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最佳的时间为什么是寒战时
1. 下肢急性蜂窝织炎为什么采血时间在寒战时
急性蜂窝织炎全身感染时为保证血培养的纯净,最佳的采血时间应该是在患者刚开始发病,未用抗生素之前,避免应用抗生素之后出现的假阳性
2. 采集标本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健康评估考题
1、运动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原则上要求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或正常活动下收集标本。
2、多数试验尤其血液生化检验,一般要求在禁食12小时后清晨空腹采血,因脂肪食物被吸收后可能形成脂血而造成光学干扰;同时食物成分也可改变血液成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嘱咐患者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尽量了解患者对刺激物(烟、酒、茶或咖啡)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3、药物对血、尿等成份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为了得到正确结果,必须事先停服某种药物,临床医师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影响。用于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标本应在药物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采集,给药后未达到药物浓度稳态时所采集的血样将反映已调剂量的药物的低浓度或谷浓度,如果只采集1份血液标本用于TDM,那么首选检测谷浓度。
由于人体的生理变异和患者的状态存在周期性变化,因此最好在同一时间采集标本,才有助于对每次结果进行比较,以减少由于不同采集时间所造成结果的波动。以下举几类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
1、血培养 血培养阳性是确诊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要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学诊断,就必须严格掌握采血时间,应选择患者高热、寒战时,最好是在未使用抗生素或下次抗生素使用前。
2、心肌损伤标志物 不同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时升高的速度和达到峰值的时间各不相同,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分别在发病2~4小时、4~12小时和6~9小时,阳性检出率最高。
3、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检测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应在获得稳定的治疗浓度或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采集血样。一般而言,肌肉注射、静脉给药、口服给药分别在给药后1~2小时,15~30分钟、1~5小时内取血,但对于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采血时间,以达到检测谷浓度或峰值浓度的不同目的。如通过静脉输注的药物,一般在完成输注后1~2小时完成药物分布,而地高辛、洋地黄毒苷则需6~8小时才能完成其分布。
4、糖耐量试验 分别在空腹、餐后1小时和2小时采集血液标本。
5、尿液标本 尿液的收集时间取决于所需检测的成分。所测成分如日内变异较大,则需收集24小时尿。过夜尿或晨尿不仅可用于评价肾脏的浓缩能力,还可用于尿液细胞学及管型的检查。
6、输液患者标本 正在输液的患者,最好在输液完成后一段时间采血。如输液时必须采血,切忌在输液臂近端抽血检验,应在未输液的另一侧臂取血。输脂肪乳的患者,应在输完8小时后取血;输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电解质的患者,应在输液完成1小时后取血。若患者输入库存过久的血液,由于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血,可致患者血钾、乳酸脱氢酶、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3. 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
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
采集血培养标本是有指征的,当患者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患者寒战,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 /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杆状核白细胞时,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 /L,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昏迷、休克或多器官衰竭,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等情况均应采集血培养标本。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的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情况下应该采集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是有指征的,当患者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患者寒战,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 /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杆状核白细胞时,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 /L,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昏迷、休克或多器官衰竭,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等情况均应采集血培养标本。当然不能除外感染,需明确病原菌时,也要采集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有最佳时间吗?
血培养标本是有最佳采集时间的,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高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另外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但如果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取血。
为什么使用需氧和厌氧瓶并采集两套呢?
需氧瓶、厌氧瓶标本同时取有助于提高阳性率,细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无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因此,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但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成人患者一套血培养标本需取血20ml,需氧瓶、厌氧瓶各10ml,一套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是73.2%,两套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是93.9%,可见采集两套标本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所以取两套标本还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取两套标本要分别在两个穿刺点采血。
怎样规范的采集血培养标本呢?
第一步:手卫生。用皂液和流动水或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第二步:消毒瓶塞。用酒精纱布消毒培养瓶塞,充分待干。
第三步: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5厘米,消毒后不可再用手接触。
① 先用70%-80%乙醇消毒不少于30秒。
②再用1%-2%碘酊消毒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
③ 再用70%-80%乙醇脱碘。
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80%乙醇消毒2遍作用时间各3分钟,等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第四步:采血。取血后不要更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如果血量充足:先注厌氧瓶,后注需氧瓶,如果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为真菌、绿脓杆菌、窄食单胞菌多长在需氧瓶内。
第五步:混匀。血培养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不要大力摇晃。在每个培养瓶上分别标记采血部位和采血时间,注明是导管血还是外周血。
第六步:同法选择对侧穿刺部位采集第二套标本。
第七部:送检。血培养标本尽快送到实验室,任何的时间延误都会延迟或阻止检测细菌的生长。
注意:标本应从静脉取血,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若导管设施取血,不要弃去初段血,不用抗凝剂冲洗,必须同时静脉取血,以求对比和解释。不推荐使用真空采血针(蝴蝶针)将静脉血直接入瓶。不主张换针头入瓶。有血的培养瓶不可放入冰箱和冻箱保存。
未使用的血培养瓶在室温保存,被接种后不得冷藏或冷冻。
采集血培养标本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但采集、送检、接种过程等仍然有可能有不可避免的污染,会不会有一些污染菌呢?
在多次血培养中单次培养下列细菌阳性,可认为是污染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芽孢杆菌。如多次血培养多次阳性,可能为条件致病菌,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对于成人及青少年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总体建议:
1. 血流感染、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肺炎患者,在治疗前于不同部位采血2套或3套,同一部位需间隔30min-1小时,每套20ml,需氧、厌氧各10ml。
2.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30分钟内采血3套。
3.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第一天采血2-3套,间隔30-60分钟,如结果为阴性,第二天和第三天再抽取血培养,24小时内采血不超过4套。
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采集2套血培养,1套从怀疑存在感染的导管获得,一套从外周获得,两套血同时采集。可先取外周血,5分钟内完成对导管血的采集。拔除导管时送导管尖端培养,并采集血培养标本。
;4. 血培养标本的采血时间和部位有什么要求
二.采血时机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39℃才抽血,而错过时机。
三、采集方法
1.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2.准备血培养瓶:根据检验申请单,选择合适的血培养瓶,血培养瓶外观和种类参照各公司提供的说明书,检查血培养瓶有无破损、保质期等,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塞,作用60s,待干。
3.皮肤消毒: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用蘸有消毒液的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两遍,同时旋转棉签,保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无菌状态,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引起的污染),消毒范围为8×10cm,待干。
4.持穿刺针按常规方法刺入静脉,另一头刺入相应血培养瓶内,利用瓶内真空抽取血标本,如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5.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培养。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婴幼儿血培养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规做厌氧瓶。
6.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后轻摇瓶子以防血液凝固。
四.标本运送
1.已采集的标本应视为潜在性生物危险品,均应置于防漏、防渗、相对密封的容器中收集、
存储与转运。
2.血培养采样结束后应由专人立即送至微生物实验室核收,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送检,应将已采集好的血液培养瓶放在室温,切勿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五.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和运送均应在防止污染的原则一下认真进行。
2.填写申请单时,一定要标明病人相关信息、每瓶标本采血时间、来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怀疑血流感染(BSI)时,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每套不少于10ml(1套血培养定义:是指一次静脉采血,不论被接种在1个还是多个血培养瓶内),最好为20ml血液,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采血量一般2ml~5ml(每瓶不少于2ml),各自做好标记。
.4.当怀疑骨髓炎、脑膜炎、肺炎和肾盂肾炎合并菌血症时,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从不同部位抽取2套血培养,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5.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由三个�0�3同的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每套间隔时间≥1小时,当培养24~48h后若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1).希望保留深静脉导管者
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并各自做好标记。
(2).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
从独立的2个外周静脉部位,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同时无菌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末梢送实验室(实验室采用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
(3).在采血2-5天内,无需重复做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除外。
5. 血培养 抽血时间是什么时候啊
寒战高热时 查看原帖>>
6. 做血培养在什么时间抽血,高热中还是寒战时,为什么
应该是寒战 因为寒战是病原体侵入血流的信号 书上看到的 不知到对不对
7. 抽血选择的时间
早上.8点左右!昨天晚上吃完晚饭就不能吃其他东西了.
检查完了才开始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