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故宫里面的东西值钱
㈠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从宫内带走了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
1912年,年仅6岁的清末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代替下,于《清帝逊位诏书》上盖下宝印,从此后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自此终结,溥仪不仅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还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最后一位皇帝。
田黄石原料得之不易,能够寻到足够大的田黄石刻成连接在一起的三块印章更是构思巧妙,这三块印章自左到右分别印刻着“干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1955年在清点溥仪当初带出紫禁城之物时发现此印章,从此后一直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内,为我国无价之宝。
㈡ 故宫的地砖非常的多,为什么只是一块砖就能卖40万
故宫的地砖,在之前被称作金砖。这些砖都是由苏州的陆慕砖窑生产的,因为这些砖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耗时,经历年代之久,可以算是一个文物,所以价钱自然很贵,而且现在制砖的技术已经失传,我们只能在故宫了看到这些砖,所以它们一块能买到四十万自然就不足以为奇。
金砖制作所用的泥土,只能用苏州陆慕砖窑附近的泥土。因为那个地方的土质优良,是特有的黏土,这种泥土制作出来的砖,质量非常的高,并且这种砖有冬暖夏凉的特性。
所以说故宫的砖一块能够卖到四十万很正常。
㈢ 故宫里的龙椅,价值远远超过黄金,究竟是什么材质的
材质就是比较值钱的木头制成的,而且这个椅子也只有古代帝王能坐。而且通常放在其中朝臣去过的朝堂台阶上。龙椅通常由木头制成,扶手上刻有龙纹,最后涂上黄色以显示皇室的权利。想必这样的意思和地位你应该也知道,一般摆放于正式场合,我们在影视剧看上朝的时候,也都能看到皇帝的龙椅。
假如有人坐在龙椅上的话,那整体的感觉也是非常厉害。用我们的话来说,这可能就是龙椅的含义吧。古代的技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发达的阶段。我们不知道那时候的它有多繁荣,但是根据记录,那时候真正的龙椅那可是非常的“奢侈”。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皇帝第一次登基的时候,第一时间肯定会坐在椅子上的。
㈣ 为什么圆明园内的宝物这么值钱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着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干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干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干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干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为了拍卖从圆明园中抢来的珍宝,他们把赃品“全安排展览在喇嘛庙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英军司令格兰特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士兵,“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英国女王也得到一份,是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干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 从圆明园中窃取,和 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献给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这个中国馆,将这些文物收藏起来。
中国馆内最显着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一对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跟一般108颗珠子的朝珠不一样,这是孟托邦将一串皇帝的朝珠和两串皇后的挂珠串在一起献给欧也妮王后的,没想到欧也妮王后并不满意,因为她早已听说远征中国的军官们个个满载而归。她埋怨孟托邦只带给她这样的礼物,于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车宝物,前后总共送了她七车,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在巴黎拍卖会上买来的……
有没有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天?
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打听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石刻铜刻文物有了线索。杨来运先生给记者举例说,北京某单位院内有一对铜狮,据说这里曾是意大利驻中国领事馆,1900年前后从西山某地(也有说是从圆明园内)运回这对铜狮。据杨先生了解,这对铜狮为嘉庆年间制作,而嘉庆年间在西山除了建设绮春园外没什么大的园林建筑。而绮春园正是圆明园的组成部分,绮春园的宫门于嘉庆年间落成,这对铜狮应该是绮春园门口的铜狮子。
一两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将先人流传下来的两个花瓶和一面镜子捐赠给了圆明园。经初步考证,这两个花瓶一个是光绪年间的,一个是嘉庆年间的,三件物品都是恭亲王被贬到戒台寺清修时随身带去的圆明园物品。
但是,遗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文物毕竟是少数,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于海外,仅靠出资购买,并非长远之计。杨先生无奈地说:“关键问题是缺少有关的国际法则和公约。”虽然我国已经参加了好几个文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但是,各个国际公约的回溯力和缔约国十分有限。
“但我们要不断呼吁,并同相关国家协商,在适当时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各国出台有关法律,将各国非法所得文物归还原国家。”杨先生说。
杨先生所在的文史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的资料,希望能为将来某一天文物回家作准备。他们希望,在国外博物馆中见到圆明园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绍资料提供给他们。
杨先生最后说,历史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产地”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离开了文化母体的历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摆设。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报成功,那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规定和“在起源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精神,有关国家更不该“赖”着圆明园文物不还。
干隆十年至干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时间,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鲁克形式,于长春园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西洋楼就是弘历皇帝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由中国工匠施工营建的。西式宫殿建筑于中国园林中是一个创举。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的一幢建筑物,楼前有喷水池,沿东西坡道可登上二楼。楼上东西两侧为水车房,呈工字形,中间为蓄水池,可盛水180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和商周着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亦流落海外。《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
㈤ 为什么故宫里的翡翠没有种为什么值钱
你好,因为故宫里的翡翠是古物,它包含着古代的信息,包含着古代的文化,所以说再好的翡翠也是没法比的
㈥ 明明故宫里珠宝的品相不好,却依然是无价之宝
首先,故宫里珠宝文物的品相不好这个问题就该打个问号,品相不好的前提下又怎么能成为无价之宝。吹毛求疵说它品相不好,那就以那些珠宝生出皇族居所的身份便可以成为无价之宝,再者,在故宫的宝库中的那些宝物不止清朝的珠宝,还有在此居住的各代皇帝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各朝各代奇珍异宝。在这其中赋予的历史意义也依旧对得起无价之宝这四个字。如果是指清朝的珠宝的品相不好那也是说不通的。在清朝时,当时在珠宝的制作工艺上来说也是技艺的高峰。当时的工匠传承和改良了以前各朝各代制作工艺,所以当时产出的珠宝品相应该是上乘的,加上要入了皇家贵族的法眼,那更加的考验了其珠宝本身的品相。
在明朝的时候贵族们酷爱红蓝宝石,祖母绿备受他们的追捧。而到了清朝,制作饰品的工匠们除了用宝石外开始尝试使用碧玺、翡翠、黄石玉等宝石,其余的还用珍珠、珊瑚等动植物合成的有机宝石。这些东西之所以在皇亲贵族之中活跃起来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大都信奉佛教。在清代,宫廷工匠利用各种宝石丰富了珠宝的形状和颜色。在清朝,满族皇室由于其民族传统,对颜色更加宽容,食品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蓝、黄、绿、白、黑等颜色。与这些颜色相对应的各种宝石也增加了制作的难度,这使得清代的珠宝制作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正是这些难度的提升铸就了故宫珠宝无价之宝的地位。所以说其品相不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㈦ 为何故宫的砖比黄金还要贵
很多人去北京游玩,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故宫。故宫以前叫做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非常的壮观,再加上保存的比较好,所以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前往。由于这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所以非常的豪华奢侈,那么奢侈到什么地步呢?在老北京有一句话叫做:紫禁城里的地都是用金砖铺的,也就是说故宫里铺的砖都是用金子做的,当然这是一种很夸张的说法,并不是真的。但是紫禁城的地砖比金子还要贵,在几年前,一对永乐的御窑金砖的价格竟然达到了八十多万,那么为什么它的价格这么高呢?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在选择铺怎样的地板时,掌管工部的??祥从长远考虑,经过千挑万选,最终采用了苏州的陆慕砖窑。由于这个地方的土质优良,生产出来的砖特别的细腻坚硬,又因该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所以原本叫做‘余窑村’的村子被赐名为‘御窑村’,所以当年故宫的地砖全都是采用了‘御窑’生产出来的方砖。因为这里方砖专门为京城而生产,且‘京’与‘金’读音相似,所以坊间逐渐流传着‘金砖’一说。
现在所说的“金砖”主要是指故宫三大殿以室内铺设的砖,而并不是所有的地砖都能称为“金砖”。有人统计,故宫内大概共有八千万块地砖。其中室外的砖基本上都是山东临清县烧制的,每块砖大概有24公斤重。而三大殿用的金砖则是在被封为“御窑”的苏州“长洲窑户六十三家”,在明成祖永乐年间用的太湖泥烧制而成。
虽然并不是真的用金子做的,但是叫做金砖一点都不过分,因为这一块砖的用时要整整七百二十天,也就是两年的时间。所以当年才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而要是按照现在金价来算的话,一块砖也不少于10万块钱。当然了一块砖之所以能卖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的复杂,仅取土这一项工作就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最关键的是这个土,必须是用陆慕村特有的黏土。而且要把这种土晾上一年,才能失去他的‘土性’。最后要把其中的气泡去掉,成为稠密的泥团。而在装入模具以后,阴干的过程也要7个月,最后,才能入窑烧制。在烧制的时候要用必需要用糠草,因为能去掉他的湿气,最后用松枝烧四十天才能出窑。出窑了以后还没算完,还要用上好的桐油浸泡,最后等表面十分光泽了,才算是完成任务了。
一块地砖花两年时间完成,有人曾不完全统计过,据说当年建造故宫的时候,大概用了8000多万块砖,想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样一座宫殿又是何等的恢弘壮丽。故宫建成后的金碧辉煌让百姓们望尘莫及,难怪坊间会有‘紫禁城的砖是用金子做的’这样的传言。因为金砖的厚度大,吸水性强,质地冰凉,将它安置在桌面上,还可在夏日为瓜果降温,可谓是美观大气又实用。故宫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㈧ 故宫“天灯”复原品拍出千万天价,为什么能卖这么贵人傻钱多
故宫“天灯”复原品拍出千万天价,为什么能卖这么贵?人傻钱多?
春节之前,故宫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并且为了宣传故宫的文化,特意定制复原了一些宫灯和万寿灯。当时的几十天内,参观故宫的宫灯的游客可真是不少,大家都想一睹古代宫廷里的宫灯的风采。
现在春节都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宫灯也就没有必要摆放了,这不,前不久故宫就将这些宫灯都拍卖了。让我们惊讶的是,天灯竟然拍卖出了1060万的价格。网友们炸开了锅,虽然天灯漂亮,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复原的物件,根本算不上是文物,甚至它的制作成本根本没有这么高,为什么却拍卖出了这么高的价钱?人傻钱多?
况且,这个“天灯”的收藏价值也不低,也许多少年后这个“天灯”再次拍卖时,可以拍卖出比这高很多的价格也说不定呢!在拍卖场内的竞拍还是挺激烈的,除了“天灯”之外,“万寿灯”拍卖的价格也很高,拍出了800万的价格。并且,拍到这两个灯的是同一个人,是由无锡的一名商人拍到的。他的竞拍也算是为了公益事业出了一份力。
故宫组织这场公益拍卖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故宫的号召下,进行的一场大型的拍卖活动 ,通过各界人员的帮助,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活动。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文化工作者该做的事情,也是为文化事业出了一份力量。
㈨ 故宫宫殿的地砖比黄金还贵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故宫宫殿的墙壁是用砖做的。
皇宫墙体的砖是用黏土烧制的,早期皇宫有直接用泥土和植物秸秆制坯加以木材建造。
举例如慈宁宫: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故宫的皇城墙也为城砖砌筑,上用“冰盘檐”挑出黄琉璃瓦顶,墙身不抹灰,直接刷红色。现今天安门两侧皇城外(南)墙面为近代修缮时抹灰,内侧仍为原状。
(9)为什么故宫里面的东西值钱扩展阅读:
故宫的其他建筑材料:
1、地面:故宫当时采用的是砖块铺地,由大方砖铺就的,用砖铺地在古代是春秋时就已经有的习惯,并一直这么延续了下来。
2、房屋柱子:故宫里建筑木质多是楠木,或黄花梨。明代做柱子的木料多是产自川、粤、闽、浙的楠木,清朝后因为楠木已极为稀少多改用东北的松木。
3、瓦:北京故宫用的瓦片是使用粘土进行烧制加工,与墙体不同的是瓦上有一层釉质,俗称琉璃瓦。属于粗加工的瓷器。早期皇宫使用的瓦片是用制陶的工艺制作的,表面没有釉质,属于陶器。
4、石料:故宫的石料来自于各地,汉白玉是北京房山区大石窝的,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来自河北曲阳县,御花园等装饰的太湖石是产自太湖的,城砖是山东临清的,大殿里的"金砖"则是苏州烧制的。
㈩ 圆明园流失干隆玉玺,拍出超1.2亿元,成交价为何如此之高
4月22日,一枚干隆玉玺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最终敲锤的价格约1.2亿人民币。
如此之高的成交价格令人咋舌,这枚玉玺价值究竟为什么这么高?
祖孙恩情本次拍卖的玉玺其实是干隆皇帝纪恩堂白玉玺,是一枚宫殿玺,据史料记载,干隆皇帝幼年时就被接到宫中抚养教育,在圆明园镂月开云殿中,他首次见到了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聪慧过人的干隆得到了康熙帝的青睐,至此康熙皇帝把他当作继承人来培养。多年以后,当干隆登上帝位时,为了感念祖父对自己的栽培,将镂月开云殿改名为纪恩堂,同时还将祖父赐予自己的在热河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也改成了纪恩堂。同时命人刻制了两枚玉玺,此次拍卖的正是圆明园纪恩堂中的一枚,而另一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虽然国宝追回难度极大,但是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不仅可以提高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在考古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还能够彰显中华民族渊源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