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要缩短药物作用时间

为什么要缩短药物作用时间

发布时间: 2022-09-21 21:35:42

A. 为什么酶诱导剂能降低同服药物的药理活性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看这个问题,似乎提的就是肝药酶。就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我回答一下:1、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对药物的药理活性并无影响,而是对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通俗的说,就是让药物的作用时间缩短了。2、肝药酶是肝脏中的一组酶,最具代表性的为P450酶体系。3、肝药酶的作用就是将药物代谢掉,大多数是使药物灭活,但是也有例外(以下说明)。4、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酒精等)可提升肝药酶的作用,加速了药物的代谢,药物的半衰期变短。5、肝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等)作用方式与诱导剂相反。6、该作用可通过小鼠试验予以证明。该实验简单说,把小鼠分成三组,A组先给予三天的苯巴比妥,B组先给予三天的氯霉素,C组先给予三天的生理盐水。第四天将三组小鼠同时给予戊巴比妥,然后对小鼠的睡眠时间进行计时,如果实验成功,那么最先醒的就是A组,其次是C组,最慢是C组。7、某些药物被称为前提药物(如环磷酰胺等),这些药物在体外无药理活性,进入体内后,经过肝药酶代谢,可代谢成具有活性的药物(环磷酰胺被代谢成氮芥类)。在这个时候,肝药酶诱导会加速前提药物代谢成有活性的药物。

B. 喝完咖啡能不能吃头孢

喝完咖啡之后建议不要马上吃头孢,一般要相隔一个小时以上再吃头孢为好,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研究表明它会增加药物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所以在喝完咖啡之后尽量要相隔一段时间再吃头孢等药物,不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同时咖啡也会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时马上吃头孢也会增加胃部的症状。所以建议在喝完咖啡之后一小时再吃头孢比较好,既能够保证药物的疗效,也能够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C. 药一般隔多少个小时再吃第二遍

一天2次的吃药间隔8小时,一天3次的吃药间隔4小时。
药品的用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到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而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必要条件。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太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的药物疗效,相反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尤其是一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

但是服药次数又是维持血液中有效药物浓度的重要因素,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慢慢被排出体外,如不及时吃药,血中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治疗作用将会变低。但是如果缩短用药间隔时间频繁给药,就相当于增加了用药剂量,会加重药品不良反应,易造成药物中毒。每种药物的服药间隔时间是由药物的消除速度决定的,在体内消除快的药物,用药次数可略多,在体内消除慢的药物,用药次数可少些。

此外,对于一些缓释制剂,其药物释放速度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都是经科学的方法精确设定的,一次用药后往往可以维持12~24小时不等,一些长效制剂,维持时间可更长。增加这类药物的用药次数和剂量,只会造成浪费和增加副作用,不会对健康有利。
由此可见,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每种药物各不相同。因此,病人服药一定要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D. 吃药一定要遵循用药时间,这是为什么

有些人生病时不小心吃药。一些人认为需要更多药物,疾病将迅速好转,和一些人认为几次或者几次并不重要,事实上,这样做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给人体带来伤害。药物的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必要条件。剂量太小,不能治疗。剂量过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药物的疗效,相反,会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特别是一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对接近的药物。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E. 缩短药物作用时间的因素有 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1、剂量。

药物作用或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药物的剂量是决定药效的重要因素。

2、剂型。

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传统剂型如水溶液、散剂、片剂、注射剂等,主要表现为吸收快慢、吸收量多少的不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给药方案。

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给药途径不同主要影响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出现的快慢,静注几乎可立即出现药物作用,依次为肌注、皮下注射和内服。

大多数药物治疗疾病时必须重复给药,确定给药的时间间隔主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大多数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称为疗程。抗菌药物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绝不可给药1~2次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

F. 偷走药效的吃法有哪些为什么

用药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才能见效,但实际上,很多服药的“坏习惯”也会使药效打折,甚至增加副作用。
1.服药跟饭点
很多人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其实,但凡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饭后”了。药师徐燕侠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是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减轻这种不适,或其中含有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4小时后。
服药频率多为一天一次至一天三次,老百姓常把“一日三次”简单地等同于跟着三顿饭走。其实,一天服药几次,多长时间服一次,是药学家根据24小时内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制订出来的。徐燕侠指出,如果服药为“一日三次”,应每隔8小时服一次;若一日两次,应每隔12小时服一次。考虑到多数人的作息习惯,一日三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点,下午2点—3点,晚上10点;一日两次则应该安排在早上7点和晚上7点。
2.药片掰开吃
有些人觉得药片大难以下咽,就自作主张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实际上,看似相同的药片发挥药效的时间和部位大有区别。“如果药片有缓释、控释、肠溶等标示,一定要整片服用,不能掰开。”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咨询师徐小华提醒,比如一些长效的控释药物,其有效成分会在肠胃里慢慢释放,这样会使体内药物浓度更平稳,药物作用也更持久。
若掰开来吃,会破坏原药设计,加速药物释放,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升地过高,导致危险;还会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影响疗效。判断药片能否掰开服用,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药品说明书。另外就是查看药片上是否有压痕。可以掰开的片剂,一般都印有压痕以方便准确分开。
3.拿果汁送药
“孩子怕吃药,觉得苦。所以,我喜欢用果汁、牛奶给他送药,既可以抵消苦味,又能补充营养和水分,可谓一举多得。”在采访中,不少读者如是说。殊不知,果汁、牛奶、豆浆、茶水等,虽然都是液态,却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临床药理学家已确认,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孙春华强调,服药最好用温白水,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4.总是不忌口
油盐酱醋糖等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也会影响药物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药剂科吴玉波教授介绍,补铁时,要少吃油、不吃油炸食品、糕点等。因为油脂会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对铁的吸收。服用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时,忌吃含盐高的食品。苦味健胃药、助消化药,和甜食“犯冲”。醋是酸性调料,最忌与碱性药物同服,如达喜等抗胃酸类药物。酱油里含有丰富的金属离子,容易和四环素等抗生素结合,形成不易被胃肠吸收的结合物。服用大多数药物时,都不要喝酒,调味料酒也一样。酒会引起血管扩张,与利血平等降压药同用,易造成低血压,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5.犯懒躺着吃
不少人还有躺着吃药的习惯。这种姿势很可能使部分药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粘附在食道壁上,不但影响药物吸收,还会刺激食管,引起食道发炎,甚至溃疡。医生在临床中通过X光观察,发现躺着服药的人由于大多数只喝一口水送服药物,因此有60%的药物到不了胃里,而粘附在食管壁上。而一些站着服药、且用60毫升—100毫升水送服药的人,5秒钟左右药便可以到达胃中。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药都得站着吃。例如,硝酸甘油作为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若病人站着含服,可能因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引起一时性贫血而昏倒。因此,正确的服药姿势应该是以正坐位置服药。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电脑文件打开是直接进入wps 发布:2025-02-06 21:43:41 浏览:488
为什么总献血的血液颜色发暗 发布:2025-02-06 21:37:36 浏览:294
为什么含维c的东西酸 发布:2025-02-06 21:36:51 浏览:164
小男生为什么喜欢蓝色 发布:2025-02-06 21:30:26 浏览:758
不同动物吃的东西为什么都不一样 发布:2025-02-06 21:25:10 浏览:241
为什么找不到泰捷 发布:2025-02-06 21:13:32 浏览:868
为什么我的小米手机查不到真伪 发布:2025-02-06 20:56:11 浏览:20
为什么水煮时间长有毒 发布:2025-02-06 20:30:25 浏览:618
为什么瘦的男人会怕冷 发布:2025-02-06 20:29:33 浏览:742
为什么小米返回键会失灵 发布:2025-02-06 20:10:39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