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烤白酒时间长了有苦味
㈠ 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
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
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从古至今,无酒不成宴,而白酒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欢的一种酒,但是很多人对于白酒的苦味却感到非常的难受,下面为大家分享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
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1
1、俗语说“曲大酒苦”,用曲量过大,使糟醅升温过猛,窖内酵母降解产生的蛋白质和原料蛋白质脱氨脱羧产生多量的高级醇,尤其是异丁醇,使酒带苦味;
2、原料有霉变现象,含单宁过多;
3、库房管理不善致使成品曲感染青霉,粮食感染杂菌,带来霉苦味;
4、用糠量过大,糟醅升温猛;
5、夏季气温高,投粮过大,使糟醅升温过猛,发酵不正常;
6、窖池管理不善,封窖泥开口而感染杂菌特别是青霉菌,苦味物质通过蒸馏进入酒中;
7、环境卫生没做好,带入杂菌,引起苦味;
8、现场糟醅未用完,堆积过久感染杂菌,带来苦味;
9、底锅水甑间没排干净,带来焦苦味;
10、水质不洁,主要含碱量超过用水标准。
白酒苦味如何去除
解决的办法,在酿造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以上问题以外,还以适当减少酿制过程的用曲量,降低发酵温度。对成品酒则可采取土麦冬叶、活性炭脱味法,即用土麦冬叶酒量的0.5%放入酒中,浸泡4天后取出,再加少许活性炭,白酒的苦味即可脱去。
还有就是,除了在白酒蒸馏时应注意提高馏酒温度,并结合量、质分段摘酒外,对苦辣味重的'成品白酒,宜采取勾兑、调味(不是加用化学香料)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作法是:在同类产品中选取口感较酸、味道醇和的酒,与苦辣味成品白酒勾兑和调味,探求最佳组合。添加量多少,应视情而定。
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份碎冰糖、两份清水和打成细沫的适量蛋清混合搅拌,小火缓慢煮沸溶化,再趁热用棉布过滤后,加入苦辣味重的白酒中,搅匀,澄清,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但须注意控制添加量,否则会破坏白酒的原有风味。
另外再提一点,白酒的臭味一般是由于原料发霉、变质、不净或发酵温度过高、杂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的办法,可采用高锰酸钾处理。其方法是: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一般用量为0.1—0.15克/公斤)完全溶解在有臭味的白酒中,充分搅匀,然后静置,让其自然澄清。待溶液完全澄清后,用沙滤棒过滤器过酒
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2
酒为什么会苦及酒苦又该如何处理呢
1、在单宁、龙葵碱、脂肪酸和含油质较高的原料产生而来的,因此,要求清蒸原辅材料。
解决方法:选择新鲜饱满无霉变的粮食,发酵前将所有接触发酵液的东西完全清洗干净并消毒
2、酒曲用量大;配糟蛋白质含量高,在发酵中酪氨酸经酵母菌生化反应产生干酪醇,它不仅苦,而且味长。
解决方法:严格执行酒曲的投放比例。酒龙头众创酒械酒曲在做新工艺生料发酵时,100斤粮食放0.8斤酒曲;做传统熟料工艺时,100斤粮食放0.6斤酒曲。
3、生产操作管理不善,配糟被杂菌污染,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如果在发酵糟中存在大量青霉菌;发酵期间封桶泥不适当;致使桶内透入大量空气、漏进污水;发酵桶内酒糟缺水升温猛,使细菌大量繁殖,这些都将使酒产生苦味和异味
解决方法:发酵前对容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发酵过程中保持室内卫生清洁,搅拌前对搅拌棍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发酵中后期密封发酵桶,防止杂菌进入(后期是厌氧发酵,这样做还可以提升出酒率和口感)
4、蒸馏中,大火大汽,把某些邪杂味馏入酒中引起酒有苦味。这是因为大多数苦味物质都是高沸点物质,由于大火大汽,温高压力大,都会将一般压力蒸不出来的苦味物质流入酒中,同时也会引起杂醇油含量增加。
解决方法:严格执行蒸馏过程中火力顺序:大火(出酒)→中火(接酒)→大火(追尾)。出酒后马上改为中火,前面的出酒为头酒(100斤粮食接1-2斤头酒)此酒为甲醇含量高,需分开接。当酒度接至10度以下时改大火追尾,此时的酒中含大量的醛类物质会引起口感,也需分开接酒。
5、酒醅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也会使酒体产生苦味。
解决方法:用酒龙头酒曲发酵粮食时,酒醅温度控制在40度以下。
白酒发苦是怎么回事3
白酒有多少度的
现在市场上标准的白酒度数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人们一般认为,50度以上的为高度酒,40~50度属于降度白酒、40度以下为低度白酒。
还有更烈的白酒度数高达75度,是一些地方农村和少数民族自己酿造的粮食酒。常见的白酒有52度五粮液、54度酒鬼、53度郎酒、55度古井贡、36、42度、52度、53度、56度、62度二锅头等。
白酒有哪些类型
白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是五大香型和五小香型。清香型白酒代表为汾酒,香味含量少,酒精度数不宜过低,以50—55度的适宜。
浓香型白酒有五粮液,酱香型白酒代表是茅台酒,浓香型与酱香型白酒中的香味物质较多、含量高,所以酒精度数降低至38-40度时仍可以保持原酒口味,但低于35度,便失去了传统白酒的特色。
剩余的白酒类型有:米香型白酒的桂林三花酒,凤香型白酒的西凤酒,药香型白酒的董酒,豉香型白酒的玉冰烧,特香型白酒的江西四特酒,芝麻香白酒的景芝白干,还有兼香型白酒的白云边、玉泉酒。
根据专家研究,从健康角度出发,40.9度的白酒对身体最健康,适宜人们饮用。白酒度数越高烈性越强,饮用高度数的白酒会给身体增加负担;白酒度数越低功效越小。
㈡ 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
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
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了解酒的人应该都知道,白酒的味道十分丰富且具有层次的,酸、甜、苦、咸、鲜等口感都是存在的。苦其实是正常的,以下了解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
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1
1、蒸馏中,大火大汽,把某些邪杂味馏入酒中引起酒有苦味。这是因为大多数苦味物质都是高沸点物质,由于大火大汽,温高压力大,都会将一般压力蒸不出来的苦味物质流入酒中,同时也会引起杂醇油含量增加。
2、生产操作管理不善,配糟被杂菌污染,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如果在发酵糟中存在大量青霉菌;发酵期间封桶泥不适当;致使桶内透入大量空气、漏进污水;发酵桶内酒糟缺水升温猛,使细菌大量繁殖,这些都将使酒产生苦味和异味。
3、加浆勾调用水含碱土金属盐类、硫酸盐类的含量较重,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也直接给酒带来苦味。
4、原辅材料发霉变质;单宁、龙葵碱、脂肪酸和含油质较高的原料产生而来的,因此,要求清蒸原辅材料。
5、用曲量太大;酵母数量大;配糟蛋白质含量高,在发酵中酪氨酸经酵母菌生化反应产生干酪醇,它不仅苦,而且味长。
白酒的功能
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
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
除腻: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 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
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即在鱼肚内抹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
减酸: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
去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即可去掉腥气味。
白酒的指标
1、感官。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分析和感官检验的方法来判定,正确的反映出酒的色、香、味的内容,必须依靠人的感官鉴定。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色、香、味、格四个部分。要通过眼、鼻、舌三方面的形象来判断酒体。
2、酒精度。在20℃时,100mL酒样中含有酒精的毫升数或100g酒样中含有的酒精的克数。
3、固形物。白酒固形物是指在100~105℃下测定,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4、甲醇。国家标准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以其他原料生产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甲醇指标按 100%酒精度折算)
5、铅。国标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b计)。铅超标会引起中毒。
6、锰。卫生标准要求锰在酒含量中,不得超过2mg/l(以Mn计)。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
白酒选购指南
观察包装
在买酒时一定要认真综合审视该酒的商标名称、色泽、图案以及标签、瓶盖、酒瓶、合格证、礼品盒等方面的情况。好的白酒其标签的印刷是十分讲究的;纸质精良白净、字体规范清晰,色泽鲜艳均匀,图案套色准确,油墨线条不重叠。真品包装的边缘接缝齐整严密,没有松紧不均、留缝隙的现象。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白酒。
检查瓶盖
目前中国的名白酒的瓶盖大都使用铝质金属防盗盖,其特点是盖体光滑,形状统一,开启方便,盖上图案及文字整齐清楚,对口严密。若是假冒产品,倒过来时往往滴漏而出,盖口不易扭断,而且图案、文字模糊不清。
观察质量
若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从色泽上看,除酱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
闻香辨味
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
最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而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喝着呛嗓、上头。
辨别真假
白酒是假酒泛滥的重灾区,茅台等高端白酒每年都会投入上亿的资金来"打假",据悉 ,以往出厂的白酒往往会在包装上印有激光数字,消费者可通过电话查询到酒的真假。
但随着造假水平提高,"明码"的可行性受到挑战,大多酒类企业随即通过植入芯片,用暗码的形式进行防伪。但是消费者无法用肉眼看到暗码,若要鉴别真假,还需到专卖店、旗舰店的柜式查询机进行查询。
这样的防伪的技术和系统太过繁琐,推广价值也不大。而且消费者通过"望闻问切"的普通方法想识别出"李鬼"也是很困难的。
为解决这一难题,全国三款知名白酒、红酒作为试点,开始研发这一防伪查询系统。川内名酒在2010年开始试行这个查询系统,去年底,该系统正式在市面上亮相。
白酒的有害成分
(一)杂醇油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
(二)醛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
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
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
白酒生产中为了降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控制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降低酒中总醛的含量。
(三)甲醇
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2
一、白酒有苦味正常吗?
答案是正常。在酿制的白酒当中,不论是高粱酒还是其他酒,苦味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成品酒若解决不好其中的苦带入市场,不但不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给消费者带来不爽的感觉,影响了白酒的质量、档次和销量,影响了企业效益。
好的白酒味道十分丰富且具有层次,有酸、甜、苦、咸、鲜等口感,白酒的苦味是瞬间的感受,而不长时间停留,微苦不涩是最好的感受。
而市面上的白酒多为蒸馏酒,不仅工艺流程复杂而且是个苦力活儿。一般好的白酒企业都要上百道工艺程序,掌握核心酿酒技术。像自酿的白酒往往因为工艺掌握不当造成酿出的酒发苦、不好喝。
二、市场上白酒有苦味的原因有哪些呢?
1、酿制白酒原辅料不净或选择不当产生的苦味。使用原料霉变,曲粉变质,辅料稻壳未清蒸或清蒸不彻底或霉变;使用含脂量高的'原料;
2、酿制白酒的配料不合理。稻壳用量过多,用水量过大或过少,用曲量过大或用劣质曲、新旧曲搭配不合理,填充料使用过多,窖内空隙大,酵母繁殖过量、酵母自溶后生成酪醇并影响酵母发酵作用;
白酒口感苦是什么原因3
刚酿的白酒为什么又辣又苦?什么原因呢?
白酒是大家逢年过节餐桌上面都会有的一种酒类饮品,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酒类。白酒作为一种蒸馏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主要是以五谷杂粮作为酿造原料,再加入一些发酵剂经过蒸煮、发酵和蒸馏等一系列的传统工序所制作而成,所以白酒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烧酒。
白酒是没有颜色的,气味十分香醇,而且入口爽劲。但是白酒的酒精含量非常高,所以一些没有成年的青少年绝对不能够喝白酒。
很多喜欢喝白酒的酒民面对新酿出来的白酒都不是很能接受,就是因为刚刚酿出来的白酒又辣又苦。此时可能会有人想问,为什么刚刚酿出来的白酒味道又辣又苦的呢?
其实刚刚酿造的白酒当中的辣味并不是味觉当中的一种,辣味主要是由于刺激到了人体的口腔以及鼻腔黏膜所产生的一种刺痛感。而刚刚酿造的白酒当中,之所以会有辣味,是因为酒精对于痛觉神经纤维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因此,这就是刚刚酿造的白酒会让人觉得十分辣的原因。
其实白酒当中之所以会这么的辣人主要是因为白酒里面有一种物质叫做醛类。如糠醛、乙醛、乙缩醛、丙烯醛、丁烯醛及叔丁醇、叔戊醇、丙酮、甲酸乙酯等,这些醛类物质都是造成白酒辣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适当的辣味不会对人造成太大的影响和伤害,反而还有利于一个人食欲的增进。但白酒酒精度数很高,对人体的刺激较为强烈,因此青少年不应该饮用,成年人也要尽量少喝。
其实除了辣味,还有不少人会发现,新酿的白酒喝起来还会有一阵苦味,这又是为什么呢?白酒里面有苦味,是因为刚刚酿造的白酒当中存在过量的琥珀酸和高级醇,还有一些较少的单宁,这些成分都会产生苦味。
以上的内容就是新酿白酒又苦又辣的原因,如果想喝到味道香醇口感清冽的白酒的话,就应该要喝一些存放了有一段时间了白酒,因为这些白酒经历了一定的沉淀,存放的过程慢慢的熟化了,因此味道和口感会更好。
㈢ 白酒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出现苦味的原因:
1、卫生不好,杂菌感染发酵的酒醅所致。
2、用曲量大,发酵产生的苦味。
3、发酵温度高,特别是夏季生产的白酒,入池温度控制不下来,导致发酵速度快,顶温高,白酒中苦味物质产生的多。
4、设备卫生不好,蒸馏操作过程带入白酒中。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 ),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
白酒又名烧酒、白干 ,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绵竹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 的茅五剑,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国白酒Liquor and Spirits)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泸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为低度酒。
㈣ 白酒苦是什么原因,苦味如何去除
(1)俗语说“曲大酒苦”,用曲量过大,使糟醅升温过猛,窖内酵母降解产生的蛋白质和原料蛋白质脱氨脱羧产生多量的高级醇,尤其是异丁醇,使酒带苦味;
(2)原料有霉变现象,含单宁过多;
(3)库房管理不善致使成品曲感染青霉,粮食感染杂菌,带来霉苦味;
(4)用糠量过大,糟醅升温猛;
(5)夏季气温高,投粮过大,使糟醅升温过猛,发酵不正常;
(6)窖池管理不善,封窖泥开口而感染杂菌特别是青霉菌,苦味物质通过蒸馏进入酒中;
(7)环境卫生没做好,带入杂菌,引起苦味;
(8)现场糟醅未用完,堆积过久感染杂菌,带来苦味;
(9)底锅水甑间没排干净,带来焦苦味;
(10)水质不洁,主要含碱量超过用水标准。
白酒苦味如何去除
解决的办法,在酿造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以上问题以外,还以适当减少酿制过程的用曲量,降低发酵温度。对成品酒则可采取土麦冬叶、活性炭脱味法,即用土麦冬叶酒量的0.5%放入酒中,浸泡4天后取出,再加少许活性炭,白酒的苦味即可脱去。
还有就是,除了在白酒蒸馏时应注意提高馏酒温度,并结合量、质分段摘酒外,对苦辣味重的成品白酒,宜采取勾兑、调味(不是加用化学香料)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作法是:在同类产品中选取口感较酸、味道醇和的酒,与苦辣味成品白酒勾兑和调味,探求最佳组合。添加量多少,应视情而定。
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份碎冰糖、两份清水和打成细沫的适量蛋清混合搅拌,小火缓慢煮沸溶化,再趁热用棉布过滤后,加入苦辣味重的白酒中,搅匀,澄清,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但须注意控制添加量,否则会破坏白酒的原有风味。
另外再提一点,白酒的臭味一般是由于原料发霉、变质、不净或发酵温度过高、杂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的办法,可采用高锰酸钾处理。其方法是: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一般用量为0.1—0.15克/公斤)完全溶解在有臭味的白酒中,充分搅匀,然后静置,让其自然澄清。待溶液完全澄清后,用沙滤棒过滤器过酒
㈤ 白酒开瓶后为啥放置时间长了就发苦
喝白酒发苦是什么原因?
白酒发苦是正常现象。在本草纲目中有关于烧酒苦味的记载:味苦、甘、辛,性温,入心、肝、肺、胃经。由此可见粮食酒有苦味是正常现象,白酒发酵过程中,醇类物质会产生苦味。
另外,酿酒原料中含有的多种化合物,也会使白酒产生苦味。例如酱香型白酒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菌群,其中散发香味的芳香物质达2000多种,所以说有苦味才是正常的。
不过,如果是口感太苦太涩,长时间苦味不散,可能是在酿酒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长时间苦味有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1、酿酒原辅料不干净
粮食酒顾名思义由粮食酿造,粮食是酿酒的源,如果原料粮食出现霉变,或者处理时蒸的不彻底,会产生苦味和邪杂味。
很多粮食有皮壳,皮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生成焦苦味。还有一些原料,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某些酚类化合物,带来苦涩共存的味道。另外酒醅堆放时间过长的话,侵入的杂菌也就多,产生有持续性的苦味并刺激性强。
2、配料不合理
大曲酿造工艺的白酒,一定要注意配比。俗话说“曲大酒苦”,用曲量过大,则发酵时必产生大量的酪氨酸,在酵母作用下使酒带苦味,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3、蒸煮温度不够
很多酒采用高温发酵,高温蒸煮,高温取酒,这就要考验窖池的温控和密封性,温度控制不好会使得发酵时产生倒烧味、苦味、辛辣味、霉味等。另外,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在蒸馏时会产生焦锅现象,使焦化物质带入酒中,产生焦苦味。
白酒的苦味是瞬间的感受,而不是长时间的停留。消费君认为微苦不涩是最好的,适量的苦味反倒增加了白酒的丰满,比如咖啡、巧克力、茶叶、还有香烟,这些食物如果没有苦味,便失去了它们的特点和味道。白酒喝起来有一点苦味说明多半是纯粮酿造的,一点苦味没有的恐怕就要怀疑是不是酒精勾兑酒了。因此,一些朋友认为白酒不应该带有苦味,实际上是一个误解。
㈥ 酒有苦味是什么情况
人们喝白酒的时候,有时会觉得白酒有些苦味,严重的时候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舒服的感觉,而且明明酒量不小,却在喝了几杯之后便感觉有些上头,因此导致人们喝得很少,也不能尽兴,不免有些心烦和窝火,那么喝白酒的时候有苦味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情况下,白酒的酒质都是无色透明或微黄,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其实苦味的含量很少,但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原料的原因
原料和辅料不干净或选用不当,苦味使用原料霉变、曲霉变、辅料米壳未蒸或不完全或霉变;使用高脂肪含量的原料;使用单宁含量高的原料等,用于白酒的生产,产生苦味或霉味等恶味,主要原因是酿酒所用原料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原料中的高脂被氧化,单宁在发酵过程中分解为一些酚类化合物。壳的原料和辅料中含有较多的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具有焦苦味道的糠醛,而戊糖高温蒸煮也会产生糠醛,这是将苦味物质带入白酒的原始条件。
二、受酒曲的影响
如果稻壳用量过多,用水量过大或过少,制曲数量过大或劣质曲与老曲组合不合理,填料使用过多,酒窖空间大,酵母繁殖过多,酵母自溶产生酪蛋白,就会影响酵母发酵;如果干酪素含量适中,可使白酒具有宜人的香味和浓郁的口感;要是干酪素含量太高,苦味就会很严重。酒曲含量高,酒糟中蛋白质含量高,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酪氨酸。这种酪氨酸的含量多了,就会造成酒的苦味。
三、生产工艺不合理
酿造白酒对生产工艺有很高的要求,要是生产工艺条件控制不合理的进入酒窖温度或谷物、曲粉碎过细或过厚、窖封不严、密封窖泥开裂和霉变、酒糟堆放时间过长都会导致酒发酵产生反向燃烧味、苦味、辛辣味、霉味等。
白酒之所以会有苦味,其实是酒质和普通的白酒不一样而已,但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很多,包括存储的地点、添加的香料、环境、容器等多种情况,这种情况还需要人们去慢慢排查,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安全和消费保障是首位的,当发现酒质不正常,应当阻止其他人饮用并检查原因,以便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㈦ 为什么白酒燃烧完了水是苦的
白酒带有苦味到底正常吗?其实白酒的味道比较的丰富,层次感特别的强烈,纯粮白酒有些苦涩的口感是完全正常的,对于像我这种“酒精”(久经)考验了几十年的老酒鬼来说,大家都一致认为适量的苦味反倒能够增加白酒的丰满口感度。
白酒燃烧完之后,是把酒的里边的酒精都燃烧完了 酒水剩下的酒糟取决于这款酒的好坏 好的酒燃烧完之后剩下的酒糟的味道 也会有酒的清香 劣质的酒,燃烧完之后,剩下的酒糟的味道会让人觉得恶心
㈧ 白酒烤出来苦和麻怎么形成的
液态法白酒容易出现苦和麻,固态法白酒酿造出现苦味居多。
液态法白酒,麻的因素是发酵过程产生丙烯醛,这是麻的罪魁祸首。很多酿酒企业不采用液态发酵生产白酒。
苦味物质是发酵过程控制不足造成的,主要原因:用曲量大,发酵速度快,顶温温度过高造成的,发酵过程管理不严,杂菌感染也可以出现苦味,蒸馏白酒时候糊了,也是出现苦味重要的地方。
㈨ 自己烤的酒有点苦味,请求高人指点,指点,是什么原因呀
可能是你在进行酒精发酵的时候发酵的比较彻底,葡萄汁里的糖份已经差不多被转化为酒精,再有就是普通的葡萄含糖量相对较低,酿出的酒也就稍微苦一点。 如果加糖进去的话 可能会影响口感
㈩ 白酒发苦怎么回事
白酒的后苦与酒体的谐调度有很大关系,而酸含量的多少以及各种酸的协调比例是决定酒体甜与苦的关键因素。酸与白酒中的酯、醇、醛等物质相比,其作用力最强,影响面最广。
白酒中的苦昧有很多说法,对于传统工艺白酒而言,由于原料和工艺上的毛病,如曲量过大,杂菌滋生产生不适量的物质,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如正丁醇苦,正丙醇较苦,异丁醇苦极重,异戊醇微带苦,酪醇十万分之五就苦,丙烯醛是持续性苦,单宁和酚苦涩,一些肽是苦味等。在勾酒的过程中,这些物质都存在,有白酒就有苦或不同程度的苦。说明苦味物质和酒中的某些存在物有一种显着的相互作用。
实践证明,这主要是羧酸,当酸的综合含量和强度达到某一值时,白酒产生两种不同的味觉感受,这就是白酒的味觉转变现象,酸量不足酒苦,酸量适中酒不苦,酸量过大酒有可能不苦,但将产生别的问题,因此,酸含量的把握至关重要。
在新型白酒的勾兑过程中,常会出现酒体不协调、后味差,易上头等现象,很多是由于配入的酯量普遍较高,忽略了酸与酯的平衡,在贮存过程中受光、温度、空气等环境影响,酒中的芳香成分发生变化,如香气变弱,杂味露头等,致使酒的质量不稳定。
在相同总酯下,总酸量不同,酒质就有明显的区别。
含酸量偏高,对正常酒的香气有明显的压抑作用,酒变得放香差、闻香不正,发涩等。酸量不足,普遍存在酯香突出,酒发苦,邪杂味露头,酒不净等。
酸是白酒的协调成分,作为白酒工作者,应深人研究与认识其实质,这是白酒勾调方法的扩展,也是勾调上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