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后校正为什么会使调节时间减小
A. 分析比较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在频域和时域性能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区别:
1、频域上的区别。超前校正会提高开环截止频率,滞后校正会降低开环截止频率。
2、时域上的区别。超前校正可改善动态性能,比如提高响应速度,但是由于对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减小了,所以抗干扰能力下降。滞后校正可以改善稳态性能,但是相对的也会使响应速度变慢。
3、适用场合上的区别。超前校正可以在稳态性能足够的情况下,用来改善动态性能。滞后校正可以在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比要求的截止频率高时使用。
4、超前校正的 作用相当于PD,滞后校正的作用相当于PI。
B. 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三种校正方法的比较 这三种方法对比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2.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3.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施加滞后-超前校正环节,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其滞后部分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C. 什么是超前校正装和滞后校正装置
超前校正装置:是一种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
滞后校正装置:具有滞后相位特性的校正装置叫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之为积分校正装置。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强抗干扰能力。
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称穿越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这是滞后校正的作用之一。
为了避免滞后环节的负相位对相位裕度影响,应尽量使网络的最大滞后相位远离系统的截止频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由此可知选择滞后校正环节零极点的准则就是,使零极点尽量远小于截止频率,以降低相角滞后所带来的影响。
(3)滞后校正为什么会使调节时间减小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和限制
一、影响:
1、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2、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3、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二、限制:
当系统在低频段相频特性上找不到满足系统相位裕量点时,不能用相位滞后校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滞后校正
D.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4)滞后校正为什么会使调节时间减小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网络——滞后校正
E. 请教: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该怎么选用
一般采用滞后校正,因为滞后校正既能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有基本上不改变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超前校正的系统带宽大于滞后校正的,带宽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差。不过如果采用超前-滞后校正,则更完美,哈哈,
F. 自动控制原理如何减小调节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增加有效的开环零点 一般会使根轨迹向复平面左侧弯曲或移动,增大系统阻尼,增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会增加动态性能,增加震荡性,即减小上升时间,增加超调,调节时间减小。原因是在动态过程中加入早期动态修正信号,由于该信号是在负反馈中,于是会减小信号的增加,相当于增加阻尼,改善了稳定性。又该系统增加零点,增加了相角裕度,改善了动态性能。
增加有效的闭环零点,不会改变的特征方程,也就是说,原先稳定的系统还是稳定,不稳定的还是不稳定。但是改变了动态性能,使上升时间减小,超调增加,但是调节时间一般不变。原因是在动态过程中加入早期动态感应信号,由于该信号是在负反馈外面,于是会加大信号的增加,相当于减少阻尼。
G. 试用 Bode 图设计方法对 系统进行串联滞后校正设计
垃圾题,出题老师垃圾啊
校正后是一个三阶系统,阻尼比、wn是二阶系统的概念,这题没法做。阻尼比还好一点,可近似转换为相角裕度,wn当做wc?问题是做完了也没法验算是否满足条件;
给超调量、调节时间指标就是可以;而阻尼比、wn不是系统性能指标,只是二阶环节的参数。
H. 自动控制原理调节时间要变小用什么方法校正
反馈调节。
可以降低系统的时间常数,加快整个系统的相应速度。
I. 如题,如何确定用超前校正还是滞后校正
1、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
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着改善,但不能显着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2、滞后校正
滞后校正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
(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或需提高相位裕度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知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3)若原系统已经不稳定或相对稳定裕度很小时,不能采用滞后校正。
(9)滞后校正为什么会使调节时间减小扩展阅读
作用
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强抗干扰能力。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称穿越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这是滞后校正的作用之一。
为了避免滞后环节的负相位对相位裕度影响,应尽量使网络的最大滞后相位远离系统的截止频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由此可知选择滞后校正环节零极点的准则就是,使零极点尽量远小于截止频率,以降低相角滞后所带来的影响。
J. 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区别及特点是什么
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区别如下。
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超前校正:增益和型次未改变,稳态精度变化不大,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即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滞后校正特点,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滞后校正特别之处
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
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施加滞后超前校正环节,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其滞后部分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