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长

为什么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长

发布时间: 2022-02-25 09:16:31

Ⅰ 明适应的时间比暗适应的时间长对嘛

暗适应是照明停止或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逐渐提高的时间过程,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物质的变化来解释。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暗适应大约持续30-40分钟,之后感觉阈限不再降低。明适应比暗适应进行地快,大约5分钟明适应就基本完成了。
什么是暗适应

暗适应是指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或照明忽然停止时,视觉光敏度逐渐增强,得以分辨周围物体的过程。期间,视觉系统需要做综合的调节,包括:瞳孔直径的扩大,以增加采光量;从适于高照明视锥细胞的工作状态,转为适于低照明的视杆细胞活动;视杆细胞外段所含有的正被漂白的视紫红质复原;视觉神经中枢的相应调节功能的变化。完全的暗适应过程需经历的时间较长,可达40分钟以上。
什么是明适应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是视觉适应的一种类型。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视细胞或神经活动的重新调整,瞳孔的变化及明视觉与暗视觉功能的转换。由暗处到亮处时,特别是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事物,几秒钟或几分钟之后逐渐看清物品,这叫明适应。

Ⅱ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的暗适应时间长,明适应的时间短

这里的暗和明用黑夜和白天来代替,更容易理解。
人对环境的适应度主要是靠,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来决定的,白天,这四觉全开,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都很真实可靠,,安全感强了,肾上腺素就分泌得少,所有,对周围环境适应的时间短。
到了夜晚,四觉中的视觉基本就废除了,而视觉在四觉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对人而言,没有了视觉,安全感大为降低,危机意识增强,周围充满了未知,对将要面临的所有事物,掌控度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肾上腺素的分泌急速增强,此时,想了解周围环境并适应,当然需要的时间会长。
个人以为:人类的心理其实就是情绪的转换过程,而情绪的定义,也是人类将其归纳出来的,但在最开始的时候,为何这样定义,谁能说得清楚?心理分析或者是心理治疗,就是将情绪分解、转换成另一种情绪,只要目的达到了,又何需分得那么清楚?

Ⅲ 什么是暗适应与明适应

暗适应。人由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的地方,开始时视觉感受性很低,看不清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视力逐渐恢复,变得能够识别黑暗中的物体,这个过程叫做暗适应。

明适应。当人由黑暗骤然进入非常明亮的环境时,感到光线耀眼,眼睛也有个习惯和视力恢复过程,这叫做明适应。如驾驶员从长隧道刚出来见到太阳,就有这个现象。

拓展资料:

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30~4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

在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生成。

因此在暗的地方待的时间越长,则对弱光的敏感度也就越高。但有的人杆状感光细胞的功能有障碍,在暗的地方,杆状色素细胞不能正常地工作,不管他在暗处待多久,都不能提高对弱光的敏感度,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夜盲。有的夜盲是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引起的,有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引起。杆状感光细胞不具有辨认物体颜色的能力,所以在暗处看东西,都是一种颜色。

人眼感受到的外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视觉系统必须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这就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视觉适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视觉现象,比如盯着下落的瀑布看一段时间后再去看旁边静止的岩石会觉得岩石在向上“飞”,这就是经典的瀑布后效。

我们从露天进入关灯的电影院时会感觉一片漆黑, 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渐看清电影院里的人, 这种现象属于暗适应; 当我们从电影院走出来时, 一瞬间感觉阳光十分刺眼, 但很快就恢复正常, 这是明适应的过程。上述的例子分别属于运动适应和亮度适应。明适应就是视觉适应中亮度适应的一种类型。

具体来说,人刚从暗处走到亮处的时候,最初的一瞬间会感到强光耀眼发眩,眼睛睁不开,什么都看不清楚,要过几秒钟才能恢复正常,这就是明适应现象。光适应是视觉器官对强光的感受性下降的过程,光适应与集中分布在视网膜中央凹的锥体细胞关系非常密切。

Ⅳ 为什么明适应很快而暗适应很慢

这个是你眼底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决定的吧。一般明暗适应不会差别太大。

Ⅳ 简述明适应与暗适应的特点及机制

1 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又叫光适应。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事物,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品,这叫明适应。
2 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在营养缺乏、眼底病变情况下,常有暗适应功能变化。暗适应测定是眼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3 特点:暗适应大约持续30-40分钟,以后感觉阈限不再降低。明适应相比暗适应,进行地快些,大约5分钟明适应就基本完成了。
4 研究意义:
利用此规律可以避免在异常情况下光线对眼睛的破坏作用。例如在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抢救出来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这是因为他们在黑暗中长时间停留,强烈的地面日光使他们的眼睛灼伤。

Ⅵ 《认知心理》明适应和暗适应的机制是什么

1、明适应的机制

其机制是视杆细胞在暗处蓄积了大量的视紫红质,进入亮处遇到强光时迅速分解,因而产生耀眼的光感。只有在较多的视杆色素迅速分解之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色素才能在亮处感光而恢复视觉。只要环境中光照亮度超过每平方米10-3烛光,视锥细胞就会被激活。

光适应的过程一般比较迅速,由于所用的测定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说来,在最初半分钟内感受性下降很快,以后适应的速度有所减速慢,2—3分钟内即可达到稳定水平。

在视杆细胞外段的各层中,排列着一种叫视紫红质的光敏实体,可在光的作用下漂白,这是视杆细胞暗适应和光适应的光化学基础。

因此,有人下结论说,光适应等同于用漂白来减低视紫红质的浓度,而暗适应则是在无光的条件下重新合成视紫红质。于是,任何给定的适应水平都代表着漂白和恢复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在任何给定的光感受器中,这个平衡状态都将因落在它上面的光量的增减而被破坏,视觉兴奋就与平衡被破坏的程度成比例。

但是,上述观点到20世纪40—50年代已不再被人们接受了。克劳福特等人指出,很大的阈限变化可能是神经性的而不是光化学反应性的,因为它们可以在适应光呈现或消失后不足100微秒的时间内发生。

有一种视网膜“贮存处”的假说认为,适应是由一种神经反馈来调节的,这种反馈发生在当高强度的光使大多数感受器都把信号传送到一个神经调节中心或贮存处的时候。

2、暗适应的机制

在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生成。

因此在暗的地方待的时间越长,则对弱光的敏感度也就越高。但有的人杆状感光细胞的功能有障碍,在暗的地方,杆状色素细胞不能正常地工作,不管他在暗处待多久,都不能提高对弱光的敏感度,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夜盲。

(6)为什么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长扩展阅读:

在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中,许多场合同样要考虑到视觉适应问题。一般来说,目标的照明条件略高于眼睛的适应光的水平,则视觉功能最佳。在明适应下产生良好的中心视力包括形觉和色觉。

在低照明的环境下经过调节,已经适应的眼睛,若在极短的时间里暴露在极亮的光线下,虽然也能迅速明适应,但在闪光照射之后,眼睛将处于非常高的明适应状态,此时再回到低照明的环境下,视觉功能大大降低,并可短暂丧失。这种由于高强度的闪光引起的暂时性光敏感度下降,称为闪光盲。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明适应

网络-暗适应

Ⅶ 为什么暗适应感受性提高

视觉的适应有两种:明适应和暗适应。

(1)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一开始会觉得眼前一黑,看不清楚事物,但在黑暗处呆一会,就逐渐看清了东西,这叫暗适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感受性提高的过程:由暗到明,一开始看不清,后来能看清,是视力提高的过程。

(2)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一开始觉得光线刺的睁不开眼,很快就适应了,叫明适应。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由于进入人眼睛里的光线的刺激的量变多,也就是感觉阈限增大,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也就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嗅觉也存在适应,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听觉也存在适应。例如人们刚进入夜市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吵,在夜市中走了一会儿,就适应了周围嘈杂的声音。

皮肤觉也存在适应。冬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泡脚,刚开始觉得水很烫,泡了一小会儿,水温没有发生变化,却觉得水不那么烫了,这就是因为皮肤觉发生了适应。

Ⅷ 暗适应与明适应的例子

进入电影院需要适应一会,出电影院之后感觉光很刺眼

Ⅸ 明适应与暗适应的特点和机制是什么

1 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又叫光适应。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事物,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品,这叫明适应。

2 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在营养缺乏、眼底病变情况下,常有暗适应功能变化。暗适应测定是眼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3 特点:暗适应大约持续30-40分钟,以后感觉阈限不再降低。明适应相比暗适应,进行地快些,大约5分钟明适应就基本完成了。

4 研究意义:

利用此规律可以避免在异常情况下光线对眼睛的破坏作用。例如在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抢救出来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这是因为他们在黑暗中长时间停留,强烈的地面日光使他们的眼睛灼伤。

又如,值夜班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在值勤之前最好带上红色眼睛在室内灯光下活动,由于红光不能漂白棒体细胞的视色素,因而接受紧急任务时,可以加快眼睛的暗适应过程。

(9)为什么暗适应比明适应时间长扩展阅读:

由于视觉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视分析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刺激物由强向弱过渡),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刺激物由弱向弱过渡)。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从星光闪烁的星空到阳光明媚的白天之间和亮度相差数百万倍,如果没有视觉适应机制,人就不容易在变动着的环境中进行精细的视觉信息分析,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就会发生困难。

所以,视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通过不断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暗适应是视网膜适应暗处或低光强度状态而出现的视敏感度增大的现象,为明适应的对应词。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当时所不能见到的光,随着在暗处停留时间的延长,逐渐地可以看见了,这是日常现象。

暗适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事先给予充分明适应后,把房间变成暗室,测定对测试光阈值变化的时间进程,即可求得暗适应曲线。

热点内容
为什么冰块染不上颜色 发布:2024-11-16 00:47:38 浏览:859
苹果手机扫脸为什么别人还能打开 发布:2024-11-16 00:47:22 浏览:474
为什么一个女生喜欢绿茶 发布:2024-11-16 00:45:39 浏览:286
淘宝空调为什么用遮风板 发布:2024-11-16 00:31:23 浏览:328
为什么每次晚上睡觉都会哭 发布:2024-11-16 00:26:55 浏览:260
为什么左眼看东西会有点发黑 发布:2024-11-16 00:01:38 浏览:741
男人跟你卖惨是为什么 发布:2024-11-16 00:01:30 浏览:43
为什么虾会煮出红色东西 发布:2024-11-15 23:58:19 浏览:97
铁牌为什么颜色有深有浅 发布:2024-11-15 23:54:37 浏览:294
看手机侧躺着为什么胸痛 发布:2024-11-15 23:50:13 浏览: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