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上鱼喜欢在水中游动
A. 锦鲤鱼晚上喜欢在水面上什么原因
360问答
锦鲤老在水面上吐水泡,正常吗?
youit168 LV12
2013-06-19
刚买的小金鱼,锦鲤,也就2、3厘米吧。鱼缸里有水草,这水和水草晒了好几天了,放到缸里发现晚上鱼儿老在水面上张嘴,还吐水泡,这正常吗?另外,鱼儿尾巴有撕裂的情况,能自愈吗?
满意答案
xingfu2009
LV11
2013-06-19
一 晚上鱼儿老在水面上张嘴,还吐水泡,这正常吗?
不正常,是严重缺氧的表现。夜间气压低,溶氧量比白天更少,特别到了凌晨三四点钟,水中的缺氧最为严重。眼下气温急剧升高,霉雨季节也也即将来临,温度越高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霉雨季节千压很低,也会使水中溶氧减少,如不及时纠正,在这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有死鱼的危险。
造成水中缺氧的原因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养的鱼多,消耗的氧太多,导致水中的氧气来不及补充。
2 水草在晚间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正当夜间缺氧,水草也来争氧。
2 水中残饵或排析物多、腐败,水质变差,嗜氧细菌同鱼儿争氧,导致水中缺氧。
3 喂食多,鱼儿饱食后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导致水中缺氧。
4 天气变化,气压低,溶氧量减少,导致水中缺氧。
5 油类或洗涤剂带入水中,将空气与水隔绝,无法向水中溶氧,导致水中缺氧。
B. 小鱼为什么晚上成群围着鱼缸打转游
到了晚上没有光线了,鱼就觉得很安全了,就会出来找吃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C. 鱼为什么总是要在水里游来游去
鱼像人一样。人为了能使自己行走方便又快,必须要有健美的身体,健壮的双腿。而鱼在水中游动,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健壮的鱼鳍,鱼是靠鱼鳍来划水,使自己前进的,背鳍是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如果剪掉鱼鳍,多数的鱼就没法儿游水了。
D. 鱼为什么在水中游
由于水中的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鱼的外形有各种各样。但活得最好,数量最多的鱼类,体型是纺锤型。呈流线的纺锤型,可大大减少水中游动时的阻力,良好的体型外表常常有一层滑溜溜的液体,那是鱼类皮肤分泌的粘液,这种粘液均匀地涂抹在鱼鳞上,使流线型外表如同上了润滑剂,减少了运动时鱼体与水的磨擦,鱼的躯干上长着多个鳍,这是鱼的运动器官,有成对的胸鳍、腹鳍,也有不成对的背鳍、臀鳍和尾鳍,这些鳍结合肌肉的收缩,不断划动,就像是鱼体上安上一台推进机,推动鱼体不断前进。每个鱼鳍各有分工,胸鳍、腹鳍分管鱼体平衡和改变运动的方向,尾鳍、臀鳍和背鳍则控制运动方向,不让鱼体左右摇摆。水下世界不是太平的世界,时而狂风乍起,波浪滔天;时而升温降温,冷暖不定;时而还有他种类群的“偷袭”、“劫道”。对这些,鱼类自有应付的本能。在鱼的躯体两侧,分布着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感觉器通过鳞片上的小孔与外界相通,许多鳞片小孔沿着感觉器在鱼体两侧分布,排列成一线,这条由鳞片孔排列组成的线,叫侧线,通过这条侧线,鱼类能感觉水流的方向、水的波动、水温的高低和水中的声波。一旦有风吹“水”动,侧线马上通知鱼体,鱼马上作好应急准备。
大自然给予鱼类“18般武艺”,难怪鱼类能遍布全球几乎所有水域,并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使鱼类成为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的一个大家族。
E. 鱼为什么晚上要游到岸边,请各位给指点,谢谢
透透气,晚上安全,可以到近水面,氧气比较多。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虫类(12%)、哺乳类(9%)、两生类(8%)五大类。根据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所以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
F. 小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游来游去
鱼类属于脊椎动物中低等动物,鱼的鳃只适应从水里吸收氧气,而对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吸收,只能生活在水里。鱼类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用鳃呼吸,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
G. 鱼为什么一天24小时都游来游去,睡觉吗
鱼睡觉的,只不过睡觉的时候不能闭上眼睛。鱼不像人那样,它们没有眼睑,睡觉时不能够闭上眼睛。因此要掌握它们睡觉时的姿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鱼的睡眠状态:
1、鱼喜欢在暗处睡觉。仔细观察我们饲养的鱼就会发现,它们到了夜晚就会躲到鱼缸内的小假山、水草里等暗处一动不动。这就是金鱼睡觉时的状态。
2、钻进沙子里睡觉。有的鱼如花海猪鱼;细拟隆头鱼、锦鱼,在海洋底部生活,当夜色来临时,它们就会钻进沙子里,一动不动地睡大觉,这样既安静又能有效地防止天敌的伤害。
3、分泌泡泡,在泡泡里睡觉。有的鱼如裂嘴鱼、南洋鹦嘴鱼,它的身体内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胶状物质,在要睡觉时它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吹个大泡泡,胶质的泡泡遇水硬化,然后它们再钻进泡泡里,只在嘴边留个小孔,就像在睡袋里一样。
在淡水里生活的鱼大多躲在岩石后、水草丛的暗处睡觉。像鲤鱼、鲫鱼钻进水草里,而鲻鱼、鲷鱼则在岩石后面睡觉。
4、边睡边游。而有洄游习性的鱼则是一边游泳一边睡觉。一刻不停地游动,是因为它们必须不断地把水吐出以保持呼吸,比如鲨鱼、金枪鱼、鲭鱼和嘉鱼,不管白天晚上都来回不停地游动,使得我们很难弄清楚它们什么时候是在睡觉;什么时候是清醒的。
H. 草鱼为什么大晚上在水面上游
有两个可能原因:其一是觅食,寻找青草、昆虫等;其一是缺氧,浅水层溶氧要高些。
I. 为什么鱼晚上浮出水面
水藻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水藻和鱼争夺氧气,水中氧气减少,鱼浮头呼吸水面新鲜空气,太阳出来后水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鱼停止浮头.
别听那些不懂装懂,题都不看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回答的,真实答案为:天亮前,澡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中氧气少,鱼跃出水面呼吸.天亮后,澡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水中含有氧气,鱼就不会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