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晚上11点到十二点被称为什么时

晚上11点到十二点被称为什么时

发布时间: 2022-10-02 12:43:38

Ⅰ 11点到12点是什么时辰

11点到12点是子时。
子时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23时至1时,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Ⅱ 晚上11点是什么时辰

早上11点是午时,晚上11点是子时。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子时指夜半二十三时至翌晨一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夜晚23:00~01:00,正子时为午夜12:00时,相对于正午时中午12:00。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2)晚上11点到十二点被称为什么时扩展阅读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Ⅲ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什么时候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子时。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Ⅳ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什么时候

是子时。具体12时辰如下:

1、子时(23时至01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00-1:00)。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公历零点以前为前一日,零点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所以称之为子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上午1时正至上午3时正)。古时鸡鸣而起,眛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所以称之为丑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凌晨 3 时整至凌晨 5 时整)。老虎在此时最猛,所以称之为寅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戌时是指19时至21时。别称黄昏,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段时间狗开始守门口。所以称之为戌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亥时,又称人定,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所以称之为亥时。

Ⅳ 半夜12时也叫什么时间

子时。子时即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00-01:00)。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午夜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0时以前为前一日,0时以后为次日。
(5)晚上11点到十二点被称为什么时扩展阅读: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09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Ⅵ 晚上11点是什么时辰

午时。11点是十二时辰中的午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6)晚上11点到十二点被称为什么时扩展阅读:

时辰的由来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Ⅶ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什么时辰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子时。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九十六刻,一刻约15分钟。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当钟表刚传入中国时,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时辰: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为名称。

Ⅷ 半夜11点到12点是什么时辰

半夜11点到12点是子时。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Ⅸ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什么时辰

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是子时。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遂七至九点为辰时,九至十一点为巳时。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辰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热点内容
为什么有些王者市标不一样 发布:2025-02-05 02:41:44 浏览:19
为什么视频看不到颜色 发布:2025-02-05 02:33:07 浏览:450
伴郎团为什么会有女生 发布:2025-02-05 02:31:07 浏览:378
为什么男生不舍得跟女生花钱 发布:2025-02-05 02:25:55 浏览:148
为什么删文件夹老删不掉 发布:2025-02-05 01:41:41 浏览:904
寄居蟹第一天为什么不吃东西 发布:2025-02-05 01:41:04 浏览:229
c语言里调用函数为什么找不到 发布:2025-02-05 01:41:02 浏览:363
为什么乳头上有黑头一样的东西 发布:2025-02-05 01:40:01 浏览:816
为什么眼睛很疼流泪 发布:2025-02-05 01:39:20 浏览:969
为什么画家一有时间就要外出 发布:2025-02-05 01:38:40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