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质谱保留时间前移为什么

质谱保留时间前移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0-08 15:36:56

A. 质谱图拖尾怎么办

切去色谱柱前端的1/2到1米。
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我查看一些资料来班门弄斧了。1、当经历维修色谱问题(色谱峰拖尾、灵敏度降低、保留时间改变等)时,切去色谱柱前端的1/2到1米。必要时,更换进样口内衬管、隔垫,并清洗进样口。保护柱可用于提高色谱柱的使用寿命。(气相)2、衬管脱活进样口衬管上的活性点可以吸附样品组分并导致出现拖尾峰,并可能损失灵敏度和重现性。用脱活制剂用来覆盖衬管玻璃表面的活性点或与之发生反应。脱活程序进行脱活,该程序可以使衬管重现性高、惰性好,且使用寿命长。
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以质谱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B. 同一原料液相图谱与前个月相比主峰保留时间不一致为什么

你这么说太笼统了,保留时间不一致,那么相差多久算是一致?7min变到8min?还是15min变到18min?一般来说保留时间靠前,变动会比较小。保留时间靠后,变动会比较大。比如保留时间是20min的物质,前后变动2-3min都是正常的。

另外实验仪器和配置过程也会有误差出现。比如换了一根色谱柱。或者同一根色谱柱用着用着老化了,都会导致保留时间的变化。还有流动相,比如反相色谱,有机相加多了,保留时间就会前移。包括水相pH值。尤其是你的流动相里面有离子对试剂,那么影响就更大了。可能多个0.Xg,保留时间就能有很大波动的。这是一个实验的耐用性问题。
有的时候,你的被测物质也会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你的被测物质是碱性,那么流动相的pH值稍有变化,可能主峰就会前后漂移的很厉害。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了。

再有,如果是原料液测定,我觉得没有必要太过纠结于保留时间。一般对于保留时间的要求就是:要求被测物质和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一致,同一天测定保留时间前后不超过1min(有的时候可以放宽到2-3min)
你这个是上个月测定的,如果相差不是太多没有什么问题的。

C. 液相色谱的保留时间总是不稳定,该怎么解决

1、首先考虑是否有堵塞,查看各放溶剂瓶的过滤头是否有脏,脏了后清洗,玻璃的30%稀硝酸泡,不锈钢的可以超声处理。
2、purge阀打开,看看单通道5ml/min流速,用水压力多大,如果超过10bar就要更换purge阀的滤芯了,不过到5bar就比较脏了。
3、清洗下主动阀的滤芯。
4、如果这些都处理了,还是不行,那估计是比例阀的问题了。

压力不稳,出峰时间前后飘,觉得进气泡或者崩头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大,用脱气过的异丙醇多冲一会试试。
有两种可能,一是流动相里有汽泡,二是检测器里残留有汽泡.
压力不稳这个就不正常,看是是不是有泄漏的地方,或者单向阀,比例阀有问题

纯水和甲醇确实会使保留时间不太稳定的原因是 脱气没有完全,气泡进入单向阀。所以引起了柱压不稳。导致的是基线不稳和流速变化。所以造成了Rt前后不一致。
我认为主要是气泡,用注射器吸满甲醇,拆开单向阀进,出螺母,从入口出打入甲醇,然后出口出会有气泡冒出。即可。

建议您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网络网乐意为你解答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食品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网络搜下就有。

D. 什么是质谱,质谱分析原理是什么

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分析原理:将被测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量是物质的固有特征之一,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谱——质谱,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分子质量和相关结构信息);谱峰强度也与它代表的化合物含量有关,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4)质谱保留时间前移为什么扩展阅读

相关仪器:

质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进样系统——按电离方式的需要,将样品送入离子源的适当部位;

离子源——用来使样品分子电离生成离子,并使生成的离子会聚成有一定能量和几何形状的离子束。

质量分析器——利用电磁场(包括磁场、磁场和电场的组合、高频电场、和高频脉冲电场等)的作用将来自离子源的离子束中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运动轨道稳定与否等形式进行分离;

检测器——用来接受、检测和记录被分离后的离子信号。

一般情况下,进样系统将待测物在不破坏系统真空的情况下导入离子源(10-6~10-8mmHg),离子化后由质量分析器分离再检测;计算机系统对仪器进行控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可将质谱图与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较。

E. 利用液相色谱时出峰时间提前是怎么回事

出峰提前主要可能是流动相中有机相(或强洗脱力相)比例变多了,或者是柱温提高了,再就是柱子不同,或是柱子的保留和以前有变化。
建议:用完柱子一定要进行冲洗维护,把分析方法固定,在两相或三相进行比例洗脱时一定要用仪器的比例阀进行操作,不要直接配制,这样都会有利于保留时间稳定。

F.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目前,质谱分析法 ( mass spectrometric method) 是测量同位素丰度最有效的方法。质谱仪根据带电原子和分子在磁场或电场中具有不同的运动,将它们相互分离。由于质谱仪的种类多样,用途又非常广泛,因此,就不一一进行介绍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详细论述可参考 Brand ( 2002) 。

质谱仪一般可分为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① 进样系统; ② 离子源; ③ 质量分析器; ④ 离子检测器 ( 图 1. 8) 。

图 1. 8 用于稳定同位素测量的气源质谱仪示意图

( 1) 进样系统 ( inlet system) : 这一特殊装置需要在几秒钟内迅速、连续地分析两个气体 ( 样品和标准气) ,所以安装较为特殊,包括一个转换阀( changeover valve) 。这两种气体由直径约 0. 1mm、长约 1m 的毛细管从储样室( reservoir) 中引入,其中一种气体流向离子源 ( ion source) ,另一种气体流向废气泵 ( waste pump) ,从而保持毛细管中的气流连续不断。为避免质量损失( mass discrimination) ,气体物质的同位素丰度测量利用黏性的气体流。在黏性气流状态下,分子的自由路径长度非常小,因此分子经常发生碰撞,气体混合均匀,从而不会发生质量分离 ( mass separation) 。在黏性流进样系统的末端,有一个泄漏口 ( leak) ,使得流线收缩。应用双路进样系统 ( al inlet system)可以对非常少量的样品进行高精度分析,同时,样品分析受黏性气流保持状态的限制。这一过程一般在 15 ~ 20mbar ( 100Pa) 的压力下进行 ( Brand,2002) 。如要减小样品量,则必须在毛细管之前将气体浓缩为很小的体积。

( 2) 离子源 ( ion source) : 是质谱仪中离子形成、加速、聚焦成为狭窄的离子束的部位。在离子源中,气体流总是呈分子状态。气体样品的离子多由电子轰击 ( electron bombardment) 产生。电子束,一般由加热的钨丝或铼丝发出,在静电场中进行加速,在进入电离室 ( ionization chamber) 之前的能量达到 50 ~150eV 之间,以便使一次电离效率最大化。电离之后,根据离子获得的能量,带电分子被进一步分成若干分子碎片,从而产生特定化合物的质谱。

为了增加电离的几率,采用同性质的弱磁场使电子保持螺旋轨道 ( spiral path) 。电子在电离室的末端由带正电的捕集器收集,对电子流进行测量,并由电子发射调节器电路 ( emission regulator circuitry) 将其保持在恒定状态。

电离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脱离电子束,随后由高达数千伏的电压进行加速,其路径形成离子束,该离子束通过出口狭缝进入分析器。因此,进入磁场的正离子在本质上都是单能的,即它们拥有相同的动能,其表达式如下: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六版)

电离效率决定了质谱仪的灵敏度,其值约为 1000 ~2000 个分子产生一个离子( Brand,2002) 。

( 3) 质量分析器 ( mass analyzer) : 可根据其 m/e ( 质量/电荷) 比,将离子源发出的离子束分离开来。当离子束通过磁场时,离子发生偏转,形成圆周轨迹,其圆周半径与 m/e 的平方根成比例。通过这一过程,离子被分离并形成离子束,每个离子束都具有特定的 m/e 值。

1940 年,Nier 提出了扇形磁分析器 ( sector magnetic analyzer) 。在这种分析器中,离子束发生偏转的磁场呈楔形。离子束以与磁场边界呈直角的角度进入和离开磁场,因此其偏转角度等于楔形角 ( 如可以是 60°) 。扇形磁分析器的优势在于其离子源和检测器相对来说,不受分析器磁场质量损失的影响。

( 4) 离子检测器 ( ion detector) : 离子通过磁场后,被离子检测器所收集。离子检测器将输入的离子转换为电脉冲 ( electrical impulse) ,电脉冲随后被输入放大器。Nier et al. ( 1947) 提出,利用多个检测器同时聚集离子流。这种同时利用两个单独放大器的优势在于,对于所有 m/e 离子束,作为时间函数的离子流波动都是相同的。每一个检测器通道都安装有一个适合于所测离子流天然丰度的高电阻的电阻器。

现代同位素比质谱仪具有至少装有三个法拉第杯 ( Faraday collector,Faraday cup) ,它们位于质谱仪的焦平面 ( focal plane) 上。这是由于相邻峰值的间距随质量变化,并且范围是非线性的,因此,每组同位素往往都需要有一套单独的法拉第杯。

连续流: 同位素比值监测质谱仪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Nier 提出了双黏性流质谱仪 ( al viscous-flow mass spectrometer)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对商业质谱仪的硬件做了极小的修改。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为减小用于同位素测量的样品大小而进行了艰苦的尝试。将传统的双路进样技术改为连续流同位素比值监测质谱仪 ( continuous-flowisotope ratio monitoring mass spectrometer) 。使用这种质谱仪时,被分析的气体混合于载气流中的微量的气体中,从而达到黏性流状态。现今,市场在售的大多数气体质谱仪都带有连续流系统,而非双路进样系统。

传统的离线样品制备程序非常耗时,并且分析精度也取决于研究者的技能。而利用在线样品制备技术,可将元素分析器和质谱仪直接结合,从而解决和最大程度地减少很多离线样品制备导致的问题。这两种技术的区别参看表 1. 5。

表 1. 5 离线和在线测量技术之间的对比

这种新型的质谱仪往往结合有色谱技术 (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同位素测量所需的样品量大小已经急剧减小到十亿分之一摩尔甚至万亿分之一摩尔范围 ( Merritt & Hayes,1994) 。气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仪技术 ( GC -IRMS) 的重要特性如下 ( Brand,2002) :

( 1) 按照分子在气相色谱柱 ( GS column) 上流出的顺序对离子流进行测量,但其相对于参比气体的强度将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色谱不但能够分离不同的化学物质种类,还可分离不同的同位素种类。也就是说,从色谱柱流出后,随色谱峰上位置的不同,该化合物的同位素组成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每个色谱峰的整体宽度进行积分,才能获得该化合物真实的同位素比值。

(2)同位素信号的测量时间受色谱峰宽度的限制。对于陡峭的尖峰来说,这一时间可能不超过5s。

(3)在线分析仪器的绝对灵敏度与双路进样系统的仪器相比更为重要。由于色谱法所需的样品量非常小,因此采用大量的样品组以获得有效的统计数据库往往非常重要。

通过采用加入内标样方法,可以实现样品分析标准化。内标样的同位素组成利用传统技术确定。

质谱分析技术有几个独立的发展途径,这些途径均具有两个发展方向: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毛细管气相色谱→同位素比质谱仪。在元素分析仪中,样品燃烧生成CO2、N2、SO2和H2O,这些气体以化学法捕集,或者在气相色谱柱上被分离。这些技术的优势有:①自动化制备样品;②每个样品的成本较低;③能够进行大量的样品分析。

G. 质谱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的。阿斯顿用这台装置发现了多种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个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天然存在的287种核素中的212种,第一次证明原子质量亏损。他为此荣获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7)质谱保留时间前移为什么扩展阅读

质谱仪的种类:

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这类仪器中,由于质谱仪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气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等。

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样,有液相色谱-四器极质谱仪,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各种各样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质谱法特别是它与色谱仪及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在有机化学、生化、药物代谢、临床、毒物学、农药测定、环境保护、石油化学、地球化学、食品化学、植物化学、宇宙化学和国防化学等领域。

用质谱计作多离子检测,可用于定性分析,例如,在药理生物学研究中能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气相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和相应质量碎片图为基础,确定药物和代谢产物的存在;也可用于定量分析,用被检化合物的稳定性同位素异构物作为内标,以取得更准确的结果。

H. 气质做sim模式保留时间偏移

气质做sim模式设置方法:

在质谱设置中,下来菜单,将SCAN替换成SIM,然后在离子设定中添加选择的离子就可以了,然后保存方法再跑一针。
SIM卡模式:一种用于共享手机网络的蓝牙模式,例如:可以用远程SIM卡模式来使用车载套件;或者把手机当Modem,即‘猫’来共享上网。简单地说就是 一台没有SIM卡的手机或GSM终端可以通过远程SIM方式,借用有SIM卡的手机中的卡来通信。

I. 测定液相色谱测定阿斯巴甜 峰前移是为什么

请仔细描述一下什么叫峰前移。
我先分析一下:如果是与之前的数据对比,保留时间变小,有可能是系统变化或流动相配制出现的误差导致的保留时间变化,属于常规现象,不必在意。如果保留时间相差较大,考虑更换流动相或色谱柱重新测定。
如果是一次检测中峰多次进样发现逐渐向前移动,可能是系统平衡时间不足,导致系统未达到平衡状态,多平衡一段时间即可,也应考虑是否为色谱柱填料塌陷。
如果你指的前移,说的是峰向前延伸,这个叫峰前延,与峰拖尾相对应,也是色谱柱柱效下降的表征之一。另外有可能是载样量过大或色谱柱筛板污染导致的,属于色谱柱及仪器故障范畴,需要逐一排查。

热点内容
为什么重庆晚上这么热 发布:2025-02-04 06:57:47 浏览:177
买烟为什么小米电视没有光纤插口 发布:2025-02-04 06:57:06 浏览:415
微信昵称带星星符号为什么不让用 发布:2025-02-04 06:49:18 浏览:739
为什么苹果手机保质期过了 发布:2025-02-04 06:45:09 浏览:220
为什么暴雨鱼口不好 发布:2025-02-04 06:33:03 浏览:893
一个人对你不好为什么还要帮他 发布:2025-02-04 06:30:47 浏览:421
苹果xsmax照片为什么占内存 发布:2025-02-04 06:22:58 浏览:400
人为什么有九个眼睛 发布:2025-02-04 06:21:25 浏览:501
火车加飞机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2-04 06:15:51 浏览:188
苹果6为什么接电话黑屏 发布:2025-02-04 06:15:49 浏览: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