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为什么是东西走向
Ⅰ 都城道路唐长安城街道
唐都长安城的结构复杂,由宫城、皇城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总面积庞大。外郭城拥有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被划分为110个里坊。其中,皇城的规划是纵横五街七街,宽度为百步,是百官的通行之路。而中外商旅与居民的活动范围则主要集中在外郭城及里坊内外。
长安城的皇城位于今西安城,是三省六部等官署的所在地。城内有南面3门,东西两面各有2门,与城内主要街道相通。而宫城南面有5个城门,正中为承天门,北对玄武门,南对皇城朱雀门,与外郭城正南的明德门在一条直线上,即朱雀大街,为长安城的中轴线。
长安城的街道均为东西、南北走向,其中14条东西大街与11条南北大街相互交织,将100多个里坊与东、西两市分割开来。白居易在其诗中描绘了长安城的街景:“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代城市道路的建设体现了宏大壮丽的风格。主干街道的宽度多在100米以上,一般街道也宽达数十米。如皇城南第一大街宽达120米,为全城的交通枢纽。在交叉十字西南的通化坊内设置都亭驿,为全国驿路交通的总汇。而全国最大的市场东市、西市也位于这个交叉十字的东、西两侧。
长安城内朱雀街东侧5街的宽度依次递减,而朱雀街西侧5街的宽度则依次递增。皇城与宫城间的横门大街宽度达到441米,成为交通广场。在建设技术上,路面呈龟背形,中间高、两侧低,且路面均夯打坚实。所有主干街道两旁均设有排水沟,宽度一般在2.5米以上,两壁倾斜,沟壁坚实光整。
唐代城市道路的绿化也得到了重视。街道两旁栽植有槐树、白杨、柳树、果树等,当时街道又被称为“绿槐十二街”或“槐街”、“槐衙”。唐代诗中多次描绘了街道的美景,如“垂杨十二衢”、“夹道天桃满”、“千条弱柳垂青锁”等。
长安城内的商业贸易集中在里坊内进行,而非满街店铺。东市与西市位于主干街道附近,其中东市为隋代的“都会市”,西市为隋代的“利人市”,各占二坊之地。市内有2条平行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将各市分为9个区。市内还设有排水系统,以保证城市的卫生与整洁。
长安城的宫殿建筑群包括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为了方便皇帝、后妃前往曲江池芙蓉园游玩,东城墙内修建了一条夹城复道,从东郭城墙内侧23米处经过,长约8公里。在城门两侧修有石铺磴道,使复道由城门楼上通过。夹城道的南端新开一门,位于今曲江池东南新开门村一带。
综上所述,唐都长安城的规划与建设充分体现了古代城市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其街道、里坊、市场与宫殿建筑群的布局与功能,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环境,也为商业贸易和文化活动的繁荣创造了条件。长安城的建筑与规划,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对后世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