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液体火箭发射准备时间长
Ⅰ 火箭固体燃料推力大还是液体燃料推理大
液体火箭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相比,推力大,通过控制推进剂流量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则靠推进剂的装填形式来决定,相对来说不易控制。所以一般卫星发射都是液体燃料。
但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要复杂得多,使用维护自然更麻烦。如果推进剂不是预先存放在贮存箱中,在发射前灌注的话,发射准备时间会比较长。弹道导弹一般是攻击固定目标,准备时间可以长点,但它的射程普遍比战术导弹远,要求推力大,所以以前的弹道导弹多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后来随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推力更加稳定、更大,弹道导弹,首先是战术弹道导弹开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现在已经很少有导弹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请好评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Ⅱ 中国起飞量级最大固体火箭首飞时间公布,这与液体火箭比有啥优势
中国起飞量级最大的固体火箭首飞时间公布。我国的火警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功的发射了很多火箭。但是这次固体火箭的发射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相较于传统的液体火箭有许多的优势。对火箭发射的场地要求降低,并且发射前准备的时间缩短,这样就实现了火箭的快速发射。大大的降低了火警发射的成本。固体火箭在技术方面实现了很多的突破。特别是在运载方面成为了我国起重重量最重的火箭,在全球的固体火箭的运载系数上也是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行列。
在固体火箭的研发期间,我国科研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次火箭的发射中应用到许多新的技术,都是科研团队夜以继日攻克的,总计核心技术有十四项。在这里为我们这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喝彩。
Ⅲ 航天火箭分为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那么这两种火箭到底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已经有液体火箭了,为什么还要研制固体火箭呢,这两种火箭到底有何不同?
对比一:推进剂不同
在我国现役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除“长十一”火箭外,其他均为液体运载火箭。要比较两种火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根本不同。
“以长三甲系列火箭为例,发射前要进行转场,多轮的测试、总检查,要加注推进剂,各个环节走完,就得20天左右的时间。”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液体火箭的发射准备时间也在逐渐的缩短,比如最近发射的长征六号火箭,其发射准备周期可以缩短到7天。
它们二者都有对方无法取代的优势。目前,国际上的主要航天强国都是“固液并存”,部分火箭也采用了“固液混合”的方式。因为只有兼顾,才能满足更多的任务要求,而我国研制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也是为了完善航天运输系统,使我国的航天技术走上新的台阶。
Ⅳ 核潜艇的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技术与陆上发射有何不同
陆地发射分机动发射和发射井发射。以机动发射的白杨M来说,弹体长可以上20米。而发射井发射的例如和平卫士也是20米以上。但由于潜艇艇体直径限制,主流潜射弹道导弹长度都在15m以下。三叉戟C4,10m左右,最长的也就是D4上的R29 14.8米(付出的代价就是大龟背)。
难点1:设计讲究,首先水和空气密度不同,怎么又能照顾水下姿态又要保证空中姿态是个难点。我军包括外军早期SLBM均采用兼顾水下,着重空中的尖头设计。后期则改成了双头罩,或者三叉戟的减阻杆,说来说去就是增重。同时在要保证射程和投掷重量的前提下,尺寸还要能塞进潜艇内部,要求的技术难度更高。举个例子就是弹体材料,比较新的用芳纶,比较老的则为钢。当然我也不是说钢结构就差,设计合理的话也不错。另外个例子就是推进剂,高推重比当然可以增加投掷重量,同时可以保证需要的射程。陆基这方面则宽松一些,包括DF5这种尺寸和液体燃料都不是事,只要能打到华盛顿就得了。
难点2:SLBM点火方式很讲究。方法一般分两种,一种就是先弹射出水,出水后点火(水中弹道不可控)。三叉戟和我军JL2即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可以在视频里看出,出水瞬间轰的一下点火。第二种则是水下直接点火(水中弹道可控),听起来确实很酷,由于受到扰动较小可以在较高海况时发射,精度可以得到保障。简单来说第一种方法的麻烦就是弹到水面速度基本没有,点火窗口就那么一点点,晚了一点点就砸回去。别说这是危言耸听,因为这种发射方式都不会特别深,土鳖的老200艇就遇到过这种事。第二种方法的问题就是技术难度大,想象一下怎么能保证不熄火,怎么能安全在艇内点火。陆基这种的考虑就少了,毕竟发射车/井和潜艇不是一回事。
难点3:射速。射速要说重要也重要,不重要也不重要。采用出水后点火的热发射射速一般来说较慢,打完备弹可能需要5-10分钟。如果说不巧正好旁边有个SSN,那搞不好就要挨反潜导弹了。说不重要那就是都打核弹了,发射阵位也不会太前出。陆基蛋这方面的考虑就很少了,反正发射车和发射井都是独立的,同时发射搞个审判日都无所谓。
难点4:出水姿态。一般典型发射环境是潜望镜深度,2-5节左右航速. 其实我应该把这个放在前面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4个可以独立研发SLBM的国家都遇到的问题。热发射首先姿态要考虑潜艇航速及洋面,俗话说无风还三尺浪,波高波速什么都能影响导弹的俯仰角乃至最终弹道,更不用提水下的姿态问题了。
老俄罗斯搞的水下点火这方面到稍微好一些,一般来说近期新的SLBM全部装了主动空泡技术解决出水姿态问题。法国人喜欢拿水池进行试验,老俄罗斯喜欢拿试验艇,这个东西没办法的,只能多试验,计算机几乎无法模拟。这个肯定是和陆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区别了。
剩下还就是一些类似精度的难点了。SLBM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了,比鱼雷还小众。纵观4个独立研发能力的国家,除了我鳖是从JL1 中程直接跳到JL2洲际之外无一不是一点一点的试射出来的。就连美国和俄罗斯在三叉戟和布拉瓦上面也失败了不少次,M51更是栽了不少跟头。英国人则直接用美国的三叉戟了,仅仅自己研制核弹头。
Ⅳ 液体燃料火箭请教一些问题,请指教
理论上任何能够以液态储存,与氧化剂混合下足以产生快速或者是爆炸性燃烧的化学物质都可以做为液态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来源。譬如说美国航天飞机的主推进火箭发动机是使用液态氢做为燃料,液态氧做为氧化剂。以下描述燃料的时候是将氧化剂一起合并说明。
常见的液态火箭燃料可以概略区分为需要特殊装置储存,或者是能够在火箭燃料箱里面保存一段时间两类。需要特殊装置的燃料像是上述的液态氢和液态氧,它们需要加压和冷却设备,在燃烧前保持在液体的状态下。这一类的液态火箭燃料多半是在发射前才会输入到火箭的燃料槽当中。
另外一类燃料是在一般环境下就是以液态存在,不需要另外的设备维持。早期这一类的燃料的腐蚀性很高,即使可以放在火箭的燃料箱里面,也无法长年的储放,因此也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输入火箭的燃料箱当中,假如等待时间过长,还是需要将燃料抽出,检查发动机和燃料槽与相关的管线,必要的时候还可能需要清理或者是更换。而在处理或者是运输的过程当中,周遭人员都必须穿戴防护衣服,假如与人体直接接触,很可能会有致命的危险。德国在二次大战时期使用的Me 163火箭拦截机曾经发生过液态燃料流入驾驶舱,将飞行员溶解的意外。
后期的液态燃料转向于简化储存和使用上的手续和措施。这些燃料能够在火箭燃料槽储存较长的时间,腐蚀性较低,火箭发射前的准备时间较短,反应较为迅速。不过这种燃料的储存年限仍是一定的,只是大幅延长。譬如苏联在他们第三代的弹道导弹使用的液态燃料上,能够在燃料槽当中储存7年而不必经常抽出检查。
Ⅵ 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固液混合火箭哪种型式最可靠
不管是固体运载火箭还是液体运载火箭,不管是单级运载火箭还是多级运载火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有结构系统(又称简体结构)、动力装置系统(又称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称为运载火箭的主系统,主系统工作的可靠与否,将直接影响运载火箭飞行的成败。此外,运载火箭上还有一些不直接影响飞行成败并由箭上设备与地面设备共同组成的系统,例如,遥测系统,外弹道测量系统、安全系统和瞄准系统等。
液体火箭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相比,推力大,通过控制推进剂流量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则靠推进剂的装填形式来决定,相对来说不易控制。但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要复杂得多,使用维护自然更麻烦。如果推进剂不是预先存放在贮存箱中,在发射前灌注的话,发射准备时间会比较长。弹道导弹一般是攻击固定目标,准备时间可以长点,但它的射程普遍比战术导弹远,要求推力大,所以以前的弹道导弹多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后来随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推力更加稳定、更大,弹道导弹,首先是战术弹道导弹开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现在已经很少有导弹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经济性更好,但结构更复杂。它们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相比,经济性要好,工作时间更长,但是体积上更不容易小型化。对速度要求不高的远程巡航导弹一般都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组合发动机只能在高速情况下工作,而且气流变化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不适于高机动性要求的导弹,所以一般用于高速反舰导弹。
固体火箭发动机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一直是导弹推进系统中的主要品种。反坦克导弹、空空导弹,全部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随着它在推力、经济性等方面的发展,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Ⅶ 分析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各适合于什么情况 跪求答案啊
液体火箭比冲高,而固体火箭比冲低,液体火箭机对比较经济。但液体火箭准备时间长,多用于航天发射。而固体火箭的固体燃料在生产火箭时就浇铸在发动机内且体积相结较小,多用于军事上的导弹和航天上的火箭助推器。
Ⅷ 弹道导弹的推进剂是,液体还是固体,有什么区别
推进剂是固体或液体有一定区别。
液体推进剂的主要优点:
1.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比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简单;
2.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一般比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大,载荷更大;
3.可以多次点火。
缺点:
1.导弹(火箭)发射前的准备时间长,少则1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易遭受打击;
2.推进剂一般都是有毒或强腐蚀性的液体,一旦发射出故障,后果严重;
3.不耐储存,一旦加注燃料,发射将很难停止。
所以现在液体火箭技术大多用于发射卫星。
固体推进剂的主要优点:
1.导弹(火箭)的准备时间很短,一般十几分钟即可;
2.可以长时间储存;
3.一般不会造成泄漏,不会流动。不必担心终止发射。
缺点:
1.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一般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小,载荷相对较小;
2.结构复杂,尤其是燃料浇铸和发动机;
3.基本上不能二次点火。
所以当代的导弹大国的弹道导弹已经偏向固体火箭
Ⅸ 液体燃料、固体燃料在导弹上使用有何优缺点
液体燃料火箭一般要做的是长时间,中小推力的工作,甚至允许停车,因为液体燃料的分子活性强,化学稳定性也低,基本必须低温贮存,而火箭本身很难做到,所以基本是燃料箱不加注燃料,到使用的时候再加注,因而液体火箭准备时间长.
液体燃料一般指液氧和肼或者液氢,肼的通式是:R-NH-NH2,是NH2-NH2烃类衍生物的统称.肼燃烧的能量要高于液氢。如水合肼,二甲肼,偏二甲肼.液氢现在的燃烧能量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而且由于氢分子极小对各种容器的侵蚀力可怕,不适合长时间贮存.
复合固体火箭一般做短时间的加速使用,利用锥形装药或缓释技术可以减慢固体火箭的燃烧速度.固体火箭燃料常温化学稳定,对贮存要求不十分苛刻.
复合固体火箭的氧化剂主要是高氯酸铵,五氟化溴
燃料为硼氢化钠,二聚酸二异氰酸酯,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等.
某些密度小的金属或非金属,例如锂,铍,镁,铝,硼等,尤其是铍在燃烧的过程中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达15000kJ,是一种优质的火箭燃料,放出的热量比氢多的多.通常把这些金属做成纳米级大小微粒的燃料剂.例如在火箭发射的固体燃料推进剂中添加质量分数1%的纳米级铝或镁微粒,每克燃料的燃烧热可增加l倍.但是,这些燃料的缺点是:其中一些元素很稀少,并在燃烧时都涉及技术困难———冒烟,氧化物沉积等等.
Ⅹ 为什么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不能用液体燃料推进剂
主要是重量、机动性、反应时间以及发射后变轨的要求。
液体推进剂的主要优点:
1.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比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简单;
2.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一般比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大,载荷更大;
3.可以多次点火.
缺点:
1.导弹(火箭)发射前的准备时间长,少则1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易遭受打击;
2.推进剂一般都是有毒或强腐蚀性的液体,一旦发射出故障,后果严重;
3.不耐储存,一旦加注燃料,发射将很难停止.
所以现在液体火箭技术大多用于发射卫星.
固体推进剂的主要优点:
1.导弹(火箭)的准备时间很短,一般十几分钟即可;
2.可以长时间储存;
3.一般不会造成泄漏,不必担心终止发射.
缺点:
1.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一般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小,载荷相对较小;
2.结构复杂,尤其是燃料浇铸和发动机;
3.基本上不能二次点火.
所以当代的导弹大国的弹道导弹已经偏向固体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