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的东西为什么叫
‘壹’ 福清什么最出名
是有福清汉堡之称的,<光饼夹)当然<光饼>也是,还有就是<扁肉>!!!! 参考资料:福清人都知道
求采纳
‘贰’ 为什么福清简称融
福清建县伊始,就在融城设有县署。此后,朝代屡经更迭,而县治始终不变。县城面对城南玉融山,明代王一言在《重建福清邑堂记》中说:“玉融为邑镇名山,有孤峰万仞,形势奇绝之胜。”传说玉融峰第二叠“有石莹然如玉。”古人讲究“形胜”,故以“玉融”作为福清之美号,亦简称“融
‘叁’ 福清的我鬼该怎么做
“我鬼”——是福州方言。意思是芋头糕,
稠米浆拌入葱花和盐加上少许紫菜,放到蒸笼里蒸熟,再切成三角形,放入油锅,炸完就能吃了
‘肆’ 福清特色是什么
目屿岛-球尾海上风景区
位于福清市沙埔镇东南部的目屿岛和江阴镇的球尾沙滩,自然条件优越,是海上旅游走廊的理想地带。 目屿岛和球尾沙滩,隔水相望,相距约10公里,位轩优越,外贸海轮可从球尾沙滩与目屿岛之间通行。 目屿岛风光独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岛上象形石争奇,植被良好,水产品丰富,水源充足,拥有优良沙滩多处,最长的约5百米,是个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区。 球尾沙滩,天风海涛,碧波万倾,退潮时沙滩宽度达120米以上,总面积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数千人游泳休憩。从球尾至目屿岛,沿途还有莲蓬海滩、小麦岛、东壁岛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游走廊。
弥勒岩风景区
弥勒岩,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弥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盘膝而坐,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弥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凿于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宽8.9米,由整块花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两耳垂肩,笑态可掬,观者可以忘忧。经国家文物局认定,该石佛为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刻弥勒佛像,已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化山风景区
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清市镜洋镇,与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大化山有双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间,有的象红军雕塑,有的象美丽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驼队,有的象只鸭头,有的象个蒸笼. 旖旎诡异的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几乎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冲刷出来的一样,好似星星点缀着银河,镶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着旋涡,成了极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还有双绝--瀑布:险峻的山势,悬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伟,有的优雅,有的如彩练当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盘,向人们展示着不同形态而又同样极致的美。怪藤--粗壮的老藤顺着悬崖攀缘而上,在丛林间盘根错节,令人恍然以为进入了热带雨林。
与本地区其他景观相比较,大化山的山水风光资源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为开展登山、攀岩、野营、探险、狩猎、溯溪、观瀑、赏蝶、垂钓等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周边的客源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是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风景名胜区。
古色古香的黄阁重纶
黄阁重纶距瑞云塔仅100米。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是叶氏家族为纪念其祖叶相高于成历和天启两度入阁,首辅朝政的殊荣而兴建。该坊系楼阁工重檐歇山顶建筑,全坊用精雕细琢磨黛白色花岗岩构成,石刻两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艺术精品,全坊分三层高10米,面宽11米,进深2米,八条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壮观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较早建立的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福清市西部东张镇镜内,距福州市63公里,福厦公路16公里。公园总面积2275公顷,森林覆盖率93.4%。规划有十大景区,百处景点。灵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遐迩,自古就是闽中沿海的着名风景胜地。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凭借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绝美的自然山水辅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迹,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恬静秀美,瑰丽迷人的旅游、度假、避暑胜地。
灵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树奇、峰险、壑幽"等自然风景特色,八千六百亩连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颗绿色明珠,林中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珍奇动物出没其间。灵石山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千年古刹晨钟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灵气,九狮洞充满神秘色彩,更有许多迷人的传说,古往今来到灵石游玩的文人墨客吟咏留题,流传千古。
黄檗山风景区
黄檗山位于渔溪镇联华村,距城区30多公里,因多产黄檗树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无处不烟霞"之美誉。
山上峰峦竞秀,泉流叮咚。黄檗山麓建有一寺--黄檗寺,又名万福寺。该寺始建于唐,盛于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隐元禅师住持万福寺,遂成大宗,僧众数千,一度成为东南沿海名刹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顺治十二年,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黄檗宗现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黄檗寺经过修整,已作为我国重点对外开放寺院,东南沿海的高僧相继到此拜谒。
福清市一都东方第一漂
福清市东方第一漂全长四公里,漂流时间近三个多小时,途经一都后溪与永泰县交界外的观音潭,河道落差达二十八米,无暗礁、漩涡,水流湍急,两岸碧水丹山,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郁郁苍苍,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伍’ 福清的名字的由来
福清市(拼音:fu qing shì),英文简称Fu qing。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为全国着名侨乡。地理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5°18'—25°52', 东经119°03'—119°42'。面积2430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11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人口123万。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福清市位于省会福州南翼,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一个城市,最近处与台湾新竹市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对台、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县建市,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农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之一。
福清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乐——南澳大断裂带大致经融城至渔溪斜贯中部。西北部属戴云山脉东向支脉,多低山丘陵,山间谷地有洪积——冲积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东南部以台地、低丘为主,融城——海口,及江镜、渔溪为冲积——海积平原;南部龙高半岛楔入福清湾、兴化湾中。海岸为具有沙泥滩的回升侵蚀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岛屿100多个,港湾众多。河流多独流入海,主要有龙江:干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获芦溪支流风迹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还有渔溪、迳江、大坝溪、沾泽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泽湖;人工湖有东张水库(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东皋、占坝水库。年平均气温 19.6℃;1月平均气温10.8℃,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无霜期346天。境内耕地3.09万公顷,有林地6.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66.8万立方米,毛竹116.5万根,森林覆盖率47%。可利用草场5300公顷。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41万千瓦,可开发1.42万千瓦。矿藏有花岗岩、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铁砂、泥炭、铁。海岸线348千米,岛岸线84.24千米。
唐圣历二年析长乐县南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改福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至后唐同光元年曾名永昌县。五代闽龙启元年更名福清县。元元贞二年升为福清州,明洪武元年更为县。历属泉州、福州、长乐郡、长乐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闽海道。1949年8月16日解放,历属闽侯专区、晋江专区、闽侯专区、莆田地区、福州市。
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建市10多年以来,百万福清人民领开放风气之先,借政策驱动之利,扬侨台区位优势,着力锻造农业和外向型经济坚强“双翼”,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福清效益”、“福清速度”,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省10强县市第3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
‘陆’ 福建福清的特产是什么
福清光饼
相关典故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这种特殊方法制作的福清光饼有着四百年的历史。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定倭患。为了袭击敌军,及时歼灭倭寇,军中常常不举火烧饭,而由戚家军士兵自制北方烧饼当作干粮。这种烧饼便是福清光饼的原型。后来,兵士们发现烧饼虽可充饥,但多食易上火,不易消化,常发生便秘。聪明智慧的福清人便在面团中加进食盐增加口味,加进碱可助消化,拍上芝麻可润胃肠,可去燥火。这种改良了的烤饼成了戚家军士兵喜爱的干粮,为戚家军全歼牛田据点的倭寇立一大功。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平倭的业绩,便把这种烤饼称之为光饼。
食品特点据说多高明的福清光饼师傅也只能在福清才能烤制出这种酥脆喷香的福清饼,一旦离开福清到其他地方烤制,饼也就没那么香,那么酥了。有人说这跟福清的水质有关,也有人说也只有用福清山地里采集到的松针当燃料,才烤得出那么香的光饼。在福州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是独具特设的一种。它的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它的意义在于纪念戚继光的伟大事迹,而不要对比与它的食用口味。光饼放一天就会变硬,所以一般只有福清人吃得惯,大多数人外地人在头次吃时都吃不惯。光饼还是清明节的必备食物,大家会有默契的买光饼,夹海蛎饼吃,还有一句典型的福清话“光饼夹蛎饼”[翻译成普通话是这样的]。
制作方法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他们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旅游价值福州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那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谁也不曾想到,光饼还有今日这等的风光。
尤溪光饼节农历四月初八是尤溪县民间传统的“光饼节”,很多市民都会去买些光饼来吃,有的光饼还未出炉就被定购一空了。
据了解,光饼节这一民间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传说当年戚继光为了抗击倭寇时行军方便,发明制作了一种饼,把饼用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随时可以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士,就把这种饼称为“光饼”。
‘柒’ 福建福清特产光饼请问有谁知道福清“光饼”两个字的来历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 在福州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是最粗最贱的一种。它的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与抹了油加了调料的北京麻酱烧饼、江苏黄桥烧饼等相比,既无档次,又没味道。不过,不可小觑它,这光饼还是大有来头的。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
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他们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福州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那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
谁也不曾想到,光饼还有今日这等的风光。
‘捌’ 福清人怎样称为福清哥
福清人老是被人叫做福清哥,现在更多福清人也乐意自称福清哥,可这个称呼从何而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因为福清过去穷,特别是龙高一带常年干旱,没有东西吃,常常吃地瓜配“蚵仔”,所以叫做福清蚵;把福清人比作不值钱的蚵仔。这还意味着,福清人命比较“贱”,生命力却强,不管放在哪里,都能生活下去。因此,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福清哥称呼的由来。
也有人认为,福清人自早就喜欢创大业、做大事,喜欢当大老板,喜欢当大哥大;所以不管事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做“哥”,所以,就叫福清哥。
依笔者以为,不一定是这样的由来。几年前,我在重温大学时的课本时发现,在我们念的课本《中国文学史》(1964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中就有关于福清的记载。该书第三册第六篇“元代文学”的第六章“元末南戏”第一节“南戏的兴起”中讲到,“南戏又称温州杂剧”,“南宋建都杭州后,温州成为后方重要经济中心和对外贸易港口”,由于经济的繁荣,“温州杂剧有可能吸收其他地方的歌曲,如“福清歌”、“福州歌”、“台州歌”等来丰富自己的歌腔”(见281页)。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福清歌曾经是一种地方的歌曲,也就是说,福清原来有自己的传统乐曲,有自己独特的唱腔形式。福清歌,叫响以后会不会就是福清哥呢?
至少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福清的民间文化还是有很厚重的历史,福清作为千年古县自有她的诱人魅力。特别是在音乐上,可以添加一笔。为了印证福清歌的曲名,我又买了一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杨荫浏着),在该书的下册中我又找到了福清歌的出处:“福清歌现存乐谱于《九宫》三60”(下册684页)。
笔者以为福清哥从福清歌来,更有据可考,只是随着福清歌的式微,福清人便不知道福清哥从何而来。加上解放前,福清十年九旱,福清人穷困潦倒,其他地方的人人见人怕,看不起福清人,把福清人叫“蚵”,也是从“歌”里引申出去;而许多的福清人走出家门也不敢承认自己是福清人,怕人家叫自己福清蚵,自己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穷则思变。福清人走南闯北,全世界有115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福清人。福清人发达起来了,但是,发达后还要知道,福清哥的由来——是从“歌”到“蚵”,再到“哥”。
‘玖’ 福清为什么称为融城
福清市基本情况简介
福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1月4日)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为全国着名侨乡。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省会中心城市南翼,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一个城市,最近处与台湾新竹市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对台、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县建市,现辖20镇1街,市域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人口122多万,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农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