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扣税为什么时间不同
1.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时间和周期是什么
缴纳时间可以按季度也可以按月度进行预缴,可以在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补应退税款。缴纳周期按一个纳税年度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
(一)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二)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三)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四)第五十五条规定: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三条规定:
(一)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二)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三)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1)企业扣税为什么时间不同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准备事项
1、做好年终盘点工作,对企业的资产及债权进行盘点核对,对清理出来的需报批的财产损失,连同年度内发生的财产损失,及时准备报批材料向主管税务机关报批。
2、检查有无应计未计应提未提费用,在12月份及时做出补提补计,做到应提均提、应计均计。
①检查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情况,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情况,对漏计折旧、漏计摊销的予以补提补计。
②检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情况,这两项费用是法定的可以按计税工资比例进行税前扣除的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权益,应计提。工会经费不缴纳的不用计提。
3、查阅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最好建立纳税调整台账),查找与本期纳税申报有关系的事项。主要包括:
①未弥补亏损;
②纳税调整事项,如未摊销完的开办费、广告费等。
4、对年度账务进行梳理,整理本年度发生的纳税调整事项,做到心中有数。能通过账务处理的,最好在年度结账前进行处理。
5、注意其他税种的“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是对账务一次详细地梳理的过程,其间发现的其他涉税问题也应一并处理。如视同销售漏交的增值税;未按查补缴纳的增值税计缴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未及时申报的印花税等。税务机关在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也会对相关涉税问题一并检查并做出处理。
6、年度中做预缴申报时,在不造成多缴所得税的情况下,需做纳税调整的尽量做纳税调整,虽然不做纳税调整也不构成偷税,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及时记录反映纳税调整事项,二是能及时反映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7、对于预缴申报时不能及时做纳税调整的事项,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8、对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主要税务法规,结合最新的此类税法,每年至少要细读一遍。
9、在某些事项的处理上当与主管税务机关理解不一致或税务机关内部人员理解也不一致时,宜采用稳妥、保险的处理方法。
2. 企业一般什么时候缴纳税收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法律分析
1、医疗费: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4、交通费: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6、营养费: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7、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3. 企业一般什么时候缴纳税收
企业缴纳税收的时间,总体上,一般在每月的15号前,缴纳上月的税收。
当这个月的1——15日内,遇有法定假日时,缴纳上月税收的期限,相应顺延。具体顺延后,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当地商务局税务局网站都会有公告。
当然,具体缴纳税收的时间,还要分税种不同而不同。如:有的地方要求,本月个人所得税,必须在下月10日前缴纳。以当地公告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缴纳迟缴税收的,税务局会收滞纳金的。
4. 企业所得税多长时间交一次
企业所得税可按月份或者按季度缴税,具体缴纳时间由税务部门核定。
按月份或季度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税款也应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先进行预缴,然后在年度终了后45日内进行年度申报,税务机关在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在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缴纳。所在地是指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
(4)企业扣税为什么时间不同扩展阅读:
缴纳方式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但为了保证税款及时、均衡入库,对企业所得税采取分期(按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
纳税人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按实际数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l/12或1/4,或者经当地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预缴所得税。预缴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5. 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是:1、分月预缴的,企业应当自月份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2、分季预缴的,企业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预缴税款;3、企业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6. 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6)企业扣税为什么时间不同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7. 缴税一般是每个月的什么时候
缴税一般是每个月的15内,最后一天如遇法定公休假日,顺延,中间如遇三天及三天以上公休假日,则按实际天数顺延;企业所得税为季度末的次月15日前。公司成立之后应当在每个月15日前对上个月的收入情况进行做帐报税,即使是没有收入,也要进行零申报。首次报税时间请参考税务局核发的《税种核定通知书》。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按自然季度申报,增值税如果一个季度没有超过9万,可以免缴税,超过9万,按3个点报税。首次报税时间为核定通知书上核定时间的下个季度15日前,营业税按月申报,首次报税时间为核定通知书上核定时间的次月15日前。
1、公司申报纳税的一般时间:一般纳税人每月1日必须进行防伪税控开票机的抄税工作,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报税时间前到办税服务厅1-10号综合办税窗口、11-12号企业发行窗口或13-14号代开专票窗口中任意一个服务窗口都可以办理报税工作。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2、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的次日起七日内缴纳税款. 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进口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
8. 有些产品的增值税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为一期纳税。 为什么时间隔那么短就要纳税,这样纳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似乎没有什么法律条文对此作出解释,纳税期限应该就是主管税务机关来决定的。
首先,这种期限应该不是针对产品,而是针对不同的企业和销售的方式。
我知道的,比如一般纳税人辅导期的企业,就需要在每次购买新发票的时候,把已开发票的税款结清。进口产品,一般在进口增值税票开出的15日内必须缴纳税款。还有到申请异地销售的企业,必须单笔在当地结清该交易的税款。
所以,不同的期限,我的理解就是本来销售后,是要立刻交税的(销售成立即产生纳税义务),但是那样做正如你说的,太麻烦了,所以才一般以一个月为一个纳税期,但是一些特殊的交易如果一个月才收税,容易发生偷逃税等,比如辅导期企业信誉尚不稳定,进口和异地销售等都有跨区监管的难度等。
所以根据不同的销售和企业状况,设置了不同的期限,尺度掌握在实际管理税款征纳的税务局手里。
9. 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1、分月预缴的,企业应当自月份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2、分季预缴的,企业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预缴税款;3、企业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