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发丧要看时间

为什么发丧要看时间

发布时间: 2022-10-22 17:06:20

① 两周二小孩反复发高烧怎么办(间隔2天发烧一次)

头孢不能总是,激素药,越频繁的吃越不管用。根本就没对孩子确诊。验血。注意勤洗手,生病了暂时就不要上学了,孩子抵抗力差很容易再度被其他孩子传染

② 孩子又发热了怎么办儿童常见的发热原因及应对办法!干货分享

日常的门诊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孩子发热了,家长匆匆忙忙地带着孩子来医院就诊。经过漫长的挂号、排队最后到医生面前,问诊、查体后告诉家长孩子一般情况良好,可以回家继续观察。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儿童常见的发热原因,及应对方法,让你在面对孩子发热时更加从容镇定、得心应手,不再手忙脚乱的病急乱投医了。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发热?

一次测量体温大于37 就一定是发热了吗?真不是!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因昼夜和季节而波动, 清晨低,下午稍高 夏季稍高 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及情绪波动等均可使体温稍高达37.5 左右

肛表温度比掖表高约0.3-0.4 左右,测温时间长测得体温略高, 测温时间腋表以5分钟为准 、肛表2分钟。 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 , 如只是个别一次体温达37.4 ,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不属病态。37.5-38 为 低热 ,38.1-38.9 为 中度发热 ,39-41 为 高热, 41 为 超高热。

人为什么会发热?

在外界环境温度不是过高或过低,以及适当保温条件下,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在37 左右。这是由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能接受来自身体周围的冷、热神经感受器的信息,并感受进入下丘脑血循环温度。这些信息经处理后,下丘脑能调节身体的产热及散热使其保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将调定点设定在37 ,使核心体温维持正常。细胞代谢增加、肌肉活动、哭闹、寒战等可使机体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收缩,有意识地增加衣被可使机体散热减少;末梢血管扩张、出汗、降低环境温度、增加对流均可使机体散热增加。

知道了什么是发热,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家孩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热。如果是,那么就进行下一步。

根据发热时间,看看自家孩子属于哪一种。

发热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4类:

1、短期发热:是指发热时间<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如咳嗽、腹泻、局部的疼痛等等;

2、长期发热:是指发热时间 2周,有的可无其他明显症状、体征,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诊断,如验血,拍片子,做超声等等;

3、发热待查:是指发热时间持续2周以上,体温37 以上,经体格检查、一般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

4、慢性低热:是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的人群。

对比发热的规律,看看属于哪一种?

不同疾病具有特征性的热型,可提示诊断,常见热型有:

1、稽留热:多为高热常持续40 左右,一日间温差一般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肺炎等。

2、弛张热:多在39 左右,一日间温差超过2 ,但最低温度未达正常,见于败血症、重症肺结核、川崎病等。

3间歇热:一日间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或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回归热等。

4、波浪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体温,以上反复出现似波浪,可连续数月,见于布鲁菌病。

5、不规则热:热型无一定规律,热度高低不等,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脓毒败血症、癌症等。小儿疾病的热型不如成人典型,疾病初期若早期应用抗生素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影响热型,使症状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

孩子发热都需要立即治疗吗,其实不全是,有时候发热对孩子的疾病也是有好处的。

发热的好处

发热还有好处?!是的你没听错。 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增强白细胞的动力及活性,刺激干扰素的产生及激活T细胞的功能;发热可使一些病原体生长受抑,均 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好转 。动物实验证实,感染后有发热者比无发热者的病死率低。

发热的危害

发热尤其是高热时,也会对机体带来一定危害,如高热惊厥,发热使氧消耗增加,对本已缺氧者可 加重组织缺氧 ;发热时心搏出量增加, 可使心脏病或贫血患者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 高热可增高颅内压 等。

注意

新生儿 发热无阳性体征者均应 住院治疗 ,治疗前先取血、尿、脑脊液等常规检查及培养,摄胸片等,腹泻者查大便培养,疑病毒感染者PCR检测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通过对比判断,如果确实是发热,且可能存在感染等疾病,那就不要犹豫,赶紧带着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后悔莫及了。


③ 为什么发烧要发够三天

为什么发烧要发够三天

为什么发烧要发够三天,有一种说法是发烧要发够三天,90%以上的发烧多见于病毒感染导致的,而体温波动一般也就是三天左右,三天之后会出现症状明显的好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发烧要发够三天。

为什么发烧要发够三天1

因为发烧的时候一般都会使用抗生素的,用抗生素起效时间是三天左右,如果有效,三天左右会出现症状明显的好转,体温逐渐降低。如果在三天之内,不可以更换抗生素。

原则上讲,如果三天之内出现病情的加重,可以动态的观察,三天之后如果病情依然加重或者持续不缓解,需要进行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的更换。发烧三天需要观察体温动态的波动,有可能发烧之后,体温会出现动态的变化,所以根据情况选择用药。

发烧三天不退烧怎么办

1、发烧的症状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缓解,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只要出现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医治,如果长时间不医治的话就会使病情恶化。

2、发烧三天不退是有危险的,发烧虽然是很常见的症状,但是他对人体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在发烧的时候没有及时的采取治疗,很可能会产生其它的并发症,比如肺结核等情况,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质快速下降等症状。

3、连续发烧几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医治,如果不是太严重的.发烧,在一两天就可以退烧,像这种长时间不退烧的情况,想要让它自己痊愈,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发烧要发够三天2

不一定就是三天。

1、因为人体感染病毒后会调动自身免疫力杀灭病毒,这通常需要3天时间,适度发烧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功能,这是是人体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但是一旦升高到37.5以上,或出现精神不振等情况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2、抗生素是在发烧后使用的,是否更换抗生素要在三天后观察。抗生素的起效时间约为三天。如果有效,症状会明显改善,三天后体温会逐渐下降。抗生素不能在三天内更换。原则上,如果疾病在三天内恶化,可以动态观察。如果疾病恶化或持续三天后有增无减,需要更换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3、另外导致发热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可以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一般是由于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所致,非感染性发热一般与药物热,风湿热,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但是发热的持续时间与感染的轻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发热时间并没有绝对的固定天数,如果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患者体质差,发热时间也会延长。

发烧的危害有什么影响

1、宝宝发高烧可能会出现高热抽筋的情况,一般一次发烧会出现高热抽筋一到两次,如果反复出现高热抽筋会导致脑缺氧,对大脑造成损伤。

2、宝宝如果发烧超过41℃,很可能会引起脑水肿,导致宝宝留下癫痫等后遗症甚至是死亡。

3、宝宝发烧排汗散热的过程中,不仅导致身体内水分缺失影响散热,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和身体新陈代谢,导致酸中毒。

4、营养不良的宝宝发烧还可能导致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

④ 一般的发烧周期是多长时间

感冒引起的发烧一般是2-3天,但是每个人因抵抗力不同,发烧时间也有长有短。 除了吃退烧药以外,可以用温水洗澡,用酒精擦澡,或是腔门里塞退烧药,头部贴降温贴,也可以用凉毛巾对头部进行冷敷,另外减少衣服以便热量更好地散发

⑤ 浑身不适,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在线等,100分悬赏(好的可以再加)

引起发烧的原因
1、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气温过高(中暑)、穿衣太多、喝水过少、水份丢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2、疾病因素:
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常见,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等。除发烧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小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烧越要去看医生。
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如长期发热可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应注意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
二、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婴幼儿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之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应视为发烧。
三、什么时候退烧合适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四、如何帮助小儿退烧
当发烧较高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
1. 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 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 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五、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在应用和选择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
2、退烧药的剂型很多,包含片剂、水剂、栓剂和针剂,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适当的剂型。但打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除非过高的体温,一般不用。
3、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泰诺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阿司匹林(阿苯片、巴米尔)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这些药物对胃肠道都有些刺激,应予注意。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孩子发烧何时去医院
孩子突然发烧,难免让父母手忙脚乱。特别是晚上发烧更让父母左右为难:去医院吧,担心孩子来回折腾;不去吧,又害怕耽误病情。韩国《中央日报》网站7月4日载文,介绍了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方法。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孩子年龄不同,引起发烧的主要原因也不同。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有:衣服穿得过多、脱水、脑出血、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脐带炎等;1个月到2岁的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肺炎、肠炎、脑膜炎、疫苗接种副作用、药物副作用等;2岁到5岁的幼儿发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脑膜炎、肠炎、关节炎、癌症等;小学生、初中生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骨髓炎、肺炎、肝炎、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关节炎等。其中,感冒是导致孩子发烧的罪魁祸首,90%以上的发烧都是感冒引起的。
怎么判断是否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在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后,除了要给孩子量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发了烧,依然能像平时一样吃饭、玩耍,家长就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因为这样的孩子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发烧并呕吐;烧已经退了,孩子仍然委靡不振;发烧伴随脱水;6小时以上没有小便。另外,5岁以下的婴幼儿,高烧时容易诱发抽搐,因此退热很重要。可以脱掉患儿的外衣,用温水擦拭身体。倘若这样还不行,就要给孩子吃些解热剂了。
给孩子选择解热剂得慎重。常用的解热剂有3种,扑热息痛、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其中,扑热息痛对孩子的副作用最小;一次用量,按照每10千克体重1.00---150毫克扑热息痛的比例服药。服药30分钟后就应该见效,如果1小时后仍不见效,可再给孩子按照同样的剂量服药。但要注意,该药服用次数过多,会导致孩子肝损伤,因此一天不要超过4次。
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相比,解热、消炎、镇痛的作用更好,但是也更容易引发胃肠障碍、出血、发疹子等诸多副作用。布洛芬按照每10千克体重50--100毫克的剂量服用,每天服用4-6次。
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患有水痘、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如果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雷氏综合征。病毒性感冒、哮喘病、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早产儿、新生儿等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⑥ 为什么有的孩子发烧是时间段的,比如每天

宝妈尽量用物理方法为宝宝退热。我觉得温水擦浴这个方法就可以。还有就是让宝宝多休息,补充水分,发烧宝宝肯定胃口不好,给宝宝喝口味清淡的君乐宝,比较容易消化吸收。

⑦ 为啥孩子会一天内发烧发热几次,或者2~3小时降下去又升上来

新生儿发烧的护理
新生儿发热是常见现象,是宝宝身体抵御疾病的一种本能反应,一般情况下只需做好护理工作,宝宝会很快痊愈。


(1)腋下温度。婴儿腋下的正常温度为36~37℃,有时候会稍微超过37℃,如果超过37.4℃时就可以算作是发烧了。如果体温在37.5~38.4℃就是低烧,如果超过38.5℃就可认为是高烧。
(2)直肠温度。婴儿的正常直肠温度在36.9~37.5℃,如果比基础体温高1℃,就可以算作是发烧。当直肠温度在38℃上下时,就是低烧,倘若大于39℃,就是高烧。此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假如患儿出现了发烧不断,并大于2周的情况,那就说明是属于长期发热。
(3)口腔温度。婴儿的正常口腔温度在36.4~37.2℃,超出此温度区间就可视为发热。

温馨提示:这三种测量途径中,腋下温度是最不稳定的,很有可能因外界因素而变动。而直肠温度却不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在测婴儿体温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测量肛温。



发烧的好处:

发烧的坏处:

感染性疾病

是发热的首位原因,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以有全身性氧局灶性感染。其中,以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疱疹、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发热。

非感染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白血病、淋巴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也可引起发热。

中枢性发热

某些致热因素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其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发热作为一种症状的诊断容易,但发热的原因诊断困难。家长在医生诊断时应详细交代病史,加上医生仔细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1)发热程度: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但当3~6个月婴儿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加;而对于<3个月的婴儿,体温≥38℃时,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通过检验鉴别。

(2)发热持续时间:发热>48小时,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24小时组相比,>48小时组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39℃时间亦较短。发热超过48小时,必须看病就医,做相关检验检查、以明确诊断。



皮肤颜色:苍白、花纹、苍灰或发绀;

活动:对外界无反应,刺激不能唤醒,哭声尖或持续哭吵,哭声低促;

呼吸:呻吟,气促,呼吸频率增加,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吸气凹陷

脱水:皮肤弹性弱

其他:皮疹压之不退,小婴儿前囟饱满,颈项强直,惊厥

为什么要退热?如何退热?

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紧张或恐惧情绪。

由于儿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专家共识意见为:发热时可适当采用物理降温,当儿童腋温或耳温≥38.5℃或肛温≥39℃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

物理降温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有冰水灌肠、酒精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等;间接降温有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冰水灌肠、酒精擦身和冰袋降温可能引起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故而不推荐使用。

常用的退热剂包括中药、西药。中药复杂,没有藉症医学资料;西药常用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阿司匹林。多采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

1、不是所有孩子都要积极降温

(如果孩子曾经有高热惊厥 历史 或其他基础疾病除外)。如果只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又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可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药。发热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借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如果在感冒初起时(体温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热,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2、退热时一定要同时补充液体

发热时,身体会流汗散热;发高热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aaa失,这使身体无法散热。解决方法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如孩子因口腔溃疡、疱疹、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不爱喝水,建议喝凉的其他饮料,如果汁、绿豆水、黄豆水、豆浆、牛奶等,利于退热。

3、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孩子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特别是还不会表达自己感受的婴幼儿,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起发热。

4、勿使室温过高

通常建议25-27℃,同时应让室内适度的透气。



1、发热的孩子,吃什么?

发热时,体温升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胃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减退,会发生营养消耗增加与消化功能减弱的矛盾。无论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以出汗的形式来实现的。人体在发汗散热的同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及盐分。

因此,发热时的饮食原则首先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大量维生素,然后才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且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2、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同一天内体温升高几次,或者2~3小时降下去又升上来?

发热只是某种疾病的一种症状,每一种疾病发热的程度、持续时间、退热效果及处理都不同。在本身疾病没有得到诊断及有效治疗之前,发热作为一个症状,会反复出现。

3、为什么同样是发热,我们家孩子跟隔壁床孩子处理不一样?

每一次发热都有一个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这么一个过程,不同年龄、 不同疾病、不同体质孩子体温在这三个时期持续的时间不完全一样。因此,不同时期发热的处理也不尽相同。

⑧ 孩子老爱发烧是怎么回事

小儿发烧全解! 人体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空调机的温度设定。正常时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37.5℃,上下变动1℃左右。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36.8℃,上下变动0.5℃。 例如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致热原”,就会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设定温度提高。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人体增加肌肉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某些细菌产生毒素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父母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当然体温升高。 一、引起发烧的原因 1、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气温过高(中暑)、穿衣太多、喝水过少、水份丢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2、疾病因素: 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常见,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等。除发烧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小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烧越要去看医生。 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如长期发热可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应注意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 二、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婴幼儿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之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应视为发烧。 三、什么时候退烧合适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四、如何帮助小儿退烧 当发烧较高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 1. 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 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 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五、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在应用和选择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 2、退烧药的剂型很多,包含片剂、水剂、栓剂和针剂,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适当的剂型。但打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除非过高的体温,一般不用。 3、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泰诺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阿司匹林(阿苯片、巴米尔)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这些药物对胃肠道都有些刺激,应予注意。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孩子发烧何时去医院 孩子突然发烧,难免让父母手忙脚乱。特别是晚上发烧更让父母左右为难:去医院吧,担心孩子来回折腾;不去吧,又害怕耽误病情。韩国《中央日报》网站7月4日载文,介绍了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方法。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孩子年龄不同,引起发烧的主要原因也不同。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有:衣服穿得过多、脱水、脑出血、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脐带炎等;1个月到2岁的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肺炎、肠炎、脑膜炎、疫苗接种副作用、药物副作用等;2岁到5岁的幼儿发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脑膜炎、肠炎、关节炎、癌症等;小学生、初中生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骨髓炎、肺炎、肝炎、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关节炎等。其中,感冒是导致孩子发烧的罪魁祸首,90%以上的发烧都是感冒引起的。 怎么判断是否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在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后,除了要给孩子量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发了烧,依然能像平时一样吃饭、玩耍,家长就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因为这样的孩子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发烧并呕吐;烧已经退了,孩子仍然委靡不振;发烧伴随脱水;6小时以上没有小便。另外,5岁以下的婴幼儿,高烧时容易诱发抽搐,因此退热很重要。可以脱掉患儿的外衣,用温水擦拭身体。倘若这样还不行,就要给孩子吃些解热剂了。 给孩子选择解热剂得慎重。常用的解热剂有3种,扑热息痛、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其中,扑热息痛对孩子的副作用最小;一次用量,按照每10千克体重1.00---150毫克扑热息痛的比例服药。服药30分钟后就应该见效,如果1小时后仍不见效,可再给孩子按照同样的剂量服药。但要注意,该药服用次数过多,会导致孩子肝损伤,因此一天不要超过4次。 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相比,解热、消炎、镇痛的作用更好,但是也更容易引发胃肠障碍、出血、发疹子等诸多副作用。布洛芬按照每10千克体重50--100毫克的剂量服用,每天服用4-6次。 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患有水痘、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如果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雷氏综合征。病毒性感冒、哮喘病、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早产儿、新生儿等不宜服用阿司

⑨ 十四个月的宝宝为什么突然间发烧

孩子发烧,家长的头脑可不能跟着发热,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胡乱处理,要顺序办好下列几件事: 1、分析一下发热的原因:大多数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为是最常见,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儿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细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有些也有发热,如疟疾、黑...热病等,但比较少见;非感染性发热有中署、脱水、白血病、肿瘤、外伤或手术后等;还有些散热障碍的疾病,象鱼鳞广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当然有时不易区别,但把情况弄清后,可提供医生参考。 2、观察一下发热类型:可用家庭常备的体温表,准确测量腋下体温、并作好记录。37摄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烧、38--39度叫中度发烧,39度以上叫高烧,还要看看发热持续的时间,伴随发热还有哪些症状等。 3、不要滥用抗生素:多数家庭都常备抗生素,孩子一发热,马上就给用上各种抗生素。这是不合适的,其一是抗生素多数对病毒无作用,反而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二是发热本身是人体抗病能力消灭致病因素的正常反应,你用药物杀灭了细菌病毒,就会影响吞噬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影响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所以不要过早应用抗生素。 4、慎用解热退烧药:低烧或中度发烧一般不用退烧药,因为过早退热也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药物退热常会引起大汗、虚脱等不良反应。高烧时也要慎重用药,控制在能达到降温的最小剂量就可以了,不要连续服用,半岁以内的幼儿更要谨慎。 5、提倡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要比药物化学降温安全得多。可用凉毛巾敷前额,或在头颈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儿头、胸、四肢、手掌。没有酒精,可用于54°的白酒代替,同样能达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6、预防高热惊厥:高热39°以上,有些婴幼儿就可能出现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口眼歪斜、颈项强直、面部、四肢肌肉抽动、屏气、面色发青等,这是由于3岁以前的婴幼儿的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尚不健全、不稳定、应激性偏高造成的,近年发现,当小儿发热至38度时,可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给服安定,8小时后热不退再给第二剂,有较好地预防高热惊厥的作用,一般不用第3剂。对于有过高热惊厥史,可低钙、癫痫的病儿,更应及时给安定预防惊厥发生。 其他:发热小儿应多喂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患儿体温高不退或者退而复升,应去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后,按医生的医嘱治疗。

⑩ 大神们帮帮忙 怎么才能做到明早5点钟开始发烧 大概38度以上 一碰就知道发烧的那种 求方法 时间要短

没法那么准确的时间开始发烧,但是有一些办法可以让你发烧,发烧一般都是病毒还有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就是在身体免疫力情况比较低,或者是抵抗力较差的情况下着凉,受冷风吹,然后就是大汗淋漓的情况下,突然脱减衣服,受冷着凉引起,也有可能会引起发烧。
再一个就是过度劳累休息不到位,也有可能引起发烧。
想要快速发烧,可以选择运动后洗凉水澡的方法。首先,你要通过五六分钟的剧烈运动,比如说快速跑步和快速深蹲等运动让自己满头大汗,然后在汗水下去之前迅速冲一个凉水澡,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中呆一会。这时候,你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也就是说开始发烧了。
可以在太阳穴上挤上一些牙膏,稍微按摩一下。然后一边嚼薄荷味的口香糖一般用雪碧洗脸,最后深呼吸十分钟左右。这时候,就你会感到你的太阳穴开始发热,说明这个方法已经起作用了。不过要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导致的发烧很容易退烧。
对于身体比较差的的人来讲,完全可以不用以上的方法。因为他们的抵抗力差,所以可以选择冲一个凉水澡,或者在太阳下晒一会,出了汗之后,就很容易发烧了。而身体比较好的人,可能抵抗力比较强,以上的方法可能就不能导致他们发烧。
不过因为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一旦发烧,可能恢复起来就很麻烦,而且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影响。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还是不要采用这些十分钟内快速发烧的方法,毕竟身体只有一个,需要我们好好保护。

热点内容
为什么都说小米手机返修率高 发布:2025-02-02 09:39:00 浏览:549
为什么做事能力不好 发布:2025-02-02 09:37:42 浏览:740
为什么杂牌led灯那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9:33:28 浏览:569
华为荣耀手机为什么微信视频来电无提示 发布:2025-02-02 09:33:28 浏览:475
配速大于每公里跑的时间是为什么 发布:2025-02-02 09:29:09 浏览:127
苹果解锁开关为什么点不开 发布:2025-02-02 09:24:48 浏览:233
冬天晚上为什么看不见北斗星 发布:2025-02-02 09:21:37 浏览:789
6岁男孩为什么晚上咳嗽厉害 发布:2025-02-02 09:09:07 浏览:28
天景山小区房价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2-02 08:55:00 浏览:211
抖音里为什么找不到自己 发布:2025-02-02 08:44:49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