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远古时期为什么有很多东西

远古时期为什么有很多东西

发布时间: 2022-04-26 05:22:35

A. 远古时期的动植物都非常大,那如今为何都小了呢

恐龙时代有很多巨型的物种,甚至易碎双腔龙等巨型恐龙的体型已经接近蓝鲸了,这在陆地上是相当了不起的,地球历史上也曾存在过巨型的昆虫,但是也并不是很普遍。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能适应环境的才是最好的,而地球物种种类的多样造就了地球生物体型大小的差异。

后来地球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大型动物纷纷找不到食物,而逐渐灭绝,只剩下很小的或者低级的动植物存在,由此动物的体型由大变小。

近几百万年来随着猿类动物的崛起,更有智慧型的生物的出现,进一步挤占其它大型动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像袋狼、西非狮等动物相继灭绝。

象近来年的老鼠,为了能适应当今高楼林立,及各户门缝细,老鼠们为适应,个头由肥大而都变小,小到一两重左右!

B. 远古时代地球上根本没有塑料,金属等材料。为何如今有

一开始 只有一种元素就是氢元素,接着发生核聚变才有了更多的元素,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塑料一般是指的有机物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如聚乙烯,是很多乙烯发生了加成聚合反应生成的材料。金属么就矿山里面炼出来的喽,专门的矿石的。

C. 为什么很多东西都是远古来的

远古yuǎngǔ 远古:古老的时代。 远古时代指的是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那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这个时代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 当古猿从树上走到地面生活,并用石块和木棒作为劳动工具的时候,人类社会就产生了。人们最初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这种群体生活的历史相当长,至少占人类有史以来的99.7%以上的时间。大约在1万多年以前,人类社会组织发展成按血亲关系组成的集体──氏族公社。早期,氏族成员按母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叫母系氏族。氏族内由氏族成员民主选举最有声望的人担任首领。母系氏族时期,世界五大洲都有人类居住。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的劳动地位越来越重要,亲属关系也由父亲血统来确定,父系氏族就产生了。后来,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未必有亲属关系的一群家庭组成的农村公社又取代了氏族。 原始社会是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剥削的社会,同时也是生产水平极端低下的社会。最早的人类用简单石器和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种子、果实,猎取动物,作为食物。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在磨制的石器上钻孔,装上木柄,制成石斧、石锄和带尖石的枪矛,还发明了鱼钩、渔网,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工具的进步,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母系氏族时期,人们能够建筑木结构的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后来又培植了小麦、大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驯化饲养了狗、羊、猪、牛、驴、马等,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父系氏族时期,手工业也发展起来,纺织、陶器制造、榨油、酿酒已成为专门的行业。一些地区的居民开始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剩余的产品,产生了贫富分化,进而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各社会集团之间矛盾的加剧。这些就促成了国家的出现。原始社会也就到此终结了。 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语言和象形文字。语言和文字又促进了人的知识积累和扩大,文化也随着有了发展。原始人类已经创造了最早的绘画、音乐和舞蹈。由于自身能力和认识的限制,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交织一起,构成了原始宗教。氏族上层还出现了控制神权的僧侣,他们维护已经出现的贫富分化局面,加速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中国的远古历史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300余万年,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提出:东亚地区也是人类起源地。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是古猿演变而来的。最近几十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使“从猿到人”的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征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还发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复合工具和钻孔技术,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果实和渔猎为生。他们不会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栖身,过着群居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学会用火。先是采野火,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等等。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有很大的意义。它可用于照明、驱除野兽、驱赶寒冷,还改变了人们生食的习惯。由于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使更多的养料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促使人的体力增加、脑髓发达。如30万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一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范围,身高也与现代华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说明古今人类在这块大地上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宽广。

满意请采纳

D. 远古时期 昆虫真的曾统治过地球吗 什么原因让它们长的那么巨大

远古时代,地球大气层中氧含量远远超出了今天的标准,而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标本得知远古时代的昆虫体积普遍大于现代。那么,是不是当时的高氧大气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虫?

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记录发现,在恐龙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种存在,它们就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巨型节肢动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虫、蝎子;吊兰大小的蜘蛛。还有5英尺长的千足虫等等。其中最神奇的应是巨型蜻蜓,它们的翼展可以达到2英尺半(接近1米),有老鹰那么大,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3亿年前,这些物种曾经昌盛一时。那时大部分陆地都在热带,植物繁盛(后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该时期因此称为石炭纪),但经过大约5000万年,从二叠纪的中期到晚期这些巨型物种消亡了。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猜测,也许是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在它们的兴亡中起了关键作用,现在,古生物学家开始探究这些大小与现在的老鹰相当的远古蜻蜓、蟑螂以及其它超型昆虫的兴亡是否与超高的氧含量有关。

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学家罗伯特·贝尔纳等人发表的一项古气候研究肯定了这个猜测。研究者在报告中指出,石炭纪时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高达35%,比现在的21%要高很多。许多节肢动物是通过遍布它们肌体中的微型气管直接吸收氧气而不是通过血液间接吸收氧气,所以高氧气含量能促使昆虫向大个头方向进化。

这些认识来源于对远古大蜻蜓的飞行机制的研究。科学家们长期认为,那样巨大的蜻蜓只能滑翔而不可能飞。航空工程师罗伊·贝克迈尔指出:“很明显,它们是能飞行的。”其中关键条件之一是它们的翅膀可以摆动、弯曲和扭转,而现代蜻蜓就是靠弯曲和扭转它们的双翅来上升和前进的。化石资料表明,古蜻蜓的双翅上有类似于现代蜻蜓的褶皱结构,现代蜻蜓能扭动外部的翅膀,而古蜻蜓可以缓缓地扭动全部翅膀,所以它们也许不会飞得太快,但还是能飞的。

但是那么巨大的昆虫,就算是缓慢的飞行也会因肌肉运动而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古代蜻蜓一定得有排出自身热量的途径,不然它们会被自己的体温烤死。这一点是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的昆虫学家迈克尔·梅最先指出的。科学家发现,现代蜻蜓和其它昆虫一样体内有一种叫血淋巴的体液(即无脊椎动物的血)在它们整个身体中循环流动,当它们太热的时候会增加腹部血淋巴的流量。它们的腹部既长且薄,可以通过对流散去多余的热量,这就像汽车的冷却系统把热量从发动机处带走一样。尽管还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但梅认为很可能古代蜻蜓也有类似的机制,使它们能长时间飞行而不至于过热。之所以没有找到直接证据,是因为化石通常只保留下骨骼材料。

为了弄清楚高氧气含量是否推动了古代超大蜻蜓等节肢动物的进化,研究者对现代蜻蜓进行了研究。原来,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在目前的氧气水平下气孔系统的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超过这个限度,氧气的水平就会变得不够。因此,根据这一该构造,可以有效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也就是说,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大个头的昆虫就有进化上的优势,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对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冷和氧气含量更高的水体中那里的生物的体积也更大。

诚然,石炭纪时代的大气气压确实比现在高,这就基本可以推断那些远古庞然大物的一个决定因素正是氧含量较高,但这究竟是怎样导致它们体积变大的,目前科学家还很难回答

E. 为什么史前动物都长这么大是环境原因还是什么原因

史前的动物之所以长得很大,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环境所致,史前的环境恶劣,没有好的身体,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

第三,繁殖方式不同。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不同,一个是胎生,另外一个是卵生。在中生代,由于环境较好、资源充足,所以卵生的繁殖效率就更高。而新生代时期,环境变差了,资源没有以前多,胎生的存活率更高,所以,越到后期,胎生的动物占据着主导地位。

F. 为何远古时期的生物体型都很庞大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为何远古时期的生物体型都很庞大?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为什么远古时代的动物个体都很大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地球上历来的生物生存都是有其进化发展的阶段性现象,所谓阶段性现象,是泛指重大自然灾害现象(如行星撞地球)导致地球绝大部分物种同时死亡之间的时间段,也就是说,从行星上一次撞击地球时开始到下一次行星撞击地球之间的时间为一个生物进化发展阶段。

因而,在每个生物发展阶段之中所生存过的物种,体型小的容易被氧化而消失痕迹,体型较大的动物其骨骼容易被自然保全下来。因此,目前人类发现远古时代的动物个体,都是呈大体型的情况居多,也许就是上一个生物发展阶段后期大体型动物物种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

G. 为什么远古时期的动物长得那么大

远古时代,地球大气层中氧含量远远超出了今天的标准,而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标本得知远古时代的昆虫体积普遍大于现代。科学家猜测这有可能与当时的大气含氧量有关,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

许多节肢动物是通过遍布它们肌体中的微型气管直接吸收氧气,而不是通过血液间接吸收氧气,所以高氧气含量能促使昆虫向大个头方向进化。

石炭纪地球大气层中氧气浓度高达35%,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学家罗伯特·贝尔纳等人发表的一项古气候研究肯定了这个猜测。研究者在报告中指出,石炭纪时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高达35%,比现今的21%要高很多。

高浓度氧气环境中,大个头的昆虫就有进化上的优势,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对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冷和氧气含量更高的水体中,那里的生物体积也更大。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有的果蝇在高氧环境中体型增大,有的并没有。但在氧气含量高、气压也高的环境下,接受试验的果蝇生活到第五代,身体尺寸增长了20%。这是因为较高的大气压会使氧气更多地进入昆虫体内。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卫-比尔顿博士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史前时期,更高水平的氧气通过对它们的幼虫产生影响,可能助长了巨型昆虫的进化,很多已经灭绝的庞然大物都要经历水栖幼虫阶段,这可能并非偶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上,比尔顿及其联合论文作者威尔克-威尔伯克在文章中指出,水栖昆虫幼虫对氧气水平的起伏波动,比在空中呼吸的陆栖成虫更敏感。

该研究主要于石蝇,它称,蜻蜓、石蝇和蜉蝣等水栖幼虫直接从水里获得氧气,而水体里的氧气远比空气里的少。而且幼虫从水里获取氧气的效率也远比在空中呼吸的成虫更低。科学家称,因此它们可能对可用氧气的变化更敏感,氧气塑造昆虫体型大小的作用,或许对水栖幼虫尤为重要,它决定了昆虫身体生长的上限。

H. 为什么现代的大型生物很少,而史前却有很多大型生物

为什么现代的大型生物很少,而史前却有很多大型生物?

伴随着美国科幻电影的出现,大家看到了在艺术流派下展现的未来世界,许多粉丝喜爱科幻电影不但是因为他们炫酷的场景,也是心理针对新科技全球的憧憬。

生物的体型随环境破坏而更改,伴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达尔文发觉了生物进化论,从生物进化论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在生物演变的环节中,体型大的小动物总是会是有机体的优先选择目标。怎么会发生“不适感者取代”的局势,便是由于他们没法抵挡克星,缺乏食材才撤出了历史的舞台。因而体型大的生物便根据不断繁殖子孙后代留了出来,而因为基因遗传的要素,他们的子孙后代身型也不会小。

在现在的全球中,大家难以见到体型极大的生物了。有学者觉得,也许与生物生物大灭绝有关系。大家都了解,大自然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史前生物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环境被各种各样巨变所摆脱。始料未及的自然环境巨变,第一个的就是这种大中型的生物们,而他们繁殖速率又较慢,因此慢慢被体型小的生物所替代。

I. 为什么远古的生物那么巨大呢

为什么远古生物特别大?
关键是那个时代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比现在要高的多,为大型生物的生 存提供了基础。
远古时代,地球 大气层中氧含量远远超出了今天的标准,而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标本得知远古时代的昆虫体积普遍大于现代。那么,是不是当时的高氧大气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虫?
3亿年前石炭纪地球上生活着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记录发现,在恐龙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种存在,它们就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巨型节肢动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虫、蝎子;吊兰大小的蜘蛛;还有5英尺长的千足虫,等等。其中最神奇的应是巨型蜻蜓,它们的翼展可以达到2英尺半(接近1米),有老鹰那么大,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
3亿年前,这些物种曾经昌盛一时。那时大部分陆地都在热带,植物繁盛(后埋入地下形成煤炭,该时期因此称为石炭纪)。但经过大约5000万年,从二叠纪的中期到晚期,这些巨型物种消亡了。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猜测,也许是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在它们的兴亡中起了关键作用。现在,古生物学家开始探究这些大小与现在的老鹰相当的远古蜻蜓、蟑螂以及其它超型昆虫的兴亡是否与超高的氧含量有关。
正方:高氧浓度造就了古代巨型昆虫
石炭纪地球大气层中氧气浓度高达35%,不久前,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学家罗伯特·贝尔纳等人发表的一项古气候研究肯定了这个猜测。
研究者在报告中指出,石炭纪时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高达35%,比现在的21%要高很多。许多节肢动物是通过遍布它们肌体中的微型气管直接吸收氧气,而不是通过血液间接吸收氧气,所以高氧气含量能促使昆虫向大个头方向进化。
这些认识来源于对远古大蜻蜓的飞行机制的研究。科学家们长期认为,那样巨大的蜻蜓只能滑翔而不可能飞。航空工程师罗伊·贝克迈尔指出:“很明显,它们是能飞行的。”其中关键条件之一是它们的翅膀可以摆动、弯曲和扭转。现代蜻蜓就是靠弯曲和扭转它们的双翅来上升和前进的。
化石资料表明,古蜻蜓的双翅上有类似于现代蜻蜓的褶皱结构,现代蜻蜓能扭动外部的翅膀,而古蜻蜓可以缓缓地扭动全部翅膀,所以它们也许不会飞得太快,但还是能飞的。
但是那么巨大的昆虫,就算是缓慢的飞行也会因肌肉运动而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古代蜻蜓一定得有排出自身热量的途径,不然它们会被自己的体温烤死。这一点是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的昆虫学家迈克尔·梅最先指出的。
科学家发现,现代蜻蜓和其它昆虫一样,体内有一种叫血淋巴的体液(即无脊椎动物的血)在它们整个身体中循环流动。当它们太热的时候,会增加腹部血淋巴的流量,它们的腹部既长且薄,可以通过对流,散去多余的热量。这就像汽车的冷却系统把热量从发动机处带走一样。
尽管还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但梅认为很可能古代蜻蜓也有类似的机制,使它们能长时间飞行而不至于过热。之所以没有找到直接证据,是因为化石通常只保留下骨骼材料。
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为弄清楚高氧气含量是否推动了古代超大蜻蜓等节肢动物的进化,研究者对现代蜻蜓进行了研究。原来,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在目前的氧气水平下,气孔系统的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超过这个限度,氧气的水平就会变得不够。因此,根据这一该构造,可以有效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
也就是说,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大个头的昆虫就有进化上的优势,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对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冷和氧气含量更高的水体中,那里的生物的体积也更大。
诚然,石炭纪时代的大气气压确实比现在高。这就基本可以推断那些远古庞然大物的一个决定因素正是氧含量较高。但这究竟是怎样导致它们体积变大的,目前科学家还很难回答。
反方:体型与氧气含量也许并没有必然联系
昆虫通过各种技能适应氧气浓度的变化
虽然贝尔纳等人的分析很精彩,但一些科学家还是心存疑虑,甚至有的还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为探究昆虫体型大小变化的根源,亚利桑那大学的昆虫研究员乔恩·哈里森和他的同事在不同的含氧量环境中喂养了蝗虫、米虫、果蝇以及其他昆虫,并对它们的大小进行测量,以解答远古地球的高氧大气是否与古代巨型昆虫的进化有关。
哈里森他们起先认为个体较大的昆虫在含氧量较低的环境中生存更困难,然而结果却不是如此。例如,小蝗虫在低含氧量环境中尤其是氧气浓度低于15%的环境中就无法生存,而成年蝗虫则可以在2%的氧气含量环境中生存下来。
哈里森在美国地质协会与加拿大地质联合大会上表示,在初步实验中,他们将一些与自己祖先一样都没有呼吸器的现代昆虫放在富氧环境中,结果发现较高的氧气含量并不必然产生较大的个体,而较低的氧气含量也并没必然会产生较小的个体。
哈里森解释说,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技能来适应氧气浓度的变化。这些技能包括增大气孔和增加进入身体的新鲜空气量等。而在这些昆虫中,有的更善于增加吸入的新鲜空气量,有的则更善于扩大气孔的大小。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
哈里森说:“我想问的是为什么现代昆虫的个体都如此小?”过去,研究人员猜想,与现在大气含氧量为21%相比,石炭纪时期大气含氧量达到35%,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大型昆虫。而哈里森的研究却发现,体型与氧含量也许并没有必然联系。
昆虫体型大小是否与气压高低有关
与此同时,耶鲁大学古生物研究生约翰·凡登·布鲁克斯也在鳄鱼身上进行了相同的实验。试图找到在二叠纪时期高达30%的氧气含量环境是否会在生活其中的动物骨骼中留下任何线索。结果发现,在一定的高氧含量环境中生活的鳄鱼个头更大。但氧含量超过27%或28%时,这种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布鲁克斯还打算在下一步实验中,将虹鳉放在不同氧含量的环境中喂养,并观察在数代之后有什么变化。
此外,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有的果蝇在高氧环境中体型增大,有的并没有。但在氧气含量高、气压也高的环境下,接受试验的果蝇生活到第五代,身体尺寸增长了20%。难道气压的高低也与昆虫大小有关?
这些实验结果的不一致不能不让人对先前的猜想产生疑问:氧气是否真的造就了古代巨型昆虫?远古时代的巨型昆虫的灭亡果真是大气中氧气浓度减小导致的吗?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看来还得有更加充分的证据才行

J. 在远古时期,氏族部落为何会崇拜动物

这是出于对力量的追求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敬畏。那是在远古时期,至今非常久远的年代,那个时候并没有形成国家之类的,带有统治阶级的政权,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大家同吃同住,男人出去打猎,女人在家缝补衣服、搞后勤。捕获回来的东西,都是要集中起来进行分配的,而那个时候的这些部落,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

远古时代的人们,生产力低下,因为没有发明出趁手的工具,所以采集也好打猎也好,收获的其实都不是很多。这种时候,原始人看到熊、豹、虎等猛兽的爪牙,看到鹰的双翅,看到蛇的毒牙,就会心生羡慕,就会想要自己也能拥有这些动物的特性。所以,他们之所以去祭拜这些动物,也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热点内容
为什么女孩子有感觉但不湿 发布:2025-01-21 04:48:37 浏览:340
为什么痘痘会长出白色的东西 发布:2025-01-21 04:46:44 浏览:50
为什么老是找不到师傅 发布:2025-01-21 04:44:40 浏览:108
苹果手机discord为什么一直转圈 发布:2025-01-21 04:13:10 浏览:357
肝癌为什么不能吃小米 发布:2025-01-21 04:10:58 浏览:45
为什么文物玉变了颜色 发布:2025-01-21 03:58:51 浏览:884
为什么刚生孩子不能去别人家里 发布:2025-01-21 03:55:12 浏览:405
为什么看见文件就想删 发布:2025-01-21 03:46:57 浏览:505
为什么电脑打开时出现许多浏览器 发布:2025-01-21 03:44:18 浏览:744
为什么手机屏幕底部软件按不了 发布:2025-01-21 03:42:37 浏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