益较小、亏损较大的业务,比如打造轻资产的美团打车聚合平台、关闭小象生鲜线下门店等,叠加共享单车折旧减少的影响。这使2019上半年亏损大幅收窄,经营现金流显着增厚。
未来美团将持续深挖餐饮产业价值链,深化平台之间的业务协同,实现交叉销售。尽管在外卖、酒店等核心业务板块都面临着行业龙头的竞争,但美团仍然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拥有足够大的空间,未来行业格局稳定后市场竞争将趋于平缓,美团和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都将逐步提升。
聚焦"Food+Platform",战略收窄创新业务。2018年美团进行了新的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形成"两大平台、两大事业群、两大事业部"模式,明确基于LBS的服务定位和美团点评用户平台的核心地位,指派对公司理解更深、善于调动资源的老人陈旭和陈亮、陈旭东管理独立事业部,负责创新业务拓展,同时将到店、到家事业群交给新人管理,激发成熟业务的创新活力。
在深挖餐饮产业链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利用平台高频消费特性进行流量聚合与交叉销售,转动高速发展的飞轮。在各项业务中,到店酒旅业务已实现稳健盈利;快驴餐饮供应链增长潜力大,外卖业务规模效益持续凸显,盈利可期;非餐外卖和出行/共享单车业务对于完善高频生活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盈利。
外卖:核心流量入口,短期竞争加剧
外卖本身是一门人工成本占比非常大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对人工成本极其敏感。由于动态成本占比较大,固定成本占比极小因此鲜有规模效应。基于此种观点,许多人非常不看好外卖生意的长期盈利能力。外卖生意对人力成本极为敏感即使规模再大,都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外卖业务价值来自于两部分:B端"人工对租金"替代价值,以及C端外卖小哥对消费者提供的便利。商家需要"外卖"来增加销售渠道以及提高坪效,消费者需要外卖的便利,这是外卖商业模式成立的基础。餐厅之所以使用"外卖"主要由于其提供了更多的客源渠道,而这部分渠道成本就是支付的抽佣。横向对比散客"堂食"的渠道成本,其中最大的一项便是租金。我们由此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租金在餐饮店营收中的占比约为外卖抽佣比例的上限。此外,随着中产阶级的逐步庞大,对"便利"支付对价的人群将不断增多,未来"便利对价"仍有不断上行的空间。
外卖是一个高频刚需的行业。伴随壁垒越来越强,单均利润也会逐步变厚。美团外卖作为外卖的组织者,在收取双方费用扣除外卖小哥的工资后,剩下的存余就是利润。在行业初期,为了保证没有新进入者,以及生态的稳定,抽成和成本之间只能达成弱平衡,因此是个薄利的行业。伴随竞争格局的稳定,运营壁垒以及双边网络的形成,平台的溢价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单均利润也有望越来越厚。
店面租金与配送人工之间增速差异越大,说明这门生意可以留存的利润越丰厚。长期来看因为店面的稀缺性大于人工的稀缺性,故租金的增速将明显快于人工。时间周期越长,租金与人工涨幅差距越大,因此外卖是一门可以与时间做朋友的生意。假设经过多年运营后,我们对于餐馆的抽成达到极限,提成比例的上限将是租金与服务员人工在餐馆营收中的占比。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简单的公式:美团外卖的利润空间=消费者为便利支付的溢价+商家的租金-配送成本。将这一公式进一步简化,为了留住消费者,防止新进入者的进入,我们将消费者抽成降为0。那么美团外卖的利润空间=店面租金-配送人工成本。如果店面租金长期增速快于配送人工成本的增速,外卖这门生意会越变越好。
美团外卖收入分为三部分:平台佣金、在线营销服务费以及配送费。随着规模增长和服务的完善,美团抽佣率提高,营销服务收入增长,补贴产生的收入抵消减少,拉动外卖变现率快速提升。2019上半年餐饮外卖变现率为14.0%,同比提升1.0%。
强大、实干的地推团队是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2011年底,出身阿里"中供铁军"的干嘉伟在阿里投资美团的契机下加入美团,对美团上万人的地推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推行成本和效率领先的打法,从供给端切入,快速上线大量商户资源,一年时间内美团市场规模从10%提升到18%。地推团队前期积累的堂食商户资源,也助力美团搭上了外卖行业高速发展的列车,领先饿了么一步,打造到店、外卖业务结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8年在线生活服务商家达607万家,美团活跃商家渗透率已达95%,具备领先优势。
外卖平台抽取佣金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平台配送和商家自行配送,目前美团平台负责配送的订单量占比约为70%。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饿了么和美团都会根据经营品类和配送方式制定抽佣率。据统计,由饿了么平台负责配送的商户抽佣率约为15%-25%,自行配送的商户抽佣率为5%-8%;由美团负责配送的商户抽佣率为15%-25%(商户普遍反映约22%),商家自行配送的佣金率为5%-10%。2018上半年美团GMV/外卖营收/佣金同比增长96.95%/90.89%/87.02%,销售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佣金率保持平稳,商家与平台共享增长红利;2019上半年,美团GMV/外卖营收/佣金同比增长37.49%/47.52%/42.13%,抽佣率提高加重了商家经营负担。
外卖平台收入以佣金为主,商家是平台间争抢的重要资源。19年初饿了么宣布将2000家中小商家的费率下调3%,后续将优惠扩大至更多商户;美团也对应发布了110亿元的商户扶持计划,若全部投入佣金优惠,预计平台商家佣金率可下降约3%。
用户需求多样化,外卖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入口
生活节奏加快和密集的人口分布推动了中国外卖行业的发展。据艾瑞咨询预计,2019年我国食品消费市场在线率有望突破20%,食品消费电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430亿元。对于消费者而言,外卖为一日三餐节省了出行和烹饪的时间成本,因此消费者愿意为菜品和配送服务支付相应对价;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非餐外卖等新零售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外卖行业竞争已经从流量红利期步入本地生活服务全面数字化的下半场,通过餐饮外卖打造高频流量入口、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升级成为主流。
从市场格局来看,外卖市场高度集中,美团外卖2019一季度市占率达63.4%,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但同时也受到饿了么与口碑整合后逐步发力带来的挑战。据艾媒咨询的数据,饿了么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47.4%;另一方面,新零售业务成为饿了么增长的新引擎,18年四季度饿了么新零售交易额环比增长32.2%,高于美团7.4%;2018年饿了么加速下沉100个三四线城市,在包括大理、顺德在内的众多城市实现市占率过半。
据艾媒咨询统计,2018三季度通过外卖APP/支付宝/微信小程序/微信第三方服务等入口进行外卖点单的用户比例为60.2%/35.3%/26.2%/24.1%,开放多渠道入口成为外卖业务引流的关键所在。饿了么对接淘鲜达/天猫小店/大润发等商家,在阿里生态协同引流下用户实现快速增长,通过支付宝和淘宝入口产生的饿了么订单占比达到30%。美团外卖除独立APP外,还通过美团APP/微信一级入口导流,用户留存率和购买频率保持稳定,用户粘性随平台使用时长增强。
为应对阿里88VIP会员带来的冲击,进一步挖掘高粘性用户价值,美团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付费会员,会员平均购买频次是非会员的3倍以上;六月美团和腾讯视频发布联合会员,为平台新引流40万付费会员。在会员福利持续丰富的吸引下,预计美团会员的购买频次和月消费额将进一步提升。
骑手成本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竞争压力下仍将加大投入
由于消费者和商家都需要向美团支付配送费用(各商家不同,一般为每单5-8元),由美团负责配送的订单变现率更高,但同时也需要平台承担骑手成本。骑手成本可以随外卖订单量增长和平抑配送峰谷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但外卖消费注重时效和质量,预计外卖行业的人力成本仍将维持较高水平。2019二季度骑手成本为92.7亿元,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6%,主要为订单密度增加摊薄单均配送成本,以及AI订单调度系统优化路线算法、提高配送效率的影响;二季度骑手成本费用率环比减少7%,是因为二季度天气状况好,骑手运力充足,骑手补贴相应减少。
从季节性因素来看,19二季度在骑手补贴减少的影响下,美团外卖调整后净利润首次转正;下半年由于暑期外卖需求加大和冬季寒冷天气将至,需要为骑手提供更高的补贴激励,配送成本将相应增加。从市场格局来看,饿了么蜂鸟配送的即时配送市场份额更高,在饿了么的竞争压力下,预计美团仍将持续完善骑手网络建设。2019二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毛利率达22.3%,创下历史新高。预计未来美团外卖将实现二季度单季度稳健盈利,随着规模效益提升,全年盈利可期。
依靠原有到店业务积累的线下运营能力及不断深耕的技术与运营优势,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不断提升,目前领先对手明显。2016/17/18年,美团外卖市占率分别为35.4%/46.1%/58.6%,分别提升1.7/10.7/12.5pct。19二季度美团/饿了么(加饿了么星选)/其他外卖市占率分别为65.1%/32.8%/2.1%,美团市场份额领先明显。从营收口径看美团占比更高,达到了68.6%,而饿了么只有31.4%。
竞争格局与市场占比呈现地域分化。美团外卖在低线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在一二线城市与饿了么占比相若。外卖的网络效应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每一个城市占比情况都差异较大。根据草根调研的情况,美团在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为58.6%,在三四线城市占比约为80%。
目前竞争格局仍然较为激烈,以长周期视角来看竞争格局的缓和是一种必然。我认为外卖本身是一个"双边网络"效应较强的业务,平台需要同时集齐足够的C端客群以及B端客群,因此竞争格局是趋向稳定,较难发生大规模变化。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步饱和以及红包投放效率的边际下降(单位用户激励带来的新增单量趋于下降),用户激励的投放规模有望趋于稳定(不再增加)直至下降。预期在经过充分博弈后,竞争格局会逐步缓和达成寡头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