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前给药小鼠为什么麻醉时间长
Ⅰ 阿佛丁 原理
麻醉(Anesthesia):从爱护动物的观点出发,为减轻其实验痛苦,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动物的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痛觉或痛觉迟钝,减少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安静,以保证实验操作的进行。
麻醉的分类:根据麻醉范围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分为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1.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又称为气麻,将挥发性或气体麻醉剂,由动物呼吸道吸入体内而产生麻醉效果;大小鼠实验中常用乙醚异氟烷、七氟烷等麻醉剂。
非吸入麻醉:即注射麻醉,包括肌肉、腹腔、静脉注射,大小鼠实验中常用阿佛丁、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和氯胺酮等麻醉剂。2. 局部麻醉指通过麻醉药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而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
Ⅱ 戊巴比妥钠小鼠实验原理
戊巴比妥钠小鼠实验是给小鼠注射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麻醉时间成正比来进行的一个实验,而戊巴比妥钠小鼠实验原理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戊巴比妥钠,其本身就是用于动物麻醉实验的,当然这是仅供科研使用,为中和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作用时间可维持4~6小时,显效较快。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给药,亦可用于治疗癫痫和破伤风的痉挛。整个实验过程又分为预试验和正式试验,预试验是取小鼠8~10只,以2只为一组分成4~5组,选择组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来进行相关操作,而正式实验则是在预初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
Ⅲ 什么是麻前给药
麻前给药就是在实施麻醉之前用一些药物,
目的:⒈消除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⒉减少唾液分泌和胃肠蠕动,防止呕吐;
⒊提高痛阈值;
⒋减少酶类药的用量,降低麻醉药的毒副作用,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一般都是指动物吧
Ⅳ 小鼠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灌胃的维持时间长短
腹腔不到十分钟,有吐血现象,皮下20分钟,不吐血,灌胃我做的是23分钟,实验结果可能有差异,但是大致是这样
优缺点:
腹腔注射优点:操作方便,任何动物不论大小都可腹腔注射。腹膜面积大.密布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特强,每小时可吸收占动物体重3%~8 %的液体.且腹腔补液时间短,速度快 大号针头2分钟即可输入500毫升药液,还不考虑心脏超负荷。 缺点: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作腹腔注射。皮下注射优点: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预防接种。
缺点:不是任何药物都适用,有些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时间,影响吸收。灌胃(洗胃)优点:彻底清除自服或误服的毒物;排空胃内食物残渣为切除术作准备;对毒物进行鉴定;对肿瘤进行细胞学分析等。洗胃是抢救服毒者生命的关键。缺点:合并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宜强行洗胃,洗胃方法根据情况而定
求好评谢谢
Ⅳ 给小鼠注射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小鼠有何反应,为什么
给小鼠注射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麻醉时间成正比。
因为戊巴比妥钠就是用于动物麻醉实验的,仅供科研使用,为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作用时间可维持4~6小时,显效较快。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给药,亦可用于治疗癫痫和破伤风的痉挛。
(5)麻前给药小鼠为什么麻醉时间长扩展阅读
实验过程:
1、预试验:取小鼠8~10只,以2只为一组分成4~5组,选择组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分别按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记录死亡数,找出引起0%死亡率和10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至少应找出引起20%~80%死亡率)
2、正式试验:在预初验所获得的0%和100%致死量的范围内,选用几个剂量(一般选4~5个剂量),每组10只小鼠,动物的体重和性别要均匀分配,完成动物分组和剂量计算后按腹腔注射给药。
Ⅵ 乙醚麻醉小鼠
麻醉一般都是吸入试,你的浓度大小和苏醒时间无关,和你的麻醉深度有关,一般来说,和空气或氧气混合,浓度保持在2%-4%,最大的话能用到6%,麻醉深度就是疼度对机体的刺激性更小,肌肉更松弛。
一般来说都是有个呼吸机进行麻醉,另外,乙醚可燃性较高,务必小心。
Ⅶ 麻醉时间
局麻药有一定的作用时限,因此手术时间长的话可能需要间断补充局麻药。
全身麻醉一般都符合应用多种全麻药,全麻药大多作用时间短,手术中都是持续给药。就如同吊水一样,持续点滴药物能维持麻醉效果,停止点滴之后病人就会逐渐清醒。
可以说麻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药物的剂量是有直接关系的。
以上只是对麻醉简单的描述,手术的麻醉还有很深内涵,不是用点麻醉药就能解决问题的。
Ⅷ 动物麻醉机的原理是什么
一般使用时会配专用的吸入麻醉机,混合纯氧进行麻醉,通过氧气气流使异氟烷挥发,诱导麻醉一般使用2~3%的浓度,维持使用1.5~2%。一般在麻醉机连接一个麻醉罐子,如果单独维持麻醉操作就使用面罩比较合适。一般小鼠的麻醉时间为2~3min,大鼠的麻醉时间为4~5min;
Ⅸ 肝功能对药物作用影响实验中影响麻醉诱导时间长短的原因是什么
原理:戊巴比妥钠主要在肝内代谢失活,肝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其药理作用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即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四氯化碳对肝脏有较大毒性,是建立中毒性肝损害动物模型的常用工具药,可借以观察肝功能损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 通过制造小鼠肝损害模型,观察肝功能损害对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方法 给肝脏功能状态不同的小鼠灌胃注射0.25%戊巴比妥钠药液,比较肝功能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对其的影响。结果:肝损伤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与肝正常组小鼠有显着性差异(P<0.05),肝损伤组小鼠翻正反射较正常组提前受到麻醉抑制。
关键词戊巴比妥钠 小鼠肝损伤模型 翻正反射 个体化用药
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为白色、结晶性的颗粒或白色粉末,具有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无镇痛作用。为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中效戊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口服易吸收。脂/水分配系数39,迅速分布全身各组织与体液中。易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主要在肝脏代谢失去活性,并从肾脏排泄,只有约1%左右从唾液,粪和胆汁中排除,蓄积作用较小。[1] 为此,我们采用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功能损害模型和正常肝功能小鼠,观察戊巴比妥钠在不同的肝功能状态下对其的效应差异,初步探讨肝功能状态差异下对临床个性化用药的参考意义。
Ⅹ 为什么小鼠腹腔注射麻醉药效快
腹腔静脉丰富,且腹膜具有很强的吸收性,所以常用异戊巴比妥腹腔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