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时间是变量为什么又存在永恒
❶ 时间是永恒的吗如果是那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是时间
—关于时间本性的物理—逻辑阐明
郝建宇
(高级工程师 大同振华南街32—3—2号,037006)
摘要 用狭义相对论(下称相对论)逻辑体系的极限情况之结果,在物理学范畴中用逻辑的方法回答了一个古老的科学和哲学问题:什么是时间 正如哲学家赖辛巴赫(Reichenbach)指出的:"如果有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问题的解答,那么它是写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本文是对这位哲学家作出的天才预言的一个物理——逻辑阐明.
关键词 时间,相对论,逻辑,时间流逝速度Vt
一,引言
哲学家赖辛巴赫指出:"除了通过物理学以外,没有别的道路能解决时间问题.物理学和别的科学不同,它已过问时间的本性,如果时间是客观的,物理学家一定知道它,假如时间只是主观的东西且存在是无时间性的,那么物理学家一定能在其现实性的构成中忽略时间,并且不需借助时间就能描述世界…….要寻求时间本性而不去研究物理学,是无望的事情,如果有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问题的解答,那么它是写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1].
什么是时间:如果不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和哲学问题去思考,我们似乎知道一些;但如果企图去说明它,似乎又一无所知.因为这个问题问的是时间的本性,即时间的客观性质是什么.虽然古代的哲人和当代的科学家一再反复提出这个问题,但至今并未有人给出有逻辑依据的解答.
在物理学中,极限速度的概念与时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极限速度被认为是光速,是爱因斯坦(Einstein)建立相对论时的一个基本假定,本文将应用相对论极限性况之结果,给出一个不容争辩的证明:
极限速度不是光速,时间的流逝速度Vt是无可争议的"极限速度",并由此逻辑地推出时间的客观性质,即时间本性.本文将告诉读者:关于时间本性的解答,是怎样被爱因斯坦写入修正后的相对论的数学物理方程中的,而爱氏本人又是怎样没能发现这一点的.
二,相对论的基本错误
(一)错误之一是:理论赖以建立的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在逻辑上是互不相容,彼此矛盾的.关于对这一命题的证明详见文[2];对爱氏本人证明"两条基本原理是彼此相容的"反驳见文[4].
由两条基本原理的互不相容决定了由此导出的结论必定是矛盾的,因而相对论是一个自我否定的理论,对这一命题的证明,详见文[5].
(二)基本错误之二是:误把不是极限速度的光速当成了极限速度,这就造成了围绕光子的一系列困难:如按照相对论的逻辑要求,光子应该是尺缩到0,钟慢到停,质增无穷的.但其他粒子能与光子发生碰撞,说明光子未尺缩列0;光子有变异性,如引力红移,说明光子上的时间也在流逝,从而钟慢到停(即光子上的时间是不流的)不成立;光子当然也没有质增无穷.至于人为地假定光子的m0=0,只是为逃避质增无穷的困境而已.实验给出的光子的m0上限都大于0,且此类实验都事先假定了光子存在静上系,与光子无静止系矛盾,等等.因此,本文否定光速的极限性.关于光速也具有相对性的定量表达式,详见文[9].
三,相对论极限情况之结论与推论和速度相加问题
本文用T(一种客观存在)的运动速度Vt代表极限速度,以区别于光速c.但我们仍然沿用相对论的逻辑体系,即当某种客观存在若以极限速度Vt运动时,将有如下诸结论:
(一)钟慢到停
钟慢的数学表达式为
△t=
△τ
(1)
√ 1—V2/ Vt2
当V=Vt时,△t=∞.
本文认为,能以Vt运动者,在宇宙间只有T,所以这个△t=∞(以及下面得出的其他结论)必定是T的性质.由此得:
结论1. 在T上的时钟是不走的,即时间不流,对于T时间是凝固的.
推论1-1. 由于T上的时间不流,即T永远处于同一瞬间之中,故T本身无任何变异性,因为变异性是用不同时刻的状态差异来说明的,既然时间已无不同时刻之概念,当然也就不存在变异性了.
推论1-2. 由T不存在变异性可以推知,T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因为变异性皆因相互作用而引起,T是相互作用以外的存在.
推论1-3. 由T不存在变异性还可推知,T必然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因若T能消失,亦属于T之变异性,与T无变异性相矛盾.
(二)尺缩到0
尺缩的数学表达式为
L=L0√ 1-V2/ Vt2 (2)
当V=Vt时,L=0.由此得
结论2. 这仍然是T的性质,由L=0可知T的体积为0,即T是绝对不占有空间的.
推论2-1. 由于T是绝对不占有空间的,故T是纯粹数学上的点,T本身无结构.
推论2-2. 由于T是点状无结构的,故T是不可分割的.
推论2-3. 由于T是点状无结构的,故T本身内部不存在运动.
推论2-4. 由于T是点状无结构的,且以Vt运动,故T在任何微观范畴都能通过.对于T,整个宇宙都是透明的.
(三)质增无穷
质增的数学表达式为
m=
m0
(3)
√1—V2/ Vt2
当V=Vt时,m=∞.
结论3. 这同样是T的性质,即T的惯性质量是无穷大.
推论3-1. 由于T的惯性质量为∞,故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动量,动能等)是不能改变的,其加速度永远为0,T的运动是绝对自由的.
推论3-2. 由于T的惯性质量为无穷大,则T的引力质量也是无穷大,故T是个黑洞.
推论3-3. 由于T的惯性质量为无穷大,可推知T的动量,动能亦为无穷大;又因T是点状的(结论2),故T必有无限的穿透性,与推论2-4等价.
推论3-4. 由于T有无限的穿透性,故T的运动有绝对不可逆性,不能反射,不能屏蔽.
推论3-5. 由于T的m=∞,T的体积V=0(结论2),所以T的密度ρt = m /v=∞/0=∞.
推论3-6. 由T的ρt =∞可推知T仍然是个黑洞.有趣的是,T的黑洞性质即可以无穷大的质量实现,亦可由无穷大的密度实现,这说明黑洞是狭义相对论隐含的结果.
推论3-7. 由于T是极端黑洞,故T必然吸引了一切,不允许有任何东西从T中逃逸出去.
推论3-8. 由于T的ρt =∞,故T有不可入性,T是理想刚体,不会产生形变.
(四)关于速度相加问题
1,关于速度不变的物理含义
从动力学考虑,若某物以不变的速度运动,则必属于以下情况之一:
我们不能用施加作用力的方法来改变某物的运动速度,那么某物必定不接受任何不管多强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或某物的惯性质量为无穷大,或虽然接受相互作用,但只失去能量,而不改变速度.
从运动学角度考虑,即我们不能通过调正我们自己的运动快慢来改变某物相对于我们的运动速度,则某物的运动速度必为无穷大.
2,关于光速不变
光子在引力场中是接受引力相互作用的,但其结果只是降低光子的频率(红移),并不改变光子的速度,在这个意义上,光速是不变的.
相对论认为,光速和源速无关,和测量光速者的运动速度无关,这要求光速必须是无穷大,也许正因为如此,爱氏坦言"光速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扮演着无限大速度的角色"[3].扮演无限大速度的角色,就要具备无限大速度的性质,因此有检验光速不变的方程
c /= c±KV (4)[6]
其中c是光源静止时的光速,c /是相对于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的光源发射的光信号的速度,K是由实验确定的参数.K=0是相对论期望的结果,K=1是发射理论(弹道假说)的情况.
文献[6]收入的16例实验结果为:有3例K=0,其余13例K值在10-6—0.67之间,实验并没有真正证实K=0,但相对论支持者们认为K=0,因此(4)式可写成
c±v= c (5)
这是相对论希望的结果,以说明光速不变.但相对论在数学公式的运算中,并不坚持(5)式,而是坚持
c±v≠c (6)
如在相对论中那个重要因子 √ 1—v2/ c 2里,就是如此.具体到相对论速度加法定理中,令两个光速c相加的结果为U,则有
U=
c+c
=
2c
=c (7)
1+ c2/ c2
2
(7)式里显含着这样的逻辑:两个光速c按相对论的方式相加为什么还等于c ,因为c + c =2c(请看(7)式的分子部份);由于c + c =2c违背(5)式—这是相对论支持者认为得到实验证实的公式,故(7)式是不能接受的.
3,宇宙间真正的极限速度
宇宙间确实存在一个真正的极限速度Vt,Vt确实不能与任何速度进行加减运算(待读完本文后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Vt不是物质信号的速度,因此本文有
Vt±V=Vt (8)
由(8)式得
结论4,T的运动速度Vt是不能与任何速度叠加的,从(8)式来看,其值必为∞,故Vt是真正的"极限速度".
推论4-1,由于Vt 是"极限速度",所以不允许有等于或大于Vt的物质的运动速度.
以上结论1,2,3,4和相应推论都具有绝对的意义,对任何一个参考系上的观察者都是一个样的,与参考系选取无关,本文研究的是以"极限速度"Vt运动着的T的性质.
四,关于T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从表示相对论的主要结论的简单的数字物理方程的极限情况出发,推导出以上诸结论和相应的推论.本文认为谁的速度是极限速度,谁就至少必须具备以上诸结论和相应推论中所表征的全部性质.光子显然不具备这些性质,这就是本文否定光速极限性的根据之一.
本文认为:严格具备这些性质的客观存在,只有被我们称之为时间的那个东西,即T就是时间,那些性质严格地表征了时间的客观性质,即时间本性.
下面我们将4点结论所表征的性质与我们感悟到的时间的性质进行对照:
(一)时间相对于其自身和相对于与时间流逝一样快的东西是不流的,符合结论1.如果我们把时钟(理想时钟——走与停,快与慢,只与时间流逝情况有关的时钟)理解成表征时间流逝快慢的仪器,时间流逝得快,时钟就走得快;时间流逝得慢,时钟就走得慢,时间停止了流逝,时钟也就停止了走动;如果时钟的运动与时间的流逝一样快,时间相对于时钟就没有流逝,时钟当不会走动,这就是钟慢到停的极限情况.
(二)时间是绝对不占有空间的,符合结论2.其物理意义为:时间虽然充满了整个空间(时空不可分离性),但相对于物质形态的存在而言,又绝对不占有空间.在充满时间的空间之中,物质可以任意地存在和运动.这就是尺缩到0的极限情况.
(三)时间的惯性(质量)为无穷大,符合结论3.其物理意义为:我们不能用施加作用的方法改变时间的运动状态,即我们没有办法使时间产生加速度,这就相当于时间的惯性质量为无穷大.是严格符合物理学中惯性质量为无穷大定义的,这就是质增无穷的极限情况.
(四)时间的流逝速度Vt是不能与任何物质运动速度叠加的,符合结论4.如果我们承认时间是运动着的,或称时间是流逝着的,那么自然就有一个运动快慢,流逝快慢的问题(时间流逝快慢是有关相对论的着作中普遍使用的术语).在物理学中,表征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就是速度这个概念.所以,时间的流逝也应该有一个速度(在相对论中,时间的流逝速度被爱氏隐含假定为光速[5]).时间是以其固有的速度Vt在流逝,且Vt=∞(结论4).再加之时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物理意义下的相互作用(推论1-2),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用任何办法改变时间的流逝速度Vt,Vt当然不能与任何速度叠加.
为了进一步说明T就是时间的结论,再举几个推论中所表征的性质与我们感悟到的时间的性质进行再对照:
(五)时间本身在质的意义上是无变异性的,符合推论1-1.我们不能说今天的时间与昨天的时间在质的意义上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序列不同,无质的差异.
(六)时间本身内部是不存在运动的,符合推论2-3.其物理意义为:时间本身内部不可能发生措动,即今天不可能措动成明天或昨天,时间序列是固定不变的.
(七)时间是个黑洞,没有时间以外的存在,符合推论3-6,3-2,3-7.对于时间是绝对的无可逃逸等等等等.
笔者宣称:本文利用相对论逻辑体系的极限性况推导出的那些T的性质,任何一条皆与我们地球人感悟到的时间的性质相符,这绝非出于偶然,故T就是时间的结论是逻辑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有趣的是,本文用逻辑方法导出的时间的性质与哲学家叔本华[7](schopenhauer,Arther)凭直觉总结出来的时间的性质有好多是相同或近似的,详见文献[7].
五,由Vt引出的问题
本文对时间本性用相对论逻辑体系的极限情况给出了解答,什么是时间 本文给出的答案是:时间就是具有结论1,2,3,4以及相应推论中所表征的性质的那种东西.当然,更具体的回答是把那些性质逐一陈述一遍.本文对时间本性的解答以及新的"极限速度" Vt的提出, 不可避免地将引出一些问题,分述如下:
(一)本文提出时间的流逝也有一个速度Vt=∞(结论4),且是宇宙间唯一的"极限速度",这可能深化我们对时间的理解.
(二)本文从逻辑上证明了时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物理意义下的相互作用(推论1-2),从而广义相对论描写引力的物理概念——"时空弯曲"需要修改.因为"时空弯曲"隐含着物质与时空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是无法阐明的.
(三)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时间有个开端,本文从逻辑上证明了:时间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推论4-2),时间是不可追朔的存在,这是时间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而大爆炸理论关于时间起源的论述需要修改.本文认为如果真的存在过大爆炸,也只能是宇宙局部的一个事件,它发生在时间之中,而不是因大爆炸产生了时间.
(四)本文揭示出时间本性以及Vt=∞,可能对理解微观范畴的时间概念有所启发.
六,关于时间起源不可陈述原理
宇宙字要探究时间的起源,就不得不用"宇宙创生期","t=0"(即0秒机制)这样的术语.时间还没有产生何来"期"的概念 "宇宙创生期"的陈述方式,表明在宇宙之中还存在一个元时间(如果这个元时间也有"创生期",则又要求存在一个元元时间,如此下去以至无穷),这恰恰构成陈述时间起源问题在语言上不可避免的悖论.
笔者认为:就时间对人类的"用途"而言,时间是描述万事万物寿命历史的,而一个可以用来描述万事万物寿命历史的存在,其本身必须是没有寿命和历史概念的(即其是永恒的存在),即时间是没有起源的,要探究时间本身的历史,必然产生悖论.
笔者把探究时间起源仍然摆脱不掉时间概念,在做出陈述时语言上必然存在悖论,称为时间起源不可陈述原理.
七,致本文的反对者
笔者不敢断言本文会有多少支持者,但却敢于断言必有反对者,故专门为本文的反对者写这一节.
请本文的反对者考虑以下诸问题:
(一)相对论逻辑体系的极限性况描写了什么 在宇宙中是否存在被描述的东西
(二)为什么本文用相对论逻辑体系的极限情况推导出来的那此性质,每一条皆与我们人类感悟到的时间的性质相符
(三)您如果不同意本文对时间本性作出的论证,您认为时间的本性是些什么 您怎样回答什么是时间这个问题
(四)相对论是终极理论吗 如果不是,该如何修正相对论
(五)您认为相对论把时间概念与光传播搅在一起[5] ,有逻辑依据吗
(六)为了验证光子有静止系(反射体),本文提出用多面反射镜(比如几千面反射镜)测定廻路光速,其数值将小于目前公认的光速数值.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因为多面反射镜将使光子反射耗时效应反应出来).
(七)爱因斯坦拒绝接受绝对运动之概念,但在相对论中,他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具体绝对运动的信号—光子(光子无静止系就是绝对运动的).由此,本文认为绝对运动之概念从物理学中是根除不掉的,且宇宙间真正绝对运动的只有时间本身的运动,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八)笔者将物理学中的变化概念定义为物质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差异(且变化的本质原因皆因相互作用而引起),所以,若不存在不同时刻之概念,也就没有变化了,您对此有异议吗
(九)宇宙间只有不发生变化的存在才是永恒的存在,本文认为时间是相互作用以外的存在(推论1-3),所以不会有任何质的变化(而时间序列却在连续地变化),因而时间是永恒的存在,即时间是无限的,您同意吗
以上是笔者为本文的反对者提出的问题,要反对本文关于时间本性的论证,这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
七,几点说明
(一)笔者在文[5]中已经证明了相对论是自我否定的理论.那为什么从相对论逻辑体系的极限性况能导出时间的客观性质 这企不矛盾吗 笔者对此的回答是:
1相对论只在极限性况下,并用Vt取代c之后才成立,在一般情况下相对论不成立[5].
2,用Vt取代c之后,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极限速度,在导出时间性质的过程中,我们又令方程式(1)(2)(3)(4)中的相对速度V=Vt,这样,就消除了相对速度与绝对速度Vt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消除了相对性原理与极限速度不变原理之间的矛盾[5],所以能导出正确的结果来.
(二)关于Vt的量纲和数值问题
由于同时性是绝对的(见文[5]),这说明宇宙中必有以无穷大速度运动的东西存在,且与同时性绝对性相关.这个以∞速度绝对运动的东西只能是时间本身,时间是可以当成信号来用的,如火车时刻表与靠时间信号进行自动控制的仪表等.时间的流逝速度Vt=∞(正如光速扮演无限大速度角色是(5)式的直接推论一样,本文Vt=∞是(8)式的直接推论).也就不存在量纲问题,因为时间本身不管怎样流逝都是不消耗时间的,因为也不存在另一个元时间供时间本身的流逝来消耗.
(三)关于几个"不能区分"问题
1 ,m=∞与不接受任何相互作用不能区分
本文导出了时间的惯性质量m=∞(结论3).同时还导出了时间是相互作用以的存在(推论1—3),这两点对于不能改变时间的运动(流逝)状态而言是等价的和不能区分外的.但由于时间同时具备这两个等价而不能区分的性质,作到了逻辑上的一致性,所以我们也就没必要去思考到底是那个原因造成时间的流逝状态不能改变了.
2,本文还导出了时间即是m=∞(由动力学质增无穷而引起)的黑洞,又是ρt =∞的黑洞(因运动学尺缩到0而引起),时间还是热力学意义上的黑洞(因时间的热力学温度为0K和时间是绝对黑体而引起[10]).由于时间具备了三种形成黑洞的途径,也做到了逻辑上的一致性,也就没有必要再考虑将三种类型的黑洞加以区分的问题.
本文关于形成时间性质的因果关系中,还有一些也是不能区分的,不再详述.
(四)关于空间的性质问题
相对论号称时空理论,从这个理论中导出时间的客观性质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由于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离的,是一个连续统,不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时空理论的功能上讲,从相对论中也应能导出空间的性质.笔者认为,本文导出的时间的性质除了时间的流逝速度Vt以外,其余性质皆适用于空间.如:空间的惯性质量也是无穷大,空间本身也无结构,也无内部运动,空间也是一个极端黑洞,对于空间也是绝对地无可逃逸等等.由于时间是绝对运动的,空间是绝对静止的,这也可视为时空的一种"对称性".正因为两者一个绝对运动,一个绝对静止,我们人类才能利用时空来描写一切运动.
时间与空间从它们的客观性质上看,是两个极为相似的东西;但从时间与空间表达的物理内容来看,又是两个极为不同的东西,时间表示事物的持续性(持续性本身就是时间概念),而空间表示事物的广延性(广延性本身就是空间概念).显然,持续性与广延性是没有任何相似性的.所以,时间和空间即是两个极为相似的东西,又是两个极为不同的东西,各有各的内涵,并不矛盾.
本文提出的时间起源不可陈述原理,对于空间也是成立的,可统称时空起源不可陈述原理.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哲学家赖辛巴赫关于时间问题的预言:"如果有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问题的解答,那么它是写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本文的结果证明,赖辛巴赫作出的是一个天才的预言.关于时间问题的解答,确实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已经被爱因斯坦写进了他创建的狭义相对论中的数学物理方程之中,只是爱氏本人由于选错了极限速度而没能发现.
感谢秦元勋教授赠书赐教.是他坚持的"极限速度是时空的一个性质"[8]这一观点,指引笔者对物理学中的时间问题进行研究,并促成了本文的完成.
1980年元月初移
1990年9月修改
2004年10月再修改
参考文献
[1] [比] 普利高津等,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0,
[2] 郝建宇,发明与创新杂志,2003年第12期.
[3] [美] 约翰·施塔赫尔编,爱因斯坦奇迹年,范岱年等泽,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06—107.
[4] 郝建宇,发明与创新杂志,2003年第5期.
[5] 郝建宇,狭义相对论的自我否定剖析,预印稿.
[6] 张元仲,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56.
[7]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63—166
[8] 秦元勋,物理,第5卷第3期,1976.
[9] 郝建宇,对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的否定,格物杂志NO3期,2003
[10] 郝建宇,热力学黑洞和时空的热力学性质,相对论再思考,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 116.
❷ 时间的作用
239、时间是物质运动状态的“记录器”,时间产生于运动,无运动便无时间。时间存在于一切运动的物质内部,遍布于所有物质的宇宙空间。
240、时间有八大特征:一、时间是反物质;二、时间有正负性;三、时间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四、时间是变量;五、时间遍布所有的物质空间;六、时间有纵向时间和横向时间;七、时间在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含义;八、时间可以被压缩扩张也可以消失。
241、正负时间构成的遍布于空间的密密麻麻的时间网络叫时间隧道。
242、时间改变一切,一切都在特定的时间区域内存在。要使某一物体获得永恒的存在,就必须使其存在的时间为永恒。
❸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时间的本质是物质运动的必需,物质运动,要体现其本义,则空间,时间就变成了必需,这就是空间与时间统一的必然理由
❹ 为什么说时间是变量
时间变量是自变量,因为回归分析中最简单的是一元回归分析,一定要设计到两个变量,时间是主动变化的,研究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变化,经济数据的走向和变化。
❺ 时间为什么能改变一切为什么没有永恒
时间改变不了什么,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慢慢长大,思想成熟了,很多东西都看开了,理解东西的观念不同了啊。这同时也影响到你的行为,所以人变了,就觉得什么都被改变了。
还有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东西我们渐渐遗忘了,包括很多事物和人,感情。(暂且称“接触源”好了)随着这些东西的远离,我们脑海里又出现新的接触源渐渐代替了以前那些,渐渐的,渐渐的,它们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
❻ 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它的本质又是什么时间到底是否真实存在
我个人认为,时间就是距离所消耗的变化,变化就是时间的本质。所以,时间是存在的,时间的本质是一段线段式的存在过程,开始和结束就是时间的两个端点,而端点间的部分就是直线性的存在,从开始一直持续往结束移动。时间不会倒流不会重复不可穿越,人生是时间的最好写照。
吋代是永恒的,吋间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吋间可以让我们幻想末来某年某月某天的世界,吋间也可让我们用科学知识穿越到过去的吋间,去探索遗失的世界。时间存在,其本质是时空的变换,在物质世界可以理解为时间是常量。
❼ 什么是永恒 什么是永远 既然永恒为什么还要说是变化的
永恒和永远是近义词,不过在词义上永恒比永远的含义程度更深刻一点,哲学上说,事物总是不断在变化的,没有所谓真正的永恒。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也是在随时变化的,例如人的情感,这刻讨厌你,下一刻可能就被你打动了,永恒永远不是指一成不变, 黄金也会有失去光泽的一天, 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所以它们不矛盾,从永恒永远到发生变化,也许只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已。
❽ 为什么因为存在,所以永恒呢
从现有人所知的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上讲,永恒并不存在。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永恒是存在的,也就是相对性的问题。对与渺小的生物,生命只在一瞬。而对于浩瀚的宇宙,他的生命令我们望而生畏。两者之间的对比,那便是永恒。
❾ 爱因斯坦说时间只是人的错觉,时间真的不存在吗
一颗新鲜的苹果从刚刚摘下到腐烂变质,这个过程用什么描述呢,人从婴儿到成年,这其中的过程该用什么描述呢,时间确实只是个概念,只是个名词,你可以为它取不同的名字,但意义都是一样的。时间就是用来描述物质运动变化的,它更像是物质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物质存在,时间也存在,空间也就存在了。物质不存在,讨论时空就没了意义。
空间是宇宙膨胀运动出来的,膨胀运动是空间的特征。既然时间也是一种空间,那膨胀运动也是时间的特征。宇宙演化就是膨胀运动,所以宇宙演化就是时间,如果宇宙不演化,那时间也就不存在。但演化是宇宙存在的意义和方式,所以时间也是存在的。
❿ 时间真实存在吗,推测时间不仅存在,且具有什么形状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时间并不是这个存在的,因此时间更像是一个虚拟的变量,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在研究空间变化的时候,需要借助时间这个变量,因此时间并不是真实存在,而且时间的存在其实更像是一个四维的时空,所以当引入了更高的维度,那么这个时候的时间,其实就是充当一个变量,而且时间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因为人为因素,有意识的把时间当做成物质变化的一个变量,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总的来说,时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我们需要研究这个世界和物质的构成变化,因此才引进了这个虚拟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