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为什么留不长时间
㈠ 用留置针输液越来越慢甚至停住的原因是
时间过久出现了针管有堵塞的情况,还有就是由于留置针不小心刺破血管在皮肤以外,这样就会出现滴速缓慢的情况,甚至于还会出现局部的肿胀与疼痛。
还有一些由于长时间的输液引起血管肿胀,最终压迫而出现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可以再次将留置针拔出重新穿刺注射,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出现。
用留置针输液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的注意事项是在留置针输入刺激性小的液体,同时要注意定期的进行换药,避免留置针的针孔出现感染的症状。
还应避免留置针在关节部位的血管内,因为关节活动可能会导致导致留置针移动到体外,引起药液外溢。而且在应用留置针的时候,要注意将留置针内的液体内的药液冲干净,进行封管,避免形成血栓堵塞的留置针。
㈡ 手上的留置针,能留几天
最多三天,时间太长了会引起感染。
㈢ 挤捏输液管会增加"输入不溶性微粒的概率或破坏过滤膜"吗
没事,你放心。是这样的。留置针在一段时间之后血管内的那部分针头就会因为血内的凝血蛋白凝固,堵住针头,自然就不流了,使劲捏一下是为了把凝固的蛋白冲下去。你也不必担心会形成血栓,因为人体有正常的纤溶,也就是溶栓机制。这种凝血只在输液针这种地方存在,因为是体外的东西么,会引起凝血。这也是为什么留置针不能长时间留在血管内的原因。但是在正常的使用时间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放心吧。大力点也没事,输液器不会那么脆弱。呵呵
㈣ 静脉留置针一般能留置多长时间
一般可在血管内保留5~7天。但也有人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选择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性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另外穿刺技术不熟练,封管方法不正确,患者自身疾病如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导管堵塞或脱出而致置管失败。
㈤ 关于保留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你知多少
选用留置针细、短为宜,外套管柔韧度好、刺激性小、可随意弯曲回弹性好、适宜选择儿科型号的留置针,减少留置针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降低机械性损伤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首选上肢,其次为下肢和头皮静脉。 原则: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管径≥3mm、粗直、血流充盈、富有弹性、易固定,且避开关节、硬结、受伤感染的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药物滞流时间长,对下肢血管刺激性大,血栓形成几率高于上肢,尤其是长期卧床者血栓形成几率是上肢的3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选择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滞留时间,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同时减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几率。 据不同年龄的患儿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 。
感染是影响留置时间原因之一。要严格无菌操作,保证留置针的无菌环境,常规消毒两遍,操作者注意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正确使用止血带,提高穿刺成功率。距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结扎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结扎60s内血管充盈明显,避免超过2min可能引起组织水肿。不宜过紧(可容纳一手指为宜),以免导致肢体远端动脉血流减少,静脉充盈不良,影响穿刺成功率,也增加了皮下血肿的几率。
操作时,根据病情及皮下脂肪差异情况,选择留置针进针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过小,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血管后壁。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退针芯2~5mm,缓慢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送管后再松止血带,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成功后,选择贴敷性好、透气防水的贴膜覆盖固定,同时加用自黏性弹力绷带外固定,将贴膜完全包裹,避免贴膜卷边、沾水、留置针脱落、穿刺部位感染。
绷带包扎不宜过紧和过度制动,穿刺静脉上方衣物宜宽松。避免在同一根血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发生几率,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药物PH值对血管的刺激。当PH值介于6.0~8.0,对血管的刺激最小。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酸碱度不同,对血管及导管的刺激程度不同,决定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对静脉炎发生占有很大因素。
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高度危险渗透压的药物输注24小时内就可产生化学性静脉炎。
合理安排药物输注的顺序。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输入非刺激性药物。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需充分稀释,减慢滴速,或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封管时建议先用生理盐水10ml冲管,再用稀释肝素钠5ml脉冲式正压封管,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有效使用。
控制输液速度,延长留置时间。小儿的输液速度是20~40滴/分,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输入药物浓度调整输液速度。
有文献报道:外周静脉血流1ml/分。如果60滴/分,相当于5ml/分;如果80滴/分,相当于8.3ml/分,当液体流速大于血流速度时,使血管壁侧压迅速升高,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如果输入刺激性强的高危药物,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稀释药物有能力下降,甚至为0,导致外渗,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输液微粒引起静脉炎,使留置时间缩短。输液微粒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但也有肉眼可见的50~300μm更大的颗粒。
输入后造成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可通过加用精密过滤器对微粒进行过滤,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最后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健康宣教,避免随意剧烈活动,避免潮湿,防止感染。有方法舒适的固定。但细心的护理也是保证留置时间的重要环节。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观看。
㈥ 留置针操作失败原因
留置针不滴可能有几种原因
1.针尖顶在血管壁上.留置针本身前端是硅胶管,很软,所以保护血管效果不错,可以留置一周时间,但是平时移动不小心可能使针尖抵在血管壁上,液体被阻,自然就不通了,解决办法可以尝试用手轻轻按压穿刺点上方2~3cm的位置,看看液体有没继续滴.
2.针尖堵塞.留置时间比较长,或者病人本身凝血功能比较强,可能有小血凝块堵住针尖.临床常规是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前曾经用肝素(抗凝剂)冲,后来考虑到抗凝剂直接入血可能会给身体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所以现在大部分地方已经不提倡用肝素了.
3.管道阻塞.一般留置针上都有个塑料的小卡子,看看是不是那里没打开?输液管道连接是否通畅,有时候可能会用到3通,看看那个通路是不是通畅的?输液瓶压力是否足够,如果液体很少并且已经开始出现回血,赶紧更换液体、或用生理盐水冲管、或直接拔掉留置针.
㈦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院感及留置针厂家都主张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5天。
留置时间的观点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一天,长者达27天。赵改婷通过动物实验建议保留96h,戚虹认为在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李晓燕等观察50例套管针留置患者,平均留置8-9天,其中最长达27天,无一例发生感染。GARLAND研究认为,只要适当监测,外周Teflon导管可安全保留达144h.黄丽云等人认为可在血管内保留5-7天。翟湘贵等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症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
穿刺部位
对于可下床活动的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而外周静脉比较薄,肌层活动相对较少,靠壁的血管更替较慢,加上使用留置针时局部的包扎和制动,使静脉血流变慢,给血小板沉淀的机会,促进血栓形成,导致留置针堵塞。留置针最好选用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等大静脉。田春梅等人对205例患者的观察中发现:穿刺部位不影响留置时间。
操作因素
操作中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症反应,大大缩短了留置时间。
型号不符,临床上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和较细的静脉留置针,这样套管部分与血管之间有一定量的血液边流,可减少套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
穿刺部位:避开关节处,牢固固定敷料,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均会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关节处穿刺者输液时置针肢体易取外展位,可使液体滴入顺利,延长留置时间。
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且要待干后穿刺,以免碘酒、酒精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
病人自身因素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高龄、肥胖、吸烟及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凝血酶缺乏症等,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活动: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当患者不活动或活动较少时,使血流变慢或淤滞,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降低,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而活动方法不当,使有留置针的肢体处于下垂姿势,因重力作用造成血管堵塞。而不得不拔管而缩短留置时间。
输入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
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高渗液如20%的甘露醇、营养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静脉炎,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些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的中间输入,如需药物持续维持血压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将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的液体交换一次。
封管方法不当
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封管液的种类:生理盐水和肝素无论哪种进行冲管,对导管的通畅没有影响。但是应该提示不要用别的封管液,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封管液的剂量、浓度与留置时间间的关系报告差别甚大。梁燕等用0.9%盐水3ml封管保留留置针79h.曹忆妹等对60例患者研究显示,10ml生理盐水封管可留置2d,20ml生理盐水封管可留置5d,高血压患者应增加封管液的量。
封管方法:用相同的封管液,但封管方法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曹忆妹等发现,推注完后退针堵管率为20%,边推边旋转退针堵管率为3%,较前下降17%,平均留置天数为5d.同时发现封管速度与堵管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但与局部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有一定的关系,快速封管天数为15d,慢速封管为5d.蒋燕等发现用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先缓慢推入3ml后,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其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缓慢全部推完后拔出输液针封(有效率为6493%)。张家荣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封管针的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ml肝素溶液留置的天数明显高于将封管针头2/3进入套管针推注2ml后,再将剩余1ml边推边退正压封管留置的天数。前者留置4d堵管率为7%,前3d无堵管发生。后者封管后第2天即发生堵管,堵管率为3%,4d堵管率为40%.曲瑶等对120例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推注速度的临床观察显示,快速推注肝素钠稀释液(25μ/ml)进行封管,堵管率占46.67%,缓慢推注组堵管率仅为5%.一些学者仍采用低浓度(12.5μ/ml)小剂量(2ml)的肝素溶液进行封管,每6~8h用同样剂量肝素溶液冲管一次。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大了护理工作量,未能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活塞夹闭部位
李冬梅等观察200例置留置针患者,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时被夹闭管腔内失去液体静压作用,当夹闭延长管远段时,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性面积相应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从而使回血率增加,相应堵管率增加,致留置时间降低。
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护能力
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病人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静脉炎及血流不畅而致套管尖血液凝固,缩短留置时间。
在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侧肢体,特别是湿热敷效果最好。热疗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了静脉回流,增加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
无菌操作
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确保质量。
消毒范围宜8cm以上,2%碘酒消毒待干后方能用75%酒精脱碘2次,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换。
穿刺成功后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待干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从尔缩短了留置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
多数学者主张每天用2%碘酒和75%酒精消毒穿刺针眼及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可以延长留置时间。许燕等研究表明,每日换药组与隔日换药组在留置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由于无菌透明保护膜具有密闭性好,粘贴皮肤紧密不易脱落的特点,笔者认为不宜频繁更换。频繁揭开保护膜易导致留置针脱出,且揭开紧贴皮肤的保护膜的操作过程,套管在血管内移动易致血管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保护膜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应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