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什么东西为什么也湿热
‘壹’ 怎样判断哪些食物容易导致我们湿热
我们生活在岭南地区,气候偏于湿热。如果我们在饮食中不注意,就很容易形成湿热的体质。所谓病从口入,饮食上预防湿热体质,我们应该要避免肥甘厚味,饮食清淡,避免抽烟和酗酒,饮食要有度,避免过饱和过饥,避免生冷食品,还要避免一些容易导致湿热的食品。
我们知道一些水果如榴莲,芒果,荔枝、橘子、橙子、葡萄、柚子等多吃了会生湿热;过度抽烟和酗酒也会生湿热;一些高蛋白如肉类、禾虫、生鸡、麻雀、海鲜等多吃了也会助湿化热;一些饮品如奶茶、咖啡、碳酸饮料多喝了也会生湿热;一些高热量的食品如奶油面包、冰淇淋、巧克力、蛋糕等多吃了也会生湿热;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如糯米、酒糟、面食等吃多了也容易导致湿热;甜食吃多了也会生湿热……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简单的技巧可以判断哪些食物我们吃了会生湿热呢?
你可以每天早晨刷牙前观察你的舌头,我们正常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就像下面这张图:
那如果你某一天早上起床,发现你的舌苔变得很厚腻,比如像下面这图:
你就应该回忆一下你昨天吃过的东西,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就会慢慢能够筛选到你不合适吃的东西了。
下面我再给大家展示一组动态变化的图片,左边第一张相对比较正常的,第二张舌苔较为厚腻了,提示湿邪产生了,第三张舌中根部更加厚腻而发黄,提示湿郁化热了。
此外,每天还要观察你的大便,正常的大便是条状的,不粘,擦屁股1~3遍即干净,不会很臭,也没有特殊的气味。如果某一天你发现你的大便不正常,不成形,比较粘,容易粘马桶或者擦很多遍都擦不干净,或者有味道。你就要回忆一下前一天或者这几天吃过的东西,以便找出导致你产生湿热的食品。
最后,每天都要观察一下你的小便,特别是早上起来的第1次小便。正常的小便颜色是淡黄色,当出现深黄色甚至有异味的时候,或者尿中有泡泡不容易破裂,可能提示你有湿热了,你也需要回顾一下你这段时间的饮食习惯了。
‘贰’ 为什么湿热不可以吃寒凉的东西
寒凉的食物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起津液,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所致,于是水液不化,聚而成湿,所以在中医的病机十九条中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寒凉食物伤脾气导致脾虚的,脾气虚会导致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是水滞留体内,脾虚容易伤湿,因为脾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寒凉食物容易伤脾气伤脾,导致脾虚,会引起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中医认为:脾虚生湿,这样会加重体内湿热的,所以湿热不可以吃寒凉的东西。上火和湿热不一样的,上火包含了湿热,湿热只是上火的一部分表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性重浊;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上火在中医上是个很笼统的概念,这里我就不再罗嗦,下面给你提点饮食建议,体内湿热以吃祛湿的食物,有利于病的快速恢复好转:赤小豆 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 金针菜 俗称黄花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以及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日华子本草》云:金针菜治小便赤涩。《本草纲目》说它消食,利湿热。实质皆取金针菜凉降之性,湿去热清,湿疹自愈。近代有学者认为,常吃金针菜,能增强皮肤韧性和弹力,保护表皮与真皮组织细胞,加速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抵御内外各种不良因素对皮肤的刺激侵蚀,对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荸荠 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唐·孟诜说它消风毒。《本草再新》记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前人还有用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这些都说明荸荠有消风、清热、利湿的功效,故皮肤湿疹患者宜食之。 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皮肤湿疹者宜食。《医林纂要》认为:鲫鱼性和缓,能行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濡,所以可贵耳,《本草经疏》认为鲫鱼能主诸疮久不瘥。并说鲫鱼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叁’ 小孩体内湿热重有哪些表现该怎样去调理呢
中医常用湿热,是对人体体质的描述。此外,“湿热”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夏天的天气,人总会觉得黏黏的,热呼呼的。
另外,湿热可以分为“内部湿度”和“外部湿度”。外界潮湿的主要原因是室外天气潮湿、涉水、淋雨或家里潮湿。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由于外感湿,人们喝太多凉茶或吃太多寒食,伤脾胃,导致脾虚,所以外感湿就变成了内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