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柱效跟保留时间有关系
A. 半峰宽能衡量柱效吗
色谱峰峰形可以看出物质的极性(如果色谱柱的柱效还达到要求的话),半峰宽越小柱效越好,柱效好的半峰宽也会窄。这是有条件的,因为峰宽和流动相的流速(载气的流速)有关,还有不同的流动相(液相)也会影响峰宽。当然,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半峰宽越小的柱效越高;柱效越高的的半峰宽也越小,这两句都是对的。比如超高效的液相色谱的峰几乎是一条竖线。当然,一般的情况下,柱效影响的主要还是分离度,而不是峰宽的问题。
B. 色谱柱效问题
样品进入色谱柱中,吸附在单位厚度的一层填料上,假设你有一长一短两根色谱柱,在填料相同柱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这一层吸附了样品的填料是厚度大致是一样的,那长的柱子是不是有更多的这样的一层填料?所以总的柱效上去了,但相对于每一米的柱效还是一样的。楼上的回答中长柱子保留时间会增加这是肯定的,但峰会变宽个人认为不是这样的,峰的宽度与填料的吸符能力或进样量有关,也就是说吸附了样品的这层填料的厚度。越厚则从刚开始有响应值到响应值结束的时间越长,峰的宽越大。
C. 我有次在使用阳离子离子色谱仪检测样品时,保留时间比正常保留时间延长了7分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很多呀:
1、流动相浓度降低了
2、泵的流速不稳,流速变小了
3、色谱柱柱效降低了
4、样品中含有影响柱效的物质
应该实时观察记录正常和异常时仪器运行参数,比较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建议注册仪器信息网论坛,本人是离子色谱版面专家,里面什么问题解答几乎都有
D. 影响色谱柱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1.流动相
在以水溶液为流动相时,水溶液中的微生物例如细菌容易生长,当用水溶液或有机酸缓冲液保护柱子时,一些霉菌可能在色谱柱中滋生,堵塞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由于湿法填充技术的问世,目前普遍使用的色谱柱填料直径一般都小于10um,流动相中的颗粒杂质很容易先沉积在柱头然后慢慢堵塞柱子。流动相的pH值对色谱柱也有影响,特别是对化学键合硅胶填料,水溶液的pH最适范围在2~7.5之间,当pH>8时,硅胶会释出生成絮状物堵塞柱子,且难以复原,柱效很快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当在缓冲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例如甲醇或乙腈时,盐类的溶解度下降,会析出盐沉淀,堵塞柱子。同时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和盐会腐蚀色谱柱头的筛板,产生柱头凹陷。流动相的极性对柱子也有一定影响,对于硅胶柱,甲醇、水、冰乙酸等极性较大物质会破坏填料,反之,对于化学键合硅胶,极性小的物质如正丁醇、二氯甲烷等也起同样的作用。碱性溶液会破坏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而酸性溶液容易损坏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2. 样品和固定相
如果有少量或微量的样品不能够溶解在流动相中,在通过固定相会堵塞柱子。样品中的颗粒杂质也会堵塞柱子。样品组分例如糖、蛋白质等通过柱子时会产生不可逆吸附,这样固定相的活性点被覆盖。样品组分还会与固定相产生反应,尤其是对于氨基柱的影响较为严重,因为氨基易与酐、酮形成希夫(Schiff)缩合而减少活性点,使保留时间缩短。色谱柱键合相基团脱落、固定相分解和活性基团变性以及会影响柱效和保留时间的显着改变。大多数键合相都是通过硅氧硅键(Si-O-Si)连接在硅基质上,形成带有有机基团的固定相Si-O-Si-R(R为CnH2n+1),硅氧硅键可能在水溶液中水解而断裂,使键合基团脱落。
E. [分析化学]影响色谱柱柱效的因素
1.理论板数,板高,标注差,半峰宽,峰宽,温度,压强
2.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度,有效塔板数,有效塔板高度
3.分离因子,保留时间,峰底宽度
4.柱温,固定相性质
5.定量参数:峰高h,峰面积A
定性参数:保留值,即包括死时间,死体积,保留时间,保留体积,调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体积
F. 在分析化学中,衡量色谱法柱效能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经验公式,柱效由保留时间和半峰宽决定。同一条件比对,不同的柱子,保留时间越长,半峰宽越窄,柱效越高。
G. 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同一种物质,用同一种方法,用同一种流动相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
柱子是不是完全相同呢?如果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也很正常嘛。就算是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及柱子,不同的仪器也会因死时间或死体积不同出峰时间有差异,再就是同一色谱柱用的时间长了,也会使保留时间有变化的。主要是因为一些样品的残留,再加上柱效本身下降而改变了保留机制。
H. 液相问题,评价柱效
这可我觉得没必要太在意。只要你确定你的实验没问题就好了嘛。主要目的是标定,看你的塔板数和分离度判断色谱柱的质量就可以了。
不同的色谱柱,保留时间不一样;
同一厂家的色谱柱重现性也不同;
同一根色谱柱随着使用而老化,保留时间也会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柱压。有时候用的时间长,柱子堵了,压力高,色谱峰就会靠前;
流动相也会有差异。你所谓的85%的甲醇-水,是仪器在线脱气混合,还是手动混合?混合后过滤过程也会有有机相的损失,这些都是实验误差。
不要看哪个2min,要看你主峰的保留时间,然后计算百分比。这么说吧,如果人家的保留时间是3min,你的时间是5min,这个可能问题有点大。如果人家的时间是10min,你的时间是12min,那就是有点误差。如果人家的时间是20min,你的时间是22min,那么几乎就不是问题了。这是一个浮动比例的问题。
方法误差。为了保险起见,你看一下标准上的柱长是不是一样的,另外有些时候人家会加30℃的柱温,写的时候就当做是常温测定了。这些也会导致样品峰前后漂移的。
另外,如果你看的标准是出厂的色谱柱报告,那就更没有参考了。很多厂家都是一份报告出的N多根色谱柱的。
I. 我用的C18色谱柱,如果利用C8色谱柱分离有机酸,保留时间会有何变化
相同长度,相同内径及粒度,还有其它分析条件也相同的情况下C18色谱柱肯定要比C8色谱柱更具有保留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做的有机酸用C18柱子分析时是5分钟出峰,那么用C8柱子分析就会是小于或等于5分钟,不可能是大于5分钟的。当你分析的物质的极性越弱,这种差别越大。比如分析一些近乎非极性的物质时,用这两种柱子的保留时间几乎可能会相差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