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

为什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

发布时间: 2022-11-07 00:17:06

❶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为什么只能集中在三四分钟的时间,上班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东西记的快,忘的也快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孩子有注意力短暂,容易分心,活动量高动个不停,挫折忍受度低,情绪不稳定,容易莫名哭闹,易动怒,老师马上教马上忘等现象,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可以在网上查查感觉统合再对比孩子的现象看看。

❷ 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

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

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专注力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家长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否则长大以后孩子会很难投入到一件事中去,下面分享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

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1

一部分家长对专注力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孩子专注力只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或者认为孩子年龄小,调皮,长大自然就好了。还有的家长认为专注力就是意志力,孩子娇气,不能吃苦,所以说专注力会出现问题。

什么是专注力?

专注力就是通俗所说的注意力,就是我们一个人在专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忽略其他事情的能力。它是一种心理的现象,决定了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大脑就像一个过滤器,会决定哪一些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大脑,被关注,被加工,被整理。

不能简单的把专注力理解为是一种学习习惯,它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孩子在学习时有足够的时间去维持专注,具备这种忽略干扰的能力。

专注力的四大特征之二

一、指向性

指向性是孩子把自己的注意能够集中指向在某一个学习活动上,或者指向一个任务上。缺乏指向性的孩子在需要写作业时总是不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写作业的活动上。第一特性具体在孩子的日常中,更多的会表现为分心。

二、持久性

持久性又称持续性,指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长。在指向性的基础上,孩子也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这里的维持就是所说的持久性。持久性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这个提高的。

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所以专注力差,长大以后专注力就会提高。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孩子专注力的持久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忽略了一些孩子,如果他的专注力本身发展不够成熟,很可能会带来注意力的落后。在注意力落后的孩子里面,大概会有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持续终生,因为孩子存在注意力的缺失。

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2

孩子好奇而投入地玩,是件好事。但若孩子注意力涣散,会导致认知效率低下,自主学习力难以发展,就令家长们头痛不已了。值得庆幸的是,有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专注力不够好,其实不过是一种臆测,不是事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不了解孩子,或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所致。而且很多时候,父母不是在帮助孩子变得更专注,反而是在不自觉地促使他注意力更涣散。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预设了目标,需要主观意志力去监督。

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监管的注意。

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

2岁以下:以无意注意为主

2岁:约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5分钟

6岁以上: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注意力的品质也会提升,这就是孩子对新异事物如此敏感的原因。

儿童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好起来吗3

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的孩子主要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学前期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了。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个人意愿的事情,而还是一种社会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对于一部分儿童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

小学生的注意发展正在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在注意过程中,常被新异的刺激所吸引。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广度平均不到4个单位。一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采用逐字阅读的方法。他们的注意长度也有限。7-10岁儿童只可以连续集中注意15分钟到20分钟。做作业时,他们独自坚持的时间不会太久。

小学生的意志发展逐步增强。意志在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与成长较好的小学生多与具有较坚韧的意志品质有关。低年级儿童意志的自觉性较差,他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学习、生活的任务和目标,通常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督促进行。同时他们遇到问题时,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往往较差,遇到听不懂的,或者有别的事情吸引他,他们就难免耽搁、走神了。

如果分析一下,那么首先,这是一种孩子成长过程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出现,随着孩子长大,它们就消失了。由于儿童成长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磨磨蹭蹭的现象,有的孩子明显一些,有的孩子不太明显;有的孩子持续时间长一些,有的孩子持续时间短一些。

当然,有时问题不是如此,而是孩子磨磨蹭蹭的`现象并非成长自身可以解决了,或者说,已经影响成长了,已经是真正的问题了。

需要改善一下,该怎么做?

磨磨蹭蹭的现象常常不是孤立发生的,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慢性子造成的。有些孩子平时室外活动较少,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养成了习惯;有些是孩子思维活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这种情况首先要从改善行为习惯做起。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室外的有助于增强敏捷反应和身体灵活性的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尽可能动作快捷,如早起限时穿衣、叠被、洗漱,上学快速走路等。养成干净利索、快速做事的习惯,孩子的慢性子会逐渐改变。而敏捷的行为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上,就不会再慢腾腾了。

由于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孩子的学习又缺乏计划性,因此孩子做作业会出现分心、拖拉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做一些训练慢慢适应。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做作业时间分割成几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可以把时间分成三段,每段 20分钟。中间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精力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分解作业量的办法。比如,有15道数学题,可以规定每做完5道题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家长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一些游戏。这样配合作业过程的训练要有家长监督提醒,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养成要家长陪同做作业的依赖心理,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作业了。长大的孩子不会喜欢家长总是陪在自己身边。

在改善磨蹭行为的过程中,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有急躁情绪,也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只是耐心地去做,然后欣喜地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❸ 1.孩子做作业小动作特别多,而且做一会儿就要玩一会,作业持续的时间短,是注意力问题吗

这是注意力不良分型中的一类,称为多动-冲动型,表现为身体不停扭动,手 上总要有些小东西玩,腿经常来回踢,坐不住;严重的会在上课时离开座位走动, 或在严肃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时间低于 5 分钟。

有问题可以在这里提交咨询网页链接

❹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怎么办

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而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所以,让孩子投入地“学习”,家长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阅读一本书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要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他的注意力呢。

方法二: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

当老师告诉你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拖拉时,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可以给孩子买一个沙漏,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方法三: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专注力

家长应该尽量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另外也要对孩子的注意力进行有意识的训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中就有“舒尔兹表格”,将一系列数字随机放在表格中,让孩子按顺序找到这些数字,长期以往的训练能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其次对阅读理解思维、记忆力也有具体的训练,训练后对学习中速度慢、理解慢、记不住等问题会有明显的改善。

方法四:让孩子复述所学内容。

找到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的一门学科,让孩子每天回家给你当老师,把他听到的和学会的都告诉你,不会的可以打开书读给你。以此类推,慢慢顺延到其他学科。

当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质,在培训孩子的专注力时,父母不宜把他和别的孩子比较,反而要从他的专注力基线(他对事物的平均专注时间)开始,耐心地加以培训才是成功之道。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❺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能持续多长时间

专家研究发现:儿童在学习上短暂分神是比较正常的,但是长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属于一种病态的现象。一般来说,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30分钟。
孩子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伤心、疲惫、有压力或者生病时,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此时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而不是盲目地严格要求。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时候,孩子才更易于专心致志地做事。

❻ 我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怎么办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孩子,老师会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们的大脑疲劳度得到缓解,以便在下而后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到了中年级,孩子坚持的时间虽然稍长一些,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课讲到重点时,语速由快到慢一点,语调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书的重点用彩色粉笔圈一下,让声音的变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颜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师发现有的孩子走神了,会用眼神沟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学做好准备,要回答我的问题了!”既把他的思维拉回来,又不损害他的自尊。

父母在家也可以借鉴。包括:1、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2、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3、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父母的唠叨和训斥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从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不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南昌市,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5、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先辈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❼ 感觉自己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特别短

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情况不严重就慢慢的疏导,如果严重的话,建议可以到艾思顿注意力训练中心进行训练

❽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四大特点:

一: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宝宝越小注意力越短,新生儿注意力是5~10秒,3个月宝宝注意力1~2分钟,6个月是2~3分钟,1岁半是5分钟,2岁幼儿的注意力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是12分钟,5岁孩子的注意力则为14分钟。

四:注意随兴趣和需要转移

学龄前孩子还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他不感兴趣、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上,如果你要求4岁的孩子反复写拼音、做算术,他很有可能表现得散漫,甚至烦躁。

❾ 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如何改善孩子的这种现状呢

引言:现在的父母可能比较难管教孩子,因为本身由于现在的社会的进步,很多的孩子从小就接触电子产品。这就导致孩子的智力能够提前到发展,那么对于电子产品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力度,就会出现沉迷游戏这种情况。那么父母也需要及时的教育孩子,不能够过度的沉迷于游戏,因为本身孩子的身体正在发展。如果长时间盯在手机屏幕上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像那些年龄越小等孩子控制注意力的时间就非常短暂,那么如何改善孩子的这种现状呢?在这里小编有以下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注意教育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父母只要能够很好的教育好孩子,就能够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过度的溺爱孩子就会让孩子不能够有自我独立的意识,那么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客服,所以父母就需要让孩子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❿ 孩子上课不专心、做作业打盹那是专注力出了问题

文丨沐青 编辑丨金雀儿

来源丨布谷学习(ID: iBookgood)

布谷老师

前几日,朋友向我哭诉,儿子月考越来越糟,被班主任约谈了,说孩子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沓。

为此,朋友加班加点给孩子补习,不料一到做作业时,孩子就开始出各种幺蛾子,一会儿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吃水果……

不管怎么努力,儿子就是无法专心学习,眼看就要期中考试了,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后来,我陪她去请教了当地一位资深的儿童心理学专家后,才得知原来她儿子竟是 专注力出了问题。

对此,专家说: “孩子的专注力一旦出了问题,不但影响他的学习,更直接影响他的成绩,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训练才能改进。”

那到底什么是专注力呢?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期中考试前用好本文的方法,孩子分数还能再涨涨!

1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是 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件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作品《专注》中,引用了一个研究结论: 专注力比起智商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

美国心理学家也曾做过一个长期追踪:

同一个智力水平的50个孩子,专注力强的那些孩子,长大后大多成为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而那些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多年后则生活和工作都不如意,只能靠相信命运是上帝的安排来安慰自己。

想起,中国有三年不窥园,专心攻读的文学大儒董仲舒;国外有沉迷于做实验,误把手表当鸡蛋的物理学家牛顿。

他们都并非聪颖过人的神童,但凭着对热爱的工作极强的专注力,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凸透镜!然后一条路硬走下去,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

比如:

曾经比尔·盖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 “Focus”(专注)。

俄国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评价专注力: 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 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

如果孩子在注意力上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影响知识的吸收,从而进一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

2

作为父母的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改善这种糟糕的情况,首先需要了解影响注意力的三大影响因素:

1

生理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把注意力作为一种力进行量化测定,发现小学生只有15个单位的注意力,这点注意力仅够支撑孩子聚精会神听20分钟课、抄写15分钟生字、背8分钟单词。

另外,学习的不同阶段注意力消耗量也有差别,其中三个阶段消耗最大:

心理学研究发现,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有其年龄特征: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由于刚刚告别恣意玩耍的幼儿园,进入严肃规范的小学校园,大部分孩子都会因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注意力稳定性不够、注意力转移能力弱等生理因素,在课堂上出现分心走神、坐不住、喜欢打岔、不认真听课等表现。

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逐步下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进入高年级之后,厌学的几率会远远高于同龄孩子。

2

环境因素

如果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孩子在学习,家里突然来了很多客人,进进出出,开着电视机,大声聊天。每隔三五分钟,就有人推门进来看看,在不断的被打扰中,孩子根本无法专心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专注力的劲敌之一就是嘈杂的环境,经常处于嘈杂环境中的孩子,不仅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且还会出现焦躁、不安等情绪。

3

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很多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但当面对学习、写作业的时候,往往注意力就变差了,因为学习一开始就是比较枯燥的,孩子需要经历一个摸索的阶段,才能慢慢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但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达不到要求,便着急上火批评责骂。

最后,将会给孩子带来这样一个信念: 学习又难又枯燥,我总是被爸妈批评,真不开心。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本能地把学习和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一想到学习,立刻心生反感和厌恶,缺乏了内心的积极驱动力,导致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不专注。

甚至越来越逃避和抗拒学习,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会患上心因性的注意力涣散。

3

《颜氏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意思是: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一旦,长大成人后,精神便容易涣散,难以专心,所以在幼年时期,接受有关专注力培养的教育,是不容忽视,不容错过的。

1

利用日常 游戏 培养孩子专注力

日常 游戏 并非网络 游戏 ,而是一些益智类 游戏 。

舒尔特训练法

舒尔特表格,是目前最科学,最有效的专注力训练法。

在一张白纸上,画上5X5的正方形表格。将1~25的数字打乱,让孩子按照数字1~25的顺序依次指出数字,并统计对应使用时间。

这个表格还可以根据难度,自由做出变形。

如果开始觉得困难,可以先从3X3,4X4的表格进行,再增加到5X5,6X6的表格,以此类推,难度可以递增。

也可以换成英文字母,或者图形,根据自己喜好决定。

舒特尔表格,同样适合大人训练专注力。我们家长可以跟孩子比赛,比谁用的时间更短,增加 游戏 的趣味。

番茄适中专注法

设定2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在这个时间内,专注做事。等25分钟过去了,再休息5分钟。

番茄钟简单易行,番茄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专注情况而定,可以是5分钟,10分钟,再依次向上递增。

连数字 游戏

按照数字的顺序,一次画线,最终画面上会呈现一幅可爱的简笔画。

家长可以让孩子猜猜,这幅画最后连完线会是什么?孩子在连线的过程中,既可以体会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耐心。

目前,像这种连数字的 游戏 书,市面上都有卖,买一本就可以给孩子玩很久。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更加感兴趣,还可以增加环节,最后连完成的图让孩子用彩色笔给它们穿上美丽的颜色。

反口令 游戏

反口令 游戏 是,家长发出指令,孩子按照相反的口令做出行动。

如:家长发出“站起来”的指令,孩子就做出相反反应,立马坐下。

“睁开眼睛”,则要闭上眼睛。

“举左手”则要举右手。

拼图、积木

拼图、积木,估计是家长们最常用到的以视觉为主的专注力训练 游戏 了。

拼图过程中,提高孩子的细节观察力;搭积木可以提高孩子的空间力,这都有助于锻炼专注力。

找关键字

听故事找关键字:家长可以给孩子朗读一遍以上的故事段落,提前告诉孩子需要回答故事中的某个关键字出现几次,要求孩子认真听故事。

故事朗读完后引导孩子说出正确答案。

2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的情绪变化。

当发现孩子情绪不稳定时,就要及时找出让孩子产生不稳定情绪的原因,找出原因后,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疏导。

《正念养育》一书中,提到专注力情绪控制力练习法,其中有:

青蛙呼吸法

像青蛙一样,吸气的时候把腹部胀满气,呼气的时候一下全部吐出。

在一些容易焦虑情绪的场景下,把注意力转移到腹部,可以停止大脑的混乱,起到“立刻平静”的效果。

个人天气报告法

“负面情绪就像泡沫,只有身在其中,才会受它影响。一旦脱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它,它们很快就会自然消失”

“个人天气报告法”就是一种切换“第三视角”的方法。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生活中开始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事情,于是他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焦虑:

在学校,家庭中,有意识的代入这两种练习,能够提高孩子对自己的觉知,更有利于专注力的进一步培养。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给孩子准备固定的学习地点,为他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照明等。

热点内容
七日杀智力满了为什么造不了东西 发布:2025-02-01 15:40:39 浏览:252
为什么剪映的智能抠图有时找不到 发布:2025-02-01 15:38:25 浏览:932
为什么有的软件刷视频你赚钱 发布:2025-02-01 15:03:42 浏览:664
小米电视为什么无线连接不上 发布:2025-02-01 15:02:02 浏览:80
饥荒为什么找不到其他岛 发布:2025-02-01 15:02:00 浏览:793
为什么手机找不到群了 发布:2025-02-01 14:59:06 浏览:990
为什么微信聊天看不到 发布:2025-02-01 14:40:36 浏览:28
为什么交通指挥灯颜色是红绿色 发布:2025-02-01 14:01:18 浏览:749
徐州女人为什么找不到对象 发布:2025-02-01 13:47:20 浏览:325
为什么淘宝nds便宜 发布:2025-02-01 13:45:31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