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说读研浪费时间

为什么说读研浪费时间

发布时间: 2022-10-04 09:46:48

Ⅰ 读研是不是浪费时间

最近是考研季,很多小伙伴都在关心究竟要不要考研,也咨询了很多有关考研的问题。

所以我就做了一个相关的调查。

高学历=高收入?

考研的动机有很多种。

根据中国在线教育网站的调查结果,被最多人提到的考研动机是 “提高就业竞争力,给自己的学历加码” 。也就是让自己的求职和工作收入变得更有优势。

同时,也有这样一份调查报告,统计出了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平均工资差异。

本科生的平均月薪比研究生低了2000余元。

更有数据指出,“名校光环”在研究生群体中同样大量存在, 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平均收入都接近1w元,成为排行前5%的高收入人群。 所以,如果你的本科毕业院校令你不够满意,考一所更好的学校读研会是最好的补救办法。

研究生的另一个隐性福利是进入国企和政府机关的概率大大增长,这些企业单位对高学历有着更加明显的青睐,更有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留校任教,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但如果你打开招聘网站会发现,学历要求基本都是大专和本科。

摘自某知名招聘网站

这将会导致的尴尬是, 研究生的平均薪资高了,就业率却未必乐观。 事实上,从2009年起,硕士生的就业率就普遍低于本科生。

原因也很好理解。

成本考虑: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招聘本科生甚至大专生更有利于控制招聘成本,创业初期大量繁琐的工作也未必需要高学历者来完成。

实践经验: 没有考研的学生大多在本科期间就开始社会实践,进入职场更加得心应手,而研究生有大量时间用于科研,实践经验较少。

期望值不同: 研究生自身学历较高,对工作的要求也偏高,不少985/211研究生都希望能够进入500强企业,势必造成竞争压力大。

年龄要求: 30岁以上的求职者很难得到工作机会,90后甚至95后成了职场的“主力军”。研究生毕业通常年龄都在25岁以上了,面对着比你更年轻经验还更丰富的竞争者,你手里的那张学历证书也许真的没有想象中好用。

读研是否是浪费时间?

读研的机会成本并不低,除了学费之外,三年的时间和精力对年轻人来说更为可贵。因此,多数人在选择考研之前,都难免会问自己一句“我是否在浪费时间”?

我问了几个同龄人,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对我们金融专业来说,读研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位受访者说。

“好一点的公司招聘都是硕士起步,如果是普通本科毕业,基本上只能去站柜台,去做最底层的工作。眼看着同事都升职了,但永远都轮不到你,就是因为学历达不到要求。”

“看着大学同学,我时刻都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 第二位受访者来自上海一所985院校,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研二。

“国内学制太长,能吸收到的有效知识太少,发表的论文也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反倒是没有读研的大学同学现在赶上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拿着不菲的薪资——其实我的本科学校这么好,读研真的没什么必要。”

还有一位朋友的经历比较曲折,他是一名 互联网行业的IT从业者 ,但他仅有专科学历。

这位受访者的工作能力不错,学东西很快,所以在公司比较受器重,工资也不低。但他说,他毕业季曾经向好几个大型互联网公司投递过简历,都因为学历不够而被拒绝。

“ 想上升,或者想去更好的公司还是需要学历打底的。 如果满足于现状,那我有可能一辈子都是程序员,甚至面临35岁失业。我不能不早点为自己做准备。”

他现在正在筹备考MBA,计划考上之后就辞职专心读书,等深造完毕再重新择业。

能够看出,大多数人还是对读研抱有期待的,尤其是准备考研和正在读研的同学,他们坚信读研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命运。

而表示不愿意读研,认为本科学历就已经足够的人,通常就读于不错的本科院校,选择了就业比较方便的专业,或者已经参与到了工作中。

自身所处的环境和阶段,都影响着他们的想法和判断。

那些必须读研的专业

很多学医的朋友提到,对于医科生来说读研“基本属于义务教育”。 医学生不仅一定要考研,还一定要保证自己就读于名校,才能在择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业内公认的事实是,大量的专科和本科生毕业之后只能分配到社区医院,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

数据称,本科学历医平均年收入仅有7.5万元,硕士医生的平均年收入则达到8.4万元,博士学历医生则高达9.9万元。

比薪资更令人恐慌的是升职速度的天壤之别:

在取得医师资格证后,本科生需要工作5年才可以晋升主治医生,再工作5年才可以晋升副高。硕士只需要工作两年即可晋升主治医生,3年晋升副高,总时间仅需本科生的一半。而博士生参加工作两年就可以直接晋升副高,再工作3年就可以升为正高,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和多赚到的薪资都足以拉开巨大的差距。

很多人说,医学生的大学四年又名“后高三时代”,对于他们来说, 研究生只是学历的基本配置,更多的人还在争取读博士,获取更高的学历来制胜职场。

一些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冷门理工类专业也对学历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些专业的社会应用程度不高,基本上都只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一位学习海洋工程的同学说,对他们而言毕业只有两个选择,考研或者转行,根本没有提供给本科生的对口就业机会。

但相对应的,也有一部分专业 偏向社会实践,在人才市场上需求量非常大,并且公司对人才的要求是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业务能力。

比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学校所能学到的都是理论上的知识,而设计的实际应用则是技能、审美,甚至与需求方互相沟通理解的能力。一直被戏称为“管理无学”的管理学专业也属于偏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对于这部分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学习和积累经验的专业,考研算不上最优选。

结论和几个建议

“读研到底是不是浪费时间”并不是一道判断题,而是一道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分类讨论题。

做出决定之前不妨问问自己——

你的专业是否需要通过考研来提高 职场竞争力 ?

你 自身的职业规划 里是否包含需要考研才能完成或者才能加速完成的部分?

你的家庭是否能够负担你多深造几年所需的费用?而你是否能够在此期间通过奖学金或者勤工俭学的方式 初步开始自食其力 ?

你对于考研之后的未来是否有 合理清晰的规划 ,或者只是因为周边的人都在考才随波逐流?

一个现象是,大三才开始“跟风”备考的同学不仅考研成功率远低于刚进入大学就在准备考研的同学,在就业选择上也落后于其他条件相当的同龄人。

其次, 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选择 ,就业党在校期间就要开始筹备社会实践,大三大四就要为实习和校招做准备。考研党同样要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即使读研期间也要确保自己不能与外界社会脱节。

要知道, 考研和读书绝不是逃避现实的手段。也许高校是一座象牙塔,但你不可能在里面待一辈子 ——更大的可能是,当你迈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而你,必须迎接全新的挑战。

最后,考研与否是一种人生规划和选择,在这个研究生学历几乎成为“全民标配”的时代,考上研究生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优越的事情,而没有参与考研的同学与其说是能力不足,倒不如说他们已经经过权衡,选出了更适合自己的选项。

读书、学习、享受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很奢侈的幸福,而领先一步走进职场和社会自食其力,也会让你拥有另一种成就感和自由。

只希望每一种选择都能多一点清醒和明智,少一点跟风和功利。

毕竟人生只有一种彻底的失败,就是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Ⅱ 为什么有人说考研无用

主要分为三点:
第一,他觉得他现在出去工作了,有工作经验了,以后比你们研究生有优势。
第二,大众心理觉得说很多人文凭低照样可以拿高工资。
第三,他认为读研就跟上大学一样,在学校浪费时间。

Ⅲ 考研是必须的嘛身边人认为考研浪费时间,读三年出来还要给别人打工

考研当然不必须……
考不考研和考不考公似乎有相似的令人疑惑的矛盾,考有好处,比如毕业后起薪高一些,提拔机会大一些;不考也有道理,例如有人觉得自己本科所学知识已经够用、不需要太专太深入太学术,三年行业经验比获取学术知识有用得多。
既然考不考各有好处,当然决定权在你自己。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些什么,有些什么打算,至少短期内你所能想到的,读研能给你带来什么成长和帮助(思想上、能力上、人脉/朋友圈、初始平台等);其次,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许和目标定位,例如你在提问里提到的,似乎你身边人觉得读什么书反正都是打工,何不高中毕业就打工?;再次,研究生也有很多形式,在职的、全日制的、专硕/学硕,例如专硕和某些学校的学硕也只需要读两年而已,一年后基本就工作了;
考研像围城,没考的人觉得可惜、工作一年半载再考;考上的人觉得遗憾,啊每天在学校里不知干些啥真浪费时间啊还不如去赚钱……所以,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真的很重要。

我是非常坚决地考研了的。有这样几个考虑,题主可以参考:
1、我觉得我还没有作好进入社会的准备,思想上不够成熟稳重,许多技能尚待修炼提高;
2、我认为研究生不仅是搞学术搞学习,它帮助你继续锻炼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领悟能力;
3、学习如何与上级(导师)、伙伴(项目成员)、外界(对外课题项目)相处和交流沟通,多给自己一些试错的机会,毕竟进入社会就没这么容易了
4、如果有这个机会,有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凭什么不要?
5、三年时间其实在哪都是一样的,关键看你怎么度过。

以上。愿题主能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祝好!

Ⅳ 不知道为什么,认识的人都说上研究生浪费时间,真的吗

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我觉得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大学期末考试时要求就较高,只要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2、平时成绩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以及方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时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我就认识一个浙大的毕业生标兵(全校一年才有30个),因为太自信了,以为自己平时成绩好,没有认真复习,结果没有考上研究生,而且考得很差(不过后来去了美国一个前20的学校读书去了)。而我听系里的老师说以前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没有学位,不好找工作,没有其他退路,只有考研,反而都考得很好。所以考不考得上的关键还是复习得如何,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不好就不敢考研。你平时不可能像考研那么认真学习的,所以平时的成绩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你可能不太喜欢学,所以无所用心,因此,平时的成绩常常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是不作数的。
3、何时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
虽然我认为早点确定要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比较好,但是像有些大学的同学从入大学起就开始准备,或从大二就开始准备,也未免过头了一点。这样一来,整个大学生活完全围着考研转,在以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来,难免觉得自己为了考研,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别人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而自己的大学生活却黯淡无光。
因此,我觉得,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将来要考到的课,就非常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说在上课时、特别是期末考试前就抱着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来看),就是在为将来顺利考上研究生做准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数学课都尽量学好,尽早把英语提高到六级水平或六级优秀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备。
如果考本专业,那么我觉得大三下开始看数学以及一些专业课就可以了。如果是跨专业,则最好是大三上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样、内容也有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增加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内容的危险。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竞争激烈,我已经听到过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大面积超出指定教材,有时甚至超过一半的考试内容都在指定的参考书上找不到(主要是经济类和纯文科的专业),所以早点读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显不够权威、内容太浅或内容不够全面,更应该仔细研读与该书同名的权威教材。
4、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前该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尽量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量减少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可以请他们给你开列参考书单,免去你盲目找书的麻烦。参考书的好坏极其重要,否则不仅浪费时间,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
尽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和你想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通过电话,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们请教一些考试的经验,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错!不要怕打搅别人,大部分研究生都不错,都比较热情的。
5、考研与找工作、上课、期末考试的冲突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有多少时间去找工作,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工作,否则到头来落个两头空。以我的经验看,浙大每年一次的秋季大型校内招聘会,对考研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时许多人都感到考研颇为辛苦,日子比较枯燥,对考研能否考上开始有些动摇,对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开始犹豫不决。此时,一旦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或是看到同学找到了还可以的工作,就心思动摇,也开始想找工作、无心学习或干脆宣布不考研了的人,相当的多。他们前功尽弃,到头来实际上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工作,至少与考上研究生后能找到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来说,没几个人找到了那么好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是早早地放弃了,真是可惜。许多类似这种情形的人后来都有些后悔,因为工作了之后再要考研,决没有一些在校生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付出远比应届时更多数倍的努力(如那些在职考研者,在工作之余还要天天学习到深夜,仍然时间不够用)以及承担更大的压力(如辞职考研,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很高,不太希望你失败,因为失败的后面还有个人生活以及家里人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再次强调,既然要考研,就不要在考研结束前花太多的心思找工作,但是校内那次招聘会我认为还是可以去一下,但是如果从此就开始纠缠于找工作的事情,那就犯不着。如果在考试结束后你发现自己真的考得很糟糕,那么你也完全可以在考研结束后的寒假和第二学期找(在春节后各地有很多招聘会,不要错过)。如果你早早地想着如果考不上就去工作,早早地老想着为自己的失败留好退路,你通常是考不上的。
考研复习紧张,所以复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时间似乎不够,想逃课复习的人也不在少数吧?说老实话,我考研那个学期逃了1/3左右的课,因为我觉得时间实在不够,而老师上的那些专业课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是任课老师看到学生逃课肯定不高兴,所以要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多跟老师谈自己的客观情况。但是,总的说来,如果准备得早,也未必就需要逃课才能考上研究生。
6、复习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你考的数学的具体要求,数学分数学1——数学4,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递减。总的说来,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是不同的专业要求很不一样,请一定要在复习数学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数学包含的内容,不要浪费时间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内容。英语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治是分文理的,虽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内容都相同,文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内容,要注意。
以上三门公共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数学只是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这两大类的专业才要考,其他专业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门公共课,则只有两门专业课,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多之外,其他学校的专业课内容都不多,指定参考书5本上下浮动。如果你只要考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则你有三门专业课,则指定参考书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请参阅各校的报考指南)。
要了解各校的专业课考试的特点,各校的专业课出题思路经常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专业课绝对按照指定参考书出,而且很容易买到专业课的试卷,可以供你复习参考。有些学校的专业课没有指定参考书,或经常超出指定参考书的范围,喜欢出一些与近期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或学术界最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的题目(比如法律,通常都要阅读近几年的法学期刊,你所考单位的法学教授们最近发表的大作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经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过论文方面的内容,要安排好时间看这些论文。
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学应该尽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认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数学并做完配套辅导书的习题,然后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辅导班(看各人情况自定)。
当年我也没怎么听说北京上海有什么辅导班,就在11月末参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办的公共课辅导班,感觉浙大辅导班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都很不错,非常有帮助,其他英语和政治感觉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参加英语和政治辅导班,最好还是参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点的班为好。参加辅导班前一定要先复习完一遍,否则基本上白花钱,一点效果也没有。
政治我感觉从暑假开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组织编写,余学本等人编的书即可,不用太费力气看,只要先看顺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从9月份开始背也足够来得及。
我前面提到考六级就是在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我要强调考研的题目比六级难不少,特别是阅读理解要难一些,考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不要因为六级好就对考研的英语麻痹大意、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复习,即使基础很好也经常会考得很惨!
英语考研有大纲词汇表,不要干巴巴的拿着只有中文意思没有例句的词汇表猛背,应该找到有例句的书,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单词挑出来,抄到笔记本上来背。不要熟悉和不熟悉的单词都一锅煮,增加自己的记忆负担。记单词的基本方法,还是要抄写和尝试回忆。对此要谈的太多,不多讲。
7、推荐书目
(1)数学
第一遍复习时高等数学(微积分)教材用浙大自己的即可,对其他不是用浙大的教材也不是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高教版)的同学,则应该用同济大学编的这本高数书(要注意同济大学的这本书是为理工科专业的人写的,许多内容对学经济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学的,不要什么内容都看),配套辅导书可以用盛祥耀、葛严麟、胡金德。张元德编的《高等数学辅导》(上下册),共3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对那些高数基础不好的同学特别有用。
线性代数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线性代数(居余马等5人编,15元)据说考研的人一致推荐这本线性代数书。配套辅导用书可用胡金德、王飞燕编的《线性代数辅导》(第二版),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极好!
清华本科生还发一本高数辅导书,韩云瑞、刘庆华、王燕来、吴洁华编的《微积分学习指导》,18元,应该也很不错,比较薄,很容易看完(我没用过,不过在清华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该不错)。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材应该是浙大盛骤等人编的那一本(高教版),许多人都用这本教材准备考研。我当初上课和复习都是用的这本,在第一次复习时把书后面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觉得那些题目都还不错。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清华大学教学参考书及考研辅导班教学用书”,俞正光、王飞燕、叶俊、赵衡秀编《大学数学:概念。方法与技巧》(上册为微积分部分,下册为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部分),上册29元,下册24元,可分开买。
(2)英语
我以前用的是王长喜的《复习指南》,不过北京考研的人几乎都用朱泰祺的复习书,应该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历年考题分析(95——2002即可)、六级全真题(只做阅读理解即可)、英语写作我推荐考试虫出的《考研万能作文》,18元,很不错。其他就是张锦芯的阅读理解和模拟题。有人推荐毕金献(99年前命题组组长)的阅读理解。石春桢的模拟题除了了改错还可以,其他不值一做,浪费时间,特别是阅读理解。
(3)政治
高教司组织余学本等人编的复习书(航空工业出版社)是必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分析,95年以来历年考题(注意考试内容发生过很大变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前串讲据说不错。别的我不知道了。多请教其他刚考过的为好。
(4)专业课
人大版考验辅导书系列有各名校的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电子医科等专业的历年考题,将各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按内容分章节排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出版社还有历年考研公共课的全真题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复印到所考学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变化,复印到的专业课试卷越多越好。
8、复习时的基本技巧
(1)一定要把数学、英语政治的全真题做很多遍,最起码两遍。全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甚至连草都不如,特别是大部分英语模拟题。
(2)专业课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的变化,能复印多少年就复印多少年,即使比较贵也要复印。如果你认真复习的话,考研的风险可能更多来自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不确定性。得到更多的专业课试卷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3)如果能复印到你要报考的该校该专业的同学的专业课笔记,请想办法复印,特别是文科性质的专业,考题经常与笔记密切相关,书上只提到一句话,也许笔记里老师论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个大题,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要以为老师只考那些条条框框很清楚的东西。考那些东西如何区分非本专业的非本校的学生?如何区分学生基础扎实还是不扎实?所以专业课经常会出那种看起来有点偏的、但是的确有理解和发挥余地的题目,或是跨章节的题目,要多总结、多相互联系。要将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专业课)总结成一张或几张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内容都总结进去,形成条理无比之清楚的一张或几张大纸,所有该书的内容全在其中,你就复习得差不多了。把这几张大纸记下来,考试的大题也不会漏掉任何要点。
(4)如果该系有办专业课的考研辅导班,那么必然经常会漏题,即使无法参加也尽量复印到辅导班的课堂笔记(很少好学校会办专业辅导班,因为办专业辅导班对外校考生是很不公平的)。如果该系在考研的该学期有开要考的那门课,那么经常是开那门课的老师出考研试题(请先向在读研究生们了解情况),该老师授课的课堂笔记颇有价值,该门课的期末考试题也经常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设法打听(不过,不可太在乎这种技巧,全面复习才是最有用的)。
(5)英语的阅读理解不要乱做模拟题,毫无用处,首先是要把全真题搞得很熟,仔细分析,找出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技巧。可以先找一本分析比较出色的历年考研全真题分析的书来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历年的阅读理解都搞得很明白了,没有题目可做,就做六级全真题里的阅读理解,然后仔细分析。
(6)不要仅仅依据一两年的专业课试卷猜测那些会考不会考,专业课可能经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经常会有一些你考前觉得有点偏甚至很偏的题目,所以要尽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专业课试卷。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全面复习,多做题目,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专业课不多做题目也是绝对不行的。
(7)数学不多做题,那就别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费时间了。
(8)如果数学基础不好,请在复习第一遍时读那种用于大一学生入门的单科配套辅导书,而不是专门为考研写的复习书,因为那些书会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解问题,对基础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关内容很有帮助。
9、几个常见的方向性错误
(1)只根据前一年或前两年的专业课试卷,胡乱认为一些东西不会考,不全面复习,结果经常是你认为不会考的,它偏出了个超级大题。
(2)到开始正式报考的时候才决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决定,很少有考上的。
(3)自以为基础好的科目不认真复习,以为凭基础好应该能过,经常会考得很烂。
(4)考文科类的研究生,却没有多打听清楚该专业的历年考试题的出题范围,比如说有许多文科类的专业课的题目是指定教材里面没有的,而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杂志或学术专着才有的,你却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没有读。
(5)高数和英语不做题目或很少做题目,英语作文和翻译也很少训练,光看答案,考试时才发现速度不快、时间不够。
(6)全真题在考前看都没看过,或是看得很少,整天都在做模拟题,浪费时间。
10、考研感受、考研的日常生活与自我激励
以个人经验看,在第一轮复习时会颇觉枯燥,复习的积极性不高,但是第二轮复习,开始全面复习、做题的时候,慢慢会觉得考研的生活其实是蛮有意思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认为考研要花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你经常能体会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彷佛又回到了不思不想、一心只想搞好学习的高中时代。由于在考研期间,我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不用再为其他事情烦恼,我感觉在考研的那段时光里的生活很幸福,在复习过程中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觉得从考研复习中受益多多。
在一开始复习的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前面时间多多,所以不太用心,可是非常多人在快要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开始复习还是太迟了,早就该开始认真复习的,为此颇感懊悔的人,实在是大有人在。我在考研前还一直觉得如果再给我一个月,我才可以做到几乎有绝对的把握能考上,现在回头去看,我也认为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该多花点时间复习,就不至于到了考前还那么担心了。如果你想报考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学校和专业,那么更应该早点开始认真复习。真希望自己几乎能确保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的确相当的大,比那些想碰碰运气看自己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要大得多,但是,你付出的努力绝对是值得的。
可以说,能不能经受看起来有点枯燥的考研复习生活,正是对考生最大的考验。许多人都在开始时兴致高涨,可是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玩心大动,不想静下心来读书了,结果功亏一篑。动摇不定、犹豫不决、“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是考研的最大忌讳,也是许多在考前你就可以断定他根本考不上研究生的那类人的基本特征。考研需要韧性和毅力,需要你能在某段时间里不受外界干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在考研期间在这些方面得到的锻炼,会让你受益终生。当有一天你考上了研究生,你就会发现考研的过程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人生体验。考研期间得到的意志力训练,会成为你自信的重要源泉,会有助于你以后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绝对是你一生极其宝贵的财富。
虽然每年总是有那么多人报考,可是真正完全用心复习,专心致志复习的人数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不要看着报名总数吓人,其实真正有竞争力的考生人数还是有限的。
在考研复习的之余,也要注意锻炼,晚上或下午可以去操场跑跑,考研不仅要毅力,也要体力的。
如果读烦了最好休息休息,去外面或西湖边走走。放松了之后再读,不要过分强迫自己读书,效果不好。周六下午或晚上可以休息一下。
心情要愉快,要每天想象考上了之后如何如何,而不是万一考不上会多么没有面子之类的问题。可以经常设想考完之后如何大爽一把、大睡一把、去哪里大玩一把,以此激励自己。
失败者老想着失败了会怎么样,整天在担心,结果的确经常失败。成功者经常想着成功了要如何如何,整天在描绘未来的理想蓝图,结果的确经常事随人愿。老是失败的人通常是那些总是在担心失败的人。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希望成功就会得到成功,所以内心对自己的鼓励,非常重要,经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11、参加考试和复试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考试
考前一天,无论如何应该去看一下考场,特别是考外校的同学,由于是杭州市高招办负责安排考场,这些考场通常都是杭州的各所中学,应该先去看一下大致位置,以免第一次匆匆赶时间,找不到考场,影响第一门的英语考试。
考前应该准备好钢笔、圆珠笔或签字水笔、铅笔,相同的笔请全部都要多准备几支。以前考研的试卷纸质很差,不能写钢笔,所以请习惯了写钢笔的同学要先练习一下写圆珠笔,并事先买好考研时要用的笔,先用顺手,不要到了考试前才开始用圆珠笔,可能会在第一天下午考政治时因为写字太慢也时间来不及。如果观察到纸质不好,请不要用钢笔答题,会影响卷面印象,严重失分。请带够圆珠笔或签字笔!
除非你根本没有认真复习,否则在考试过程中即使觉得英语、政治数学中的一些科目没有考好,也千万不要中途退出考试,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反正你无论做什么事情也不差那两天嘛。坚持到底,最终还是考不上,那也可以问心无愧。一些课程你以为自己考得很差,其实从最终结果来看可能还是能上上线的,所以不可轻易放弃!
每年的考研都有大量的考生只参加前面一门或两门的考试,中途就不考了,所以你会看到每个考场的人都原来越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别人如何,你要坚持到最后。
绝大部分都觉得3小时的考试时间非常紧张,请在考试前一个月或两周内开始训练做题速度!请先安排好各部分各花多少时间,控制做题速度。
(2)复试
如果你估计自己能够上线,或是已经顺利拿到了复试通知,那么你应该打听是否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如果是等额复试,其实基本上就录取了,如果是差额复习,还要用心准备一下。
即使是等额复试,也要注意在面试时要尊敬老师,不要表现狂妄,令面试的老师反感,但也要表现出自信,要注意面带笑容。也有听说在等额复试时有的考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特别狂妄,觉得专业课太简单了,得意洋洋,而被刷掉,颇为可惜。
如果是差额复试,更要小心,不要以为自己总分高,就高枕无忧了。虽然总的来说名次靠前的考生在面试时一般都不太会刷掉,如果你仅仅处于中流,即使不是最末,也要多花心思准备。特别是要注意很好地回答问题。
主要的问题通常是先自我介绍,其次问为什么要考我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在面试前要先想清楚。其他就是问几个跟专业稍微有关的问题,一般都不太难(不同学校情况难度不一样)。
应该对该系该专业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回答为什么考该校该专业时可以讲因为它多么有名,多么有实力,自己多么有兴趣的角度来介绍,当然也不用太夸张,客观介绍即可。
如果担心自己会被刷掉,尽量在面试前给系主任盒负责研究生招生的副系主任写信,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的兴趣和对该系的向往等等,要用心撰写,会有所帮助。
应该提前1——2天到该校,然后找在读研究生了解往年面试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面试最好提前30分钟到1小时到该系,这样你也许有机会帮他们做点杂务,或者跟副主任等聊聊天,让他们先就了解你,会大大降低面试时被刷掉的风险。
12、考研应该是一进大学就该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浙大学生通常在刚入学时,就经常听到老师和学长们提到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即“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说实话,当年我听到的回答大多空泛而不确定。如果今天要我来讲这个问题,那么我认为在浙大本科期间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至于将来,每个浙大学生在毕业时的选择其实都是很有限的,要么考研,要么出国,要么直接参加工作,所以,最好早一点确定自己的目标,早一点开始努力,因为要出国、考研或直接去工作,在学校时要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还是有差异的!

话说回来,如果你的专业分配不好,你学得再好,觉得它有再多学问,你都用不上它们。如果你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里工作一辈子,你的发展机会有限,会很难受的。如果你在毕业后肯定要要转行,那么你本科学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就像我的大学同学,几乎没有几个人干本行,不干本行的同学都活得很滋润,而还在干本行的就很一般化,甚至有一些活得非常落寞。只要是分配一般的系科,情形都大抵如此!所以,如果你已经知道你的专业分配前景很差,那么,请不要只知道埋头读书!请在读书的同时也看看自己未来的路!你理想的职业在哪里?为了实现这个职业理想你该做哪些准备?多学一点能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服务的东西!

Ⅳ 为什么都说读研比考研要累

有很多网友都表示读研要比考研累,这确实是非常真实的一种现象,因为读研就意味着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家都非常的辛苦,所谓的研究生教育其实就是为了培养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将学生们往更适合社会的方向去引导,而接近社会大家就会觉得非常的有压力,毕竟这个社会本身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除此之外,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受到了很大的考核,而且这种考核的力度是非常严格的。

虽然说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也有个两三年,但是真正的有效时间只有一年左右,所以说在这一年期间研究生们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研究生在学习时期的任务非常的重。研究生们为了完成一个理工科的实验,很有可能会住在实验室,所以说读研究生的过程是非常苦的。但同样的如果能够熬过这个时期那么走出学校以后就会变得更优秀一些,所以说大家还是尽可能挺过这个时期比较好。

Ⅵ 上研究生是不是浪费时间呢研究生未来几年会不会普及

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想要更缜密的思维逻辑能力,想要更高的学历更大的升职空间,那读研没有错。读研两三年,如果问真的学到了什么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的知识,我觉得是没有的,绝大部分人想要的就是这个学历,还有这个学历带给他们的其他附属品。一部分人学习到了更多,那就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和在社会中参加工作学到的不一样,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你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以让你有更强的学习新知识接纳新事物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极少一部分人获得了搞科研的能力,这部分人往往继续在做研究,读了博,进了研究所。

Ⅶ 你觉得读研是必要的锻炼,还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必要的锻炼,因为读研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所以,一个大学生读完之后,建议他可以去读研究生,这样子的话可以让他更好的去发展,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热点内容
林珊珊的淘宝为什么没被封 发布:2025-02-04 17:46:09 浏览:335
苹果放冰箱为什么颜色会变 发布:2025-02-04 17:30:29 浏览:535
为什么苹果手机用滴滴叫不到车 发布:2025-02-04 17:28:46 浏览:353
oppo手机截屏录制为什么没有声音 发布:2025-02-04 17:21:06 浏览:435
腌制东西为什么不能放曲酒 发布:2025-02-04 17:05:34 浏览:299
为什么老被男生怼 发布:2025-02-04 17:04:01 浏览:492
甲亢数值正常为什么眼睛还疼 发布:2025-02-04 16:58:52 浏览:735
注册成功qq为什么登陆不上微信 发布:2025-02-04 16:58:17 浏览:344
为什么小米的床头灯连不上网 发布:2025-02-04 16:53:57 浏览:550
为什么软件老是无响应是什么问题 发布:2025-02-04 16:53:55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