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物指南 » 山海经里为什么找不到馄饨

山海经里为什么找不到馄饨

发布时间: 2022-04-21 19:22:05

1. 山海经是一部奇书,书中动物在现实中为什么找不到呢

几千年历史,并不是一二个小时所能完成的任务。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结构,亦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道明白的。它们不是神话,而是一句句历史事件,只是人们把山海经误读为了神话。下文作为参考列举文献。有可能把鳄鱼,大的蟒蛇看作是龙也不好说。古人活动范围受交通不便的限制,作者不可能每个都见过,有的动物可能是其他人转述的,一传十十传百,在转述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在所难免。造成现在的我们发现好多动物不存在的结果。

这是一系列的天文事件,不是孤单的。大家可以搜索一下。三海经里的好多东西正在被证实!一个步量就可以证明!上下四方,南海北山,且等等。中国民族的老祖先没有那么无聊!!!!!是一万多年前左右的文物挖出来本来就很少,只有建筑保留下来,像吴哥窟,金字塔,等等,那个文明由于世界级战争消失了,包括着名亚特兰蒂斯,然后进入冰河时代,为什么恐龙挖出来那么多,远远比挖出的人骨多 ,好好思考一下,成为化石需要特定环境,还有别的原因有点多就不写了

2. 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混沌

《现代汉语词典》 没有“ 浑沌”条,只有“混沌”条,释义有两项: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这个解释没有包括国外的用法,也没有概括全现代汉语中混沌(浑沌)的用法。

一个词的“义项”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要发生两种形式的变化:1)扩展与收缩;2)转换。浑沌一词也不例外。粗略看来,在现代汉语中,“浑沌”(混沌)主要有如下四种含义:(1)混乱(贬义);(2)混合、中介;(3)自然,淳朴,未分化(褒义或中性),不懂事;(4)朦胧,模糊,糊涂。
中国人常把混沌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这与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中国哲学有很大关系,最终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辞源》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条。
浑沌(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浑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浑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浑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浑沌,浑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 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见下文)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浑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

3. 混沌什么意思

混沌一般与第一代神中的某个神相对应,也有的与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个神对应。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后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终极混沌”。在古代,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科学中,较突出的是后者。热力学讲到了终极混沌;非线性动力学讲到了日常混沌。

释义

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道教称为“元气状态”《淮南子�6�1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王充《论衡�6�1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在这浑沌的灯火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也形容幼稚糊涂:跟那种浑沌无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这个解释没有包括国外的用法,也没有概括全现代汉语中混沌的用法。

混沌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混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并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样常常只有贬义。相反,中国人常把混沌作褒义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这与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中国哲学有很大关系,最终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辞源》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条。
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混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混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

1.神话中的混沌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6�1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6�1应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混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

2.《庄子》中的混沌
《庄子�6�1应帝王》中的“混沌”影响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页上引过一句;《湍鉴》(TurbulentMirror)一书在前言中整段引过(用的是华生(Burton Watson)的英译文)。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对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类解释:1)以自然之现象解,如李颐、梁简文帝、成玄英和陆长庚;2)以人之现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历史之现象解,如宣颖。根据《庄子集解》:“南海是显明之方,故以倏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为无,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浑沌为非无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无形也;浑沌:无孔窍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有无二心,会于非无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执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犹怀偏滞,未能和会,尚起学心,妄嫌浑沌之无心,而谓穿凿之有益也。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乖浑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应了老话:为者败之。”
道家思想明显有怀念上古社会的倾向,觉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这不一定是中国文化独具的性质,奥维德也鼓吹过上古“黄金时代”。不过,中国文化的“恋古情结”实在太严重。儒家上溯到等级森严的西周封建制就满足了,程度不及道家,道家却要回溯到平等的、无知无识的原始集产社会——混沌社会。

3.盘古与混沌
关于盘古和混沌的关系,这方面观点林立,众说纷纭。在民间,开天辟地之说,妇孺皆知,常与“盘古”相联系。《子不语》中将混沌、开辟、盘古联系在一起,并出现多处。
如1)《天壳》:“浑天之说:天地如鸡卵,卵中之黄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黄白既分,是开辟也。”
2)《奉行初次盘古成案》:“文木知王神灵,跪拜求归。王顾谓侍臣曰:‘取第一次盘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骇,叩头曰:‘盘古皇帝有几个乎?'王曰:‘天地无始无终,有十二万年,便有一盘古。今来朝天者,已有盘古万万余人,我安能记明数目?但元会运世之说,已被宋朝人邵尧夫说破,可惜历来开辟,总奉行第一次开辟之成案,尚无人说破。故风吹汝来,亦要说破此故,以晓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谓。”
3)《盘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将混沌时人也。”
4)《贾士芳》:“或云贾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尝烹茶招贾观之,指曰:‘初烹时,茶叶乱浮,清浊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顷,水在上,叶在下,便是开辟象矣。十二万年,不过如此一霎耳。’”

虽然如此,但“盘古”字样,却不见于先秦典籍。在一些学者看来,“盘古”的发音,似乎有些特别,中国有无系统的创世神话,也值得怀疑。鲁迅认为,中国的天地开辟之说,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也有的学者说得比较肯定,谭达先认为可以肯定中国汉代以前一定创作流传过优美的天地开辟神话。许多专家共同注意到的一个情况是,盘古可能与“烛龙”有关,烛龙的形象也类似“浑敦”和“黄帝”。

4.上古四大恶兽“混沌”
汉�6�1东方朔《神异经�6�1西芜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
也作“混沌”,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4. 混沌 玄黄 鸿蒙

古人认为天地开辟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鸿蒙古书《神异经》说:浑沌外表像犬,四足无爪,有目而不见,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负善良,喜欢残暴的人所以称是非不分的人为“浑沌”
或者说浑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混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并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样常常只有贬义。相反,中国人常把混沌作褒义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这与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中国哲学有很大关系,最终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辞源》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条。
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混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混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
1.神话中的混沌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6�1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6�1应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混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注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宇宙洪荒《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古人有“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的王质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一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今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的一天,显得很短。这很自然,因为空间缩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经要走三年,现在坐飞机几个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缩小了空间,自然我们在时间的感觉上就缩短了。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转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西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这两部经的,今天我们把它当作宗教着作拒绝接受,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囤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的是盘古氏开天地。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盘古。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盘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至于有什么联系都不知道咯,因该没什么联系吧

5. 什么是混沌

混沌一般与第一代神中的某个神相对应,也有的与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个神对应。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后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终极混沌”。在古代,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科学中,较突出的是后者。热力学讲到了终极混沌;非线性动力学讲到了日常混沌。

释义
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王充《论衡�6�1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在这浑沌的灯火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也形容幼稚糊涂:跟那种浑沌无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这个解释没有包括国外的用法,也没有概括全现代汉语中混沌的用法。

混沌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混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并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样常常只有贬义。相反,中国人常把混沌作褒义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这与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中国哲学有很大关系,最终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辞源》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条。
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混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混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

1.神话中的混沌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6�1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6�1应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混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

6. 什么是混沌混沌现象又指的是什么

读音:hùnnbsp;dùnnbsp;nbsp;混沌一般与第一代神中的某个神相对应,也有的与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个神对应。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后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终极混沌”。在古代,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科学中,较突出的是后者。热力学讲到了终极混沌;非线性动力学讲到了日常混沌。[编辑本段]释义nbsp;nbsp;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道教称为“元气状态”《淮南子amp;#8226;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王充《论衡amp;#8226;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在这浑沌的灯火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也形容幼稚糊涂:跟那种浑沌无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说不清。nbsp;nbsp;《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nbsp;nbsp;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nbsp;nbsp;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这个解释没有包括国外的用法,也没有概括全现代汉语中混沌的用法。[编辑本段]混沌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nbsp;nbsp;混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并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样常常只有贬义。相反,中国人常把混沌作褒义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这与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中国哲学有很大关系,最终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辞源》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条。nbsp;nbsp;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混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混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nbsp;nbsp;1.神话中的混沌nbsp;nbsp;《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amp;#8226;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amp;#8226;应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nbsp;nbsp;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混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nbsp;nbsp;2.《庄子》中的混沌nbsp;nbsp;《庄子amp;#8226;应帝王》中的“混沌”影响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页上引过一句;《湍鉴》(TurbulentMirror)一书在前言中整段引过(用的是华生(Burtonnbsp;Watson)的英译文)。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nbsp;nbsp;对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类解释:1)以自然之现象解,如李颐、梁简文帝、成玄英和陆长庚;2)以人之现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历史之现象解,如宣颖。根据《庄子集解》:“南海是显明之方,故以倏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为无,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浑沌为非无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无形也;浑沌:无孔窍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有无二心,会于非无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执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犹怀偏滞,未能和会,尚起学心,妄嫌浑沌之无心,而谓穿凿之有益也。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乖浑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应了老话:为者败之。”nbsp;nbsp;道家思想明显有怀念上古社会的倾向,觉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这不一定是中国文化独具的性质,奥维德也鼓吹过上古“黄金时代”

7. 《山海经》中记录的地方,为什么现在都找不到

首先,史学家们有个比较统一的言论,就是山海经是先有画,后有文字的。曾有“山海图”流传于世。

尤其是《海经》确实是先有图,后有文的。是一本“以图叙事”的古籍。

那么《山经》也是如此吗?

宋代学者朱熹曾经认为,像《山经》这种保罗万象,甚至描述了一些动物的声音,这些是不可能根据图画来展现,那么这些是后人自行想象的吗?

《山海经》中部分的山川河流是现在确实存在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仍旧没有考证出来。

书中有些相当荒诞的生物描述,但也有一部分生物的描写经由现在看来确实存在,只是古人从未见过,所以在当时觉得相当不可思议。


这其中有太多根本无法考证出来。

而清代纪晓岚编《四库全书》,干脆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

对于《山海经》描述的真实性,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而至于其中大量的神话内容,现在看来也绝非荒诞。

有一个例子:孔子集语·子贡第二》引《尸子下》,讲了一则孔夫子解读神话的故事。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过去,传说黄帝有四个面孔,你信吗?孔子回答,这是黄帝任用了四个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去治理四方,他们彼此不用协商就和谐一致,这就叫四面,并非黄帝真有四个面孔。

这似乎为我们解读《山海经》中的神话提供了一种方法。我们古人正是通过神话传说,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记录下来。

其实我个人更多的时候去读《山海经》,并没有一味的纠结于这个是否存在,那个现在在哪里,我只是当作古人所着的一本浪漫文学来欣赏。

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也许是从《山海经》开始。

所以《山海经》找不到也是正常的。

8. 混沌究竟是什么样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混沌一般与第一代神中的某个神相对应,也有的与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个神对应。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后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终极混沌”。在古代,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科学中,较突出的是后者。热力学讲到了终极混沌;非线性动力学讲到了日常混沌。 释义 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道教称为“元气状态”《淮南子�6�1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王充《论衡�6�1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在这浑沌的灯火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也形容幼稚糊涂:跟那种浑沌无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这个解释没有包括国外的用法,也没有概括全现代汉语中混沌的用法。 混沌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混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并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样常常只有贬义。相反,中国人常把混沌作褒义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这与历史上的中国神话、中国哲学有很大关系,最终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辞源》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条。 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混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混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 1.神话中的混沌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6�1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6�1应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混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 2.《庄子》中的混沌 《庄子�6�1应帝王》中的“混沌”影响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页上引过一句;《湍鉴》(TurbulentMirror)一书在前言中整段引过(用的是华生(Burton Watson)的英译文)。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对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类解释:1)以自然之现象解,如李颐、梁简文帝、成玄英和陆长庚;2)以人之现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历史之现象解,如宣颖。根据《庄子集解》:“南海是显明之方,故以倏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为无,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浑沌为非无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无形也;浑沌:无孔窍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有无二心,会于非无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执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犹怀偏滞,未能和会,尚起学心,妄嫌浑沌之无心,而谓穿凿之有益也。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乖浑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应了老话:为者败之。” 道家思想明显有怀念上古社会的倾向,觉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这不一定是中国文化独具的性质,奥维德也鼓吹过上古“黄金时代”。不过,中国文化的“恋古情结”实在太严重。儒家上溯到等级森严的西周封建制就满足了,程度不及道家,道家却要回溯到平等的、无知无识的原始集产社会——混沌社会。 3.盘古与混沌 关于盘古和混沌的关系,这方面观点林立,众说纷纭。在民间,开天辟地之说,妇孺皆知,常与“盘古”相联系。《子不语》中将混沌、开辟、盘古联系在一起,并出现多处。 如1)《天壳》:“浑天之说:天地如鸡卵,卵中之黄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黄白既分,是开辟也。” 2)《奉行初次盘古成案》:“文木知王神灵,跪拜求归。王顾谓侍臣曰:‘取第一次盘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骇,叩头曰:‘盘古皇帝有几个乎?'王曰:‘天地无始无终,有十二万年,便有一盘古。今来朝天者,已有盘古万万余人,我安能记明数目?但元会运世之说,已被宋朝人邵尧夫说破,可惜历来开辟,总奉行第一次开辟之成案,尚无人说破。故风吹汝来,亦要说破此故,以晓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谓。” 3)《盘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将混沌时人也。” 4)《贾士芳》:“或云贾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尝烹茶招贾观之,指曰:‘初烹时,茶叶乱浮,清浊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顷,水在上,叶在下,便是开辟象矣。十二万年,不过如此一霎耳。’” 虽然如此,但“盘古”字样,却不见于先秦典籍。在一些学者看来,“盘古”的发音,似乎有些特别,中国有无系统的创世神话,也值得怀疑。鲁迅认为,中国的天地开辟之说,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也有的学者说得比较肯定,谭达先认为可以肯定中国汉代以前一定创作流传过优美的天地开辟神话。许多专家共同注意到的一个情况是,盘古可能与“烛龙”有关,烛龙的形象也类似“浑敦”和“黄帝”。 4.上古四大恶兽“混沌” 汉�6�1东方朔《神异经�6�1西芜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求采纳

9. 混沌是谁发明的

混沌不是被谁发明的。
时间说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讲“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此间可知混沌乃是戌、亥交汇之间的一段黑暗时间,混沌虚无的状态。

神兽说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语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10. 天地混沌什么样

混沌在汉语中有多种变音,如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在考察混沌意义问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样用混沌的,还要联系与它同义或近义的词汇。不过,也没必要囊括一切。

开天辟地是中国的神话,中国的天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而使得冬天寒冷干燥,而天地混沌时期正是冰川期正是寒冷干燥的冬季,就是在夏季的降水也会因寒冷而结冰的,南极洲就是例子。

混沌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用法并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样常常只有贬义。相反,中国人常把混沌作褒义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令人神往的美学境界或体道致知的精神状态。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男生会说最近挺乖的 发布:2025-01-22 16:52:06 浏览:331
为什么鸽子买回来就眼睛发炎 发布:2025-01-22 16:47:05 浏览:554
为什么孕妇补药晚上出去走 发布:2025-01-22 16:45:42 浏览:716
为什么淘宝点不进去商品页 发布:2025-01-22 16:40:01 浏览:190
为什么站酷突然不能搜东西 发布:2025-01-22 16:35:10 浏览:596
挤压氯化铵颜色为什么会发暗 发布:2025-01-22 16:22:13 浏览:452
为什么钉盘文件不能下载 发布:2025-01-22 16:20:09 浏览:276
为什么微信转账没那么好收 发布:2025-01-22 16:15:00 浏览:599
为什么电脑提示必要的系统组件 发布:2025-01-22 16:10:40 浏览:953
苹果为什么手机打字声音老小了 发布:2025-01-22 15:58:41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