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养公羊的时间短
㈠ 种公羊能用几年
一只种公羊可以用几年要根据羊群来定。如果长时间用一只公羊来交配,且和其他羊群混养,这样情况下用的时间就会短一些。若是分开圈养,并做好交配记录,一个羊群中有三只公羊,这样轮流用的话,一只公羊就能用到七年到十年的时间。此外,还要注意平时的饲喂方法,要饲喂得当,保证营养全面。
㈡ 养殖的周期影响经济收益,波尔山羊的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波尔山羊的繁殖周期约为2年,3个胎儿。波尔山羊性成熟较早,一般公羊在6月龄左右,母羊在10月龄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其性周期约为20天,发情时间约为1-2天,初次发情时间约为6-8月龄,妊娠期约为150天,一年四季都可发情。一般在雨雪天,每天驱赶羊群到草原上放牧3-5小时,使羊群能吃到一定量的绿色灌木和树叶及野生杂草,增强羊的体质,减轻羊的春乏。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㈢ 怎样饲养管理种公羊
种公羊在农村中饲养量虽然不多,但其作用非常大,对提高养羊专业户羊群的繁殖与生产性能具有重大意义。养好种公羊的标准是:体大健壮,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量多,精子密度大、活力强。
(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在非配种期要保持中等膘情,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配种开始前要求体格健康,活泼敏捷,精力充沛。为达到以上目的,在选择饲料时应注意给羊饲喂富含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等饲料,而且体积要小,适口性好。精料也要多样化,并合理搭配,力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在配种前一个月,要逐渐增加精料给量,不要在临近配种时才开始加料。配种期间,除按饲养标准饲养外,最好每天加喂1~2个鸡蛋或牛奶、羊奶、脱脂奶等。实践证明,公羊若性欲较差,精液品质不良,只要能增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苜蓿草、豌豆科等,20天后便可收到显着改进效果。谷类饲料中,燕麦、大麦、麸皮等,如用量适当,对于提高精子活力和延长精子存活时间,均有良好效果。
(2)种公羊的管理 种公羊应与母羊分圈饲养,要经常给公羊刷拭身体,每天至少要刷拭一次。以促使其皮肤血液循环,使公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另外,要定期给羊修蹄,一般1~2个月修蹄1次。平时要加强运动,一般每天必须有4~6小时的运动时间,以增强公羊性欲,提高精液的品质。要严格控制配种次数,对2~7岁的公羊,一天最多配3次(上午2次,下午1次),1.5岁以下与7岁以上的公羊,一天配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配种间隔应在2~3小时以上。
㈣ 羊的养殖问题
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
1.主持人:小尾寒羊适宜在什么环境下饲养?饲养方式是怎样的?
专家:小尾寒羊的饲养方式因各地自然条件和环境的不同,饲养方式也不一样,其主要的饲养方式是圈舍饲养。圈舍饲养的要求是让羊吃好吃饱。饲料要多样化,多种搭配,这样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羊喜欢吃。饲喂要定时定量,一般日喂三次,饲喂方法是先粗后精,先喂品质较差的饲草,后喂质量较好的饲草料,这样有利于饲草料的有效利用。
2.主持人:小尾寒羊羊舍建设及其设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专家:(1)选址:农牧户养殖小尾寒羊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在地势干燥、没有污染、饲草料及水源供应方便的地方建造羊舍,方位最好座北向南或座西向东的半封闭式塑料暖棚,圈舍要通风透光,冬季要保暖防寒,夏季要防暑防雨淋,地面可打水泥地面和铺砖面。地面应高出外面地平线20~30厘米以上,略倾斜,便于扫除粪便,保持圈舍干燥卫生。
(2)羊舍面积:羊舍面积应根据羊的数量而定。小尾寒羊是以舍饲为主,长期圈养,因此,羊圈要宽大、干净。平均每只羊所需面积为:成年种公羊应占面积2平方米/只,成年母羊1~1.2平方米/只,育成羊0.8~1平方米/只,羔羊0.5~0.8平方米/只,怀孕后期母羊或哺乳母羊2.2~2.5平方米/只。农村多为传统的公母、大小羊混群饲养,其平均占地面积应为0.8~1.2平方米/只。产羔室可按基础母羊总数的20%~25%计算,上规模养殖场每天要能容纳15~20只母羊产羔或待产。农牧户养殖数量较少的不一定要产羔室,但要在保暖的羊舍内隔开或在空闲房屋内做临时接羔室。
(3)羊舍高度:一般农户饲养可选用单排圈,圈后墙高1.8米左右,硬棚前檐高2.5米左右,软棚(搭塑料布)前墙高1~1.5米,圈跨度硬棚、软棚均为3米左右,硬棚前檐处设出风口,还要在圈舍避风墙处设有进风口,口大小为一砖。
(4)羊舍门规格:门要宽敞,防止羊出入圈拥挤,一般门向外开,宽不少于1.2米,高不低于1.5米(大群羊可适当放宽至2.5米)。
(5)圈舍应保温防潮:要求冬季保温,夏季防潮。一般冬季保持在0℃以上,羔羊舍温度在10℃左右,要注意在冬季喂前打开进气口、出气口和圈门,逐渐降低舍温,待内外气温大体平衡之后,约15~20分钟,再饲喂,以防感冒。圈舍要勤打扫。
(6)运动场:运动场应设在羊舍的南面,其面积应占羊舍的3~4倍,地面要向外倾斜,便于排水,保持干燥。
3.主持人:羊舍的主要配套设备是什么?
专家:(1)饲槽与水槽:饲槽是养羊所必须的设备,可用来喂饲料和干草,其形状多种多样,但以坚固好用为宜。
用木板制成移动式饲槽长2~3米,上宽15厘米,下宽13厘米,高10厘米,也可用水泥和砖砌成固定式的饲槽。上宽下窄,槽底呈圆形,便于洗刷。槽上宽50厘米,离地面高40~50厘米,槽深20~25厘米,槽的上方可设置颈夹,以固定羊头,不让其乱占槽位。颈夹可用木板或钢筋焊制,大小能让羊头伸进吃草料为宜。水槽的设置形状、大小基本与饲槽差不多。
(2)草架:草料架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供喂饲草的草架,有供喂粗料和精料两用的联合草料架。添设草料架总的要求是不让羊只采食时互相干扰、羊脚踏入草料架内践踏或污染饲草料,造成浪费,制作草架的竖杆高0.5米以上,竖杆与竖杆之间的间隔可根据羊体大小而定,一般为10~15公分,上端向外斜25度(呈V字型),并将各个竖杆的上端固定在一横棍上,横棍两端分别固定在墙上或直立的棍上即可。
(3)母仔栏:供母羊产羔、护理羔羊所用,羊舍内的栏杆、材料可用木料,也可用钢筋,形状多样。如用板制作母仔栏要求木板厚2.2~2.5公分,宽75公分,钉成高80~100公分,长120~150公分的栅板,一般200~300只基础母羊群需配备15~20个母仔栏。
(4)分群栏:羊舍比较宽大、羊只较多可在羊舍内隔栏饲养。材料可用木料,也可用钢管或钢筋设栏杆,形式多样。公羊栏杆高1.2~1.3米,母羊1.1~1.2米,羔羊l米,隔栏面积大小根据羊多少而定。靠饲槽部分的栏杆每隔30~50公分的距离要留一个羊头能伸出的空隙,该空隙上宽下窄,母羊上部宽为15公分,下部宽为10公分,公羊上部宽19公分,下部为4公分,羔羊上部为12公分,下部为7公分。
(5)养羊机械:养羊必须要配备机械设备。要有铡草机、饲草料粉碎机,有条件还要配备打草机、搂草机、打捆机、揉搓机等机具。
4.主持人:俗话说:“公羊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窝”。种公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代,因此在饲养上要求比较精细,请谈一下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好吗?
专家:小尾寒羊常年发情配种,种公羊应常年维持在中上等膘情,保持健壮、活泼、精力充沛的体质和良好的种用性能。种公羊最好单圈饲养,不要与母羊合群,以免乱配,消耗体力,降低配种能力。青草期可割青草舍饲,并每天补喂混合精料0.5~0.75公斤,混合精料配方:玉米5%、麸皮15%、豆饼或豆类16%、胡麻饼10%、骨粉或蛋壳粉3.5%、食盐0.5%。枯草期日补喂混合精料1公斤,胡萝卜1公斤,青贮或微贮饲料1公斤,优质干草2一2.5公斤,饮水充足,配种量大时,每天还应补喂1~2个鸡蛋。种公羊补料时应在精料内加拌食盐12克,并要按每日分三次补给,以免一次喂料量多而引起腹大影响配种。
种公羊每天要有2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以增加体质,提高性欲和配种能力。小尾寒羊种公羊最好用绳拴系单独管理,如有发情母羊主动找公羊配种,可把公羊放开,采用人工辅助方法进行配种,待配种结束后,即可再把种公羊拴系好,这样公、母羊既能休息好,又防止混交乱配造成近亲。种公羊每隔1.5年更换一次。
5.主持人:母羊担负着配种、怀孕、哺乳等项繁重任务,要根据母羊不同的生理时期,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繁殖母羊应该怎样进行饲养管理呢?
专家:母羊一般可分为配种准备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五个阶段。
(1)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母羊配种准备期,即由羔羊断奶到配种期,饲养重点是及时断奶,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贮备营养。只有抓好膘才会使母羊发情整齐,受胎率高。配种羊体重增加1公斤,产羔率可望增加2.1%。
母羊的配种准备期,应加强抓膘,采用饲喂优质牧草,适时喂盐,满足饮水等措施。配种前2~3周,除青干草外,每日每只羊喂混合精料0.3~0.4公斤,具有明显的催情效果,使母羊发情整齐。
(2)妊娠前的饲养管理。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144~155天),妊娠前期指开始怀孕的前3个月,这阶段胎儿发育较慢,所需营养也不多,但要求母羊能继续保持良好膘情。在夏秋季依靠青草基本上能满足其营养需要,枯草期应考虑补饲,除干草外,每日喂混合精料0.2~0.3公斤,自由饮水,管理上要避免吃霜草和霉烂饲料,不饮冰水,不使其受惊猛跑,以免发生流产。
(3)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妊娠后期是指怀孕最后的2个月中,胎儿发育速度很快,尤其小尾寒羊属多胎高产羊,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就多,所以饲养上应特别精心。母羊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约增长50%~80%,羔羊初重的90%是妊娠后期增长的,因此,满足妊娠后期母羊对蛋白质(豆饼、豆类)、矿物质(盐、蛋壳粉、骨粉、石粉等)和维生素(萝卜丝、甜菜丝、青贮等)的需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冬春季产羔的母羊,每天供给混合精料0.3~0.5公斤,胡萝卜0.5公斤或青贮饲料l公斤,食盐10克,骨粉5~10克及适量的优质干草,饮用温水。对产夏秋羔的母羊,除割优质青草补饲外,应根据羊体状况适当补饲少量混合精科和食盐、骨粉等。一般每日每天补喂混合精料0.1~0.2公斤,混合精料配方:玉米55%,麸皮17.0%,胡麻饼6.5%,豆饼15%,骨粉3%,食盐1.5%。
母羊妊娠后期在管理上也要格外留心,把保膘保胎作为管理重点。出入圈时要稳,防止相互拥挤造成流产;饲喂时谨防羊相互挤撞,寒冷天要饮温水,决不能饮冰碴水,不吃霜草,否则会引起流产,冬季圈舍要注意保暖防风,温度不低于5℃。由于妊娠后期羊腹围增大,行动不便,故圈舍要宽敞,不拥挤,通风良好,并要适当增加活动,尤其是多晒太阳,以防止瘫痪。
6.主持人:母羊产羔两个月内为母羊的泌乳前期,身体消耗很大,体重一般要下降产羔时体重的20%左右,是哺乳母羊饲养的关键阶段,哺乳前期应怎样进行饲养管理?
专家:母羊产后一个月更为重要,此时羔羊的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主要从母乳中获得,所以必须加强母羊的饲养,提高母羊的泌乳量。每天每只供给混合精料0.5公斤,胡萝卜0.5公斤,食盐l0克左右,青贮或微贮饲料l公斤,优质青干草1.5~2公斤,并供给充足的饮水,但要注意母羊产后3天内应少喂混合精料,以防止引起消化不良和乳房炎。7天后逐渐过渡到正常标准。饲料配方:玉米55%,豆饼(豆类)9%,麸皮15.5%,胡麻饼14%,骨粉4.5%,食盐2%。
在管理上哺乳母羊的圈舍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要勤消毒,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等物要及时清除,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并要经常检查母羊乳房,如发现奶孔闭塞、乳房发炎、乳汁异常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7.主持人:母羊的哺乳后期应怎样进行饲养管理?
专家:在母羊哺乳后期1~2个月中(母羊产羔3~4月内),母羊泌乳量逐渐下降,此时羔羊能采食粉碎饲料及大量青草,依赖母乳程度减少。此阶段母乳仅能满足羔羊本身营养的5%~10%,并开始将饲喂重点转移到羔羊上,对母羊逐渐转入正常饲喂。混合精料配方:玉米60%,豆饼或豆类8%,麸皮15%,胡麻饼13%,骨粉2.5%,食盐1.5%。羔羊断奶时应提前几天减少母羊多汁饲料和精料的补饲量,以防乳房发炎。
8.主持人:羔羊是指从出生到断奶(3~4月龄)的羊羔。这一时间的饲养管理重点是如何提高成活率,并根据生产需要培育体型发育好的羔羊,请介绍一下羔羊的饲养管理内容?
专家:刚出生的羔羊体弱,抵抗能力差,要加强护理。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房要冬暖夏凉,尤其冬季要保暖、避风、清洁、卫生,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为母羊产羔后七天内分泌的乳汁,初乳含有抗体,能增强羔羊体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初乳中还含有镁,可促使羔羊排出胎粪,防止便秘。
二是,奶量不足或多羔母羊哺养困难的,则应采用人工哺乳或寄养。人工哺喂可用小米粥加红糖,一周后加些炒黄豆粉。10日龄内每隔2小时喂一次,每次每只40~50毫升,以后减少次数,增加喂量。在山东当地群众对多胎羔羊采取奶山羊哺喂或人工挤奶后再喂羔羊,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羔羊一周内容易患痢疾,要注意观察粪便,及时防治。人工哺喂的奶瓶要一次一洗刷,不能喂冷食及变质乳。羔羊不可喂奶粉,因奶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易患羔羊痢疾而死亡。
四是,要注意早开食,训练吃草料,以促使胃肠的消化功能,并增加足够的营养。一般羔羊四日龄后就要开始训练采食嫩草或优质青干草,15日龄开始补喂混合精料(玉米、小麦、大麦、黄豆、饼类等相混合),经粉碎煮熟饲喂,30天后可改成用水拌湿生喂。饲喂量:1月龄内不超过50克,1~2月龄约100克,同时要供给优质牧草,少喂勤添,提高羔羊食欲,还要供给充足的饮水。羔羊一般3月龄便可断奶或提早断奶。
羔羊期间饲料配方一:玉米56%,麸皮10%,胡麻饼10%,豆饼10%,食盐0.3%,骨粉3.7%。配方二:黑豆或黄豆炒碎伴水喂。用量1月龄内羔羊喂50~100克,2月龄内喂150~200克,另加喂胡萝卜丝等,多汁饲料0.2公斤;3月龄内羔羊喂200~300克,另加喂胡萝卜丝等多汁饲料0.3公斤。
9.主持人:育成羊是指几月龄的羊?怎样饲养管理?
专家:育成羊是指由断乳至初配的羊(又称后备羊),即母羊6月龄(6月龄为初情期,太小,要一岁左右),公羊10~12月龄。羊只在生后第一年的生长发育最旺盛,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羊的未来。如饲养管理不良,不仅影响当年的成活率,成熟期也会推迟,不能按时配种,而且降低其个体品质及生产性能,严重者失去利用价值。
育成羊时期正是生长发育旺盛期,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育成羊在越冬期间,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并每天补给混合精料0.2~0.5公斤,并保证自由饮水。混合精料配方:玉米55%,豆饼15%,胡麻饼13%,麸皮13%,骨粉3.5%,食盐0.5%。
在管理上要做好公、母羊羔分群饲养管理。因小尾寒羊性成熟早,防止出现互相追逐影响休息和近亲乱配,同时还要注意羊只运动和环境卫生,尤其是要多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磷吸收和增强消化功能,并应在公母羔群中按标准选择培育后备公羊和种母羊,进行特培。对不合格羔羊进行育肥出栏。
10.主持人:小尾寒羊有幼龄期生长发育快、产肉多、饲草料消耗少、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从3月龄断奶后,经过快速育肥5~6月龄体重超过35~40公斤即可出栏屠宰,屠宰率可达55%以上。育肥羔羊应怎样饲养管理?
专家:羔羊以圈舍饲养育肥效果最好。方法是:羔羊断奶后进行圈养,供给优质青草和混合精料,青草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每日每只0.3~0.5公斤,分2~3次投喂,自由饮水。有条件的可采用分批育肥,分批出栏,反季节上市,效果更好。
育肥羔羊饲料参考配方一:玉米69.5%,豆饼(豆类)15%,麸皮10%,食盐1%,石粉1%,骨粉3.5%;配方二:玉米40%,麸皮30%,胡麻饼20%,谷黍类9.0%,食盐1%。
育肥羔羊的管理:(1)分群。羔羊断奶后,按体重、性别、个体不同分群饲养,羊群大小以便于饲养管理为宜,一般每群20~30只,每只羊占舍面积0.6~0.8平方米。
(2)去势。作育肥的公羔,应在出生后1~2周内进行去势,去势后的羔羊性情温驯,好管理,易上膘,肉质好。
去势常用的方法有刀切法、结扎法。较为好的是结扎法,其方法是在公羔一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内,从精索部位连同阴囊用橡皮筋紧紧地结扎,待10~20天后,阴囊和宰丸干枯,便自行脱落,此法操作简便,对羔羊发育没有影响。(长 痛 不如短痛,刀阉法好)
(3)驱虫。育肥羔羊要分别在育肥初期进行驱虫,每次连续用药2天,药物可选用驱虫净、左旋咪唑等。
(4)清舍。羊舍尽可能使羊舍冬暖夏凉,舍内保持干燥、清洁。每批羊出栏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更换新土,并用3%~5%的来苏尔或5%~11%的碱水喷洒消毒。
11.主持人:引种是关系着养羊成败的重要环节,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小尾寒羊的引种技术好吗?
专家:小尾寒羊的引种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了解小尾寒羊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生产性能、适应性能;二要掌握小尾寒羊引种标准进行质量鉴定。
第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尾寒羊的品种、特征、分级标准、鉴定规则,以及小尾寒羊的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
第二,品种特征、特性。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裘兼用地方品种,具有体格大,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
(1)外貌特征。毛白色、异质、有少量干死毛,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按照被毛可分为裘皮型、半细毛型和粗毛型三类。裘皮型毛股清晰,花弯明显;半细毛型毛细密、花弯小;粗毛型毛粗、花弯大。
体型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脂尾呈圆扇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关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呈圆筒状,四肢高,健壮端正。公羊头大且有螺旋形大角;母羊头小颈长,有小角或无角。
(2)生产性能。①繁殖力:母羊初情期5~6个月,6~7月龄可配种怀孕(太早),发情周期16.67±0.19天,妊娠期148.33±0.44天。母羊常年发情、配种,以春秋季节较为集中,每个产羔周期为8个月。初产母羊产羔率在200%以上,经产羊在250%以上。公羊8月龄即可配种。
②体重:3月龄公羔断奶体重22公斤以上,母羔20公斤以上;6月龄公羔38公斤,母羔35公斤;周岁公羊75公斤以上,母羊50公斤以上;成年公羊100公斤以上,母羊65公斤以上。
③产肉性能:8个月龄的公、母羊屠宰率53%,净肉率在40%以上,肉质好。
④产毛性能:成年公羊剪毛4公斤以上,母羊2公斤以上,净毛率在60%以上。
⑤毛皮品质:羔皮皮板轻薄、花穗明显、花案美观;板皮质地坚韧,弹性好,适宜制裘、制革。
第三,分级标准。(1)体尺。体尺等级按体高、体长、胸围的等级指标评定。(2)体重。体重等级按规定指标评定,膘情差的按体尺酌情定等级。(3)产羔。以产仔最高的胎次定等级。公羊和羔羊参考同胞、半同胞姐妹和父母产羔成绩定等级。具体等级按表3~10规定执行。(4)综合评定。①凡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者不予评定。②以体长、体重、产羔率等级进行综合评定。③凡具有明显凹背、凹腰、弓背、弓腰和狭胸等缺点之一者,按原综合评定等级降一级。④最后按综合评定等级。
12.主持人:对羊进行鉴定有哪些鉴定规则?种羊在建档立卡时怎样对羊进行标记?
专家:鉴定规则的规定:(1)鉴定分为3月龄、6月龄、周岁和成年4次。(2)3月龄和6月龄鉴定由生产单位进行,周岁和成年羊由县级以上专业技术组织进行。(3)体长、体重的测量方法和要求。①测量工具:卡尺、皮卷尺、磅或秤。②体重以早晨空腹12小时称重为准。③测量时,羊要站在平坦坚实的地方,头要自然抬起,四肢站立端正。
对羊建档立卡时羊的编号的规定:(1)耳标法。耳标用来记载羊的个体号,从个体号上反应出羊的品种、出生年份、性别、单双羔及个体编号,通常用铝或塑料制成,固定在羊耳上。编号方法是:第一位数字或字母代表父亲品种,每二数字或字母代表母亲品种,第三位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四至六位数字代表个体编号,其中第六位数字以单号表示公羔、双号代表母羔。如系双羔可在号后加“一”标出1或2。多羔时,产几个羔在“一”后加几。
(2)建档立卡。鉴定工作结束后,接着对鉴定记录进行整理统计(生物统计法)、分析,综合评定,按照鉴定标准划分等级。对合格并留作种用羊只建立档案,作为选种选配和羊本身成绩的依据。(资料来自网上,我作了一点修改) 看完给金 谢谢!!
㈤ 羊长的快慢和公羊有关系吗
有一定关系
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如:绵羊、湖羊、山羊、岩羊等。
㈥ 羊一次配多长时间,羊一般多长时间出栏
羊一次配多长时间
在咱农村 “猪五羊六”的说法流传已久,大部分理解这种说法是指猪羊的怀孕期,可仔细算来,也不对啊,猪的怀孕期一般为114天左右,而羊的怀孕期一般为150天左右,这样算来,猪怀孕期也就不到四个月的样子,而羊的怀孕期是五个月左右。又有人说,过去人们算猪羊怀孕的日子是按阴历,并且一天中的白天夜晚分别算作一天,那这样算来也是相差甚远的,看来“猪五羊六”的真正意义并非是指猪羊的怀孕期。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而且由来已久呢?带着这个疑问小农庄翻阅了一些资料,这句话只是被人们断章取义了,完整的说法是这样的“头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子十成”,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原来是按照中女娲造物的顺序排列的:正月初一是造鸡日,初二是造鸭日,初三是造羊日,初四是造猪日,初五是造牛日,初六是造马日,初七是造人日,初八是造谷日,初九是造天日,初十是造地日,所以呢人们根据这个演绎出了,只要女娲造某物的那一天,天气晴朗,这一年就是养殖这个物种的好年景。如果初九初十日天气晴朗的话,这一年也就是丰收年。当然这些都带有一些占卜的色彩,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而已。
所以说呢,一些流传的说法和当下的实际情况有不的现象,主要的原因:一是随着时间的久远,人们对这句话的真正的意义出现了误传;二是随着科学的发现,一些老话被科学的依据击穿了,并不合现实的一些情况。
和大家一起学习了 “猪五羊六”这句话的真实意思,那么作为养殖户来讲,咱需要了解的是:猪和羊到底怀孕期是多久呢?怀孕期间又需要注意哪些管理事项呢?结合小农庄这些年来养猪羊的经验和大家一下这个话题。
先来说说猪吧,主要和大家一下猪的怀胎期的正常范围、配种时的注意事项、怀孕期的管理和产后的护理
1.猪怀孕期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
正常情况下,猪的怀孕周期为114天左右,即112~116天,前后浮动几天都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2.那么猪在配种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这个问题对于猪能否配种成功,每胎能生多少头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猪的是在猪后的24~48小时之内,高峰期发生在36小时之后,大概持续10~15小时,所以说呢,母猪更佳的配种时间在后的36小时之后,更好采取双次配种的,两次配种的时间间隔在12小时。
再者就是根据这些年的经验,初次的母猪,宜在8月~10月龄,体重达到100公斤左右再进行配种,而地方猪品种,就比如说小农庄饲养的小香猪6个月左右,体重达到40斤的时候就可以配种了,不同的品种间是有一定差异性的,一般而言,对于头胎母猪而言,每推迟一次期配种的话,排卵量就会增加2个左右,所以这也是之一胎猪配种过早为什么会生那么少的原因。
在实践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遵循“老配早,少配晚”的原则,即年龄大的猪配种应适当提前一些,而年轻的母猪可以适当推后一些。
为提高母猪的怀胎率,在前的10天时间更好给母猪增加一些营养,多补一些饲料。具体多少,这个主要还是看膘情而定。
3.怀孕期的母猪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这个主要还是看膘情,如果母猪配种时的膘情较好的话,采取前粗后精的方式就好,产前一个月再开始加喂精料。如果母猪配种时膘情较差的话,那就需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精的饲养方式,即在前后的约1个月时间里给母猪加喂精料,让母猪快速增膘,达到正常的水平,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待膘情正常后,再采取精养的方式,最后1个月时间再加喂精料。如果是初胎的小母猪或是母猪怀孕期间配种成功的话,那就需要按照胎儿发育的需要进行补喂精料,因为小母猪自身还处于生长发育期,而带仔母猪所消耗的营养也是比较大的,按照正常的母猪饲喂,只喂粗料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4.判断母猪临产前几天的具体表现
母猪在产前的一周左右,需要转至单独的产仔窝饲养管理,如果发现母猪有叼草作窝、松驰、腹部下垂、频频排尿、食欲减退或不进食,说明就要生了,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就会临产。
5.分娩护理工作
母猪产仔发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这一点远没有羊发生的概率大的多。一般情况下发生的母猪多为体质较差的猪,发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及时的采取人工助产,一是注射产素;二是如果注射产素仍然无效时,就需要用消过的手猪的产道助产,一般之一个小猪助产后,后面的让其自然分娩就行了。母猪生产后,要及时打抗菌消炎针,防止产后感染。
再来说说羊的繁育管理工作
1.羊的正常怀胎期是多久呢?
羊的怀胎周期为150天左右,即145~155天,浮动的幅度大于猪的幅度一些。
2.羊的表现有哪些,配种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羊的时间不像猪那么久,时间短,不明显,所以需要重点 ,一般情况下羊的周期只有48小时,过去的羊还会“咩咩”的叫个不停,现在的羊是很少叫的,所以按照传统的习惯,已经行不通了,这也是很多老养殖户都比较困惑的地方。
前段时间和一个77岁的养了一辈子羊的大叔聊天时,他就非常感慨的说,养了一辈子羊也没有见过现在这样的羊,时也不叫了,养羊必须要养公羊,以免错过了配种的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现在的羊杂交改良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是山羊或是绵羊都引入了外来品种进行杂交繁育,而这些外来品种羊,其表现就是不明显,不会像我国的原生羊品种“咩咩”的叫,特别是山羊表现的更为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羊群中混养公羊,每天勤观察羊的与配种情况,并做好记录。
3.母羊怀孕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母羊怀孕后,性情表现的会比较温顺,食欲也会有所增强,增膘的速度也会明显变快,不过怀孕羊在前三个多月的时候生长速度是非常慢的,主要是最后的一个半月才会迅速增长。这个阶段需要视母羊的膘情进行补料,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补料过多,防止羊的现象的发生。
羊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之一胎的初产母羊。率比猪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羊的窝产羔率远远低于猪窝产仔率,羊羔的个体重量比猪仔要大的多,这样就为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和难度。
除了补料以外,就是要增加母羊的运动,每天适当的运动量,有助于羊的生产。
一般情况下,放牧的羊很少有现象的发生,就是因为运动量大的原因。
除了这些以外,就是要防止羊的现象的发生,羊出入的一些过道不要过于拥挤,羊在外出放牧的时候会出现争先恐后向外挤着出去的现象,如果门过窄的话,就会出现母羊的风险,还有就是尽量少养带角的羊,防止羊时造成。
4.母羊临产前的表现
如何判断羊快要分娩了呢?除了计算预产期以外,如果忘记了配种的时间,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配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些措施判断。一是母羊在临产前,行动会非常迟缓,喜卧,腹部下垂,特别是尾根部会下陷,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母羊一般会在24小时之内生产。再者就是看羊的发亮,能挤出奶汁。
5.产中产后护理
在母羊出现临产表现时,要为其准备好干净的产房,并准备好碘酒、剪刀、破伤风针药,当羊频频出现努责生不出来或者是先羔羊后腿时,这时候需要采取人工助产,先把手指盖剪干净,进行用小苏打水消后,用肥皂水洗手,增强手的度,慢慢将手羊的产道,把胎位不正的羊调整为正,慢慢的抓住羊头,顺着羊的努责将羔羊用力拉出。
出生后的羔羊和产后的母羊在24小时之内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母羊产后及时的补喂一些带盐或红糖的温水,里面可以放一些麸皮,以帮助母羊恢复体力。
以上就是小农庄在养猪和羊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分享您的一些,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以上就是与羊一次配多长时间相关内容,是关于怀孕的分享。看完羊一般多长时间出栏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㈦ 杜泊羊种公羊使用年限短,如何延长杜泊羊种公羊的利用年限
山东、江苏、福建、湖北、浙江等地的许多人逐渐饲养杜泊羊,并逐渐大量繁殖和发展。多珀羊是一个优秀的肉羊品种,天生稳定。无论是纯育种还是改良下一代,都可以表现出非常好的生产能力和适应性,尤其是产肉能力。多珀羊耐高温、耐寒、耐粗饲。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雄羊选择杜泊羊的最佳方式是选择2-5岁的杜泊羊,身体健壮,睾丸质量高,性欲强,可以常年有计划的繁殖。农民家庭饲养多珀羊,雌雄可按1: 30的比例配种多珀羊。
多汁饲料和碳水化合物不宜多喂。即使用这些多汁而粗糙的饲料喂养,它们也应该占总营养膳食的60%以下。4-8月龄公羊如果是放牧繁殖,魏延阿蒙建议也要补充精料。随着年龄的增加,精料的采食量会增加,粗料的采食量会减少。农民要让种羊有更好的繁殖性能,也可以补充一些适合饲养的动物饲料,如骨粉、鱼粉、鸡蛋等。
㈧ 育肥公羊和母羊有什么区别
前者被阉了,没有生育能力。后者还有……
两者相比,从经济价值上考虑是公羊育肥周期短,见效快。
毕竟,山羊一年多见单次繁殖,每次1、2胎较多,所以饲养育肥公羊的回报价值能更早体现。
㈨ 如何饲养山羊
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 山羊的营养 (一)山羊圈养的营养需要 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根据营养需要的目的可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大部分。生产需要主要有繁殖、生长等需要。 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维持营养需要。羊需要的热能与其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活动程度大需热能高。维持饲养中,蛋白质占有重要地位。体内各种酶、内分泌活动、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更新均需要蛋白质。维生素A、D及钙、磷等矿物质都是必需的,缺少这些物质,羊就不能维持体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 公母羊在繁殖期需要足够的粗蛋白,并且要保证蛋白质的品质较高。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导致公羊精液品质变差,性欲不强;母羊阴道、子宫、胎盘的粘膜角质化,影响受胎,早期容易流产,对生殖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同时,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会引起繁殖疾病。羊在妊娠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妊娠期营养不足会造成早期流产或胎儿被吸收,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较多,对钙、磷、维生素A、D的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羔羊从出生到配种其生长发育,经过哺乳阶段和育肥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不仅要求数量,而且保证质量。在育成期一定要保证优质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A、D等的供应,以满足体躯发育和骨骼迅速生长的需要。 (二)羊的饲养标准: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羊的日量配合,可以保证羊的健康高速地生长、生产和繁殖,并且最节约饲料。但饲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随羊的品种、生产性能和改良程度等而变化。这里提出几点原则,作为实际配合日量参考。 (三)日量的配合 根据羊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考虑其适口性,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以采食干草和青草为主,用精料补足其按饲养标准不足的部分。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使制定饲料配方的灵活性很大。在满足粗饲料需要量的前提下,参考相应的饲料标准和典型配方. 其原则是: 1. 符合羊体在各个时期的生理需要。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和不同生理状况的山羊选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和饲养标准。结合饲养经验拟定饲料配方。 2. 饲料种类要多样化,适口性要好。在饲料搭配中,饲料种类越多越好,饲料质量(营养价值)要保持相对稳定,考虑采食量与饲料体积的关系,精粗料适当搭配。不能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3. 日粮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既要有一定体积,又要保证干物质含量。 4. 选用饲料可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同时,也要考虑饲料的价格,以降低饲养成本。 5. 对羔羊,不宜喂体积过大或水分过多的饲料;对泌乳初期母羊,应以优质干草和青草为主,适量喂给精料和多汁饲料;泌乳盛期母羊,除喂给相当于体重 1.0~1.5%的优质干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外,就尽量多喂青草、青贮和块根茎类饲料;对种公羊,应以优质禾本科和豆科混合干草和鲜青草为主。配种时应补喂混合精料。精料不可多用玉米,可以用麸皮、豌豆、黄豆、豆饼等补充蛋白质。配种盛期,可适当增喂奶、鸡蛋或鱼粉等蛋白料。 (四)饲料的饲喂量 1.精料的饲喂量。 精料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1/15-1/10。根据羊只的饲养标准和精料的营养成分,结合本场(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羊只每日精料的补饲量为: ⑴公羊:非配种期:0.5kg(分二次喂);配种期 0.8- 1.0kg(分三次喂) ⑵母羊:0.3-0.4kg; ⑶羔羊:20-30日龄50-70g;1-2月龄100-150g;2-3月龄200g;3-4月龄250g。 ⑷繁殖母羊:妊娠前期0.4kg;妊娠后期:0.5kg 。 2、粗料的饲喂量: 含粗纤维18%以上的饲料统称粗饲料。粗饲料干物质要占到总采食干物质含量的60-70%,粗饲料饲喂量不足,将严重影响羊的正常新陈代谢,并引起生产性能下降。 山羊的瘤胃容积大,利用青干草的能力强。青干草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3-4%。青绿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质,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青绿饲料的每天采食量为羊体重的12%左右。但饲喂豆科青草时则应加以控制,否则易引起膨胀而造成死亡。 每只羊粗料的日饲喂量是:青草4kg、青干草0.6-0.8kg~1kg。 饲养羊只所需的粗料量由日饲喂量,羊只数目和饲喂天数决定的。如: 粗饲料量=日饲喂量×饲喂天数×羊只数。 实际喂量还需根据羊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用途、生理状况等情况, 灵活掌握。 二、山羊舍饲技术要点 (一)饲喂次数 全舍饲山羊一般每天分3~4次饲喂。半放牧半饲舍山羊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喂一次,放牧的山羊只需在晚上收牧后进行补饲。另外再分顿饲喂精料,一般是每天喂二次。设置水槽,自由饮水。 (二)饲喂方式 饲喂方式是先草后料,先粗后精,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饲草要切成 1.5~ 2.0厘米的小段;精料可直接喂,若是粉状,最好用水拌成湿拌料(以手捏不滴水为宜);饮水要随时保持清洁,冬温夏凉。 (三)饲料更换逐渐过渡 凡增减饲料喂量,变换饲料种类,应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更换的办法进行,不可骤然打乱采食习惯,以免造成羊只不适应,消化机能紊乱,或者引起便秘或下痢,严重者将造成胃扩张、肠结,甚至死亡。 (四)慎喂豆科牧草 豆科牧草不宜单独、大量饲喂,而应与其它禾本科牧草按比例(豆科2:禾本科8或3:7)饲喂,否则导致产气过速,破坏了产气与嗳气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急性膨胀,并且因为饲料中含皂甙、果胶等成分,或细菌产生粘多糖等,造成液体粘滞性增大,不易破裂,就发生泡沫气体,轻者造成瘤胃或网胃驰缓,重者抑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易引起窒息死亡。 (五)豆类饲料需炒熟 豆类饲料因含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胰蛋白酶活性) 等,会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并引起胰腺肿大。因此应将此类饲料炒至九成熟,以使蛋白酶抑制因子失活。 (六)科学补饲精料,保证日粮的营养平衡 牧草是羊的主要日粮,但存在营养不全的弊端,仅靠牧草不能充分满足肉羊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在满足肉羊对牧草需要的同时,必须补饲精料。现介绍补饲精料的两个实用配方。 (1) 玉米粉65%、豆饼10%、菜饼15%、麸皮10%。 (2) 玉米粉50%、豆饼15%、麸皮20%、米糠15%。 以上两种配合料,任选一种饲喂。断奶后满3个月龄的幼小羊,体重约10kg,在优质青干草与与各种秸秆料自由采食条件下,上述配合料可日喂150克,随着月龄的增长,日喂量可增加到200克。 为补充蛋白质的不足,三月龄以后的山羊精料中可添加尿素,因尿素味苦,喂尿素时需5天的过渡期阶段让羊适应,初次日喂3至4克,拌入料中饲喂,然后逐渐增加,最大喂量母羊可达每天8~13克;6月龄以上育成羊8~12克。并注意饲喂前后一小时不饮水,否则易迅速吸收而引起中毒。如改用双缩脲(缩二尿)、异丁基二脲等释氨较慢的产品, 则安全性较高,效果优于尿素。 菜籽饼要煮熟后再喂,以消除菜籽饼含有的有毒成份。每天每只羊另补食盐4克—5克、骨粉或贝壳粉4克到5克拌精料中饲喂。青草、干草、及农作物桔干(花生秧、红薯藤、玉米秸)为基础日粮,任意自由采食。假如喂青贮饲料,每天料中再加小苏打5克,按照这种新技术喂羊到6月龄,体重可达25kg以上,与传统的粗放饲养法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一倍,可实行当年产羔,当年出栏。 上述配方饲料是为圈养羊设计的,圈养比放牧或半放牧易于育肥。对青草旺季在场外放牧的羊配给精料喂量可减少50%。但无论青草多充足,晚间补料仍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育肥羊的快速生长。 三、山羊的一般管理技术 (一)过渡性饲养 主要是针对舍饲山羊采取的措施。对于需要进行舍饲饲养的山羊,在新引入时,如果原引种地的山羊采用的是放牧饲养的方式,那么,在羊只引入时,要先进行舍饲方式饲养的适应性驯化,方法是,羊只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