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晚上为什么有人送葬

晚上为什么有人送葬

发布时间: 2022-09-14 10:40:40

① 为什么死了人深夜要敲锣打鼓!

我认为是两种说法,一种是村里办事的习俗,死了人是白喜事,要告知乡邻。半夜里起来敲锣打鼓不是什么“好事”。基本上大家一听就知道有人没了。

另一种就比较玄了,人当天没了,夜里就要敲锣打鼓,一说是给魂开路,老人老死是福气,也就是自然死亡。都是直接得归极乐了无牵挂,敲锣打鼓给他提个醒,让他记得家里人还要他在底下多多保佑。如果是非正常死亡,要么有冤怨(出了意外、或被人害死)。要么有罪恶(犯了法被砍头的)。这种魂魄是一时三刻不得入轮回的。必须敲锣打鼓,请他好走。

有些地区就有另外的意思了,比如陕西秦岭那地,自古都信钟馗,特别的信。钟馗抓鬼是抓恶鬼,天眼一开、见了鬼有恶气就抓,而且还特狠。有时就怕钟馗抓错鬼害的人家投不了胎。不仅要敲锣打鼓、还要焚香开路、子孙要先顶礼膜拜才能守灵

② 半夜送葬附和礼仪吗

不符合啊,哪有大半夜送葬的

③ 为什么有些出殡是上午8点,有些出殡是下午3点,有什么讲究吗还是分男女旳

以下列举山西出殡习俗

出 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山西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除宁武一带有“ 崖葬”习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 ,右转三圈 ,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一路不歇气( 路祭除外 ),送到坟地。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晋南一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其意不过是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罢了。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晋东南沁县等地则还要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浮山一带,墓内要放由阴阳先生画符的新砖、新瓦,民间认为这是阴间的锁和钥匙。五寨等地在掩埋棺木时,要求“ 人停锹不停”。家人则要呼喊死者“ 躲土”。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④ 晚上出门遇到送葬车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 !升官发财吗! 不过要是死的是。。。
那也没事。放心吧

⑤ 你是如何看待人去世24小时内火化,直接埋葬而不通知亲戚朋友

没什么不好。

我的一个同学父亲,在ICU里躺了一个星期,完全靠呼吸机以及其他仪器维持生命,医生的建议是放弃,同学又坚持了几天,最后无奈,只得痛下决心。

他从ICU里出来后,蹲在地上大吼了一声,似哭非哭。然后很快又站起来,抹了一下眼睛,说就这样吧。

过了一会,ICU通知我们去领遗体。一位工作人员推着一辆小车,遗体就在小车上,已经被包裹起来。

工作人员是个中年大叔,司空见惯了吧,没有什么表情,是的,对他而言,这只是他的工作。

我和同学一行共四人,护送小推车去太平间,我们帮忙推车,感觉好像是推着病人回病房,好像没有意识到老人家已经走了,也没什么难过的。

经历过这种事的人应该都懂,在当时那场合和时刻,人确实不会感到多难过,就一直忙着在处理事情,就是做完了一件事的感觉,然后该干啥干啥,跟没事人似的。

什么时候才会难过呢?过了一阵后。

当时,我们就推着小车一路来到太平间。太平间是个独立的场所,在另一个院子里,我们帮着工作人员把遗体从小车上抬到了太平间的床上,医护人员又整理了一下。

我下意识的用手触碰了一下叔叔的遗体,真得没有一点温度了。

一切处理完毕后,我们出了太平间。

同学和医护人员沟通第二天的流程,几点殡仪馆的车来,直接拉到火葬场,不搞其他的仪式……

因为流程简单,所以几句话就交代清楚了。

临走之前,我喊住了他们,说,我们就在这给叔磕几个头吧。

于是就在太平间门口,我们跪在地上,冲着殡仪馆的大门磕了三个头。

同学坚持不办仪式,只家族里的一些人陪着他去了火葬场,晚上一起吃了顿饭。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吧。

我想的很简单,如果在生前好好的善待,尽力而为,那么在死后搞不搞仪式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

我的同学平日里对父母长辈都很孝顺友善,工作又很出色,年轻有为,给父母脸上增光。为了医治他的父亲,不到半个月花费了二三十万,只是后来,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有的人呢,在人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对待,等人死后大操大办,这又有什么意思呢?

把活人省下来的钱用在死人身上,这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觉得,办不办仪式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真正让人遗憾的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隔壁阿公在一个凌晨去世了,我听到他家的子女们都回来了,说是阿公去世了。

我住在这一带房子有十来年了,隔壁的阿公阿婆都熟悉了。

阿公阿婆都有80岁了,身体都很好,他们在绿化带里面种了很多菜,常常送菜给我们吃,而我也会给他们拿些花苗,邻里关系处得还是比较不错。

阿公的两个儿子都是开鞋店,他们没有住在这边来,他们是在其他的小区里面住。

这边是阿公的老宅子,阿公说是他打拼下来的宅子,就是守着这宅子养老。

一直认为阿公他们能活到90岁以上,因为阿公的身体一直都不错,老两口一起种菜,一起锻炼身体。

但是我没有想到阿公说走就走了,我想着我应该算是他的邻居了,我想下班回来的时候给他送份丧仪,邻居只送20块钱。

本来我是五点半下班,那天我就提早下班,到家还没到五点,但是我看到阿公的老宅子里没有人,老宅子的门前红色的对联都已经贴好了,还有红绸挂在门上,两边挂着两个桔子和万年青树枝。

门前贴红对联挂红绸说明了什么,说明阿公已经出殡埋罢了,我有点意外。

虽然我们这边是提倡是丧事简化,生前孝顺,死后一场空,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简单,一天都没到啊?

我以为我父亲去年走的时候,丧事是很简单了,从去世到火化没到24小时,然后次日早上就出殡了,前后不超过三天。

我没有想到阿公更简单,前后不超过一天,听说阿公去世后,两个儿子过来,阿婆给阿公换上寿衣,就等殡仪馆来车,拉去火化,将骨灰盒抱回来,下午直接抱上山了,连亲戚朋友都没有通知,只有儿子两家,孙子两家,3个曾孙照常上学也没有请假。

阿公去世有一个月了,每次碰到阿婆,她说:现在的时代,越来越简单,人死一场空,直接送上山。活着都对自己好点,活着都过得痛快点,死后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的丧事越来越简单,花费越来越小,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人去世,居然是悄无声息地去世了。

突然想起以前有一句诗:人,只有在出生的时候,和去世的时候向世人昭告他的存在。

现在都不需要向世人昭告去世了,感觉有点凄凄。

以前丧事大办的时候,搭棚常常七天,各种各样的丧事仪式活动,吵得邻居都不得安生,并且是铺张浪费,结束时,几个子女因为分摊丧事费用大打出手的常见,还有让那些亲戚朋友从远处奔波而来,劳累不堪,活着的时候都不过来看一眼,死了的时候过来又有什么用呢?

24小时内火化,丧户家中禁止举办任何形式的丧事活动,包括出殡鼓乐队、花圈烧纸。这真的很简洁,非常好,少了浪费。

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很赞同去世不通知亲友的做法,活着的时候有人在乎,巳经是天大的人情了。人走了,茶也该凉了,何必再麻烦人家呢?为此,我给家人定了个规矩,等我死后,不通知任何人,悄悄地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入大海或埋入树下,不准立碑。

我爸大年三十去世,大过年的你说怎么通知亲戚,人家亲戚到底来不来,就算人家来,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吧。我大哥那时候也有五十多岁了 当时也正在住院,我爸病重我哥提前出了院,我妈也是伤心过度 ,我爸去世那天晚上我妈流鼻血不止,血流的用盆接,流血流的昏厥过去120拉到急诊室,那天晚上去120我妈一点都没印象了。大过年又正是最冷的时候,我哥身体又不好,守灵的时候再把我哥或者我妈冻出毛病来得不偿失,所以我妈说了,我爸活着我们对他很孝顺,24小时内火化他肯定不会怪罪我们的,总比那些活着的时候不孝顺去世了再假惺惺哭丧的好

这样做太草率。

孟子说:“使民 养生 丧死无憾,则王矣。”意思是,让老百姓奉养活着的人和为死者送葬没有遗憾,这样的国家就可以称霸天下。活着的时候,安居乐业,快快乐乐;死的时候,隆重庄严,这样的国家一定是安定富裕,国泰民康的。反之 ,则是歪风邪气盛行,百姓不知所措。毛主席也主说:“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为什么死后要隆重送葬,是因为他生前有所作为,为人民,为 社会 做过了一些有益的事。对这样的人,我们用葬礼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与怀念。

人死了,开个追悼会,回顾一下他一生所做的事情 ,对后人,是有积极意义的。人要是死了,草草埋掉,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足以警醒教育后人。或者,这个死者是个坏蛋,有不可告人之处。

这样好啊!丧事从简啊!通知亲友给亲友带来麻烦。也许是我有处事有些凉薄吧。假如有一天我和老公有这么一天也打算这么办,一来兄弟姐妹同事同学年纪大了,也经不起这样的场合了,侄男外女都挺忙的就不打扰了。

见过。各有其原因。

一个大伯,三子妹。父早亡,母马上改嫁。大姐抚大两个弟弟。他突患大病,手术后缓解了一年半。将外地的兄弟招来玩了半月。叮嘱道,今后我走你别来了,又要请假,天远地远的。

复发后,大姐一直陪伴,直至离去。因早有安排,又无甚亲戚,一天就处理完了所有的事。

另有一邻居,岁数较大,从无生过病,突患疾病,自感日子不多,把老家的子侄唤来告别。他自已哥哥姐姐均离世几十年了,也无甚挂念。

留话,不准敲敲打打,一辈子不信那些,放歌,越多越好。那时兴录音机,去借了好几个,真的喜庆得很。

来吊念的人都夸,这老头快乐了一世,这样也蛮好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特别是城市,真没有那条件,只有生前多关爱,多尽孝,后面的事不重要!厚养薄葬!



我有个同事,他姐姐身体一直不好,结果就在他出差的第二天,他姐姐就去世了,他爱人早晨上班就给领导打电话,说他们家老人的意思是她姐姐太年轻,家里老人还都活着,不准备放时间长了,下午就出殡,也等不了她弟弟回来。

过后,我们的另一个一块出差的同事说,这个同事接到电话,放声大哭,她爱人说,你现在回来也没用,父母决定姐姐下午就火化了。我们也是不理解,人家有丈夫和孩子,娘家父母就给做主了?

老夫长这么大没有遇见过,也没有看见过这般如此对待去世亲人的事情。

在医院病死的,按院方规定,直接被送殡仪馆道是有的,尤其是传染病患者,遗体火化后,将骨灰盒带回,摆放在家中灵堂上,供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哀悼,家中按部就班正常操办丧事,喜丧的就请吹鼓手,不是的就播放哀乐,与此同时,该通知的亲戚朋友尽量一个不漏地通知到位…

如题友所说那样,也许我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也许是有些地方的丧事风俗,总之,尸骨未寒就火急火燎地,在24小时之内火化,并直接将其埋葬,而且不通知亲友的情况下,有失起码的亲情与人性,这种做法,可恨又悲哀,让人难以理喻,更让人难以接受。

有什么不好呢?我绝得越简单越好。

后人的孝与不孝,在世时已经尽享了,何必死后再去做那些文章。

对那些,生前不进孝,死后大办丧的后人,我给与鄙视。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在微信中通知大家一声,就可以了。

⑥ 民俗。晚上11点接近12点能出殡吗

半夜出殡,是指对 “横死” 的人的葬礼。
所谓 “横死” 就是指 “非正常死亡” 。比如:车祸、被害、自杀、死刑、意外工伤、自然灾害,等等。
横死的人,不得进祖坟。只能在祖附近坟外面安葬。

⑦ 送殡吊孝为什么都晚去

首先、哭丧棒的作用:现实中哭丧棒是传统葬礼上的重要道具,在守灵、迎宾、烧纸、献礼、出殡中都会用到。许多农村的白事上,死者的男性后代(儿子、侄子、孙子)都要手持哭丧棒完成迎宾、守灵、献礼等重要的丧葬仪式。

传说中哭丧棒是给死者指路用的,在出殡的路上,孝子手持哭丧棒,即便遇上皇帝,也要给送葬的队伍让道通行。还说孝子手持哭丧棒,可以让死者的亡魂顺利通过黄泉路上的关卡,避免其他鬼怪的叨扰。

其次、哭丧棒的选材:依照传统习俗,哭丧棒选材通常以柳树为主,不仅因为柳树易活,还因为“柳”与“留”谐音,寓意生者对死者的挽留。在准备哭丧棒的过程中,死者家属是不能亲自参与的,要在亲属中找个可靠的人选。如果死者家中没有柳树,就要到附近村镇的柳树上砍一个比较大的柳枝,同时砍谁家的柳树要向谁家付些钱(意思是子女用钱买的,可以放心使用),到家后再截成一尺半长(地域不同,所截尺寸也不一样)的木棍。

再次、哭丧棒的制作:制作哭丧棒时,要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可以防止插到坟前的哭丧棒生根发芽。如果哭丧棒成活就会对子孙造成不利影响,古人讲说,如果树根长在棺内的遗体上,长在某个位子,子孙身体上的某个部位就会得病,所以人们很忌讳哭丧棒成活。

哭丧棒用火烤完后,用浆糊把准备好的条穗(通常用白纸,为了取材方便,多数地方用黄烧纸)裹在周围,裹条穗也有讲究,孝子的哭丧棒上要裹满白纸,侄儿和孙子辈的则用白纸裹半截,不带条穗;曾孙和玄孙的裹红绿纸。

最后、哭丧棒的去向:在下葬的过程中,孝子们要一直手持哭丧棒,跪在地上看着棺材下正穴。棺入正穴后,孝子要上前动第一铲土,撒到棺上,如果老人儿子比较多,每人都要铲把土,分别撒到棺材的四个角上。

等坟头做好后,孝子们要把哭丧棒插在坟前。如果有兄弟几个就要讲究摆插的次序。如果是兄弟俩,老大的放在上首,如果是兄弟三,老大的放中间。人们从坟前哭丧棒的数量,可以看出墓主是几个儿子几个孙子。

⑧ 晚上出门溜达遇送葬队伍,会不会不吉利

吉利,他会把你的霉运带走,你在这时的运气会很旺,很吉利的。这就如跷跷板,它高你就低,它低你就高。

⑨ 为什么有人晚上出殡有什么说道吗

1.不火化;
2阳年阳月阳时生,切短命/卒于本命年

热点内容
女生生孩子为什么要用被子盖住 发布:2025-02-07 22:27:11 浏览:432
为什么打开软件总是卡死 发布:2025-02-07 22:23:34 浏览:211
小米idc为什么这么好 发布:2025-02-07 22:23:30 浏览:72
为什么美元到账时间变长 发布:2025-02-07 22:12:59 浏览:532
为什么手机淘宝变成黑白 发布:2025-02-07 22:01:19 浏览:470
为什么有唾液的时候眼睛会疼 发布:2025-02-07 21:37:16 浏览:577
为什么长时间软不下来 发布:2025-02-07 21:30:26 浏览:665
为什么你总以为孩子离不开你 发布:2025-02-07 21:29:25 浏览:868
微信没用为什么会消耗流量 发布:2025-02-07 21:25:13 浏览:862
打印机里显示有文件为什么不打印 发布:2025-02-07 21:18:37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