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冈仁波齐山为什么压缩时间

冈仁波齐山为什么压缩时间

发布时间: 2022-10-03 13:56:17

1. 西藏神山冈仁波齐,专家在山中发现了什么山上时间流动异常

我们总共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和各种古迹,它们分布在海拔6714米高的冈仁波齐峰周围。金字塔形状各异和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整个金字塔群非常古老,因此损坏得很厉害。完全可以有根据地说:在西藏存在着主要由金字塔组成的古建筑群。

——穆尔达舍夫《西藏的神秘金字塔》

01.总述

1999年,俄罗斯科学家穆尔达舍夫组织了一次针对冈仁波齐的考察活动。专家在山中发现,在冈仁波齐的周围的山凹凹里,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形状的山峰。专家将这些山峰的图形输入电脑,然后与玛雅和埃及的金字塔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这些山峰之所以长得像金字塔,是因为有人对它们进行了刻意的改造。而且它们的山头明显都朝向冈仁波齐,这绝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能造成的。

在二战时期,希特勒曾两次派出考察团来到西藏。为的就是找到地球轴心香巴拉。希特勒为什么如此肯定,香巴拉就在西藏?没人知道。而据西藏活佛在他的一本叫《生死自在》的书中所写,香巴拉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君主制的国家。只不过,他们的科技要先进得多,这使得他们有能力隐藏自己的行踪。而冈仁波齐的诸多诡异之处,让专家相信,这里可能就是香巴拉的入口!

2.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冈仁波齐》观后感1

这两日,朋友圈被《冈仁波齐》刷屏,看过的、没看过的都被催人泪下的影评感动着、鼓舞着,看过的借着影评再回味对比一下所述与内容是否吻合,再补充一下自己不知道的拍摄幕后和没有看到的深度与广度,没看过的计划着拖家带口的去看。

前两天我也去看了,过程中几次被画面击穿泪腺,被他们的虔诚、被他们的平静......但是流再多泪,别人的故事终将过去,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来书写自己的故事,怎样让这种震撼通过反思在自己的生活中发酵成养分、成为向前的动力来滋养我们的生命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如果不能将其中的能量拿来为自己所悟、所有、所用,几天以后热度平息,一切又回复到从前的样子,油是油水是水,依然过着从前惯性的生活,那么再多震撼、感人的作品也是无济于事的。

我一直认为,看电影不是看一场热闹,而是到别人的灵魂里看见自己。

我看书和看电影听故事总是喜欢把自己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问自己,如果那个当下是我,我该怎么选择?

我把这段两千多公里距离,长达一年的朝圣之旅拉长做自己的人生朝圣之旅,我将以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行动面对在路上的每一个朝拜,才是我要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从他们身上让我领悟到,人生路上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但依然不妨碍时时以轻松愉快平静的态度去面对,不用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生结果不必问,就是在一抔黄土下终将化作一缕云烟,而经历过程才是此生最为重要的。不用急急忙忙的向着那个结果狂奔,过程中遇见花香停下来闻一闻,遇见有缘停下来喝杯茶,遇见山就翻越,遇见水就趟过,只是始终选择迈开脚步向前走、不徘徊、不彷徨、不辜负就对了!最终抵达心中向往的归宿——神山。

《冈仁波齐》观后感2

《冈仁波齐》是一个没有程式化剧本的概念,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用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虽然这个电影没有剧本,但大概的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我已经想了很久: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她)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样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确定性;有孩子就要有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他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要有一个50来岁、成熟稳健、类似于掌舵者身份的一个人,他会是整个朝圣队伍的头领。”

神奇的是,这一切预设居然全部应验了——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的芒康县普拉村,11个普通的村民愿意跟剧组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朝拜之旅。

《冈仁波齐》像“朝圣”,平静至极,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则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与“魔幻现实主义”气质,神秘、悬疑、时空交错,人物环环相扣,爱恨交织,相生相杀,如入天堂,如堕地狱。

《冈仁波齐》观后感3

位于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冈仁波齐山,又叫须弥山,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因此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踏上这条求福之路。电影《冈仁波齐》就是张扬导演用镜头讲述的一个关于朝圣的故事。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当他在家庭聚会时说出这个决定时大家平静接受的态度和闻讯赶来要求同往的村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此时影片刚刚开始,作为观众的我还在努力捋清关系的状态中,影片中的人们不管是青壮年还是妇孺就给我一种强烈的信号——我要去!且不说此去路途艰难,就是这些“朝圣者”让大家看了都不禁说一声:悬乎!他们中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一辆拖拉机充当脚力用来运装备和物资,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仪式,镜头就突然切换成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长头,朝圣之路就这样开始了。而未来2000多公里的每一步路,他们都要这样走过,几步一叩首,五体投地,没有人监督,但每一个人动作之规范之卖力是难以想象的,只为求得神明的护佑,甚至途中拖拉机坏了男人们不得不用人力拉车,走到几百米的远处,再折返回去,重新回到原地继续磕头,一步都不敷衍。杨培老人在某个清晨再也没有醒来,大家也仅仅是请来喇嘛,把他葬在神山的怀抱,继续赶路,没有痛哭,只有祝福。

他们在风霜里叩首,他们在泥泞中跋涉,他们对路上每一个遇见的人微笑,他们完美的诠释了信念和理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一定标准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中有信仰并为之努力奋斗,你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此时,仓央嘉措的《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久久回荡在我脑海,我知道,藏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是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能完全诠释出来的,在面对异族猎奇目光的窥探中,他们面带微笑,心向阳光,一步一步迈向自己心中的圣地!

《冈仁波齐》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电影《冈仁波齐》,受益匪浅。在这部电影里,我知道了许多不了解的知识。片名《冈仁波齐》是指冈仁波齐峰,它位于西藏自治州普兰县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冈仁波齐”在藏语里是指神圣的意思。普拉村的尼玛扎堆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和叔叔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这一年正好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普拉村里的许多村民也希望加入到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之中。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妇女,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自幼残废的少年……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心愿和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神山,这十一人组成的队伍,踏上了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从芒康到拉萨不但有2000多公里,还要一路磕长头前行,如果是我可能走不到就半途而废了。最令我震撼的是:他们能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前行。我想:他们到达冈仁波齐山顶一定会十分兴奋,喜极而泣。我敬佩那孕妇,她的肚子里有着即将出生的孩子,她竟挺着大肚子去朝圣了。我更敬佩那位自幼残废的少年,在家人的鼓励下,朝圣去了。

我敬佩朝圣者对信仰的虔诚,对大自然的敬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许成功的就会是你。

《冈仁波齐》观后感5

途弟前几天给大家提到过一部叫做《冈仁波齐》的电影,我本来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是不太热衷的,但这部电影却在朋友圈里被刷屏了,几乎看过的.人都一致的好评,表示在电影中看到了最强大的信念。由于一时好奇,途弟便组织了朋友一起去看,结果可想而知,大家也被深深地震撼到。

《冈仁波齐》是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朝圣的故事。生活在西藏小村庄里的为了完成叔叔的夙愿,与他同村的亲朋好友等11人前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2000公里徒步跪拜的朝圣之路。

这部电影的镜头很真实,叙事也那么平淡,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实,才深深打动每一个观影的人。让人只要想到电影中的画面、朝圣的人们、风景,就会因自身的渺小,电影中强烈表现出来的信仰而落泪。也许大家没听过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神灵之山”。藏传佛教认为这座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因此经常会见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朝圣者来此转山。

“人生要有虔诚的信念与坚持”

坚持是此片中时刻能体会到的精神。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简直就是毛毛雨啦。小妹妹生病了还和大人一起继续坚持燃不燃?生了孩子还要继续朝圣燃不燃?被泥石流砸断腿好了继续,车子被撞坏了,车头丢掉拉着车斗继续,钱用完了,四处打工赚钱继续,感觉她们这样能走遍银河系有木有。

信念是引导队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吴伯凡老伯伯曾经在文章里有个概念,缺损配置。好高大上的用语,大概意思就是永远不会有完全准备好的状态或者自身永远带着不可弥补的缺陷。队出发时老、弱、病、残、孕全部包括甚至还有不足周岁的婴儿,在成都坐个地铁那么多人挤在一起都不会聚这么全了吧。缺损的不能再缺损了吧,整个过程队的配置还一直处于不断耗损状态,然额,他们照样完成了。

整个影片是那样的平静淡然,却聚集着巨大的能量,最终以杨培爷爷在心愿达成后安然逝去而结尾,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英雄般震撼结尾,但是他们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中间却差了一个成功与不成功的节点。希望我们能够战胜面前挡道的恶犬,抓住人生中得到的每一份信念,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动力,勇往直前,为自己的故事增加精彩点,而不是在文章里当反面教材用。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这部电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坚持,信仰还是其他,我们都能从中汲取些什么。

朝圣之路就是一段人生之路,充满困难与坎坷,但只要有信仰,有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

3. 冈仁波齐为什么无法攀登好像说的6000米以上禁止攀登!!为什么

他是世界上四大宗教的圣山,印度教,佛教,苯教,古耆那教,他是佛教的须弥山,它是印度教湿婆的道场。是世界的中心,在西藏他是最神圣的地方。凡人是不能到达的。凡人的攀登会惊动神明。每年来自全世界的n多人去朝拜转山。冈仁波齐那里气候多变,山势呈圆锥状,6000米以上常年积雪。攀登难度极大,由于它的神圣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至今没有人能够登顶。

4. 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公认的神山,为什么至今也没人敢登顶

因为冈仁波齐山是世界公认的宗教的神山,是四大宗教的发源地,同时还被认为是世界的起源,同时还有很多科学都未能解释的事件。是对神山的尊敬,地位十分崇高,攀爬它就是对此的不尊敬,且所在的地理位置攀爬也有一定的难度。最重要的是中国唯一禁止攀登的山峰


在世界上,不论国籍、文化、种族、教派等等,都把这冈仁波齐当做是心里的神山,对次深深的敬畏和朝拜,认为去朝拜的路是一种心灵上自我的救赎。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

5. 冈仁波齐山为什么不能爬

因为冈仁波齐作为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江河的发源地,深受信徒们的崇拜,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来这里朝拜。神山不能攀登,他们就围绕这座山峰转,也就是藏族人所说的传山。

冈仁波齐山形独特,如同一座有着温柔曲线的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耸立在高原之上;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如同八瓣莲花四面围绕,山身如水晶砌成,宛如技高绝顶的玉镶冰雕。

扩展内容:

冈仁波齐的转山道分两条:外线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线是以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

神山周围有扎布热寺、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4个小寺,寺虽小,但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的一部分。

转山一般是顺时针方向为宜,从大金开始西行,第一天上路,会觉得比较辛苦,尤其下午山路逐渐倾斜。第二天的难度更大,一开始的山路倾斜度颇大,过完天葬场后坡度稍减,但随后上山的路,是全段最辛苦的,抵达这山口的玛尼堆时,不妨多拍些照片,因为这里就是整段远足路程的最高点了。神山冈仁波齐峰就在两边不远处。

过了玛尼堆开始下山,到河谷后,路已变得很平坦,这时周围的河川风貌是另外一番景致,经过前两天的艰辛,第三天只是6公里平路,一般带导游的包车团,都会在出口收费站接人,不然,要再走3公里才返回大金。

6. 冈仁波齐山为什么不能爬

摘要 正是因为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公认的神山,所以才一直没有人敢登顶。因为你可以想一下。他都是神山了,自然要对他保持尊敬,不能随意的攀爬,自然也就一直没有人敢登顶了。

7. 藏历年转山,为什么转冈仁波齐山

西藏的神山很多,但冈仁波齐是神山之神山。冈仁波齐意为“雪圣”;佛教、苯教和印度教把它奉为“世界的中心”,佛教信仰者把它比作宇宙中心须弥山。
据传,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都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可消除甚深业障,积累无量福德。马年,蝉友圈佛教文化旅游wang组织了阿里转山,不管以何方式,能去转山非常好。

8. 神秘的冈仁波齐,真的是众神之地,世界的中心吗

冈仁波齐有多神秘?

冈仁波齐是我国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齐名。

1)山形奇特。纵观神山周边的山体,山间都是比较平整的,过度舒缓。但只有冈仁波齐峰,山尖像个锥子,也有人说像金字塔。和其他山峰比起来,形状特别的独特明显,分辨率特别高。这是比较神奇的地方。

据估算金字塔群的高度在100米到1800米之间,而世界上最着名的埃及金字塔最高只有146米。有人认为这里或许就是连接世界超自然现象的中心。探险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说这里是众神之城,是比现代人类文明先进很多的外星文明建造的。

2)山顶长期积雪。其实冈仁波齐峰并不是周边最高的山峰,然而却是唯一一座常年积雪的山峰。而且每到有不错的夕阳时,日照山头,把白雪映照着通红,特别的神圣。这是冈仁波齐峰第二奇。

3)卍(wan)字之谜。冈仁波齐山的记录中从来没有一个人类能够登上山顶,但是在古老的传说之中,却有勇士成功的做到了,并且留下了卍字印记。说是印度湿婆把脖子上的蛇缠绕在山腰处,形成了凹槽,而佛教和苯教的弟子在争夺神山时,苯教弟子失败摔了下来,划过山壁留下竖的沟壑,才形成了佛教中最为神秘的卍字。

热点内容
女人为什么会越来越深情 发布:2025-02-04 21:47:54 浏览:1
为什么海外的机油便宜 发布:2025-02-04 21:16:41 浏览:669
为什么苹果充电头不能插耳机 发布:2025-02-04 21:07:32 浏览:109
为什么晚上天上两个圆 发布:2025-02-04 20:53:22 浏览:383
为什么心脏不好怕刺激 发布:2025-02-04 20:45:02 浏览:116
为什么现在男生都不愿意秒回信息 发布:2025-02-04 20:20:46 浏览:826
手机店员为什么这么多 发布:2025-02-04 20:20:43 浏览:427
为什么女孩中指涂别的颜色 发布:2025-02-04 20:20:30 浏览:835
oppo手机充着电为什么还要漏电 发布:2025-02-04 20:16:35 浏览:484
为什么好手机没有声音 发布:2025-02-04 20:15:49 浏览: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