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衰
Ⅰ 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 哲学道理
别说一个偌大的公司。就是一辆车,不小心,离脱轨就在下一秒。
当然理论上说,公司的风险管理力求化解企业风险,所以破产能够预计,比如对于市场的估计,公司固有的适应能力,公司未来的表现等等。
按照目前微软的结构,股份公司更接近分布式的系统,我们可以用参考分布式系统的生命力来考察公司组织,这种形式化组织系统的生命活力:
(因为对于等级结构公司,只要某个或者某些高层的变动和失误都可以造成公司整体破产的结果,所以没有借鉴意义。如同一个乐队,没有了主唱,这个乐队就难以维系一样)
联系这样阐述分布式系统的生命活力:人们设计制造系统或为了特定目的对现有系统进行意志干预,都将造成系统内形式等级交错、系统冗余的能量损耗递增的可能,当功耗率成为决定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时,分布式显示出绝对优势。
反映系统后天成长、变化的组合形式会沉积下来,它们会增加复制中心耗能与整体负荷、降低整体效率、形成系统复制中心活力的屏障、甚至可能包含复杂的依赖关系引发复制矛盾与功能危机。当复制中心因复制受到障碍而逐渐衰竭、响应速度变慢,意味系统整体机能衰弱,系统逐渐老化。当系统环境的变化中包含了复制必需的条件缺失及促就条件成立的耗能超值而变得不可取时,系统生命周期完结、生命自然终止。那些能够与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即适应环境的系统存活下来。
一个公司都有其机制,会慢慢沉积一些组织管理形式,促使公司老化,成为公司的包袱。微软这样高科技公司也不例外。当微软依赖的产品收入不足以维持其成本,公司无法及时调整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创造新的价值,靠吃老本维持的话也许就是18个月。也可能是说,微软现在什么都不产出,不再卖一件产品,也至少有维持18个月开支的资金。
Ⅱ Windows XP什么时候会推出历史舞台啊为什么会长盛不衰
一、微软宣布Windows XP在2009年4月14日前主流支持服务有效,在2014年4月8日前还在延伸支持服务有效期内,还会提供有限支持。
所谓不支持是说微软不再为XP系统提供升级服务,而不是说不让用户使用,98微软早就不支持了,现要人们还不是一样的使用吗。XP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那就看以后发展情况了。
二、网上那么多好用的XP SP3破解版,如果你没特殊需要,就是普通网民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买XP套装版光盘。
望采纳。
Ⅲ 为什么许多人认为微软衰落了其原因是什么
提到微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微软公司在日常生活中都如影随形,并且是一家非常强大的网络公司,它在市场中的地位也十分显着,而且又是最早的一个互联网公司。
虽然说微软公司错过了红利期,但是微软公司主要以软件和硬件两手抓为目的的公司,所以并不会产生衰落的情况。尽管微软公司之前的决策确实做错了,并且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的大红利,但是互联网时代现在仍然在继续当中,甚至有人说互联网基本也走到尽头了。可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周围,互联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似乎人们生活的动力以及各方面都无法离开互联网,所以微软的衰落只是表象。
Ⅳ 微软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
20多年前,微软由比尔·盖茨和一个好朋友在学生宿舍中创立,现已成为今天资本总量达到美国第二位的大公司。作为市场主宰力量的微软至今没有表现出任何衰败迹象,它仍在以每年40%以上的利润增长;它狼吞虎咽一个接一个的新市场,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Ⅳ 微软这几年是怎么活下来的
那么微软这几年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1.
从1997年开始到2004年的7年时间里,微软就一直深陷反垄断案危机中。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韩国,几乎整个世界的司法部门都在跟微软作对。
从浏览器到播放器再到服务器,各地司法部门动辄上10亿的罚款着实让微软吃不消。微软的法务部门也因此被戏称为欧盟的取款机。
为了不让自己“垄断”的身份坐实,1997年深受其苦的比尔·盖茨甚至专门给垂死的苹果投了1.5亿美金,帮助乔布斯研发全新的MacOS系统,同时还帮助这个老对手适配office软件产品。
据说当时刚回到苹果的乔布斯,亲自给盖茨打电话威胁:“如果不投资,我们就告你侵犯专利”。
随后苹果也很讲义气,在微软深陷win98、win2000服务器系统垄断之时,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器产品。使得欧盟不得不把垄断调查的重点转向了多媒体播放器上。
经历如此多危机之后,在鲍尔默的带领下,微软重新进行了产品布局。开始将目光全面转向企业市场,特别是office软件、服务器系统产品服务上。在消费者市场上,微软只关注新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然后只收取专利费用,不与第三方公司直接竞争。
甚至在核心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都做得三心二意,每一版新系统出来都还要分一个家庭版、企业版。
从此,竞争对手苹果经常在自家发布会上,讽刺微软Windows系统所使用的技术老旧过时、不思进取。而微软的表现也确实如此,从2004年之后推出的Windows Vista、Windows 8两个隔代产品,无论是代码质量还是接口完成度亦或者是产品体验,都属于是半成品水准。摆明了微软就是觉得PC市场一直在萎缩,然后用一些半成品收集用户反馈,再来优化产品。
.NET这一服务软件开发者的框架技术产品,从2002年发布到现在15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个试验品。过于不稳定的Win10系统,简直让用户怀疑微软到底是靠什么起家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微软一直在削弱消费市场对公司财报的影响,早就一心投入到企业服务市场上了。
2.
微软近些年的盈利重点一直在office软件身上,靠着专业的office办公软件,微软早早拿下了全球的企业办公市场。服务器系统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Azure云计算是微软营收的另一个重点。
今天,微软发布的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微软2017财年Q3季度总营收为221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8亿美元。其中智能云服务营收达到了68亿美元;以Office办公业务为代表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营收贡献了80亿美元;个人计算业务营收萎缩到了88亿美元,是唯一下跌的版块。
整体算下来C端消费者市场的营收只占到了总营收的7.6%,而在这一部分业务里,Xbox游戏机、游戏、搜索广告、office软件、云服务等产品服务还占据了大量的份额。
这么算来,在大家生活中影响最为深刻的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微软来说,早已不是重点项目了!而关于大众消费市场,微软则是靠着抢先布局的专利储备,每年向Google、三星、苹果、亚马逊、华为等一众厂商收取的专利费,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更吊诡的在于:微软每年收取Android手机厂商的专利费,仅三星一家就达到了10亿美金,这仅仅是2013年的数据!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三星每卖出一台Android手机需要向微软支付12-13 美元左右的专利费用,HTC则是10美元,其他包括LG、华硕、联想、亚马逊,以及制造Linux、ChromeBook设备的厂商也需要向微软缴纳相应的专利费用。
微软的专利从通讯录更新、文件同步、软件菜单、浏览器,甚至覆盖到手机打电话连接的基带芯片处理器等,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专利向每一个后来者收取专利费用。这些费用只需要法务团队与财务部门进行配合审计,运营成本极低,基本全都是净利润。每年几十亿美金的专利费用,在200亿美金的净利润里非常扎眼。
在各家手机、平板什么是所有电子设备厂商身上薅的羊毛足够让自己活得很滋润。根据 2011 年的数据,微软收取的 Android 专利费是旗下 Windows Phone 销售收入的 5 倍。
3.
为什么配合盖茨打反垄断案的乔布斯,最后能够带领开创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盖茨的微软面对苹果历年发布会上的讽刺,却能无动于衷?
事情显然不是如此!
微软仅仅是让给了苹果部分利基市场,稍大一点的市场从来就没松过口。这就像Intel与AMD的关系一样!从1998年鲍尔默升任微软总裁,2000年成为微软CEO以来,一直都在推动微软新业务——特别是硬件业务发展。鲍尔默看到消费电子硬件业务未来的前景,希望在此领域能有所作为。
而从2000年到2008年的时间里,作为微软董事长的比尔·盖茨,则一直忙着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豪宅。
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么大的市场,微软从1996年就开始布局,一路追打,只是自己内部利益混乱,无法统一决策资源坚定的打进去。这就是微软难以根治的大公司病。
1995~2000年,整个IT行业陷入了发展方向问题,到底是向高性能计算方向发展,升级替代市场现有产品;还是打造迷你的掌上电脑,开拓全新领域?
微软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强Wintel联盟合作,继续打造高性能计算机;一方面在1996年推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向工业计算机、掌上电脑领域进军!
1997年,Intel联手整个产业链力推RAMBUS的DR DRAM技术。由于Intel与RAMBUS的野心太大,想要将内存的传输速率从100MHz的水平一步提高到600MHz甚至是1066MHz,最后在1998年底因为过多的技术缺陷而失败。
同期,由于Intel与RAMBUS打出的专利费太高,台湾威盛联合多家内存、系统模组厂商推出了133MHz的SDRAM方案,成为替代方案。到2000年,Intel与RAMBUS开动专利战使得整个市场开始禁用威盛的产品,导致威盛错失发展良机,也为Intel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如此一来,妄想一步登天的高端计算设备计划泡汤了!
同期,苹果快速推出了PowerPC架构的iMac、iBook产品,向掌上电脑、轻办公市场发力。
另一边,微软也没有闲着,从1997年开始联合威盛旗下的HTC开发Windows CE掌上电脑产品。
2000年,经历过Kangaroo、iPAQ的成功之后,微软基于Windows CE开发出全新的Windows Mobile,开始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从此HTC占据了Windows Mobile设备市场80%的份额,直到2009年,HTC的Windows Mobile设备都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有大量份额。
2006年,微软看到苹果iPod与iTunes绑定在Mac电脑上在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后,推出了自家的Zune播放器产品。这是微软推出的第一款硬件产品,同时还推出了Windows电脑端音乐管理软件Zune,并将这一软件适配到了Windows Mobile上。
可是,Zune跟此前Dell的MP3一样,都未取得成功。
2002年,Dell为了打败苹果iPod,主动帮苹果在自家PC渠道里销售iPod。2004年Dell推出自己的MP3产品,性价比更高,但是长得太丑,最后以失败告终。
2010年,微软推出了Kin1/2两款Windows Phone产品。
但都失败了。
4.
至今,微软已经开发了20年移动产品,但微软却从未认真优化好相关的开发者服务!
虽然2002年,微软就已经发布了.NET技术框架,但15年来,这一款产品都是以实验性产品的形象存在!无论是Windows桌面系统,还是Windows移动系统,长年以来,微软操作系统的API接口一直未能统一,前向兼容性很差。
由此导致了Windows移动设备的开发者生态一直不完善,发展了十多年的Windows Mobile,应用数量用户体验还不如推出两年的iOS。
微软受制于投资人对风险的控制,一直难以全身心的进军硬件领域。由于软件销售的业务模式,使得微软商务部门相对强势,到处都是“总裁”。内部管理的制衡也是一个问题。
在鲍尔默时代,虽然给出了漂亮的营收财报,将盖茨的咄咄逼人风格改成了亲善和睦的形象,并力排众议收购Nokia,但也难以按照战略规划来重组产品研发策略。毕竟,鲍尔默还是从商务部门走出来的,还是难以很好把握好产品节奏。
就算鲍尔默曾经是盖茨的大学室友,曾经在数学考试上远胜盖茨。
从2014年,熟悉技术产品的纳德拉上台之后,控制好软件产品发展后,终于赢得了盖茨与投资人的认可,开始全面布局软硬件技术路线。
在WP、Windows RT、Win10经历了多年半成品的尴尬后,马上推出的Windows 10 Cloud系统,终于要迈出向合格的完成品转换的步伐了!
Ⅵ 为什么人们对windows操作系统褒贬不一,但微软公司却还长期称霸微机软件市场
1、Windows 1.0
Windows 1.0 微软第一款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1.0的发布时间是1985年11月,比苹果Mac晚了近两年。由于微软与苹果间存在一些法律纠纷,Windows 1.0缺乏一些关键功能,例如重叠式窗口和回收站。用现在的眼光看,它的失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Windows 1.0只是对MS-DOS的一个扩展,它本身并不是一款操作系统,但确实提供了有限的多任务能力,并支持鼠标。
2、Windows 2.0
Windows 2.0 微软很快与苹果签订了在Windows中使用Mac图形用户界面元素的许可协议,这确实是微软的一招妙棋。Windows 2.0完全支持图标和重叠式窗口。
除了用户界面外,Windows 2.0还获得了一些重要应用软件的支持。早期版本的Word和Excel就利用Windows作为用户界面。当时颇为流行的桌面出版软件Als PageMaker只能在Mac上运行,也有了能够在Windows 2.0上运行的版本。这对Windows非常重要,其用途和市场都得到了大幅度扩展。
3、Windows 3.0
Windows 3.0 1990年发布的Windows 3.0是一个全新的Windows版本。借助全新的文件管理系统和更好的图形功能,Windows PC终于成为了Mac的竞争对手。Windows 3.0不但拥有全新外观,其保护和增强模式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内存。Windows 3.0获得了巨大成功,两年内销售量就达到了1000万份拷贝。开发人员开始开发大量的第三方软件,这也是促使消费者购买Windows的一个重要因素。
4、Windows 3.11
Windows 3.11 Windows 3.11是对Windows 3.0的优化,支持TrueType字体、多媒体功能和对象连接与嵌入功能。Windows 3.11中还包含有自Windows 3.0发布以来的许多补丁软件和升级包。
5、Windows 3.11 NT
Windows 3.11 NT Windows 3.11 NT是功能更强大的Windows版本,它的开发完全独立于消费者版Windows 3.11。NT适合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与Windows 3.11不同的是,NT面向32位处理器。不幸的是,Windows 3.11 NT没有获得硬件厂商支持,它们认为使产品与NT兼容太麻烦了,而且NT市场份额也很小。
6、Windows 95
Windows 95 Windows 95使得PC和Windows真正实现了平民化。由于捆绑了IE,Windows 95成为用户访问互联网的“门户”。Windows 95还首次引进了“开始”按钮和任务栏,目前这两种功能已经成为Windows的标准配置。
Windows 95彰显出一直困扰着微软的后向兼容问题。包括一些设计缺陷在内的Windows 3.11大部分架构都被移植到了Windows 95中,Windows 95一部分代码在32位模式下运行,另一部分代码则仍然在16位模式下运行,系统运行时会经常需要在这两种模式间切换。大多数用户不会注意到这一问题,但 却成为了系统不稳定的隐患。微软也**不断发布补丁软件,解决Windows 95存在的问题。
7、Windows 98
Windows 98 Windows 98提高了Windows 95的稳定性,并非一款新版操作系统。它支持多台显示器和互联网电视,新的FAT32文件系统可以支持更大容量的硬盘分区。Windows 98还将IE集成到了图形用户界面中,为后来的微软反垄断案埋下了祸根。
不久后发布的Windows 98 SE增添了包括共享互联网连接在内的一系列新功能。
8、Windows 2000
Windows 2000 2000年2月发布的Windows 2000是Windows NT的升级产品,也是首款引入自动升级功能的Windows操作系统。
9、Windows ME
Windows ME Windows ME被戏称为“错误的版本”(Mistake Edition),遭遇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稳定性问题。但与Windows 98、Windows 2000,甚至当时尚未发布的XP相比,Windows ME的图形用户界面都有不小的改进。
10、Windows XP
Windows XP 2001年发布的Windows XP集NT架构与Windows 95/98/ME对消费者友好的界面于一体。尽管安全性遭到批评,但Windows XP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文件管理、速度和稳定性。Windows XP图形用户界面得到了升级,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使用Windows PC了。
11、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在2007年1月高调发布,采用了全新的图形用户界面。但软、硬件厂商没有及时推出支持Vista的产品,有关它的负面消息满天飞,销售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Windows用户仍然坚持使用Windows XP。微软今年3月份发布了Vista SP1,修正了Vista存在的许多问题。
12、Windows 7
Windows 7 尽管Windows 7要等到明年才会发布,但开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微软10月份在一次开发商会议上展示了一款预览版Windows 7,其中包含有全新的搜索工具、任务栏和联网工具。
Ⅶ 微软公司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让微软成为软件帝国
只针对比尔盖次起家创建微软的一些个人看法:
对机遇的敏锐远见【对今后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普及化前景看好】
能够复制和创新【当大家局限于只有开发人员用操作系统时,比尔盖茨已经想普大众话的windos 并且多个版本的发布,后期复制操作系统到平板 移动端 等等平台】
能够网罗志同道合的人才和优秀的团队管理能力【取决于比尔的高情商以及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公司制度的制定】
深厚的背景【比尔盖茨的父母都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相关工作者】
高超的技术【比尔盖茨高学历,高智商,遗传基因的天赋加后台努力】
努力奋斗的坚持不懈【不在意别人眼光坚持理想】
Ⅷ 为什么微软日渐萎靡但仍没有改变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一方面微软和谷歌类似,在国内本土化做的一般,所以存在感较弱;但其实更核心的原因是微软的重心是2B业务
微软日渐萎靡,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国内的很多网友我确实不太明白,我们真的要去唱衰一家如此出色且强大的 科技 巨头吗?这些年在大家唱衰下,Amazon、Alphabet、Microsoft、Apple、Facebook几大 科技 巨头几乎是一路高涨,在核心业务业务上老而弥坚的同时 ,新的业务表现也非常出色,难道这就是大家口里所说的日渐萎靡?产品不会骗人、财报也不会骗人,那到底是怎么得出微软衰落的结论的?这么说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微软到底有多能挣钱?
截止现在,微软市值高达2.36万亿美金,仅次于市值2.82万亿美金的苹果公司排在第二。根据2022第一财季的数据,微软营收453.2亿美金,连续第四个季度营收超过了400亿美金,整个第四季度,微软的净利润高达205亿美金,你管这个叫做萎靡?
在2020-2021财年,微软全年净利润是612.71亿美金,去年6月份,微软的账面现金储备高达1303亿美金,微软还拿出600亿美金回购股票,不夸张地说,除了Apple、Alphabet两家巨头之外,在影响力、核心技术,以及资金储备、盈利能力上,几乎找不到第三家能跟微软相提并论的企业。微软的市值体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法国、英国、巴西等几个国家的GDP数值,比意大利和加拿大要高,微软的现金储备比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多,比很多国家的国库都要有钱,不要小看了微软的能力。
微软老而弥坚,又开拓创新
比尔盖茨不参与微软公司管理之后,微软管理权曾经在鲍尔默手里很长一段时间,普遍认为在2008年到2013年这5年鲍尔默执掌微软期间,微软几个重大战略失误,没有赶上移动的时代,确实被认为是微软停滞不前的5年。
不过一切都在纳德拉成为微软新一任CEO之后迎来了变革,纳德拉上台确定了“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并且积极拥抱开源。在他的主导下,Windows 10成为微软 历史 上普及最快的Windows版本,Office打通云服务,整个微软办公套件进行了重新拆分和组合,尤其是在移动端的重新发力,也让Office收获了较多的移动端用户。
云计算和开源,是纳德拉执掌微软几年,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微软打造了Visual Studio Code这个开源的文本编辑器,目前已经是用户量最多、并且最受欢迎的文本编辑器了。随后微软收购了GitHub代码仓库,开源了.NET,可以说微软在积极拥抱开源,并且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包括GitHub、Azure在内的微软智能云业务实现了169.8 亿美元单季营收,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可以说在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在重新走上复兴之后,之前微软被Google、Apple两家巨头甩开了,核心因素就是在新业务上创新力不足,一直在吃Windows、Office等业务的老本,移动端更是被谷歌和苹果甩开很远,现在微软重新走上正轨,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科技 公司之一。去年六月份,纳德拉已经同时兼任微软董事长的职位,这是微软在创始人比尔盖茨之后,第一个同时担任董事长和CEO职位的掌舵人,这也表明微软内部对纳德拉的工作成绩非常认可。
竞争对手还是弱小
Ⅸ Windows XP什么时候会推出历史舞台啊为什么会长盛不衰
XP用那么久是因为vista的推迟上市以及不适合人们使用。导致了微软系统的青黄不接。所以XP一用就是10年。
曾有人在W8出来之前总结微软的系统规律,一定是一好一坏——98好》ME垃圾》XP好》vista垃圾》W7好》w8?
Ⅹ 苹果和微软什么时候创立
1975年,20岁的盖茨在哈佛上大二,被年长两岁的保罗.盖伦连哄带骗,退学后一起创立了微软。
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从里德学院退学,说服了大他五岁的斯蒂芬.沃兹尼克尔,共同创建了苹果。
从那时开始,这两位同龄人,正式进入个人电脑领域,带领着各自的公司,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对决。往后的四五十年中,苹果和微软,彼此斗争,相爱相杀,共同将PC送入千家万户。
也许是巧合,经历了各自的兴衰后。2020年,微软和苹果的市值双双突破1.4万亿美元,成为市值最高的IT企业,遥遥领先于第二梯队的谷歌、亚马逊。
究竟是什么支持着这两个半百老人,长盛不衰,走到如今呢?
让我们先从微软开始说起。
1.微软诞生
1975年,保罗.盖伦拿着Altair 8800的资料,给盖茨描绘了PC(个人电脑)的美好蓝图。
戴着厚重眼镜的盖茨最终被他说服,从哈佛退学,在那一年,两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由保罗.盖伦提议,命名为MicroSoft。
保罗.盖伦 和 比尔.盖茨
那一年,他们还在为Altair 8800电脑设计Altair BASIC编辑器,这个编辑器后来成为Microsoft BASIC,也就是MS-DOS操作系统的基础。
应该说,微软的起步并不顺利,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拿出能攻占市场的产品,举步维艰,发展地极为缓慢。而晚它一年成立的苹果公司,已经凭借出色的产品Apple 1 和 Apple 2 ,收获了几十万的订单,业绩蒸蒸日上。
直到1980年,凭借盖茨空手套白狼,拿到了巨头IBM的订单后,事业才开始有了转机。
当时的巨头IBM也生产个人电脑,但由于利润稀薄,它根本看不上PC市场。盖茨前往IBM推广自己开发的Basic解释器,了解到IBM需要一个PC的操作系统。虽然两手空空,但敏锐的盖茨察觉到这是个机会,于是便接下了这份合同。
离开IBM后,盖茨用5万美金的低价,从西雅图的一位年轻程序员手中,买下了86-DOS的着作权,将其改为MS-DOS后,转而再卖给了IBM。
而且卖的方式很聪明,只收版权费,不卖源代码。他用这种极低的价格的方式(每个5美元),成功打入了IBM的系统。鉴于1980年代IBM的巨大影响力,兼容机泛滥成灾,因此,微软的MC-DOS系统开始占领了大量的PC市场。
虽然利润微薄,但微软算是正式迈出了进军PC的第一步。
也就在同一年,1980年,如日中天的苹果公司登陆纳斯达克,打破多项记录,成为了当时最大的IPO。
彼时的苹果,从创立起,仅用五年时间就杀入世界五百强,风头一时无两。而微软,还是一家为能拿下IBM订单而沾沾自喜的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